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安装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电气配电箱安装过程中,需要控制配电箱体与墙面的平整度、水平度。施工控制不严将会直接导致面板边缘不能和墙体表面平齐或配电箱体歪斜不正,影响配电箱安装完成后的整体观感,而现有的配电箱在进行安装的时候直接由人工进行固定安装。无辅助结构,人工难以对安装角度与水平位置进行把握,尤其是在一定高度的墙面上进行安装的时候,安装更加费力,因此需要一种配电箱升降安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现有的配电箱人工难以对安装角度与水平位置进行把握,安装费时费力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配电箱升降安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箱升降安装结构,包括墙面和配电箱,墙面的表面固定连接安装轨条,安装轨条的外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框,限位框位于安装轨条的表面顶部,配电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盘,限位盘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根据固定杆的数量设置,安装位置对应固定杆,限位盘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固定杆,固定杆与限位盘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加固套,加固套设置为橡胶套,固定杆的外端固定连接连接头。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安装轨条水平排列,且安装轨条通过外部螺丝与墙面固定连接,安装轨条的内端表面固定延伸设置与限位盘配套的凸出条。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限位盘在配电箱表面居中设置,且限位盘竖截面呈“工”状,两侧呈内凹设置。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固定杆设置四条,延伸至配电箱的死角设置,固定杆通过连接头与安装轨条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连接头的外侧表面通过弹簧嵌入连接有限位框中的连接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电箱升降安装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安装轨条达到辅助配电箱进行安装的效果。
通过限位盘,在配电箱进行安装的时候,两侧内凹位置与安装轨条外端的凸出条配套,达到限位固定的效果。
通过固定杆达到连接配电箱与安装轨条的效果,同时配合连接头增强配电箱升降安装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面结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盘位置结构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轨条结构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盘结构示意图。
图1-4中:1-墙面,2-配电箱,3-安装轨条,4-限位盘,5-固定杆,6-连接头,7-限位框,8-连接块,9-加固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配电箱升降安装结构,包括墙面1和配电箱2,墙面1的表面固定连接安装轨条3,安装轨条3的外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框7,限位框7位于安装轨条3的表面顶部,配电箱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盘4,限位盘4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连接块8根据固定杆5的数量设置,安装位置对应固定杆5,限位盘4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固定杆5,固定杆5与限位盘4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加固套9,加固套9设置为橡胶套,固定杆5的外端固定连接连接头6。
其中,安装轨条3水平排列,且安装轨条3通过外部螺丝与墙面1固定连接,安装轨条3的内端表面固定延伸设置与限位盘4配套的凸出条,通过安装轨条3达到辅助配电箱2进行安装的效果。
其中,限位盘4在配电箱2表面居中设置,且限位盘4竖截面呈“工”状,两侧呈内凹设置,通过限位盘4,在配电箱2进行安装的时候,两侧内凹位置与安装轨条3外端的凸出条配套,达到限位固定的效果。
其中,固定杆5设置四条,延伸至配电箱2的死角设置,固定杆5通过连接头6与安装轨条3滑动连接,通过固定杆5达到连接配电箱2与安装轨条3的效果,同时配合连接头6增强配电箱2升降安装时的稳定性。
其中,连接头6的外侧表面通过弹簧嵌入连接有限位框7中的连接条。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配电箱升降安装结构时,首先,使用人员通过外部螺丝将安装轨条3先安装在墙面,使安装轨条3水平排列,之后使配电箱2背面的限位盘4位于安装轨条3之间,使安装轨条3内端表面的凸起条嵌入在限位盘4的两侧内凹位置中,进行限位,之后将连接头6嵌入安装轨条3中,进行限位固定,再将配电箱2沿安装轨条3向上推动,而连接头6外侧通过弹簧连接连接条嵌入限位框7中,进行限位固定。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