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雨伞挂架。
背景技术
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是雨雪天出行必备的生活用品,使用过的雨伞带有大量雨水,回到宿舍内极易打湿衣物和地面且无处存放,导致地面湿滑极易摔跤,而通常学生都会在门口放一个水桶或者收纳盒用以收集使用过的雨伞,但是放在水桶或者收纳盒里的雨伞相互错乱堆积在一起,难以辨别取出,且取出后上面仍然沾满了水珠,甚至雨伞内部都是水珠,不便于再次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共场所用雨伞收纳架,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物理甩水的雨伞挂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旨在于解决使用过的雨伞带有大量雨水,回到室内会导致地面湿滑极易摔跤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物理甩水的雨伞挂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物理甩水的雨伞挂架,包括悬挂架体组件和甩干组件,甩干组件安装于悬挂架体组件的一侧;
悬挂架体组件包括挂架本体、挂槽、挂架底座和聚水孔,挂槽安装设置于挂架本体的一侧,挂架底座安装于挂槽的底部正下方,聚水孔贯通设置于挂架底座的一角处;
甩干组件包括甩水箱、箱门、箱顶盖、置伞框、斜聚面、伞框底座、甩水箱口、中轴齿轮、传动齿轮、集水框、置伞框沿、电机和固定架,甩水箱安装于挂槽的一侧,箱门铰接连接于甩水箱的正前端,电机固定安装于甩水箱后方并且中轴贯通延伸至甩水箱的内部,甩水箱口开设于甩水箱的顶部正中心,箱顶盖铰接连接于甩水箱口的外侧边沿处,置伞框沿设置于置伞框的顶部边沿处,置伞框沿活动内置于甩水箱口的内侧沿,固定架焊接固定于置伞框沿顶部内侧中间处,伞框底座固定安装于置伞框的底面,中轴齿轮固定焊接连接于伞框底座的底面中心处,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于中轴齿轮并且销接连接于电机,斜聚面固定安装于甩水箱内壁底端,集水框滑动连接斜聚面底部的甩水箱之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挂槽呈梳齿状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挂架底座的表面呈凹陷棱锥状,且棱锥的顶点处设置有聚水孔,并且聚水孔外接有延出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置伞框的外表面设置有沥水镂空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斜聚面环绕甩水箱的内侧箱壁设置,且斜聚面底部贯通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架架体的一侧设置于置伞框沿的直径上,且固定架中心处安装有夹持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顶盖内侧设置有拱形空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中轴齿轮和传动齿轮,通过连接电机的传动齿轮的运动带动中轴齿轮一同进行旋转,使得雨伞能够在旋转后离心力额作用下将伞面雨水甩干,且电机安装于甩水箱外侧可以避免内部的水汽对其造成影响,从而减短使用寿命。
2、该种具有物理甩水的雨伞挂架的优点在于设置有固定架,由于固定架架体的一侧设置于置伞框沿的内侧直径上,且固定架中心处安装有夹持件,使得雨伞能够固定于置伞框的内部中心处,使得甩水过程更加的快速有效。
3、该种具有物理甩水的雨伞挂架设置有挂架底座,通过将挂架底座的表面呈凹陷棱锥状,且棱锥的顶点处设置有聚水孔,并且聚水孔外接有延出管道,使得其顶部雨伞表面滴落的多余水分可以通过倾斜的棱锥状表面聚集并及时排出,不会聚集过多后溢出打湿地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甩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甩水结构顶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挂架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1-4中:1-挂架本体,2-挂槽,3-挂架底座,4-甩水箱,5-箱门,6-箱顶盖,7-置伞框,8-斜聚面,9-伞框底座,10-甩水箱口,11-中轴齿轮,12-传动齿轮,13-集水框,14-置伞框沿,15-电机,16-固定架,17-聚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物理甩水的雨伞挂架,包括悬挂架体组件和甩干组件,甩干组件安装于悬挂架体组件的一侧;
悬挂架体组件包括挂架本体1、挂槽2、挂架底座3和聚水孔17,挂槽2安装设置于挂架本体1的一侧,挂架底座3安装于挂槽2的底部正下方,通过将挂架底座3的表面呈凹陷棱锥状,且棱锥的顶点处设置有聚水孔17,并且聚水孔17外接有延出管道,使得其顶部雨伞表面滴落的多余水分可以通过倾斜的棱锥状表面聚集并及时排出,不会聚集过多后溢出打湿地面,聚水孔17贯通设置于挂架底座3的一角处;
甩干组件包括甩水箱4、箱门5、箱顶盖6、置伞框7、斜聚面8、伞框底座9、甩水箱口10、中轴齿轮11、传动齿轮12、集水框13、置伞框沿14、电机15和固定架16,甩水箱4安装于挂槽2的一侧,箱门5铰接连接于甩水箱4的正前端,电机15固定安装于甩水箱4后方并且中轴贯通延伸至甩水箱4的内部,甩水箱口10开设于甩水箱4的顶部正中心,箱顶盖6铰接连接于甩水箱口10的外侧边沿处,置伞框沿14设置于置伞框7的顶部边沿处,置伞框沿14活动内置于甩水箱口10的内侧沿,固定架16焊接固定于置伞框沿14顶部内侧中间处,由于固定架16架体的一侧设置于置伞框沿14的内侧直径上,且固定架16中心处安装有夹持件,使得雨伞能够固定于置伞框7的内部中心处,使得甩水过程更加的快速有效,伞框底座9固定安装于置伞框7的底面,中轴齿轮11固定焊接连接于伞框底座9的底面中心处,传动齿轮12啮合连接于中轴齿轮11并且销接连接于电机15,通过连接外接电源启动电机15的传动齿轮12的运动带动中轴齿轮11一同进行旋转,使得雨伞能够在旋转后离心力额作用下将伞面雨水甩干,且电机15安装于甩水箱4外侧可以避免内部的水汽对其造成影响,从而减短使用寿命,斜聚面8固定安装于甩水箱4内壁底端,集水框13滑动连接斜聚面8底部的甩水箱4之中。
其中,挂槽2呈梳齿状对称设置,可以方便雨伞的嵌入悬挂,再由伞柄支撑固定。
其中,挂架底座3的表面呈凹陷棱锥状,且棱锥的顶点处设置有聚水孔17,并且聚水孔17外接有延出管道,使得多余的水分可以及时排出,不会溢出打湿地面。
其中,置伞框7的外表面设置有沥水镂空网,甩水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将雨水甩出置伞框7外。
其中,斜聚面8环绕甩水箱4的内侧箱壁设置,且斜聚面8底部贯通设置,可以将雨水聚集至一处进行收集排出。
其中,固定架16架体的一侧设置于置伞框沿14的直径上,且固定架16中心处安装有夹持件,固定架16使得雨伞能够固定于置伞框7中心处,使得甩水过程更加的有效。
其中,箱顶盖6内侧设置有拱形空腔,使得伞柄能够容纳于其中。
工作原理:首先,使用者将箱顶盖6从甩水箱6顶部打开,并且将雨伞放入甩水箱6内部置伞框7之中,手动将固定架16中间处的夹持件张开,并且将雨伞的撑杆夹于夹持件内部,通过夹持件对其进行限位固定,再关闭箱顶盖6,连接外接电源通过开关启动电机15,使得电机15内部销接的传动齿轮12带动内部置伞框7底部的中轴齿轮11进行旋转,使得中轴齿轮11带动置伞框7整体旋转运动,使其产生离心力,将雨伞表面的雨滴甩出置伞框7,并且通过其表面的镂空甩至外侧的甩水箱6箱壁,聚集后的水珠向下流动的过程中通过甩水箱6箱壁底部的斜聚面8一同聚集到底部集水框13之中进行收集,雨伞甩干一段时间后,可以关闭电机15,打开箱顶盖6将雨伞从固定架16取下,再将其从甩水箱4中取出,将雨伞的把手从挂架本体1一侧的挂槽2之中嵌入,使得雨伞悬挂在挂槽2之中自然风干,且雨伞上多余未完全甩干的雨水可以通过挂架底座3表面倾斜的聚水结构聚集至一角处,再通过倾斜角底部的聚水孔17外接管道进行排出,并且可以打开箱门5将甩水箱4底部的集水框13取出,再进行多余雨水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