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气式开关柜。
背景技术
开关柜是一种电气设备,开关柜外线先进入柜内主控开关,然后进入分控开关,各分路按其需要设置,如仪表,自控,电动机磁力开关,各种交流接触器等,有的还设高压室与低压室开关柜,设有高压母线,如发电厂等,有的还设有为保主要设备的低周减载。目前,现有的开关柜通风换气效果较差,无法做到全面对其内部进行通气处理,导致在开关柜使用时,其内部电器元件会产生热量,热量聚集会导致开关柜内温度升高,影响电气元件正常工作,严重时,过热的电器元件会将其本身烧坏,大大降低了使用寿命,因此,基于以上缺点,现推出一种通气式开关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气式开关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气式开关柜,包括开关柜主体,所述开关柜主体的前侧设置有门体,所述开关柜主体的顶端中心位置卡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顶端螺钉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端与开关柜主体的顶端相卡接,所述电机的下表面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锁紧有圆杆的一端,且圆杆的另一端延伸进开关柜主体的内腔,所述圆杆的底端与开关柜主体的内腔顶端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圆杆的外壁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一风扇叶片,所述开关柜主体的内腔顶端开设的通孔内腔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开关柜主体的内腔顶端左右两侧均对称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壁贯穿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侧安装有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相连的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侧与开关柜主体的内腔左右两侧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开关柜主体的内腔左右两侧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外壁均过盈配合有链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壁内侧过盈配合有第二风扇叶片,所述链轮外壁链连接有链条,所述开关柜主体左右两侧开设通孔的内腔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开关柜主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开设通孔的内腔设置有第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端从左至右均开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外壁上过盈配合的链轮与第二连接杆外壁上过盈配合的链轮均处在同一竖直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风扇叶片、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均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第一连接杆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扇叶片位于第一过滤网的正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通气式开关柜,通过电机、圆杆、第一风扇叶片和第一过滤网之间的配合,即可从开关柜主体的顶端对其内部进行通气处理,通过第一锥形齿轮、连接块、第一连接杆、第二锥形齿轮、第二连接杆、链轮、第二风扇叶片、链条、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之间的配合,即可从开关柜主体的左右两侧对其内部进行通气处理,该装置可以全面的对开关柜主体内部电气元件进行通气处理,不会留下通气盲区,使其内部产生的热量可以快速的散去,保证开关柜主体内部的电气元件可以长时间的正常作业,延长了使用寿命,使用灵活,实用性强,满足现有市场上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柜主体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开关柜主体,2、门体,3、壳体,4、电机,5、圆杆,6、第一锥形齿轮,7、第一风扇叶片,8、第一过滤网,9、连接块,10、第一连接杆,11、第二锥形齿轮,12、第二连接杆,13、链轮,14、第二风扇叶片,15、链条,16、第二过滤网,17、第三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通气式开关柜,包括开关柜主体1,开关柜主体1的前侧设置有门体2,开关柜主体1的顶端中心位置卡接有壳体3,壳体3的内腔顶端螺钉连接有电机4,电机4的底端与开关柜主体1的顶端相卡接,电机4的下表面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锁紧有圆杆5的一端,且圆杆5的另一端延伸进开关柜主体1的内腔,圆杆5的底端与开关柜主体1的内腔顶端通过轴承相连接,圆杆5的外壁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6和第一风扇叶片7,接通电机4的外接电源,开启电机4,电机4可带动圆杆5、第一锥形齿轮6和第一风扇叶片7一起转动,转动的第一风扇叶片7可以对开关柜主体1内腔顶端的电气元件进行通气处理,进而将其产生的热量散去,开关柜主体1的内腔顶端开设的通孔内腔设置有第一过滤网8,通过第一过滤网8即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因误操作而被其划伤,又可以过滤掉外界的灰尘,防止其进入到开关柜主体1的内部而附着在电气元件上影响散热,开关柜主体1的内腔顶端左右两侧均对称安装有连接块9,连接块9的外壁贯穿有第一连接杆10,第一连接杆10的内侧安装有与第一锥形齿轮6啮合相连的第二锥形齿轮11,第一连接杆10的外侧与开关柜主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通过轴承相连接,开关柜主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2,第一连接杆10与第二连接杆12的外壁均过盈配合有链轮13,第二连接杆12的外壁内侧过盈配合有第二风扇叶片14,链轮13外壁链连接有链条15,转动的第一锥形齿轮6会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1、第一连接杆10和链轮13一起转动,第一连接杆10外壁上转动的链轮13可通过链条15带动第二连接杆12外壁上的链轮13一起转动,链轮13会带动第二连接杆12和第二风扇叶片14一起转动,转动的第二风扇叶片14可以对开关柜主体1内腔左右两侧的电气元件进行通气处理,进而将其产生的热量散去,开关柜主体1左右两侧开设通孔的内腔设置有第二过滤网16,开关柜主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开设通孔的内腔设置有第三过滤网17。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壳体3的顶端从左至右均开设有散热孔,通过散热孔可以为电机4在工作时进行散热处理。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锥形齿轮6与第二锥形齿轮11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从而明确了第一锥形齿轮6与第二锥形齿轮11之间的安装关系与位置关系。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杆10外壁上过盈配合的链轮13与第二连接杆12外壁上过盈配合的链轮13均处在同一竖直水平面上,从而明确链轮13的位置关系,保证了链条15可带动链轮13转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二风扇叶片14、第二过滤网16和第三过滤网17均处在同一水平面上,从而保证了第二风扇叶片14工作时所产生的风可经过第三过滤网17吹入进开关柜主体1的内腔。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连接块9与第一连接杆10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从而明确了连接块9与第一连接杆10之间的安装关系。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风扇叶片7位于第一过滤网8的正上方,从而明确了第一风扇叶片7位于第一过滤网8之间的位置关系,保证第一风扇叶片7工作时所产生的风可经过第一过滤网8吹入进开关柜主体1的内腔。
下列为本案的各电器件型号及作用:
电机4:电机4的型号为MR-J2S-10A,且连接有外接电源,由外部操作系统控制,外接电源为380V交流电,接通电机4的外接电源,电机4工作,断掉电机4的外接电源,电机4停止工作。
本方案中所提到的电器元件均为现有技术,其型号仅为其中的一种,只要能达到本方案中所要达到的目的的电器元件均可以使用。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使用时,先接通电机4的外接电源,开启电机4,电机4可以带动圆杆5、第一锥形齿轮6和第一风扇叶片7转动,转动的第一风扇叶片7可以对开关柜主体1内腔顶端的电气元件进行通气处理,而转动的第一锥形齿轮6会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1、第一连接杆10和链轮13一起转动,第一连接杆10外壁上转动的链轮13可通过链条15带动第二连接杆12外壁上的链轮13一起转动,链轮13会带动第二连接杆12和第二风扇叶片14一起转动,转动的第二风扇叶片14可以对开关柜主体1内腔左右两侧的电气元件进行通气处理,设置的第二过滤网16、第三过滤网17和第一过滤网8不仅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因误操作而被转动的第一风扇叶片7和第二风扇叶片14划伤,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阻挡外界灰尘的进入,避免灰尘附着在开关柜主体1内部的电气元件上而影响其散热效果,该装置可以全面的对开关柜主体1内部电气元件进行通气处理,不会留下通气盲区,使其内部产生的热量可以快速的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