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麻将席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麻将席。
背景技术
麻将席,制作工艺源于中国台湾,具有抗静电.抗折断.透气性强.抗水性好.有益于人体皮肤的养护,因此在人们的生活中广泛使用。
但现有的麻将席缺少按摩功能,在工作强度大的现代人们常常腰肩酸痛,从而限制了麻将席的推广适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麻将席,以解决普通麻将席没有按摩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麻将席,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内部固定安装与竹片,所述装置主体上端固定连接与上边框,所述上边框内部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咬合连有传动带,所述上边框内活动安装有齿轮杆,所述齿轮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表面固定连接有震动齿,所述竹片上端固定连接有按摩块,所述竹片下端固定连接有内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震动齿为直角三角形设置,所述震动齿间隔设置在旋转杆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内凹槽内为锯齿状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带与齿轮杆咬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按摩块为半圆形外凸设置。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麻将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装置通过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使得电机旋转通过传动带带动齿轮杆与旋转杆杆转动,再通过旋转杆表面上直角三角设置的震动齿使得其与竹片旋转接触时能触发竹片进行震动从而起到按摩的效果。
(2)该装置通过竹片上的按摩块为半圆形外凸设置,使得当其震动时能更好的对穴位进行按压提高按摩效果,再通过竹片下为锯齿状的内凹槽,使得旋转杆与其接触时震动效率进一步提高的同时提高按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边框内部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竹片立体图。
图中:1-装置主体、2-上边框、3-竹片、4-内凹槽、5-旋转杆、6震动齿、7-电机、8-传动带、9-按摩块、10-齿轮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4,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麻将席分解结构示意图以及平面结构示意图。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麻将席,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内部固定安装与竹片3,装置主体1上端固定连接与上边框2,上边框2内部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7,电机7咬合连有传动带8,上边框2内活动安装有齿轮杆10,齿轮杆10下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5,旋转杆5表面固定连接有震动齿6,竹片3上端固定连接有按摩块9,竹片3下端固定连接有内凹槽4。
在具体实施时,电机7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电机7能够旋转为旋转杆5提供动力。
在具体实施时,震动齿6为直角三角形设置,震动齿6间隔设置在旋转杆5表面,使得其与竹片3旋转接触时能触发竹片3进行震动从而起到按摩的效果。
在具体实施时,内凹槽4内为锯齿状设置,使得旋转杆5与其接触时震动效率进一步提高的同时提高按摩效果。
在具体实施时,传动带8与齿轮杆10咬合连接,使得电机7能带动旋转杆5旋转完成按摩。
在具体实施时,按摩块9为半圆形外凸设置,使得当其震动时能更好的对穴位进行按压提高按摩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麻将席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外部电源启动电机7,使得电7机旋转通过传动带8带动齿轮杆10与旋转杆5转动,再通过旋转杆表面上直角三角设置的震动齿6使得其与竹片3旋转接触时能触发竹片3进行震动从而起到按摩的效果,再通过通过竹片3上的按摩块9为半圆形外凸设置,使得当其震动时能更好的对穴位进行按压提高按摩效果,再通过竹片3下为锯齿状的内凹槽4,使得旋转杆5与其接触时震动效率进一步提高的同时提高按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