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机轴承运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轴承又名电动机轴承或者马达轴承,是专门应用于电动机或者马达上的一种专用轴承。电机使用的轴承是一个支撑轴的零件,它可以引导轴的旋转,也可以承受轴上空转的部件,轴承的概念很宽泛,电机轴承生产后通常已经安装在了电机传动轴上,在运输时,轴承以及轴承的连接部件很容易受到损伤,造成经济损失。
现有技术中,有一篇专利号为CN204137546U的专利案公开了一种电机轴承保护装置,该设备包括侧架、定位螺栓、定位螺母、固定螺栓、固定柱,所述侧架包括两块相互对称的侧板,两侧板上均设有相互对称的条形孔,两侧板中部边缘均设有相互对称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边缘对应设置有弧形固定罩,固定罩与侧板垂直,两侧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固定柱,且相对应的固定柱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定位螺栓分别穿过两个侧架上相对应的条形孔且可沿条形孔滑动,定位螺栓与侧板之间通过定位螺母固定,使电机轴承运输过程中能够对轴承及其连接部位有效地进行保护,且制作成本低,结构精巧简单,使用方便;但是该种设备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对定位螺栓进行逐一推动调节,操作过于复杂,固定效果不佳,且通过定位螺栓与轴承表面挤压接触,容易损伤轴承表面,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电机轴承运输固定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轴承运输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机轴承运输固定装置,包括:侧板,所述侧板前后侧固定焊接有连接块,所述侧板中心位置均焊接有夹块,所述侧板表面开口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贯穿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表面套接有挤压块,所述第一滑槽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两端均开口设有第二滑槽,所述螺纹杆也贯穿于第二滑槽,所述螺纹杆顶端和底端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活动块两侧的侧板表面均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表面贯穿设有第一调节螺杆,所述第一调节螺杆同时与活动块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侧板由四块T形板组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连接部位通过第二调节螺杆与连接块螺纹连接进行固定,所述夹块由两块弧形板组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螺杆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固定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为四条,由侧板四角指向侧板排列,所述第二滑槽的水平高度等于第一滑槽的水平高度。
优选的,所述挤压块为弧形块,且挤压块位于侧板左右两部分的连接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活动块、第二滑槽、第一调节螺杆、固定块和挤压块,将电机的连接部件嵌入夹块中后,顺时针转动第一调节螺杆,第一调节螺杆推动活动块向靠近夹块的一端移动,从而达到同时推动两根螺纹杆的目的,调节螺纹杆上的挤压块紧贴于轴承表面,加大与轴承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螺纹杆直接接触损伤轴承表面,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板;2-连接块;3-夹块;4-第一滑槽;5-螺纹杆;6-挤压块;7-活动块;8-第二滑槽;9-调节螺母;10-固定块;11-第一调节螺杆;12-第二调节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机轴承运输固定装置,包括:侧板1,侧板1前后侧固定焊接有连接块2,侧板1中心位置均焊接有夹块3,侧板1表面开口设有第一滑槽4,第一滑槽4内贯穿设有螺纹杆5,螺纹杆5表面套接有挤压块6,第一滑槽4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块7,活动块7两端均开口设有第二滑槽8,螺纹杆5也贯穿于第二滑槽8,螺纹杆5顶端和底端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9,活动块7两侧的侧板表面均焊接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表面贯穿设有第一调节螺杆11,第一调节螺杆11同时与活动块螺纹连接。
其中,侧板1由四块T形板组合而成,在电机轴承的装入装置前,侧板1放置时不易倾倒,便于轴承的安装。
其中,侧板1的连接部位通过第二调节螺杆12与连接块2螺纹连接进行固定,夹块3由两块弧形板组合而成,可对不同直径的电机轴承连接部进行固定。
其中,第一调节螺杆11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固定块连接,顺时针转动第一调节螺杆11,可推动与之螺纹连接的活动块7两端贯穿的螺纹杆5同时向靠近夹块3的一端移动,避免逐一推动螺纹杆5对电机轴承固定。
其中,第一滑槽4为四条,由侧板1四角指向侧板1排列,第二滑槽8的水平高度等于第一滑槽4的水平高度,可对不同直径的电机轴承进行固定。
其中,挤压块6为弧形块,且挤压块6位于侧板1的上下两部分连接处,增加固定部位与电机轴承的接触面积,避免损伤轴承,同时提高固定效果。
工作原理,首先,将第二调节螺杆12拧开,将侧板1一分为二,接着将电机轴承的连接部嵌入其中一部分侧板1的夹块3上,再将另一部分侧板1的夹块3盖于电机轴承的连接部上,将第二调节螺杆12插入连接块2,将两部分侧板1进行固定,可进行不同直径大小的轴承连接部的固定,顺时针旋转第一调节螺杆11,推动与之螺纹连接的活动块7向靠近夹块3的方向移动,同时,活动块7推动螺纹杆5向靠近轴承的方向移动,直至螺纹杆5上的挤压块6紧贴于轴承表面,实现对轴承的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