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包裹收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防潮防水功能的快递柜。
背景技术
在居民小区、办公写字楼等场合,均设置有暂时存放快递的快递柜,以便于配送。
现有室外快递柜露天放置,当出现雨雪天气时,快递柜在室外使用,雨水容易通过储物格的柜门缝隙进入到储物格中,浸湿储物格中的物品,从而使快递物品在储物格中的存放过程中存在一定因浸湿而被破坏的风险,即使在快递柜顶部设置防水棚,由于下雨时往往伴随着大风天气,也无法避免出现雨水浸入到储物格中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潮防水功能的快递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潮防水功能的快递柜,包括底座和箱体,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有箱体,所述箱体顶部固定设有防护板,所述箱体前端固定设有多个箱槽,所述箱槽一侧活动设有箱门,所述箱门外侧固定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槽内底部固定设有引流板,且引流板向下倾斜十五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门上端固定设有挡板,且挡板顶部为内凹弧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槽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框,且固定框呈锯齿形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门一侧固定设有密封条,密封条为橡胶材质,且密封条呈锯齿状凸块,且密封条与固定框相契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为棱台状,四周均向下倾斜三十度,所述防护板向外侧上端倾斜三十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凹槽内底部固定设有引流板,且引流板向下倾斜十五度,便于将凹槽内部堆积的水源排向挡板,防止水源长期堆积在凹槽内腐蚀箱门,箱门上端固定设有挡板,且挡板顶部为内凹弧形,挡板可防止上端排出的水流直接流入下端箱门凹槽,且挡板便于把引流槽排出的水向两边排出,进一步阻止水源进入箱槽,箱槽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框,且固定框呈锯齿形槽,固定块的锯齿槽可使得水流打旋,防止水源通过门缝直接进入箱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底座为棱台状,四周均向下倾斜三十度,便于支撑箱体的重量,且便于引导底部箱门排出的水流,防护板向外侧上端倾斜三十度,防止下雨天时雨水直接侵入箱体,防护板将雨水向后侧引流排出,箱门一侧固定设有密封条,密封条为橡胶材质,且密封条呈锯齿状凸块,且密封条与固定框相契合,使得箱槽更加的密封,减少了水流直接进入箱槽的几率,提高了防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箱体-2、挡板-3、防护板-4、箱门-5、凹槽-6、引流板-7、密封条-8、固定框-9、箱槽-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潮防水功能的快递柜,包括底座1和箱体2,底座1顶部固定设有箱体2,箱体2顶部固定设有防护板4,箱体2前端固定设有多个箱槽10,箱槽10一侧活动设有箱门5,箱门5外侧固定设有凹槽6,凹槽6便于堆积水源防止水直接进入箱槽10。
进一步的,凹槽6内底部固定设有引流板7,且引流板7向下倾斜十五度,便于将凹槽6内部堆积的水源排向挡板3,防止水源长期堆积在凹槽6内腐蚀箱门5。
进一步的,箱门5上端固定设有挡板3,且挡板3顶部为内凹弧形,挡板3可防止上端排出的水流直接流入下端箱门5凹槽6,且挡板3便于把引流槽排出的水向两边排出,进一步阻止水源进入箱槽10。
进一步的,箱槽10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框9,且固定框9呈锯齿形槽,固定框9的锯齿槽可使得水流打旋,防止水源通过门缝直接进入箱槽10。
进一步的,箱门5一侧固定设有密封条8,密封条8为橡胶材质,且密封条8呈锯齿状凸块,且密封条8与固定框9相契合,使得箱槽10更加的密封,减少了水流直接进入箱槽10的几率,提高了防水效率。
进一步的,底座1为棱台状,四周均向下倾斜三十度,便于支撑箱体2的重量,且便于引导底部箱门5排出的水流,防护板4向外侧上端倾斜三十度,防止下雨天时雨水直接侵入箱体2,防护板4将雨水向后侧引流排出。
工作原理:首先,检查装置的完整性,下雨天时箱体2顶部的防护板4防止雨水流向箱体2,且防护板4对雨水进行导流,如有水源不慎从箱体2前端接触箱门5凹槽6使得水源留在槽体,槽体底部的引流板7将凹槽6内堆积的水源向外侧引出,引出的水源排到挡板3,当挡板3内的水源堆积到一定程度水流就会从挡板3两侧向外流,当有水源接近箱门5时进入箱门5的门缝的水流在密封条8的槽内打旋,阻止水流进入箱槽10,箱体2底部的箱门5在排水时,水流可通过底座1的倾斜方向排出。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