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运动器材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高效攀爬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今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极大便利外,也有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其中一项就是现代人普遍的存在的肥胖问题,因为生活习性以及快节奏的生活,一旦开始发胖就难以瘦下来,肥胖同时也伴随着多种疾病,所以肥胖及其的不健康,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有氧运动是解决肥胖最好的手段,但是有些过度肥胖的人难以进行有氧运动,进行慢跑就能累的气喘吁吁,更别说是长时间的进行运动,在水中游泳运动由于浮力的原因虽然能缓解体重太大运动时的疲劳问题,但是游泳需要专业的教练陪同,否则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为此有一种水中跑步机,虽然解决了疲劳以及安全性的问题,但是水中跑步机只能对腿部进行锻炼,且水中跑步机仍然需要利用电力驱动,结构也较为复杂,同时对手臂以及身体或是背部肌肉的锻炼也很少。
于是,实用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水中有氧锻炼的高效攀爬器,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中有氧锻炼的高效攀爬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肥胖患者运动难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研磨一体机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水中有氧锻炼的高效攀爬器,包括水缸、凹槽、插板、注水口、爬梯、爬杆、搅水板、固定柱、固定罩、嵌套槽、朝向口和导水板,所述水缸前端表面嵌套设置有凹槽,所述水缸通过凹槽卡接设置有插板,所述水缸一端表面嵌套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水缸内部后侧配套设置有爬梯,所述爬梯内侧四周转动连接有爬杆,所述爬杆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搅水板,所述爬梯左右两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爬梯左右两侧嵌套设置有固定罩,且爬梯通过固定罩与水缸相连接,所述固定罩一侧表面嵌套设置有嵌套槽,所述固定罩前端表面嵌套设置有朝向口,所述固定罩左右两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导水板。
作为本实用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缸的高度可为1-2.5m,且与水缸各高度所配套的爬梯均高于水缸30-45cm。
作为本实用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爬杆分布有若干个,且搅水板与爬杆呈同一水平。
作为本实用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朝向口与导水板朝向同一方向。
作为本实用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水板呈“J”形状,且导水板以与固定罩连接处为重点转动角度为±15°。
作为本实用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爬梯内部设置有传动链机构。
本实用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中有氧锻炼的高效攀爬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用于水中有氧锻炼的高效攀爬器设置有水缸,且水缸的高度可为1-2.5m,且与水缸各高度所配套的爬梯均高于水缸30-45cm,更具不同的使用人群改变水缸与爬梯的高度,且均高于水缸30-45cm的爬梯使使用者在攀爬时头部始终向上,从而保持一定时间的有氧运动且安全性较高,由于在水中做消耗对比慢跑或是游泳相同的消耗量或是更多消耗量的运动时更加的轻松,从而相比水上运动更加稳定的消耗体内脂肪。
2、该种用于水中有氧锻炼的高效攀爬器设置有爬梯,且爬梯内部设置有传动链机构,通过传动链机构的爬梯,当使用者在攀爬爬杆时,爬杆会围绕爬梯做循环运动,从而使使用者可以一直朝爬梯上方攀爬,且相对水中跑步机要使用电来驱动,该装置是利用使用者自身重量将爬杆沿爬梯下方移动,更加的方便,同时水中跑步机只能锻炼到使用者腿部,对手臂的锻炼确是很少,且在水中奔跑平衡感不容易掌控,该装置利用攀爬为基础无需考虑平衡感的同时也增进了四肢的运动。
3、该种用于水中有氧锻炼的高效攀爬器设置有爬杆,且爬杆分布有若干个,且搅水板与爬杆呈同一水平,当使用者在攀爬时搅水板会将水流搅动,导水板呈“J”形状,且导水板以与固定罩连接处为重点转动角度为±15°,水流被搅动后顺着呈“J”形状的导水板流动后,顺着导水板一端勾形状的导板导回,当水流被导回时会冲击正在攀爬的使用者身上,相比水中跑步机或是游泳该装置所附带的效果能使身上脂肪的抖动量更加的多,进而加速消耗脂肪。
综上,该种用于水中有氧锻炼的高效攀爬器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现有的肥胖患者运动难效率低的问题,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的水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的爬梯和固定罩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的装置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的爬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的固定罩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的图4A处结构示意图。
图1-6中:1-水缸,101-凹槽,102-插板,103-注水口,2-爬梯,201-爬杆,202-搅水板,203-固定柱,3-固定罩,301-嵌套槽,302-朝向口,4-导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实用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实用,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实用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实用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的精神和范围内。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6,本实用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水中有氧锻炼的高效攀爬器,包括水缸1、凹槽101、插板102、注水口103、爬梯2、爬杆201、搅水板202、固定柱203、固定罩3、嵌套槽301、朝向口302和导水板4,水缸1前端表面嵌套设置有凹槽101,水缸1通过凹槽101卡接设置有插板102,水缸1一端表面嵌套设置有注水口103,水缸1内部后侧配套设置有爬梯2,爬梯2内侧四周转动连接有爬杆201,爬杆201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搅水板202,爬梯2左右两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03,爬梯2左右两侧嵌套设置有固定罩3,且爬梯2通过固定罩3与水缸1相连接,固定罩3一侧表面嵌套设置有嵌套槽301,固定罩3前端表面嵌套设置有朝向口302,固定罩3左右两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导水板4。
进一步的:爬杆201分布有若干个,且搅水板202与爬杆201呈同一水平。
进一步的:朝向口302与导水板4朝向同一方向。
进一步的:水缸1的高度可为1-2.5m,且与水缸1各高度所配套的爬梯2均高于水缸130-45cm,更具不同的使用人群改变水缸1与爬梯2的高度,且均高于水缸130-45cm的爬梯2使使用者在攀爬时头部始终向上,从而保持一定时间的有氧运动且安全性较高,由于在水中做消耗对比慢跑或是游泳相同的消耗量或是更多消耗量的运动时更加的轻松,从而相比水上运动更加稳定的消耗体内脂肪。
进一步的:爬梯2内部设置有传动链机构,通过传动链机构的爬梯2,当使用者在攀爬爬杆201时,爬杆201会围绕爬梯2做循环运动,从而使使用者可以一直朝爬梯2上方攀爬,且相对水中跑步机要使用电来驱动,该装置是利用使用者自身重量将爬杆201沿爬梯2下方移动,更加的方便,同时水中跑步机只能锻炼到使用者腿部,对手臂的锻炼确是很少,且在水中奔跑平衡感不容易掌控,该装置利用攀爬为基础无需考虑平衡感的同时也增进了四肢的运动。
进一步的:爬杆201分布有若干个,且搅水板202与爬杆201呈同一水平,当使用者在攀爬时搅水板202会将水流搅动,导水板4呈“J”形状,且导水板4以与固定罩3连接处为重点转动角度为±15°,水流被搅动后顺着呈“J”形状的导水板4流动后,顺着导水板4一端勾形状的导板导回,当水流被导回时会冲击正在攀爬的使用者身上,相比水中跑步机或是游泳该装置所附带的效果能使身上脂肪的抖动量更加的多,进而加速消耗脂肪。
在使用本实用一种用于水中有氧锻炼的高效攀爬器时,首先,使用时将装置安装到位,然后使用者将插板102打开,从而能进入至水缸1中,然后将插板102和凹槽101闭合,然后通过注水口103注入冷水或是温水,当水位到达使用者脖子位置时停止注水,而后使用者脚步采在爬杆201上,然后手部握住爬杆201做向上攀爬的运动动作,此时爬杆201会围绕爬梯2做循环运动,从而使使用者可以一直朝爬梯2上方攀爬,同时当使用者在攀爬时搅水板202会将水流搅动,水流从固定罩3的朝向口302被导出,水然后水流顺着呈“J”形状的导水板4流动,再顺着导水板4一端导回冲击至使用者身上,使身上脂肪的抖动量更加的增多。
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