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重保护的举高消防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举高消防车是完成空中灭火和救援的消防车辆,转台及转台上的臂架通称上车,转台以下的副梁及副梁上的支腿通称下车,为保证上车臂架展开时整机的稳定性通常在下车设有支腿。一般情况下支腿包括水平支腿和垂直支腿,水平支腿的展开用以增加支腿跨距,提高整机稳定性,垂直支腿的伸出将整机支起离开地面,但是高举消防车的危险性还是很高,因此,亟需一种具有双重保护的举高消防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双重保护的举高消防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双重保护的举高消防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复位油缸,所述复位油缸远离车体的一端焊接有水平支腿,且水平支腿远离复位油缸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竖直支腿,所述竖直支腿的底端焊接有支脚,且支脚的底端卡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车体的一侧内壁上开有凹槽,且凹槽内卡接有控制面板,所述车体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上车臂,所述伸缩杆和上车臂上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气压缸,所述伸缩杆的顶端焊接有液压油缸,且液压油缸远离伸缩杆的一端焊接有上车臂上,所述上车臂的顶端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端焊接有吊篮,所述吊篮与上车臂之间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缓冲带。
优选的,所述气压缸的顶端连接有连通管,且连通管的另一端与吊篮相连。
优选的,所述缓冲带的数量为二到八个,且缓冲带等距离分布在吊篮上。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按键、开关和控制器,且控制器的型号为DATA-7311。
优选的,所述车体顶端靠近伸缩杆的位置通过螺钉固定有自锁阀门,且自锁阀门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和压力传感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脚的底端开有防滑纹路,且支脚的数量为二到十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设备结构简单,通过压力传感器的设置能够保证在竖直支腿接触地面并固定好后伸缩杆和上车臂再工作,安全性得到提高,通过气压缸和缓冲带的设置,能够在突发事故中起到很好的缓冲和保护作用,通过液压油缸的设置能够轻松的抬高上车臂,总体而言,该设备保护措施周全,安全系数得到大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双重保护的举高消防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脚、2压力传感器、3竖直支腿、4水平支腿、5复位油缸、6车体、7控制面板、8自锁阀门、9伸缩杆、10吊篮、11缓冲带、12连通管、13固定块、14气压缸、15液压油缸、16连接轴、17上车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具有双重保护的举高消防车,包括车体6,车体6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复位油缸5,复位油缸5远离车体6的一端焊接有水平支腿4,且水平支腿4远离复位油缸5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竖直支腿3,竖直支腿3的底端焊接有支脚1,且支脚1的底端卡接有压力传感器2,车体6的一侧内壁上开有凹槽,且凹槽内卡接有控制面板7,车体6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伸缩杆9,伸缩杆9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轴16,且连接轴1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上车臂17,伸缩杆9和上车臂17上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气压缸14,伸缩杆9的顶端焊接有液压油缸15,且液压油缸15远离伸缩杆9的一端焊接有上车臂17上,上车臂17的顶端焊接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的底端焊接有吊篮10,吊篮10与上车臂17之间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缓冲带11。
本实用新型中,气压缸14的顶端连接有连通管12,且连通管12的另一端与吊篮10相连,缓冲带11的数量为二到八个,且缓冲带11等距离分布在吊篮10上,控制面板7包括按键、开关和控制器,且控制器的型号为DATA-7311,车体6顶端靠近伸缩杆9的位置通过螺钉固定有自锁阀门8,且自锁阀门8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和压力传感器2连接,支脚1的底端开有防滑纹路,且支脚1的数量为二到十个。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把水平支腿4和竖直支腿3放下,通过压力传感器2来检测支脚1是否固定好,然后自锁阀门8解开对伸缩杆9的控制,通过伸缩杆9和液压油缸15来带动上车臂17和吊篮10进行上升,在遇到突发事故时通过气压缸14和缓冲带11进行保护吊篮10,防止其掉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