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咽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 治疗咽炎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常伴有其它上呼吸道疾病,是人 群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咽部疾病。咽部不适,有异物感,总感到咽部有咽不下又吐不出的东 西,刺激咳嗽,干燥、发胀、堵塞、瘙痒等,但很少有咽痛。清晨常吐出粘稠痰块易引起 恶心。根据中医理论,咽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但均属“喉痹”范畴。
慢性咽炎(Chronic pharyngitis)主要为咽黏膜慢性炎症,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 道慢性其他性炎症的一部分,局限性炎症则多伴有咽淋巴样组织的炎症。慢性咽炎在临床 上病程较久,一般在三个月以上,并且常由于疲劳、感冒、受凉等因素致使症状加重,辩 证多见阴虚、气虚或痰热,时兼有风、热、痰、饮等,以清热解毒,养阴清肺、生津润燥、 理气化痰等法为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常规的药物治疗中,比较顽固,且反复发 作,感冒加重,以中年人多见。表现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病变主要集中在咽部黏膜层, 其血管周围有较多淋巴组织浸润,也可见白细胞及浆细胞浸润。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增 生,可伴有黏液腺肥大,腺体分泌功能亢进,黏液分泌增多且较粘稠。
对咽炎病人的治疗,治疗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人如果患上咽炎尤其是慢性咽 炎,用药和预防将伴随很长时间,要长期坚持治疗,才能有效控制和减少疾病的发展,对 于咽炎的控制,除了按时服药,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也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咽炎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疗效好,毒副作用小,它由 以下原料制得:生地、野菊花、猫爪草、三棱、青果、麦冬、黄芪、沙参、玉竹、射干、 蝉蜕、金银花。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中药组分选择上以祛风解毒、清热利咽为主要标准,对上述诸味 中药的重量份数进行了优选,优选的条件是中药配伍使用后药物对咽炎治疗效果的增强。 优选的是,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生地4-13g、野菊花11-15g、猫 爪草5.5-9.5g、三棱1-8g、青果10-30g、麦冬5-12g、黄芪10-18g、沙参1-8g、玉竹10-18g、 射干1-3g、蝉蜕8-16g、金银花11-25g。作为本发明的最优选实施例,本发明药物组合物 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生地9g、野菊花13g、猫爪草7.5g、三棱5g、青果20g、麦冬 8g、黄芪14g、沙参4g、玉竹14g、射干2g、蝉蜕12g、金银花18g。
为了更好地表达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制备成临床上常用的 剂型。比如,粉状制剂、散剂、丸剂、丹剂、膏剂、颗粒剂、口服液、糖浆、片剂、胶囊 剂等制剂。优选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按照常规制备工艺制备成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包含下述步骤:取处方 量的生地等十二味中药材加6-8倍水煎煮两次,时间分别为1-3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滤 过,放凉后,加乙醇至浓度为40-80%,静置12-24小时,回流提取三次,回流时间为2~ 3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浸膏,浸膏干燥成细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该制备方法 技术上加入适量辅料用常规制剂方法制成临床所能接受的各种剂型,即得。
本发明还请求保护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咽炎药物中的用途,尤其是在制备治疗 急性、慢性咽炎药物中的用途。
急性咽炎的药效学实施例10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高、中、低三个 剂量组均可以极显著或显著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的耳肿胀值(P<0.01,P<0.05),表明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显著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的作用,且其对耳肿胀的降低效 果存在显著的量效关系。同样实验条件下,阳性对照药也显著降低耳肿胀值(P<0.01), 但其抗炎效果明显不及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高剂量组。。
扶正固本作用、生津润燥作用:选呼吸道促分泌试验借以说明生津润燥作用,观察所 试药物是否能增加痰液量,可选用小鼠酚红实验法。本发明药效学实施例11显示,与模型 组比较,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低、中、高各个剂量组均可以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小鼠气管段的 酚红排泌量(P<0.05,P<0.01),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显著的祛痰作用,且存在 显著的量效关系。同样实验条件下,阳性对照药也极显著提高小鼠气管段的酚红排泌量(P <0.01)。
慢性咽炎主要药效学研究,主要考察清热解毒、生津润燥等作用。清热解毒:以细胞 增殖的亚急性、慢性炎症过程为主要试验指标,观察药物的作用。本发明药效学实施例12 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高、中剂量组和阿司匹林对照组均可极显著降低肉芽肿的重 量(P<0.01),低剂量组显著降低肉芽肿的重量(P<0.05)且存在显著的量效关系,此 说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以对亚急性、慢性炎症的治疗效果明显,尤其是本发明高、中剂 量。
本发明还选取了医院的临床和门诊病历进行临床试验,共治疗急性咽炎患者213例, 总有效率达98.12%。其中疗效标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痊愈为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 常;显效为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或大部分消失;有效为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但需继续用药治 疗;无效为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服用方法:每天服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备的片剂,每 次1片,每日2次,每片折生药约0.10g,连服3天。对213例患者,采用本发明的药物组 合物进行了跟踪治疗。其中,治愈192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4例,治愈率达到 90.14%,总有效率为98.12%,所以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是治疗咽炎的有效药物,具有很好的 临床意义,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为天然纯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显著降低,且本发明药物 组合物作用全面,药物治疗效果更佳,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具有显 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处方:生地9g、野菊花13g、猫爪草7.5g、三棱5g、青果20g、麦冬8g、黄芪14g、 沙参4g、玉竹14g、射干2g、蝉蜕12g、金银花18g。
制备工艺:
取处方量的生地等十二味中药材加7倍水煎煮两次,时间分别为2小时,合并两次煎 液,滤过,放凉后,加乙醇至浓度为60%,静置24小时,回流提取三次,回流时间为2h, 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浸膏,浸膏干燥成细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该制备方法技术 上加入适量辅料用常规制剂方法制成片剂,即得。
实施例2
处方:生地9g、野菊花13g、猫爪草7.5g、三棱5g、青果20g、麦冬8g、黄芪14g、 沙参4g、玉竹14g、射干2g、蝉蜕12g、金银花18g。
制备工艺:
取处方量的生地等十二味中药材加7倍水煎煮两次,时间分别为2小时,合并两次煎 液,滤过,放凉后,加乙醇至浓度为60%,静置12小时,回流提取三次,回流时间为3h, 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浸膏,浸膏干燥成细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该制备方法技术 上加入适量辅料用常规制剂方法制成片剂胶囊剂,即得。
实施例3
处方:生地9g、野菊花13g、猫爪草7.5g、三棱5g、青果20g、麦冬8g、黄芪14g、 沙参4g、玉竹14g、射干2g、蝉蜕12g、金银花18g。
制备工艺:
取处方量的生地等十二味中药材加7倍水煎煮两次,时间分别为2小时,合并两次煎 液,滤过,放凉后,加乙醇至浓度为60%,静置24小时,回流提取三次,回流时间为3h, 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浸膏,浸膏干燥成细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该制备方法技术 上加入适量辅料用常规制剂方法制成片剂颗粒剂,即得。
实施例4
处方:生地9g、野菊花13g、猫爪草7.5g、三棱5g、青果20g、麦冬8g、黄芪14g、 沙参4g、玉竹14g、射干2g、蝉蜕12g、金银花18g。
制备工艺:
取处方量的生地等十二味中药材加7倍水煎煮两次,时间分别为2小时,合并两次煎 液,滤过,放凉后,加乙醇至浓度为60%,静置12小时,回流提取三次,回流时间为2h, 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浸膏,浸膏干燥成细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该制备方法技术 上加入适量辅料用常规制剂方法制成片剂散剂,即得。
实施例5
处方:生地9g、野菊花13g、猫爪草7.5g、三棱5g、青果20g、麦冬8g、黄芪14g、 沙参4g、玉竹14g、射干2g、蝉蜕12g、金银花18g。
制备工艺:
取处方量的生地等十二味中药材加7倍水煎煮两次,时间分别为2小时,合并两次煎 液,滤过,放凉后,加乙醇至浓度为60%,静置24小时,回流提取三次,回流时间为2h, 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浸膏,浸膏干燥成细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该制备方法技术 上加入适量辅料用常规制剂方法制成片剂口服液,即得。
实施例6
处方:生地4g、野菊花11g、猫爪草5.5g、三棱1g、青果10g、麦冬5g、黄芪10g、 沙参1g、玉竹10g、射干1g、蝉蜕8g、金银花11g。
制备工艺:
取处方量的生地等十二味中药材加8倍水煎煮两次,时间分别为3小时,合并两次煎 液,滤过,放凉后,加乙醇至浓度为80%,静置24小时,回流提取三次,回流时间为3h, 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浸膏,浸膏干燥成细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该制备方法技术 上加入适量辅料用常规制剂方法制成片剂颗粒剂,即得。
实施例7
处方:生地13g、野菊花15g、猫爪草9.5g、三棱8g、青果30g、麦冬12g、黄芪18g、 沙参8g、玉竹18g、射干3g、蝉蜕16g、金银花25g。
制备工艺:
取处方量的生地等十二味中药材加6倍水煎煮两次,时间分别为1小时,合并两次煎 液,滤过,放凉后,加乙醇至浓度为40%,静置12小时,回流提取三次,回流时间为2h, 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浸膏,浸膏干燥成细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该制备方法技术 上加入适量辅料用常规制剂方法制成片剂片剂,即得。
实施例8
处方:生地13g、野菊花11g、猫爪草9.5g、三棱1g、青果30g、麦冬5g、黄芪18g、 沙参1g、玉竹18g、射干1g、蝉蜕16g、金银花11g。
制备工艺:
取处方量的生地等十二味中药材加8倍水煎煮两次,时间分别为1小时,合并两次煎 液,滤过,放凉后,加乙醇至浓度为40%,静置24小时,回流提取三次,回流时间为3h, 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浸膏,浸膏干燥成细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该制备方法技术 上加入适量辅料用常规制剂方法制成片剂胶囊剂,即得。
实施例9
处方:生地4g、野菊花15g、猫爪草5.5g、三棱8g、青果10g、麦冬12g、黄芪10g、 沙参8g、玉竹10g、射干3g、蝉蜕8g、金银花25g。
制备工艺:
取处方量的生地等十二味中药材加6倍水煎煮两次,时间分别为3小时,合并两次煎 液,滤过,放凉后,加乙醇至浓度为80%,静置12小时,回流提取三次,回流时间为2h, 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浸膏,浸膏干燥成细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该制备方法技术 上加入适量辅料用常规制剂方法制成片剂片剂,即得。
实施例10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取健康ICR小鼠50只,18-22g,♀♂各半,分5组,每组10只,即模型组、阳性对 照组(地塞米松20mg/kg)、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按实施例1所述药物组合物处方和制备工 艺制得)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剂量为10mg/kg、30mg/kg、60mg/kg,均按生药 量计)。每只ig给药1次/d,给药14d,末次药后60min,小鼠右耳均匀涂抹二甲苯0.03 mL/只致肿,2h后剪下双耳打耳片称重,计算耳肿胀值(mg)。肿胀值=右耳重量-左耳重量, 结果见表1。
表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n=10)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均可以极显著或 显著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的耳肿胀值(P<0.01,P<0.05),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 显著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的作用,且其对耳肿胀的降低效果存在显著的量效关系。 同样实验条件下,阳性对照药也显著降低耳肿胀值(P<0.01),但其抗炎效果明显不及本 发明药物组合物高剂量组。
实施例1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小鼠生津润燥作用的影响
取健康ICR小鼠50只,18-22g,♀♂各半,随机分5组,每组10只,即模型组、阳 性对照组(100%远志煎夜,20mL/kg)、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按实施例1所述药物组合物处 方和制备工艺制得)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剂量分别是10mg/kg、30mg/kg、 60mg/kg,均按生药量计)。实验各组连续ig给药1次/d,给药7d,模型组ig等体积生理 盐水。末次药后0.5h,小鼠腹腔注射新鲜配置的5%酚红生理盐水溶液0.15mL/10g,注射酚 红溶液0.5h后处死动物,眼眶放血后,剥去气管周围组织,剪下自甲状软骨下至支气管分 叉处的一段气管,振摇并放置过夜,得到透明上清液,用721型分光光度计546nm处测定 吸光度值(μg/mL),结果见表2。
表2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小鼠气道酚红排泌量的的影响(n=10)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上述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低、中、高各个剂量组均可以 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小鼠气管段的酚红排泌量(P<0.05,P<0.01),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 物具有显著的祛痰作用,且存在显著的量效关系。同样实验条件下,阳性对照药也极显著 提高小鼠气管段的酚红排泌量(P<0.01)。
实施例12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取清洁级Wistar大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190-210g,随机分为模型组、本发明药 物组合物(按实施例1所述药物组合物处方和制备工艺制得)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 别是10mg/kg、30mg/kg、60mg/kg,均按生药量计)和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100mg/kg), 每组10只。
模型组大鼠用乙醚麻醉,在背部切开小口,用眼科镊将已经称重为10mg的灭菌棉球从 小切口植入皮下,随即缝合皮肤。其它各试验组均同样造模,在手术次日开始给药,实验 各组连续7d灌胃给药,每天1次。模型组给等体积生理盐水,于第8d处死大鼠,打开原 切口,将棉球连同周围结缔组织一起取出,剔除脂肪组织,放烘箱中60℃烘干12h,称干 重,减去原棉球质量即为肉芽肿净重,比较各组间肉芽肿净重的差异,实验结果见表3。
表3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的影响(n=10)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高、中剂量组和阿司匹林对照组均可极显著降低肉芽肿的重量 (P<0.01),低剂量组显著降低肉芽肿的重量(P<0.05)且存在显著的量效关系,此说 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以对亚急性、慢性炎症的治疗效果明显,尤其是本发明高、中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