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交通隧道防排水板铺设结构。
背景技术
隧道、尤其是地质状况复杂的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遵循“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建造。一方面为满足隧道使用功能的防水要求,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均铺设防水板;同时为排出二次衬砌背后的地下水,避免或减小水压对衬砌结构的不利作用,一般在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排水板,现有的排水板构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其一,在排水板受拉时,凸壳与塑料基板的直角结合处易产生应力集中问题,进而导致结合处断裂;
其二,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直角结合处不利于混凝土的流动,易出现凸壳中混凝土填充不密实的问题,凸壳受初期支护挤压易变形,使得排水通道的断面尺寸减小,进而影响排水板的排水能力并增加二次衬砌背后的水压力,增大结构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背景中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交通隧道防排水板铺设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隧道围岩、基层和浇砌层,基层和隧道围岩构成隧道墙体结构,浇砌层位于基层的外侧,基层的表面从内向外依次铺设第一防渗膜、防水板和第二防渗膜,第二防渗膜的外侧固定铺设防水堆砖,防水堆砖的底端嵌合连接有防水底层,防水底层表面的嵌合位置固定设置封闭凸起,防水堆砖的表面嵌入设置固定螺栓。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渗膜和第二防渗膜对防水板呈包围设置,且两者均HDPE防渗膜。
优选的,所述防水堆砖处于基层的外侧表面,且防水堆砖表面可开设垂直设置的排水槽。
优选的,所述防水堆砖两端配套设置卡槽和卡块,相互之间进行拼接。
优选的,所述防水底层和防水堆砖的接触位置呈弧形嵌合设置,嵌合位置呈两两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封闭凸起呈弧形设置,同时位于防水底层和防水堆砖的嵌合位置之间。
优选的,所述封闭凸起在防水底层和防水堆砖之间的每组嵌合位置进行连续设置,呈波浪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通隧道防排水板铺设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交通隧道防排水板铺设结构,通过第一防渗膜、防水板和第二防渗膜,处于两侧设置的防渗膜有效的增加该隧道防水结构的防水性,从表层结构形成双层防护,达到防水的效果。
2、该种交通隧道防排水板铺设结构,通过防水堆砖和防水底层,在对基层做表面防水设置的时候,防水堆砖和防水底层之间的弧形嵌合位置,有效的对外力进行分散处理,避免结合位置出现断裂,同时配合外部填充物质达到良好的封闭效果,不易变形,降低结构的安全风险,从而达到防水的效果和稳定性。
3、该种交通隧道防排水板铺设结构,通过封闭凸起,在进行铺设的时候,配合外部填充物达到有效的封闭效果,增强层体之间的连接,从而达到防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堆砖连接结构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堆砖结构剖视图。
图1-3中:1-隧道围岩,2-基层,3-浇砌层,4-第一防渗膜,5-防水板,6-第二防渗膜,7-防水堆砖,8-固定螺栓,9-防水底层,10-封闭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交通隧道防排水板铺设结构,包括隧道围岩1、基层2和浇砌层3,基层2和隧道围岩1构成隧道墙体结构,浇砌层3位于基层2的外侧,基层2的表面从内向外依次铺设第一防渗膜4、防水板5和第二防渗膜6,第二防渗膜6的外侧固定铺设防水堆砖7,防水堆砖7的底端嵌合连接有防水底层9,防水底层9表面的嵌合位置固定设置封闭凸起10,防水堆砖7的表面嵌入设置固定螺栓8。
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渗膜4和第二防渗膜6对防水板5呈包围设置,且两者均HDPE防渗膜,通过第一防渗膜4、防水板5和第二防渗膜6,处于两侧设置的防渗膜有效的增加该隧道防水结构的防水性,从表层结构形成双层防护,达到防水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防水堆砖7处于基层2的外侧表面,且防水堆砖7表面可开设垂直设置的排水槽。
本实施例中,防水堆砖7两端配套设置卡槽和卡块,相互之间进行拼接。
本实施例中,防水底层9和防水堆砖7的接触位置呈弧形嵌合设置,嵌合位置呈两两间隔设置,通过防水堆砖7和防水底层9,在对基层2做表面防水设置的时候,防水堆砖7和防水底层9之间的弧形嵌合位置,有效的对外力进行分散处理,避免结合位置出现断裂,同时配合外部填充物质达到良好的封闭效果,不易变形,降低结构的安全风险,从而达到防水的效果和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封闭凸起10呈弧形设置,同时位于防水底层9和防水堆砖7的嵌合位置之间。
本实施例中,封闭凸起10在防水底层9和防水堆砖7之间的每组嵌合位置进行连续设置,呈波浪状,通过封闭凸起10,在进行铺设的时候,配合外部填充物达到有效的封闭效果,增强层体之间的连接,从而达到防水的效果。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交通隧道防排水板铺设结构时,首先,使用人员先进行第一防渗膜4的铺设,依次进行防水板5和第二防渗膜6的铺设,之后在进行对防水堆砖7铺设的时候,首先配合外部填充物对防水底层9和防水堆砖7之间进行填充,将砖体和防水底层9进行连接,同时通过固定螺栓8对两者进行固定,再使用外部胶着剂和基层2的层体结构进行连接,之后使用人员将多块防水堆砖7相互进行叠加拼接,铺设完毕之后,防水堆砖7形成相互叠加的平面墙体。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