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带轮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皮带轮主要用于远距离传送动力的场合,通过皮带嵌入到线槽中来传动,例如小型柴油机动力的输出、农用车、拖拉机、汽车、矿山机械、机械加工设备、纺织机械、包装机械、车床、锻床、一些小马力摩托车动力的传动,是机械上不可缺少的部件,而此种皮带轮在出场时必须进行检测,保证其线槽内部的平整性,如果有凹凸状,其转动时会导致皮带飞出,发生意外。
基于上述描述,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现有的检测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检测的精度不够高,无法对细微的凹凸进行检测,同时检测面小,无法对线槽的内壁进行检测,因此本设计针对于上述问题,设计出一款结构合理的,及功能性好的皮带轮检测装置,以提高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带轮检测装置,以解决检测的精度不够高,无法对细微的凹凸进行检测,同时检测面小,无法对线槽的内壁进行检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皮带轮检测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皮带轮检测装置,该皮带轮检测装置包括装置底板、支板、连接箱,所述装置底板两侧对称平行固定连接有支板和连接箱;所述装置底板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所述升降机下端固定连接有检测头,所述检测头内部设有检测模块和电流计;
所述连接箱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柱,所述液压伸缩柱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夹装机头。
进一步的,所述夹装机头包括定位板、承载板,所述液压伸缩柱另一侧一体化设置有定位板,所述液压伸缩柱外部通过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有承载板。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头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流计,所述检测头下端设有检测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检测轮、限位板、套筒、定位杆、电刷,所述检测头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中部焊接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方转动连接有检测轮,所述定位杆左右两端嵌套设置有套筒。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轮两侧均通过转轴与套筒之间转动连接,检测轮与套筒之间呈等腰三角状。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轮与限位板之间嵌入设置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有四个,均呈四分之一半圆状,且承载板外表面呈弧面状。
进一步的,所述夹装机头与检测头中轴线呈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为电阻杆,且定位杆与外界电源之间固定连接,套筒内表面嵌入设置有电刷,且电刷一端与定位杆之间接触,电刷另一端与电流计之间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模块为四组,呈等腰梯形式分布。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有检测模块为四组,呈等腰梯形式分布,可以对皮带轮的线槽进行完善检测,此种分布,符合皮带轮的形状,可以对线槽的侧壁可进行检测;
2、通过设有定位杆为电阻杆,且定位杆与外界电源之间固定连接,套筒内表面嵌入设置有电刷,且电刷一端与定位杆之间接触,电刷另一端与电流计之间电性连接,电流计可以根据电刷的位置对定位杆上的电流进行检测,进而当套筒受力,其位置发生变化的时候,可以使得电流计的位置发生变化,提高了装置检测的实用性的精度,可以对线槽内部细微的凹凸进行检测;
3、通过设有检测轮两侧均通过转轴与套筒之间转动连接,检测轮与套筒之间呈等腰三角状,此种机构利用等腰三角形等腰垂线的特性,检测轮受力时只可以进行上下移动,进而使得套筒移动,检测的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检测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检测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夹装机头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装置底板,2-夹装机头,3-检测头,4-检测模块,5-液压伸缩柱,6-伺服电机,101-支板,102-连接箱,103-升降机,201-定位板,202-承载板,301-电流计,401-检测轮,402-限位板,403-套筒,404-定位杆,405-电刷。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带轮检测装置,该皮带轮检测装置包括装置底板1、支板101、连接箱102,装置底板1两侧对称平行固定连接有支板101和连接箱102;装置底板1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升降机103,升降机103下端固定连接有检测头3,检测头3内部设有检测模块4和电流计301;
连接箱102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6,伺服电机6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柱5,液压伸缩柱5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夹装机头2。
其中,夹装机头2包括定位板201、承载板202,液压伸缩柱5另一侧一体化设置有定位板201,液压伸缩柱5外部通过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有承载板202,液压伸缩柱5可以使得夹装机头2向外伸出,而伺服电机6可以使得夹装机头2夹持皮带轮进行转动。
其中,检测头3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流计301,检测头3下端设有检测模块4。
其中,检测模块4包括检测轮401、限位板402、套筒403、定位杆404、电刷405,检测头3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404,定位杆404中部焊接设置有限位板402,限位板402上方转动连接有检测轮401,定位杆404左右两端嵌套设置有套筒403,检测轮401可以转,进而对皮带轮的内槽进行平整度检测。
其中,检测轮401两侧均通过转轴与套筒403之间转动连接,检测轮401与套筒403之间呈等腰三角状,利用等腰三角形等腰垂线的特性,检测轮401受力时只可以进行上下移动,使得检测轮401在受到压力时,可以使得检测轮401向下进行移动,进而通过连接杆使得套筒403向两边进行移动。
其中,检测轮401与限位板402之间嵌入设置有弹簧,弹簧可以增大检测轮401的恢复能力。
其中,承载板202有四个,均呈四分之一半圆状,且承载板202外表面呈弧面状,四个呈弧面状的承载板202可以组成一个圆形,在电动伸缩杆的作用下可以使得承载板202向外扩张,进而对皮带轮的内径进行卡接,更方便检测。
其中,夹装机头2与检测头3中轴线呈垂直设置,此设计提高了装置的检测精度,在进行使用时更加的方便。
其中,定位杆404为电阻杆,且定位杆404与外界电源之间固定连接,套筒403内表面嵌入设置有电刷405,且电刷405一端与定位杆404之间接触,电刷405另一端与电流计301之间电性连接,电流计301可以根据电刷405的位置对定位杆404上的电流进行检测,进而当套筒403受力,其位置发生变化的时候,可以使得电流计301的位置发生变化,提高了装置检测的实用性。
其中,检测模块4为四组,呈等腰梯形式分布,可以对皮带轮的线槽进行完善检测,此种分布,符合皮带轮的形状,可以对线槽的侧壁可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保证装置功能的完整性,接着,将皮带轮放置在夹装机头2外部,在电动伸缩杆的作用下可以使得承载板202向外扩张,进而对皮带轮的内径进行卡接,再使得液压伸缩柱5少伸出,将皮带轮放置在检测头3下方,使得升降机103下降,将检测头3卡入到皮带轮的线槽中,此时,使得伺服电机6转动,进而皮带轮转动,检测模块4对皮带轮进行检测,由于定位杆404与外界电源之间固定连接,套筒403内表面嵌入设置有电刷405,且电刷405一端与定位杆404之间接触,电刷405另一端与电流计301之间电性连接,电流计301可以根据电刷405的位置对定位杆404上的电流进行检测,当皮带轮线槽出现凹凸时,检测轮401在受到压力时,可以使得检测轮401向下进行移动,进而通过连接杆使得套筒403向两边进行移动,套筒403受力,电刷405位置发生变化的时候,可以使得电流计301的位置发生变化,进而对皮带轮的线槽进行检测。
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