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VC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PVC管。
背景技术
现在家装电路都是采用暗埋的方式,电线产品本身的保护层不足以保护好内在的芯线,普遍的做法是将电线套在穿线管等放入电槽中。因此,电路改造还需准备穿线管以及在安装中需要使用到的其他配套保护材料。
基于上述描述,并检索一件目前公开的专利号为:CN201821051611.9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关于防露效果良好的电路控制线用套接PVC管在使用时具有以下缺点:
1-虽然内层PVC管与外层PVC管可拆卸,使得当外层PVC管损坏或者需要更换线路时更加方便,但是穿入多组电线时,没有将电线分隔开,多组电线在管内会绕线,造成死线的情况;
2-管道对接时,对接的连接缝暴露在外端,导致管道的密封性较差,;
3-虽然可以通过排水空间将内层PVC管与外层PVC管之间形成的水露排出,但是还是容易产生水汽,导致防水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家庭电路控制线用套接PVC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庭电路控制线用套接PVC管,包括PVC管、连接内管、隔断架、止水条、承接头和密封圈,所述PVC管的一端一体化设置有第一接口,所述PVC管的另一端一体化设置有第二接口,所述PVC管位于第二接口的内部一体化设置有对接槽,所述PVC管位于第一接口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内管,所述连接内管的正面一体化设置有对接口,所述连接内管的外壁一体化设置有连接面,所述连接内管的内部一体化设置有隔断架,所述连接内管的内侧外端粘黏有止水条,所述PVC管位于第二接口端一体化设置有承接头,所述承接头的正面一体化设置有承接口,所述承接头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连接内管的管径比PVC管的管径小,且连接内管从PVC管的内部延伸至PVC管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内管与PVC管相连通,且连接内管与PVC管之间相契合。
优选的,所述承接头的管径比PVC管的管径大,且承接头与PVC管之间相契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面为螺纹连接面,对接槽为螺纹对接槽,且螺纹连接面与螺纹对接槽之间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止水条为遇水膨胀止水条,且止水条位于连接内管与PVC管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且橡胶密封圈位于承接头内部承接口的开口处。
优选的,所述隔断架呈十字架状,且隔断架在连接内管的内部分隔出四个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种家庭电路控制线用套接PVC管,通过在连接内管的内部开口处设置十字架状的隔断架,隔断架在连接内管的内部分隔出四个开口,能够将不同的电线分别从四个开口放入,能够在穿入电线时在开口处将电线分隔,避免多组电线在管内无故绕线,避免造成死线的情况。
(2)在对接时,将承接头的一端插入连接内管,承接头能够包裹住PVC管的外部,增加管道连接的密封性,通过在承接头内部承接口的开口处设置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套住PVC管的外端将PVC管与承接口的缝隙密封,能够提升管道接口的密封性,连接内管能够插入PVC管内,通过螺纹连接面与螺纹对接槽进行固定连接,在对接后连接内管能够伸入与其对接的PVC管的内部,能够消除对接的连接缝,大大提升了PVC管内电路控制线的密封性。
(3)通过在连接内管与PVC管的连接处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遇水膨胀止水条能够在遇水后产生膨胀变形,并充满连接内管与PVC管接缝的空穴及间隙,同时产生巨大的接触压力,彻底防止渗漏,能够提升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PVC管内部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PVC管;2-连接内管;3-隔断架;4-止水条;5-承接头;6-密封圈;101-第一接口;102-第二接口;103-对接槽;201-对接口;202-连接面;501-承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所示1-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家庭电路控制线用套接PVC管,包括PVC管1、连接内管2、隔断架3、止水条4、承接头5和密封圈6,PVC管1的一端一体化设置有第一接口101,PVC管1的另一端一体化设置有第二接口102,PVC管1位于第二接口102的内部一体化设置有对接槽103,PVC管1位于第一接口101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内管2,连接内管2的正面一体化设置有对接口201,连接内管2的外壁一体化设置有连接面202,连接内管2的内部一体化设置有隔断架3,连接内管2的内侧外端粘黏有止水条4,PVC管1位于第二接口102端一体化设置有承接头5,承接头5的正面一体化设置有承接口501,承接头5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密封圈6。
进一步的,连接内管2的管径比PVC管1的管径小,且连接内管2从PVC管1的内部延伸至PVC管1的外部,在对接后连接内管2能够伸入与其对接的PVC管1的内部。
进一步的,连接内管2与PVC管1相连通,且连接内管2与PVC管1之间相契合,能够在对接时连接内管2能够插入PVC管1内,通过螺纹连接面202与螺纹对接槽103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承接头5的管径比PVC管1的管径大,且承接头5与PVC管1之间相契合,承接头5能够包裹住PVC管1的外部,增加管道连接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连接面202为螺纹连接面202,对接槽103为螺纹对接槽103,且螺纹连接面202与螺纹对接槽103之间相啮合。
进一步的,止水条4为遇水膨胀止水条4,且止水条4位于连接内管2与PVC管1的连接处,遇水膨胀止水条4能够在遇水后产生膨胀变形,并充满连接内管2与PVC管1接缝的空穴及间隙,同时产生巨大的接触压力,彻底防止渗漏,能够提升防水效果。
进一步的,密封圈6为橡胶密封圈6,且橡胶密封圈6位于承接头5内部承接口501的开口处,通过在承接头5内部承接口501的开口处设置橡胶密封圈6,橡胶密封圈6套住PVC管1的外端将PVC管1与承接口501的缝隙密封,能够提升管道接口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隔断架3呈十字架状,且隔断架3在连接内管2的内部分隔出四个开口,通过在连接内管2的内部开口处设置十字架状的隔断架3,能够在穿入电线时在开口处将电线分隔,避免多组电线在管内无故绕线,避免造成死线的情况。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家庭电路控制线用套接PVC管时,将电线从PVC管1的连接内管2方穿入,通过在连接内管2的内部开口处设置十字架状的隔断架3,隔断架3在连接内管2的内部分隔出四个开口,能够将不同的电线分别从四个开口放入,能够在穿入电线时在开口处将电线分隔,避免多组电线在管内无故绕线,避免造成死线的情况,当电线从PVC管1的另一端穿出后,继续上述操作,对PVC管1进行对接固定,延长管道的长度,在对接时,将承接头5的一端插入连接内管2,承接头5能够包裹住PVC管1的外部,增加管道连接的密封性,通过在承接头5内部承接口501的开口处设置橡胶密封圈6,橡胶密封圈6套住PVC管1的外端将PVC管1与承接口501的缝隙密封,能够提升管道接口的密封性,连接内管2能够插入PVC管1内,通过螺纹连接面202与螺纹对接槽103进行固定连接,在对接后连接内管2能够伸入与其对接的PVC管1的内部,能够消除对接的连接缝,大大提升了PVC管内电路控制线的密封性,通过在连接内管2与PVC管1的连接处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4,遇水膨胀止水条4能够在遇水后产生膨胀变形,并充满连接内管2与PVC管1接缝的空穴及间隙,同时产生巨大的接触压力,彻底防止渗漏,能够提升防水效果。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