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豆播种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豆播种设备在对大豆进行播种时,因现有设备未对大豆进行分料,使得现有的播种设备在播种后,大豆之间密度较大,并使得现有的大豆播种设备无法避免大豆之间密度较大的情况,且大豆在播种后,需要在大豆表面重新覆盖土壤,从而使得现有的播种设备无法在播种后对大豆表面进行覆盖,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豆播种设备用播种辅助结构以此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旨在于解决现有的大豆播种设备大豆种植后密度较大,无法在播种后进行土壤覆盖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大豆播种设备用播种辅助结构,通过设置导料板部件,从而使得该种播种设备在对大豆进行播种时,能够通过导料板对大豆进行分料,并能够避免大豆进入土壤内部后分布过密的情况,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豆播种设备用播种辅助结构,包括播种机,所述播种机的一端安装有柴油机,所述播种机的一侧安装有储料盒,所述储料盒的内部分布有分料板,所述储料盒的下端贯穿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内部分布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内部嵌入有导料槽,所述出料管的下端安装有铲土板,所述播种机的下端旋转有滚轴,所述滚轴的外侧分布有旋转爪。
优选的,所述旋转爪呈半圆弧状分布于滚轴的外侧,所述旋转爪与铲土板呈水平方向交错设置,且铲土板之间间隔3-5cm。
优选的,所述铲土板均呈倾斜状分布于出料管的两侧,所述出料管设置有2-4条于储料盒的下端,且铲土板正面呈倒置“V”状设置。
优选的,所述导料板呈阶梯式交错排布于出料管的内部,所述导料板内部导料槽数量依次从高到低排布,且出料管内部下方的导料板内部分布有两条导料槽。
优选的,所述分料板呈阶梯式交错排布于储料盒的内部,且分料板之间间隔5-8cm。
优选的,所述播种机的下端安装有滚轮,所述播种机和滚轮均与柴油机动力连接,且滚轴安装于播种机下端的滚轮内侧。
本实用新型获得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大豆播种设备用播种辅助结构,该装置中通过设置有分料板,使得当大豆进入储料盒的内部后,可通过分料板对大豆进行分隔,避免大豆堆积进入出料管的内部,而当大豆进入出料管内部后,能够通过出料管内部导料板对大豆进行分料,并能够通过导料板内部导料槽的分布,使得能够导料槽将大豆进行进一步分料,从而使得该种播种设备在对大豆进行播种时,能够通过导料板对大豆进行分料,并能够避免大豆进入土壤内部后分布过密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旋转爪,使得当播种设备移动时,铲土板将土壤分铲至两侧,并能够通过铲土板方便使用者对土壤进行分段种植,且当通过出料管对大豆进行播种后,能够通过滚轴带动旋转爪进行旋转,而能够通过旋转爪带动土壤重新覆盖至大豆的上端,从而使得该种播种设备能够在播种大豆后对大豆上方进行覆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料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料板结构示意图。
图1-4中:1-播种机,2-柴油机,3-储料盒,4-分料板,5-滚轴,6-出料管,7-导料板,8-铲土板,9-旋转爪,10-导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播种机1和柴油机2均可以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订制所得。
请参阅图1至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豆播种设备用播种辅助结构,包括播种机1,播种机1的一端安装有柴油机2,播种机1的一侧安装有储料盒3,储料盒3的内部分布有分料板4,储料盒3的下端贯穿有出料管6,出料管6的内部分布有导料板7,导料板7的内部嵌入有导料槽10,出料管6的下端安装有铲土板8,播种机1的下端旋转有滚轴5,滚轴5的外侧分布有旋转爪9。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爪9呈半圆弧状分布于滚轴5的外侧,旋转爪9与铲土板8呈水平方向交错设置,且铲土板8之间间隔3-5cm,通过设置有旋转爪9,使得当播种设备移动时,铲土板8将土壤分铲至两侧,并能够通过铲土板8方便使用者对土壤进行分段种植,且当通过出料管6对大豆进行播种后,能够通过滚轴5带动旋转爪9进行旋转,而能够通过旋转爪9带动土壤重新覆盖至大豆的上端,从而使得该种播种设备能够在播种大豆后对大豆上方进行覆盖。
在本实施例中:铲土板8均呈倾斜状分布于出料管6的两侧,出料管6设置有2-4条于储料盒3的下端,且铲土板8正面呈倒置“V”状设置,通过设置有铲土板8,使得可通过铲土板8对土壤进行铲除,方便出料管6对大豆进行播种。
在本实施例中:导料板7呈阶梯式交错排布于出料管6的内部,导料板7内部导料槽10数量依次从高到低排布,且出料管6内部下方的导料板7内部分布有两条导料槽10,通过设置有导料板7,使得可通过导料板7对大豆进行流动分隔,且能够避免大豆堆积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分料板4呈阶梯式交错排布于储料盒3的内部,且分料板4之间间隔5-8cm,通过设置有分料板4,使得当大豆进入储料盒3的内部后,可通过分料板4对大豆进行分隔,避免大豆堆积进入出料管6的内部,而当大豆进入出料管6内部后,能够通过出料管6内部导料板7对大豆进行分料,并能够通过导料板7内部导料槽10的分布,使得能够导料槽10将大豆进行进一步分料,从而使得该种播种设备在对大豆进行播种时,能够通过导料板7对大豆进行分料,并能够避免大豆进入土壤内部后分布过密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播种机1的下端安装有滚轮,播种机1和滚轮均与柴油机2动力连接,且滚轴5安装于播种机1下端的滚轮内侧,通过设置有播种机1,使得可通过播种机1对大豆进行播种。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豆播种设备用播种辅助结构时,首先将大豆放置于储料盒3的内部,随后通过柴油机2带动播种机1进行行走,使用者控制播种机1进行移动,当播种设备移动时,铲土板8将土壤分铲至两侧,并能够通过铲土板8方便使用者对土壤进行分段种植,当大豆进入储料盒3的内部后,可通过分料板4对大豆进行分隔,避免大豆堆积进入出料管6的内部,而当大豆进入出料管6内部后,能够通过出料管6内部导料板7对大豆进行分料,并能够通过导料板7内部导料槽10的分布,使得能够导料槽10将大豆进行进一步分料,从而使得该种播种设备在对大豆进行播种时,能够通过导料板7对大豆进行分料,随后大豆通过出料管6进行播种,当通过出料管6对大豆进行播种后,能够通过滚轴5带动旋转爪9进行旋转,而能够通过旋转爪9带动土壤重新覆盖至大豆的上端,从而完成该种播种设备的播种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