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大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棚加速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现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大棚的组成是用竹木杆、水泥杆、轻型钢管或管材等材料做骨架,做成立柱、拉杆、拱杆及压杆,覆盖塑料薄膜而成为拱圆形的料棚。
目前市场上温室大棚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大棚换气装置的省力高效愈发重要,传统的大棚换气装置是在温室大棚外操作,用其它器具硬拉开封口膜,既费时、费力,还不安全,同时换气时间过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棚加速通风装置,旨在解决温室大棚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大棚换气装置的省力高效愈发重要,传统的大棚换气装置是在温室大棚外操作,用其它器具硬拉开封口膜,既费时、费力,还不安全,同时换气时间过久。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棚加速通风装置,包括圆拱组件和横梁组件,所述圆拱组件包括圆拱撑、扎脚、连接管,所述扎脚固定连接于所述圆拱撑,所述扎脚位于所述圆拱撑的下表面,所述圆拱撑的外表面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圆拱撑,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圆拱撑的外侧壁,所述横梁组件包括对接管、横管、吸风管和风机,所述对接管套接于所述连接管,所述对接管位于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所述横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对接管,所述横管位于所述对接管的外侧壁,所述吸风管套接于所述对接管,所述吸风管位于所述对接管的内侧壁,所述风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吸风管,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吸风管的外侧壁,所述风机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圆拱撑的前、后两侧面。
优选的,所述圆拱撑的内部设置为中空,且外侧壁均匀开设有所述进风口。
优选的,所述对接管、所述横管和所述吸风管均设置为中空,且所述圆拱撑、所述对接管、所述横管和所述吸风管均相通。
优选的,所述对接管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横管的两端,且分别套接于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吸风管。
优选的,所述扎脚设置为圆锥型,且数量设置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圆拱撑的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棚加速通风装置,通过设置所述横管将两个所述圆拱撑连接,组成了大棚的骨架,方便了大棚的安装,且所述横管和所述圆拱撑均设置为中空且内部相通,方便内部气流的流动和串通,方便将大棚内部的空气给抽取并换取新鲜的空气,所述进风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圆拱撑的外侧壁,增加了单次换气的换气孔数,提升了换气的速度,所述风机的使用方便工作人员将内部的空气更换,增加了换气的速率,且起到了省力和节省时间的目的,有利于内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圆拱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横梁组件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1-圆拱组件、11-圆拱撑、12-扎脚、13-进风口、14-连接管、2-横梁组件、21-对接管、22-横管、23-吸风管、24-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棚加速通风装置,包括圆拱组件1和横梁组件2,圆拱组件1包括圆拱撑11、扎脚12、连接管14,扎脚12固定连接于圆拱撑11,扎脚12位于圆拱撑11的下表面,圆拱撑11的外表面开设有进风口13,连接管14固定连接于圆拱撑11,连接管14位于圆拱撑11的外侧壁,横梁组件2包括对接管21、横管22、吸风管23和风机24,对接管21套接于连接管14,对接管21位于连接管14的外侧壁,横管22固定连接于对接管21,横管22位于对接管21的外侧壁,吸风管23套接于对接管21,吸风管23位于对接管21的内侧壁,风机24固定连接于吸风管23,风机24位于吸风管23的外侧壁,风机24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连接管14和对接管21之间的相互套接,方便将横管22套接在圆拱撑11的两侧,从而通过多个圆拱撑11和横管22之间的相互搭接,支撑起来大棚的基本骨架,搭接式的骨架方便工作人员的安装和收起时的存放,不占用面积,节省存放的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扎脚12为圆锥形,方便将扎脚12插入地面的土壤中,使得圆拱撑11的两端能够插在土壤中,增加了圆拱撑11的稳定性,从而增加了大棚支架整体之间的稳定性,在使用时,首先拿取第一根圆拱撑11,随后将圆拱撑11两端的扎脚12插进地面的土壤中,然后将横管22的对接管21套接在圆拱撑11的连接管14中,然后拿起另一根圆拱撑11,将圆拱撑11两端的连接管14套接在横管22另一端的对接管21中,随后根据情况进行对次的搭接,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大棚,然后将风机24安装在最外侧的对接管21中,随后将棚布铺设在圆拱撑11和横管22形成的骨架上表面,然后连接外部电源,启动风机24,进行大棚内部的空气更换,空气从而进风口13,进入到圆拱撑11内部,随后进入横管22中,最后从风机24口排出,新的空气将会从另一端的对接管21中进入大棚的内部,从而实现了大棚内部空气的更换,有利于植物的换气。
进一步的,连接管14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圆拱撑11的前、后两侧面;对接管21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横管22的两端,且分别套接于连接管14和吸风管23。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连接管14和对接管21之间的相互套接,方便将横管22套接在圆拱撑11的两侧,从而通过多个圆拱撑11和横管22之间的相互搭接,支撑起来大棚的基本骨架,搭接式的骨架方便工作人员的安装和收起时的存放,不占用面积。
进一步的,圆拱撑11的内部设置为中空,且外侧壁均匀开设有进风口13。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圆拱撑11的外侧壁均匀开设有进风口13,多个进风口13的设置,增加了单次换气排风的速度,使得换气的速率增加,换气的时间变短,提供了换气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对接管21、横管22和吸风管23均设置为中空,且圆拱撑11、对接管21、横管22和吸风管23均相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横管22和圆拱撑11均设置为中空且圆拱撑11、对接管21、横管22和吸风管23均相通,方便内部气流的流动和串通,方便将大棚内部的空气给抽取并换取新鲜的空气。
进一步的,扎脚12设置为圆锥型,且数量设置为两个,分别位于圆拱撑11的两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扎脚12为圆锥形,方便将扎脚12插入地面的土壤中,使得圆拱撑11的两端能够插在土壤中,增加了圆拱撑11的稳定性,从而增加了大棚支架整体之间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首先拿取第一根圆拱撑11,随后将圆拱撑11两端的扎脚12插进地面的土壤中,然后将横管22的对接管21套接在圆拱撑11的连接管14中,然后拿起另一根圆拱撑11,将圆拱撑11两端的连接管14套接在横管22另一端的对接管21中,随后根据情况进行对次的搭接,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大棚,然后将风机24安装在最外侧的对接管21中,随后将棚布铺设在圆拱撑11和横管22形成的骨架上表面,然后连接外部电源,启动风机24,进行大棚内部的空气更换,空气从而进风口13,进入到圆拱撑11内部,随后进入横管22中,最后从风机24口排出,新的空气将会从另一端的对接管21中进入大棚的内部,从而实现了大棚内部空气的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