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饲料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颗粒饲料一旦含有的水分过高,其颗粒状会发生结块甚至呈稀释状,不利于饲料的投喂,因而颗粒饲料在储存过程中需要良好的储存环境才可保证饲料的相对干燥以及颗粒完整度,养殖人员大多将饲料储存在远离养殖场的干燥环境中进行储存,但是饲料的搬运十分不便,极大的浪费饲料投喂的时间与效率,且现有的饲料包装袋无法做到隔绝密封,因此即便在干燥环境中储存,包装袋内的饲料同样会被空气中的水分侵蚀进而造成受潮,亟需提供一种新的潮湿环境中的颗粒饲料防潮储存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现有的颗粒饲料无法在养殖场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潮湿环境中的颗粒饲料防潮储存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潮湿环境中的颗粒饲料防潮储存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部从上之下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和第一转动轴,所述罐体外壁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排风箱,所述罐体顶部嵌入设置有进料斗;
所述罐体外侧周围固定连接有脚架,所述罐体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动力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罐体底部右侧嵌入设置有下料口,所述罐体内部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电动翻板,所述罐体外壁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转动轴之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左右两侧均嵌入设置有搅动杆,所述搅动杆内部开口设置有内腔,所述搅动杆内部嵌入设置有加热线圈,所述第二转动轴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翻动杆,所述第二转动轴顶部嵌套设置有顶盖,所述翻动杆上下两侧均嵌入设置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内部开口设置有气流孔,所述排风箱上下两侧均嵌入设置有风管,且风管远离排风箱一端与罐体内壁呈贯穿连接,所述排风箱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嵌入设置有吸附棉与风机,所述排风箱内部右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防护网。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搅动杆呈L状设置,且搅动杆外表四周均设有块状凸边。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翻动杆相对第二转动轴呈70°夹角设置,且翻动杆四根呈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风机设有两个呈均匀排布,且风机与吸附棉设置处均呈相对封闭设置。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气流孔呈倒V状设置,且气流孔直径不大于3mm,所述气流孔设有五个呈均匀排布。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加热线圈同时设置于辅助板,且加热线圈相对辅助板外表面以及搅动杆外表面距离不小于8mm。
有益效果:
1、该种潮湿环境中的颗粒饲料防潮储存装置,设置有翻动杆,翻动杆利用第二电机驱动第二转动轴带动其转动,使得翻动杆对投入罐体内的饲料进行翻动,有效的将饲料中的结块进行打散,进而便于饲料的存取。
2、设置加热线圈,通过加热线圈的通电加热产生热量,进而利用热量对饲料进行加热,使得饲料中的多余水分被加热蒸发至空气中,达到对饲料除湿便于储存的目的。
3、为保证罐体内的空气干燥,设置风机,利用风机转动产生抽吸力,进而使得罐体内的空气通过风管被抽吸至排风箱中,通过减少罐体内的空气含量达到减少其内部空气水分的含量,达到提高罐体防潮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排风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搅动杆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中:1-罐体;101-脚架;102-第一电机;103-下料口;104-电动翻板;105-第二电机;2-第一转动轴;201-搅动杆;2011-加热线圈;2012-内腔;3-第二转动轴;301-翻动杆;302-顶盖;303-辅助板;3031-气流孔;4-排风箱;401-风管;402-吸附棉;403-风机;404-防护网;5-进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潮湿环境中的颗粒饲料防潮储存装置,包括罐体1、脚架101、第一电机102、下料口103、电动翻板104、第二电机105、第一转动轴2、搅动杆201、加热线圈2011、内腔2012、第二转动轴3、翻动杆301、顶盖302、辅助板303、气流孔3031、排风箱4、风管401、吸附棉402、风机403、防护网404和进料斗5,罐体1内部从上之下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3和第一转动轴2,罐体1外壁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排风箱4,罐体1顶部嵌入设置有进料斗5,罐体1外侧周围固定连接有脚架101,罐体1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02,且第一电机102动力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2之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罐体1底部右侧嵌入设置有下料口103,罐体1内部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电动翻板104,罐体1外壁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05,且第二电机105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转动轴3之间传动连接,第一转动轴2左右两侧均嵌入设置有搅动杆201,搅动杆201内部开口设置有内腔2012,搅动杆201内部嵌入设置有加热线圈2011,第二转动轴3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翻动杆301,第二转动轴3顶部嵌套设置有顶盖302,翻动杆301上下两侧均嵌入设置有辅助板303,辅助板303内部开口设置有气流孔3031,排风箱4上下两侧均嵌入设置有风管401,且风管401远离排风箱4一端与罐体1内壁呈贯穿连接,排风箱4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嵌入设置有吸附棉402与风机403,排风箱4内部右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防护网404。
优选方案,搅动杆201呈L状设置,且搅动杆201外表四周均设有块状凸边,利用第一电机102驱动第一转动轴2转动带动搅动杆201转动,使得储存在罐体1内的饲料被搅动杆201搅动,有效的防止饲料较长时间储存后出现结块状况。
优选方案,翻动杆301相对第二转动轴3呈70°夹角设置,且翻动杆301四根呈对称设置,翻动杆301利用第二电机105驱动第二转动轴3带动其转动,使得翻动杆301对投入罐体1内的饲料进行翻动,有效的将饲料中的结块进行打散,进而便于饲料的存取。
优选方案,风机403设有两个呈均匀排布,且风机403与吸附棉402设置处均呈相对封闭设置,利用风机403转动产生抽吸力,进而使得罐体1内的空气通过风管401被抽吸至排风箱4中,通过减少罐体1内的空气含量达到减少其内部空气水分的含量,达到提高罐体1防潮效果的目的。
优选方案,气流孔3031呈倒V状设置,且气流孔3031直径不大于3mm,气流孔3031设有五个呈均匀排布,利用气流孔3031在辅助板303移动时对气流进行导向,使得饲料翻动时产生的灰尘气流被气流孔3031向饲料中导向,有效的减弱饲料翻动时的灰尘扬起。
优选方案,加热线圈2011同时设置于辅助板303,且加热线圈2011相对辅助板303外表面以及搅动杆201外表面距离不小于8mm,通过加热线圈2011的通电加热产生热量,进而利用热量对饲料进行加热,使得饲料中的多余水分被加热蒸发至空气中,达到对饲料除湿便于储存的目的。
优选方案,第一电机102、电动翻板104、第二电机105、加热线圈2011和风机403均通过导线与外部控制终端呈电性连接,且上述结构均通过导线与外部信号终端呈信号连接。
工作原理:首先,将这种安装在所需的工作位置,同时利用导线将装置内部结构与外部控制终端呈电性连接,接着即可将需要储存的饲料从进料斗5投入至罐体1内,利用第二电机105驱动第二转动轴3带动其转动,使得翻动杆301对投入罐体1内的饲料进行翻动,有效的将饲料中的结块进行打散,随后,电动翻板104通电向下展开,将翻动好的饲料利用重力作用掉落至罐体1下方进行储存,同时为提高罐体1内部的防潮性能,通过加热线圈2011的通电加热产生热量,进而利用热量对饲料进行加热,使得饲料中的多余水分被加热蒸发至空气中,且同时,利用风机403转动产生抽吸力,进而使得罐体1内的空气通过风管401被抽吸至排风箱4中,通过减少罐体1内的空气含量达到减少其内部空气水分的含量,达到提高罐体1防潮效果的目的。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