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水利边坡。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而水利边坡是一些河流等水域边缘处的防护边坡,防止其水流向两侧蔓延将其道路进行淹没的必要防护水利工程,但现有的边坡在抵御一下波浪较大的浪花的时候依然会有一些水流流入到路面上,同时现有的边坡在长时间被波浪冲击后表面会产生凹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水利边坡在受到一下浪花较大的水流时候会有一部分水流流动到路面上将路面浸湿以及在受到冲击的时候路面会发生凹陷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以抵御水流冲击的水利边坡,包括主体、斜坡、分流块和引水块,所述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坡,所述斜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分流块,所述斜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引水块;
所述分流块包括有分流槽、分流板和压力弹簧,所述分流槽固定连接于分流块一侧,所述分流板嵌入设置于分流块两侧,所述压力弹簧嵌入设置于分流板一侧;
所述引水块包括有引水槽、导水轮和挤压槽,所述引水槽固定连接于引水块一侧,所述导水轮嵌入设置于引水槽一侧,所述挤压槽开口设置于引水槽一侧;
所述导水轮包括有导水槽和收缩槽,所述导水槽嵌入设置于导水轮周围,所述收缩槽开口设置于导水轮周围。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分流槽为分流块的一端为半圆弧状设置的凸块。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分流板为分流槽的两侧呈倾斜状设置。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引水槽为与分流槽呈相反向内凹陷的凹槽设置。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导水轮为分流槽表面嵌入设置的圆盘状。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导水槽为导水轮表面呈弧形的凸块,且凸块的一侧为圆弧状的凹槽。
有益效果:
(1)该种可以抵御水流冲击的水利边坡设置有分流块,在波浪过大的时候水流冲冲击到分流块的分流槽上,通过分流槽来将水流向两侧进行分离流动,使得水流的冲击力不会集中一起,向两侧分流的水流会沿着其分流板向两侧流动,而在分流板受到水流冲击流动的时候会压迫其一侧的压力弹簧进行压缩,使得分流板向一侧进行收缩使得其分流板的倾斜角度更加的下让水流的冲击流动速度变低然后流入到引水块的引水槽上。
(2)最后在水流流入到引水槽的时候会沿着其引水槽的圆弧向一侧进行流动然后重新流入到水源处,而在水流流过引水槽表面的时候会冲击在导水轮的导水槽上,通过导水槽的凹槽来接收水流的冲击带动其导水轮向一侧进行移动然后转动,通过其导水轮的转动带动其水流向一侧进行流动使得水流在流回水源的时候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流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中:主体1、斜坡2、分流块3、分流槽301、分流板302、压力弹簧303、引水块4、引水槽401、导水轮402、导水槽4021、收缩槽4022、挤压槽403。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以抵御水流冲击的水利边坡,包括主体1、斜坡2、分流块3和引水块4,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坡2,斜坡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分流块3,斜坡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引水块4;
分流块3包括有分流槽301、分流板302和压力弹簧303,分流槽301固定连接于分流块3一侧,分流板302嵌入设置于分流块3两侧,压力弹簧303嵌入设置于分流板302一侧;
引水块4包括有引水槽401、导水轮402和挤压槽403,引水槽401固定连接于引水块4一侧,导水轮402嵌入设置于引水槽401一侧,挤压槽403开口设置于引水槽401一侧;
导水轮402包括有导水槽4021和收缩槽4022,导水槽4021嵌入设置于导水轮402周围,收缩槽4022开口设置于导水轮402周围。
其中,分流槽301为分流块3的一端为半圆弧状设置的凸块,通过其分流槽301的圆弧能够将冲击过来的水流向两侧进行分流,使得水流冲击不会集中一起。
其中,分流板302为分流槽301的两侧呈倾斜状设置,通过分流板302倾斜角度的改变来适应其各种不同力度的水流冲击和速度。
其中,引水槽401为与分流槽301呈相反向内凹陷的凹槽设置,通过引水槽401能够将分流出的水流沿着其圆弧向一侧进行流动,使得水流会在流动的时候减少冲击力在沿着其圆弧流回进水源。
其中,导水轮402为分流槽301表面嵌入设置的圆盘状,通过导水轮402在水流流过的时候进行转动,通过转动来带动其水流向一侧进行流动使得能够更顺畅的流入进水源处。
其中,导水槽4021为导水轮402表面呈弧形的凸块,且凸块的一侧为圆弧状的凹槽,通过导水槽4021一侧的凹槽能够在水流流过的时候接收其水流冲击力来带动导水轮402进行旋转。
工作原理: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以抵御水流冲击的水利边坡时,首先在河水等水源处发生波浪的时候水流会沿着其主体1的斜坡2上流动冲击,在通过斜坡2的斜面来将让水流不会流动到路面上,而在波浪过大的时候水流冲冲击到分流块3的分流槽301上,通过分流槽301来将水流向两侧进行分离流动,使得水流的冲击力不会集中一起,向两侧分流的水流会沿着其分流板302向两侧流动,而在分流板302受到水流冲击流动的时候会压迫其一侧的压力弹簧303进行压缩,使得分流板302向一侧进行收缩使得其分流板302的倾斜角度更加的下让水流的冲击流动速度变低然后流入到引水块4的引水槽401上,最后在水流流入到引水槽401的时候会沿着其引水槽401的圆弧向一侧进行流动然后重新流入到水源处,而在水流流过引水槽401表面的时候会冲击在导水轮402的导水槽4021上,通过导水槽4021的凹槽来接收水流的冲击带动其导水轮402向一侧进行移动然后转动,通过其导水轮402的转动带动其水流向一侧进行流动使得水流在流回水源的时候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