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加湿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室内空气加湿功能的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冬季天气寒冷,北方为了御寒就会使用暖气,由于天气干燥,同时长时间室内不通风和暖气长时间加热室内温度,就会导致室内空气中的水分大量流失,过于干燥的空气不利于人们生活,所以要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鉴于此,对于以上问题进行研究,设置本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室内空气加湿功能的空气调节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室内空气加湿功能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上壁面安装机壳,所述机壳外部呈矩形机构且内部为空心机构,所述机壳内下壁面安装存水桶,所述机壳内上壁面安装雾化器,所述雾化器进水管通过存水桶伸入水中,所述机壳侧壁面开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内上壁面开有矩形豁槽,所述矩形豁槽内侧壁面安装驱动支撑架,所述驱动支撑架侧壁面安装摆动电机,所述摆动电机驱动端安装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面固定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下壁面安装框架,所述框架内安装支杆,所述支杆侧壁面安装一号旋转电机,所述一号旋转电机驱动端安装一号转动轴,所述一号转动轴侧壁面安装圆环,所述圆环侧壁面安装叶片。
优选的,所述存水桶侧壁面开有一号进水口,所述机壳侧壁面开有二号进水口,所述二号进水口内安装通过一号进水口伸入存水桶内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侧壁面安装一号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存水桶侧壁面且位于一号进水口下方开有一号出水口,所述机壳侧壁面开有二号出水口,所述二号出水口内安装通过一号出水口伸入存水桶内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侧壁面安装二号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安装基座下表面四角处安装摩擦垫。
优选的,所述机壳侧壁面安装与矩形通孔相匹配的筛网壳,所述筛网壳侧壁面连接卡扣,所述机壳侧壁面开有与卡扣相匹配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机壳侧壁面开有一号观察口,所述一号观察口内安装透明玻璃,所述存水桶内开有二号观察口,所述二号观察口内安装二号透明玻璃。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具有室内空气加湿功能的空气调节装置,有效增加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让人们室内的空气更加适宜人们居住,实用性高,同时增加空气流通,便于改善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室内空气加湿功能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室内空气加湿功能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室内空气加湿功能的框架俯视图;
图中,1-安装基座;2-机壳;3-存水桶;4-雾化器;5-驱动支撑架;6-摆动电机;7-支撑杆;8-安装块;9-框架;10-支杆;11-一号旋转电机;12-一号转动轴;13-圆环;14-进水管;15-一号控制阀;16-出水管;17-二号控制阀;18-摩擦垫;19-筛网壳;20-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具有室内空气加湿功能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基座1,所述安装基座1上壁面安装机壳2,所述机壳2外部呈矩形机构且内部为空心机构,所述机壳2内下壁面安装存水桶3,所述机壳2内上壁面安装雾化器4,所述雾化器4进水管通过存水桶3伸入水中,所述机壳2侧壁面开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内上壁面开有矩形豁槽,所述矩形豁槽内侧壁面安装驱动支撑架5,所述驱动支撑架5侧壁面安装摆动电机6,所述摆动电机6驱动端安装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一端面固定安装块8,所述安装块8下壁面安装框架9,所述框架9内安装支杆10,所述支杆10侧壁面安装一号旋转电机11,所述一号旋转电机11驱动端安装一号转动轴12,所述一号转动轴12侧壁面安装圆环13,所述圆环13侧壁面安装叶片20;所述存水桶3侧壁面开有一号进水口,所述机壳2侧壁面开有二号进水口,所述二号进水口内安装通过一号进水口伸入存水桶3内的进水管14,所述进水管14侧壁面安装一号控制阀15;机壳2侧壁面开有二号出水口,所述二号出水口内安装通过一号出水口伸入存水桶3内的出水管16,所述出水管16侧壁面安装二号控制阀17;所述安装基座1下表面四角处安装摩擦垫18;所述机壳2侧壁面安装与矩形通孔相匹配的筛网壳19,所述筛网壳19侧壁面连接卡扣,所述机壳2侧壁面开有与卡扣相匹配的卡槽;所述机壳2侧壁面开有一号观察口,所述一号观察口内安装透明玻璃,所述存水桶3内开有二号观察口,所述二号观察口内安装二号透明玻璃。
具体使用时:通过安装基座1上安装机壳2便于进行空气加湿的操作,通过存水桶3用于存储水,便于雾化器4使用,雾化器4工作通过使用水,产生雾气用于给空气加湿,进水管14便于将存水桶3内蓄水,一号控制阀15用于控制进水管14内水的流量,出水管16用于将存水桶3内剩余的水排出,二号控制阀17用于控制出水管16内的出水量,水雾通过矩形通孔排出,通过摆动电机6摆动,当摆动电机6带动支撑杆7上安装块8所支撑的框架9摆动到合适位置时(可以带动水雾排出即可),通过框架9内安装支杆10的上一号旋转电机11旋转,带动一号转动轴12旋转,所以圆环13侧壁面的叶片20也会旋转,增加水雾排出速度,增加空气流通,便于提高室内空气加湿的效率,不使用一号旋转电机11时,通过摆动电机6摆动,将框架9抬起,不会阻碍其他电性元件工作,摆动电机6向下摆动,下降的角度由人们自己调节,便于一号旋转电机11工作时掌握水雾排出的量与方向,例如,框架9下降30°或者50°水雾排出的方向都会不同,同时框架9抬起,一号旋转电机11不会阻挡矩形通孔,水雾不由一号旋转电机11旋转带动也可以缓慢排出,框架9抬起灵活的抬起,便于人们自由的选择水雾排出的速度,更加实用,摩擦垫18便于本装置安放稳定,筛网壳19用于对矩形通孔进行遮挡,筛网壳19上的卡扣与卡槽相互配合,将卡扣放置在卡槽中便于筛网壳19使用的稳定,工作时将筛网壳19抬起,不会阻碍工作,由于筛网壳19与机壳2是铰链连接,将卡扣与卡槽相互分开就可实现抬起,一号观察口和二号观察口的使用便于人们观察存水桶3内的水使用的多少,便于及时添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