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农园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园林种植大多将植物种在土地表面,出现大雨天气时土壤的水分无法及时排除,导致土壤水分过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农园种植装置,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及时排出土壤多余的水分并实现水分的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农园种植装置,包括土壤层,排水层,蓄水层,土壤层与排水层蓄水层依次上下固定相连,海绵固定镶嵌在排水孔的内部,储水槽固定安装在蓄水层的内部,出水孔固定雕刻在储水槽的末端,储水箱与储水槽的末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排水层内部设置若干个排水孔,且每个排水孔内部均固定镶嵌满海绵。
优选的,蓄水层内部固定接入连接储水槽与储水箱。
优选的,储水槽设置三组,每组均为半圆柱体有序摆放,其末端设置有若干个出水孔。
优选的,储水箱呈长方体状固定放置在蓄水层的内部,与储水槽的末端固定连接,在其边缘设置一个出水接口,与水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出水孔设置若干个,固定嵌在储水槽的末端,出水孔的位置要高于储水箱的底部。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土壤中多余的水分排出再将其积蓄起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排水层固定嵌在土壤层的下方,当土壤层的水分过多时,便会从土壤层内分泌出来,流到排水层上,通过排水层将水排到蓄水层内;由于排水层内部的排水孔均固定镶嵌了海绵,预防了土壤从排水层掉落下去,同时又不防止水分的下落;由于蓄水层的内部设置了三个储水槽与一个储水箱,能有效的将水积累起来,通过出水接口与水管将水在合理的再利用起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整个装置的整体连接示意图。
图2为整个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蓄水层与水管的连接图。
图4为排水层的出水孔与海绵的镶嵌图。
图中:1-土壤层,2-排水层,201-排水孔,202-海绵,3-蓄水层,301-储水槽,302-出水孔,303-储水箱,304-出水接口,4-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4,一种新型农园种植装置,包括土壤层1,排水层2,蓄水层3,其特征在于:土壤层1与排水层2蓄水层3依次上下固定相连,海绵202固定镶嵌在排水孔201的内部,储水槽301固定安装在蓄水层3的内部,出水孔302固定雕刻在储水槽301的末端,储水箱303与储水槽301的末端固定连接。
其中,排水层2内部设置若干个排水孔201,且每个排水孔201内部均固定镶嵌满海绵202,可有效避免土壤遗落到蓄水层3内。
其中,蓄水层3内部固定接入连接储水槽301与储水箱303,可实现水源的积蓄。
其中,储水槽301设置三组,每组均为半圆柱体有序摆放,其末端设置有若干个出水孔302,能更有效的储存水源并将水源均匀的流到储水箱303内。
其中,储水箱303呈长方体状固定放置在蓄水层3的内部,与储水槽301的末端固定连接,在其边缘设置一个出水接口304,与水管4固定连接,可有效接收储水槽301流出的水分,并通过水管实现再次浇灌的作用。
其中,出水孔302设置若干个,固定嵌在储水槽301的末端,出水孔302的位置要高于储水箱303的底部,可预防储水槽的水流向其他地方。
工作原理:当土壤层1中的水分过多时,整个装置通过排水层2将土壤层1多余的水分排出,排水层2内部的排水孔201镶嵌海绵202,海绵202将水与土壤进行隔离,使多余的水分能有效的排到蓄水层3内,避免土壤层1中的土壤流失,当水进入蓄水层3时,通过半圆柱体状的储水槽301将水积累起缓慢流入储水箱303内,储水箱303积蓄的水通过储水箱303的出水接口304与水管4的连接实现再次浇灌在土壤层1上,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