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VR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健身单车的VR设备。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用于健身单车的VR设备大多为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设备,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用于健身单车的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设备用于固定在头部的具备弹性的布带大多为固定安装,不便于清洗,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健身单车的VR设备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健身单车的VR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健身单车的VR设备,包括VR设备本体,所述VR设备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的一侧设有把手,第一支撑块远离把手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靠近把手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块,第二支撑块上开设有腔体,腔体靠近把手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螺纹安装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贯穿螺纹通孔,第一支撑杆位于腔体内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三支撑块,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三支撑块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支撑块外并与把手固定连接,第三支撑块的顶部和底部均铰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三支撑块的一端铰接有卡块;
第一凹槽内设有第四支撑块,第四支撑块靠近把手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支撑块位于第二凹槽内,第二凹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两个卡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块靠近把手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第一支撑杆远离把手的一端固定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第三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腔体远离把手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两个滑槽,卡块远离把手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滑块与相对应的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卡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弹簧,两个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焊接有同一个与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块靠近把手的一侧开设有与螺纹通孔相连通的通孔,第一支撑杆贯穿通孔。
优选的,两个第四支撑块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弹性布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第一支撑块、把手、第一凹槽、第二支撑块、腔体、螺纹通孔、第一支撑杆、第三支撑块、第二支撑杆、卡块、第四支撑块、第二凹槽、卡槽和弹性布带相配合,转动把手,把手带动第一支撑杆转动,第一支撑杆带动第三支撑块运动,第三支撑块带动第二支撑杆转动,第二支撑杆带动卡块运动,使卡块从卡槽内移出,拉动弹性布带,就可完成对弹性布带的拆卸,从而方便了弹性布袋的清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快速对弹性布袋进行拆卸,从而方便了弹性布袋的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健身单车的VR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健身单车的VR设备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健身单车的VR设备的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VR设备本体、2第一支撑块、3把手、4第一凹槽、5第二支撑块、6腔体、7螺纹通孔、8第一支撑杆、9第三支撑块、10第二支撑杆、11卡块、12第四支撑块、13第二凹槽、14卡槽、15弹性布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用于健身单车的VR设备,包括VR设备本体1,VR设备本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块2,第一支撑块2的一侧设有把手3,第一支撑块2远离把手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靠近把手3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块5,第二支撑块5上开设有腔体6,腔体6靠近把手3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螺纹通孔7,螺纹通孔7内螺纹安装有第一支撑杆8,第一支撑杆8贯穿螺纹通孔7,第一支撑杆8位于腔体6内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三支撑块9,第一支撑杆8远离第三支撑块9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支撑块2外并与把手3固定连接,第三支撑块9的顶部和底部均铰接有第二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杆10远离第三支撑块9的一端铰接有卡块11;第一凹槽4内设有第四支撑块12,第四支撑块12靠近把手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13,第二支撑块5位于第二凹槽13内,第二凹槽13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14,两个卡块11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卡槽14内,通过第一支撑块2、把手3、第一凹槽4、第二支撑块5、腔体6、螺纹通孔7、第一支撑杆8、第三支撑块9、第二支撑杆10、卡块11、第四支撑块12、第二凹槽13、卡槽14和弹性布带15相配合,转动把手3,把手3带动第一支撑杆8转动,第一支撑杆8带动第三支撑块9运动,第三支撑块9带动第二支撑杆10转动,第二支撑杆10带动卡块11运动,使卡块11从卡槽14内移出,拉动弹性布带15,就可完成对弹性布带15的拆卸,从而方便了弹性布袋15的清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快速对弹性布袋15进行拆卸,从而方便了弹性布袋的清洗。
本实用新型中,第三支撑块9靠近把手3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第一支撑杆8远离把手3的一端固定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第三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腔体6远离把手3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两个滑槽,卡块11远离把手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滑块与相对应的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卡块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弹簧,两个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焊接有同一个与腔体6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块,第一支撑块2靠近把手3的一侧开设有与螺纹通孔7相连通的通孔,第一支撑杆8贯穿通孔,两个第四支撑块12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弹性布带15,通过第一支撑块2、把手3、第一凹槽4、第二支撑块5、腔体6、螺纹通孔7、第一支撑杆8、第三支撑块9、第二支撑杆10、卡块11、第四支撑块12、第二凹槽13、卡槽14和弹性布带15相配合,转动把手3,把手3带动第一支撑杆8转动,第一支撑杆8带动第三支撑块9运动,第三支撑块9带动第二支撑杆10转动,第二支撑杆10带动卡块11运动,使卡块11从卡槽14内移出,拉动弹性布带15,就可完成对弹性布带15的拆卸,从而方便了弹性布袋15的清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快速对弹性布袋15进行拆卸,从而方便了弹性布袋的清洗。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弹性布带15进行清洗时,首先转动把手3,把手3带动第一支撑杆8转动,由于第一支撑杆8螺纹安装在螺纹通孔7内,因此第一支撑杆8带动第三支撑块9在腔体6内运动,第三支撑块9带动第二支撑杆10在卡块11上转动,第二支撑杆10带动卡块11运动,直至卡块11从卡槽14内移出并进入腔体6内时,拉动弹性布带15,就可将第四支撑块12从第一凹槽4内移出,从而完成对弹性布带15的拆卸,方便了弹性布袋15的清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