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件传送加工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件自动分路传送机构,主要应用于管件的连续传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管件是指圆柱形结构的工件,管件的种类很多,不同的管件要用不同的材质,材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管件的质量,管件是建筑工程和机械设备必需的材料,管件是在机械系统中起连接、控制、变向、分流、密封、支撑等作用的零部件的统称。钢制管件是管件中最主要的一种,钢制管件是承压管件,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钢制管件可以分为:对焊类管件、承插焊管件、螺纹管件和法兰管件,管件除了按照加工工艺进行分类,还可以将管件根据用途、连接方式和材料分别进行分类。管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经过前道工序生产加工的管件依次逐个进行上料使能进行后道工序的加工,在现有管件的自动化生产加工过程中,根据每道工序的生产效率不同,需要一台供料器向两台加工或装配机械供给管件,将管件进行分路传送,以实现管件自动高效的传送加工,现有的管件在分路传送过程中,难以便捷平稳的将一路料管传送的管件依次均匀分路成两路料管进行传送,管件的分路传送效率较低且分路传送质量较差,经常会在管件的分路传送过程中造成管件的卡阻,影响管件正常的分路传送,现有的管件分路过程难以在管件的导向下料过程中自动实现,需要外接驱动机构将挡板往复推动实现,增加了分路过程的使用能耗,并且一旦驱动机构出现故障,就难以便捷顺畅的将管件进行分路传送,不能满足加工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将管件平稳顺畅且均匀的进行分路下料,并能将管件保持水平工位依次传送,提高管件传送加工自动化程度,满足加工使用需要的管件自动分路传送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件自动分路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自动分路传送机构包括导管支架、下料导管、分路导管、转动导板、固定承板、传管支架、传管转辊和传管电机,所述下料导管倾斜向下固定设置于导管支架上侧,下料导管上侧为倾斜结构,下料导管下侧为竖直结构,下料导管上侧与下料导管下侧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连接,所述下料导管上方端部上侧依次倾斜向下固定设置有上挡管气缸和下挡管气缸,上挡管气缸输出端滑动设置有上升降挡杆,下挡管气缸输出端滑动设置有下升降挡杆,所述下料导管下端两侧分别对称连通设置有分路导管,分路导管上端与下料导管下端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连接,分路导管下侧为竖直结构,所述转动导板转动设置于下料导管下侧端部,转动导板为T字型结构,转动导板的转角处转动连接于下料导管下侧,所述转动导板上侧的下料导管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上缓冲橡胶条,所述分路导管下端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下缓冲橡胶条,所述固定承板水平固定设置于两根分路导管下侧的导管支架,固定承板上方两侧分别水平固定设置有传管支架,传管支架设置于分路导管下侧,所述传管支架两侧分别水平转动连接有传管转辊,传管支架上侧水平设置有传管皮带,传管皮带两侧分别卷绕连接于传管支架两侧的传管转辊,所述固定承板上方一侧的传管支架上水平固定设置有传管电机,传管电机带动传管转辊进行转动,所述固定承板上方两侧的两根传管转辊之间水平同轴固定设置有同步转轴,所述传管皮带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限位挡条,限位挡条与传管皮带的传送方向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导板上侧的下料导管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缓冲挡板,缓冲挡板设置于上缓冲橡胶条下侧,缓冲挡板上端铰连接于下料导管,缓冲挡板下侧与下料导管侧壁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下料导管倾斜向下固定设置于导管支架上侧,下料导管上方端部上侧依次倾斜向下固定设置有上挡管气缸和下挡管气缸,上挡管气缸输出端滑动设置有上升降挡杆,下挡管气缸输出端滑动设置有下升降挡杆,利用上挡管气缸推动上升降挡杆和下挡管气缸推动下升降挡杆交替进行,使得管件能够沿着下料导管依次逐个滚动下落,通过下料导管下端两侧分别对称连通设置有分路导管,分路导管上端与下料导管下端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连接,转动导板转动设置于下料导管下侧端部,转动导板为T字型结构,转动导板的转角处转动连接于下料导管下侧,沿着下料导管滑落的管件在下料过程中,管件能够对转动导板进行推动,转动导板能够在管件的推动下进行转动,使得管件能够沿着分路导管顺畅的进行滚动下落,转动导板在管件下落过程的推动作用下自动进行摆动,利用转动导板的自动摆动实现管件在下落过程的自动换向,使得沿着下料导管下落的管件能够平稳均匀的进行分路传送,确保下料导管下方两侧的两根分路导管能够交替的将管件导向下落,利用转动导板上侧的下料导管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上缓冲橡胶条,分路导管下端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下缓冲橡胶条,使能对管件在下落过程中进行阻挡降速缓冲,确保管件能够平稳顺畅的导向落料,避免管件下落速度过快而产生较大的惯性冲击,既能保证管件本身不在下落的冲击过程中产生歪斜扭曲,也能确保分路导管机构不在管件的惯性撞击下产生噪音和破损,利用转动导板上侧的下料导管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缓冲挡板,缓冲挡板上端铰连接于下料导管,缓冲挡板下侧与下料导管侧壁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利用缓冲挡板使能对管件在下落过程中进行阻挡缓冲,实现管件平稳有序的分路导向传送,通过固定承板上方两侧的传管支架设置于分路导管下侧,传管皮带两侧分别卷绕连接于传管支架两侧的传管转辊,固定承板上方一侧的传管支架上水平固定设置有传管电机,固定承板上方两侧的两根传管转辊之间水平同轴固定设置有同步转轴,利用传管电机带动传管转辊进行转动,使得固定承板上方两侧的两根传管皮带能够同步进行转动传送,使得沿着分路导管下落的管件能够水平平稳的落至传管皮带上,使得管件能够以水平工位平稳准确的进行传送,利用传管皮带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限位挡条,限位挡条与传管皮带的传送方向相互平行,使能利用限位挡条对传管皮带上侧的管件进行限位阻挡,确保管件能够平稳的固定放置于传管皮带上侧,实现管件平稳准确的沿水平方向进行传送,通过这样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将管件平稳顺畅且均匀的进行分路下料,并能将管件保持水平工位依次传送,提高管件传送加工自动化程度,满足加工使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件自动分路传送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件自动分路传送机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管支架,2.下料导管,3.分路导管,4.转动导板,5.固定承板,6.传管支架,7.传管转辊,8.传管电机,9.上挡管气缸,10.下挡管气缸,11.上升降挡杆,12.下升降挡杆,13.上缓冲橡胶条,14.下缓冲橡胶条,15.传管皮带,16.同步转轴,17.限位挡条,18.缓冲挡板,19.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一种管件自动分路传送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件自动分路传送机构,包括导管支架1、下料导管2、分路导管3、转动导板4、固定承板5、传管支架6、传管转辊7和传管电机8,下料导管2倾斜向下固定设置于导管支架1上侧,下料导管2上侧为倾斜结构,下料导管2下侧为竖直结构,下料导管2上侧与下料导管2下侧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连接,下料导管2上方端部上侧依次倾斜向下固定设置有上挡管气缸9和下挡管气缸10,上挡管气缸9输出端滑动设置有上升降挡杆11,下挡管气缸10输出端滑动设置有下升降挡杆12,本实用新型的下料导管2下端两侧分别对称连通设置有分路导管3,分路导管3上端与下料导管2下端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连接,分路导管3下侧为竖直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导板4转动设置于下料导管2下侧端部,转动导板4为T字型结构,转动导板4的转角处转动连接于下料导管2下侧,转动导板4上侧的下料导管2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上缓冲橡胶条13,分路导管3下端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下缓冲橡胶条14,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承板5水平固定设置于两根分路导管3下侧的导管支架1,固定承板5上方两侧分别水平固定设置有传管支架6,传管支架6设置于分路导管3下侧,传管支架6两侧分别水平转动连接有传管转辊7,传管支架6上侧水平设置有传管皮带15,传管皮带15两侧分别卷绕连接于传管支架6两侧的传管转辊7,固定承板5上方一侧的传管支架6上水平固定设置有传管电机8,传管电机8带动传管转辊7进行转动,固定承板5上方两侧的两根传管转辊7之间水平同轴固定设置有同步转轴16,传管皮带15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限位挡条17,限位挡条17与传管皮带15的传送方向相互平行。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转动导板4上侧的下料导管2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缓冲挡板18,缓冲挡板18设置于上缓冲橡胶条13下侧,缓冲挡板18上端铰连接于下料导管2,缓冲挡板18下侧与下料导管2侧壁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19,利用缓冲挡板18使能对管件在下落过程中进行阻挡缓冲,实现管件平稳有序的分路导向传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管件自动分路传送机构在使用的时候,通过下料导管2倾斜向下固定设置于导管支架1上侧,下料导管2上方端部上侧依次倾斜向下固定设置有上挡管气缸9和下挡管气缸10,上挡管气缸9输出端滑动设置有上升降挡杆11,下挡管气缸10输出端滑动设置有下升降挡杆12,利用上挡管气缸9推动上升降挡杆11和下挡管气缸10推动下升降挡杆12交替进行,使得管件能够沿着下料导管2依次逐个滚动下落,通过下料导管2下端两侧分别对称连通设置有分路导管3,分路导管3上端与下料导管2下端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连接,转动导板4转动设置于下料导管2下侧端部,转动导板4为T字型结构,转动导板4的转角处转动连接于下料导管2下侧,沿着下料导管2滑落的管件在下料过程中,管件能够对转动导板4进行推动,转动导板4能够在管件的推动下进行转动,使得管件能够沿着分路导管3顺畅的进行滚动下落,转动导板4在管件下落过程的推动作用下自动进行摆动,利用转动导板4的自动摆动实现管件在下落过程的自动换向,使得沿着下料导管2下落的管件能够平稳均匀的进行分路传送,确保下料导管2下方两侧的两根分路导管3能够交替的将管件导向下落,利用转动导板4上侧的下料导管2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上缓冲橡胶条13,分路导管3下端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下缓冲橡胶条14,使能对管件在下落过程中进行阻挡降速缓冲,确保管件能够平稳顺畅的导向落料,避免管件下落速度过快而产生较大的惯性冲击,既能保证管件本身不在下落的冲击过程中产生歪斜扭曲,也能确保分路传送机构不在管件的惯性撞击下产生噪音和破损,利用转动导板4上侧的下料导管2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缓冲挡板18,缓冲挡板18上端铰连接于下料导管2,缓冲挡板18下侧与下料导管2侧壁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19,利用缓冲挡板18使能对管件在下落过程中进行阻挡缓冲,实现管件平稳有序的分路导向传送,通过固定承板5上方两侧的传管支架6设置于分路导管3下侧,传管皮带15两侧分别卷绕连接于传管支架6两侧的传管转辊7,固定承板5上方一侧的传管支架6上水平固定设置有传管电机8,固定承板5上方两侧的两根传管转辊7之间水平同轴固定设置有同步转轴16,利用传管电机8带动传管转辊7进行转动,使得固定承板5上方两侧的两根传管皮带15能够同步进行转动传送,使得沿着分路导管3下落的管件能够水平平稳的落至传管皮带15上,使得管件能够以水平工位平稳准确的进行传送,利用传管皮带15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限位挡条17,限位挡条17与传管皮带15的传送方向相互平行,使能利用限位挡条17对传管皮带15上侧的管件进行限位阻挡,确保管件能够平稳的固定放置于传管皮带15上侧,实现管件平稳准确的沿水平方向进行传送。通过这样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将管件平稳顺畅且均匀的进行分路下料,并能将管件保持水平工位依次传送,提高管件传送加工自动化程度,满足加工使用的需要。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