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手机充电器接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充电器是采用高频电源技术,运用先进的智能动态调整充电技术。工频机是以传统的模拟电路原理来设计的,机器内部电力器件(如变压器、电感、电容器等)都比较大,一般在带载较大运行时存在较小噪声,但该机型在恶劣的电网环境条件中耐抗性能较强,可靠性及稳定性均比高频机强。但是现有的充电线的连接头容易与充电桩发生松动,从而造成充电线脱离,从而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防脱落的手机充电器接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脱落的手机充电器接头,包括装置接电插座、接电插头、侧面滑动槽、卡接插孔、固定插孔、卡接倒钩一、活动弹簧、滑动按钮、同步支架、装置接电头、接电插头二、电源线、卡接板、卡接凹槽和卡接倒钩二,所述装置接电插座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接电插头,所述装置接电插座右侧表面嵌套设置有侧面滑动槽,所述装置接电插座前端表面嵌套设置有卡接插孔,所述装置接电插座前端表面嵌套设置有固定插孔,且固定插孔位于卡接插孔右侧,所述固定插孔内部右侧底部贯穿设置有卡接倒钩一,且卡接倒钩一一侧末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装置接电插座中,所述卡接倒钩一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弹簧,且活动弹簧一侧末端固定连接在装置接电插座中,所述装置接电插座通过侧面滑动槽滑动连接有滑动按钮,所述滑动按钮内部固定连接有同步支架,且同步支架位于装置接电插座内部,且同步支架一侧末端固定连接在卡接倒钩一中,所述装置接电插座通过卡接插孔配套设置有装置接电头,所述装置接电头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接电插头二,且装置接电头通过接电插头二与卡接插孔相连接,所述装置接电头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源线,所述装置接电头前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右侧底部嵌套设置有卡接凹槽,所述卡接板右侧固定连接有卡接倒钩二。
优选的,所述卡接插孔分布有两个,且卡接插孔深度与卡接板长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卡接倒钩一和卡接倒钩二呈反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卡接倒钩一呈倾斜设置,且卡接倒钩一以转轴为中心转动角度为0-35°。
优选的,所述同步支架呈“U”形状。
优选的,所述滑动按钮与侧面滑动槽的滑动距离为2-4cm。
有益效果:
1、该种防脱落的手机充电器接头设置有卡接倒钩,卡接倒钩和卡接倒钩呈反向设置,使用时将接电插头二和卡接板分别对准卡接插孔和固定插孔插入,由于卡接插孔分布有两个,且卡接插孔深度与卡接板长度一致,当卡接板插入到卡接插孔内部一定深度时,呈反向设置的卡接倒钩和卡接倒钩将会卡接并且相互限位,这个设置的目的是使得接电插头二卡接卡接插孔后更加不易发生意外脱落,从而使得使用者整体充电体验更加的流畅。
2、其次,同步支架呈“U”形状,而需要将装置接电头和装置接电插座分离时,将滑动按钮向下滑动,此时滑动按钮将会带动同步支架,且由于同步支架呈“U”形状,同步支架会同步带动卡接倒钩,而卡接倒钩此时会以转轴为中心向下转动,并且卡接倒钩顶部与卡接倒钩分离,此时在将装置接电头拖出即可,且活动弹簧在卡接倒钩下压时会收缩,而手部放开滑动按钮时活动弹簧会释放弹性势能,使得卡接倒钩上升复位,使得下次卡接板插入时重新卡接卡接倒钩,且固定插孔不会影响没有卡接板的装置接电头使用,从而更加多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接电头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中:1-装置接电插座,101-接电插头,102-侧面滑动槽,103-卡接插孔,104-固定插孔,105-卡接倒钩一,106-活动弹簧,2-滑动按钮,201-同步支架,3-装置接电头,301-接电插头二,302-电源线,303-卡接板,3031-卡接凹槽,3032-卡接倒钩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防脱落的手机充电器接头,包括装置接电插座1、接电插头101、侧面滑动槽102、卡接插孔103、固定插孔104、卡接倒钩一105、活动弹簧106、滑动按钮2、同步支架201、装置接电头3、接电插头二301、电源线302、卡接板303、卡接凹槽3031和卡接倒钩二3032,装置接电插座1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接电插头101,装置接电插座1右侧表面嵌套设置有侧面滑动槽102,装置接电插座1前端表面嵌套设置有卡接插孔103,装置接电插座1前端表面嵌套设置有固定插孔104,且固定插孔104位于卡接插孔103右侧,固定插孔104内部右侧底部贯穿设置有卡接倒钩一105,且卡接倒钩一105一侧末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装置接电插座1中,卡接倒钩一105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弹簧106,且活动弹簧106一侧末端固定连接在装置接电插座1中,装置接电插座1通过侧面滑动槽102滑动连接有滑动按钮2,滑动按钮2内部固定连接有同步支架201,且同步支架201位于装置接电插座1内部,且同步支架201一侧末端固定连接在卡接倒钩一105中,装置接电插座1通过卡接插孔103配套设置有装置接电头3,装置接电头3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接电插头二301,且装置接电头3通过接电插头二301与卡接插孔103相连接,装置接电头3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源线302,装置接电头3前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接板303,卡接板303右侧底部嵌套设置有卡接凹槽3031,卡接板303右侧固定连接有卡接倒钩二3032。
本实施例中,卡接倒钩一105呈倾斜设置,且卡接倒钩一105以转轴为中心转动角度为0-35°,呈倾斜设置的卡接倒钩一105更加便于转动,使得脱离时更加的流畅。
本实施例中,滑动按钮2与侧面滑动槽102的滑动距离为2-4cm。
本实施例中,卡接倒钩一105和卡接倒钩二3032呈反向设置,使用时将接电插头二301和卡接板303分别对准卡接插孔103和固定插孔104插入,由于卡接插孔103分布有两个,且卡接插孔103深度与卡接板303长度一致,当卡接板303插入到卡接插孔103内部一定深度时,呈反向设置的卡接倒钩一105和卡接倒钩二3032将会卡接并且相互限位,这个设置的目的是使得接电插头二301卡接卡接插孔103后更加不易发生意外脱落,从而使得使用者整体充电体验更加的流畅。
本实施例中,同步支架201呈“U”形状,而需要将装置接电头3和装置接电插座1分离时,将滑动按钮2向下滑动,此时滑动按钮2将会带动同步支架201,且由于同步支架201呈“U”形状,同步支架201会同步带动卡接倒钩一105,而卡接倒钩一105此时会以转轴为中心向下转动,并且卡接倒钩一105顶部与卡接倒钩二3032分离,此时在将装置接电头3拖出即可,且活动弹簧106在卡接倒钩一105下压时会收缩,而手部放开滑动按钮2时活动弹簧106会释放弹性势能,使得卡接倒钩一105上升复位,使得下次卡接板303插入时重新卡接卡接倒钩二3032,且固定插孔104不会影响没有卡接板303的装置接电头3使用,从而更加多样性。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脱落的手机充电器接头时,首先,检查设备是否完整,使用时将接电插头二301和卡接板303分别对准卡接插孔103和固定插孔104插入,当卡接板303插入到卡接插孔103内部一定深度时,呈反向设置的卡接倒钩一105和卡接倒钩二3032将会卡接并且相互限位,这个设置的目的是使得接电插头二301卡接卡接插孔103后更加不易发生意外脱落,而需要将装置接电头3和装置接电插座1分离时,将滑动按钮2向下滑动,此时滑动按钮2将会带动同步支架201,同步支架201会同步带动卡接倒钩一105,而卡接倒钩一105此时会以转轴为中心向下转动,并且卡接倒钩一105顶部与卡接倒钩二3032分离,此时在将装置接电头3拖出即可,且活动弹簧106在卡接倒钩一105下压时会收缩,而手部放开滑动按钮2时活动弹簧106会释放弹性势能,使得卡接倒钩一105上升复位,使得下次卡接板303插入时重新卡接卡接倒钩二3032。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