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志牌,具体为一种自动控制光显标志牌,属于标志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标志牌即标示牌,具有标记的功能,标牌主要是通过视觉来表现它的作用的。比如文字传达;标识标牌记号是具有象征性、方向性、暗示性等等的功能。文字样式可以表现出性格、背景,表现出象征性与构造性意义;标识标牌是一种信息传达媒体,它具有广告的功能;标识标牌执行着产业性的功能与作用,在今日的高科技现代自动化社会当中。随着社会建设的需求,标牌制造业将会拥有自己的地位。标识标牌更加规模化的标牌基本上满足了今日的高科技现代自动化社会的所有需求。目前为了增加标志牌的醒目程度,能够自动控制光显的标志牌已经被广泛应用。
然而,对于商业用的自动控制光显标志牌,在使用时由于多置于路旁,使得表面会积累大量的灰尘,影响标志牌上信息的展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自动控制光显标志牌,方便对用于展示的标志牌本体表面进行灰尘的清洁,有效提升展示牌的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自动控制光显标志牌,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垂直固定连接有标志牌本体,所述标志牌本体的侧面设有清洁结构,所述清洁结构包括滑动套、齿槽、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转轴、清洁辊和第二转轴,所述滑动套滑动连接于所述标志牌本体的侧面,所述滑动套两端内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齿轮,所述标志牌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齿槽,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标志牌本体侧面对应开设的所述齿槽相啮合,所述滑动套的另外两侧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齿轮,四只所述第一齿轮与四只所述第二齿轮之间一一相啮合,所述第二转轴中部固定连接有所述清洁辊,所述清洁辊的侧面与所述标志牌本体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标志牌本体的顶侧设有固定结构。
优选的,为了方便对滑动套进行移动,从而通过内部的清洁结构对标志牌本体表面进行清洁,所述清洁结构还包括拉手,所述拉手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拉手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套设有两个所述齿槽的两侧。
优选的,为了对标志牌本体顶部进行密封,防止灰尘雨水等落入箱内,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标志牌本体的顶侧边缘。
优选的,为了方便对盖板进行固定,使得盖板的密封性更好,所述清洁结构还包括凸块,所述凸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凸块于所述盖板上对称设置。
优选的,为了方便通过支撑块以及弹性条将标志牌本体内的显示牌进行固定,使其紧贴标志牌本体内侧贴紧,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支撑块和弹性条,所述支撑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套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弹性条,所述弹性条的另一侧与所述滑动套的内侧相抵触。
优选的,为了方便对标识牌本体进行更方便地固定,使得对显示牌上的信息进行展示,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旋转块和横杆,所述横杆设于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所述旋转块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杆的中部,所述旋转块呈梭形,且所述旋转块的两端呈弧形结构。
优选的,为了提升对标志牌的固定效果,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于所述旋转块的两侧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块的一侧,且所述支撑块的中部设有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于展示显示牌的标志牌本体外侧设置有滑动套,随着滑动套的滑动,使得滑动套内部设置的齿轮与标志牌本体侧面的齿槽相啮合,从而对内部的齿轮结构进行驱动,滑动套的两侧均设有第二齿轮,使得对于第二转轴的两端均受到驱动的效果,而第二转轴上设有清洁辊,当滑动套进行滑动时,清洁辊就会对标志牌本体的两侧表面进行清洁,从而避免附着于标志牌本体表面的灰尘影响人们对标志牌本体内的标识牌上信息的观察,同时标志牌本体内设置的固定结构对显示牌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可以使显示牌表面贴紧标志牌本体内侧,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标志牌本体和清洁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清洁结构与固定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标志牌本体,3、清洁结构,31、滑动套,32、拉手,33、齿槽,34、凸块,35、第一齿轮,36、第二齿轮,37、第一转轴,38、清洁辊,39、第二转轴,4、固定结构,41、盖板,42、旋转块,43、横杆,44、弹簧,45、支撑块,46、弹性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自动控制光显标志牌,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一侧垂直固定连接有标志牌本体2,所述标志牌本体2的侧面设有清洁结构3,所述清洁结构3包括滑动套31、齿槽33、第一齿轮35、第二齿轮36、第一转轴37、清洁辊38和第二转轴39,所述滑动套31滑动连接于所述标志牌本体2的侧面,所述滑动套31两端内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转轴37,所述第一转轴37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齿轮36,所述标志牌本体2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齿槽33,所述第二齿轮36与所述标志牌本体2侧面对应开设的所述齿槽33相啮合,所述滑动套31的另外两侧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二转轴39,所述第二转轴39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齿轮35,四只所述第一齿轮35与四只所述第二齿轮36之间一一相啮合,所述第二转轴39中部固定连接有所述清洁辊38,所述清洁辊38的侧面与所述标志牌本体2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标志牌本体2的顶侧设有固定结构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清洁结构3还包括拉手32,所述拉手3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拉手32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套31设有两个所述齿槽33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固定结构4包括盖板41,所述盖板41转动连接于所述标志牌本体2的顶侧边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清洁结构3还包括凸块34,所述凸块3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凸块34于所述盖板41上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固定结构4还包括支撑块45和弹性条46,所述支撑块45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块4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套31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块4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弹性条46,所述弹性条46的另一侧与所述滑动套31的内侧相抵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固定结构4还包括旋转块42和横杆43,所述横杆43设于两个所述支撑块45之间,所述旋转块42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杆43的中部,所述旋转块42呈梭形,且所述旋转块42的两端呈弧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固定结构4还包括弹簧44,所述弹簧44于所述旋转块42的两侧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弹簧4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块45的一侧,且所述支撑块45的中部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底座1置于水平地面,并进行显示牌的放置,打开标志牌本体2顶部的盖板41,使用者可以转动位于横杆43上的旋转块42,使得旋转块42的较锐度端离开支撑块45中部开设的凹槽,在弹簧44的作用下,使得两只支撑块45向中部靠拢,此时弹性条46与标志牌本体2内侧壁处于相离状态,将显示牌置入,并重新旋转旋转块42,使得旋转块42的较锐端卡入支撑块45中部的凹槽内,此时即可通过弹性条46将显示牌固定在标志牌本体2内侧壁的表面上,关闭盖板41即完成显示牌的安放,当标志牌本体2两侧由于环境因素附着大量灰尘时,会使得标志牌本体2两侧的展示面模糊不清,降低展示效果,此时使用者可以拉动位于滑动套31两侧的拉手32,拉动滑动套31沿标志牌本体2侧面的齿槽33进行滑动,由于滑动套31内设有第二齿轮36,第二齿轮36与齿槽33相啮合,进而随着滑动套31的滑动对第一转轴37进行驱动,接着通过第一齿轮35的传动,使得第二转轴39同时进行转动,第二转轴39上固定有清洁辊38,清洁辊38进行转动即可以对标志牌本体2两侧进行滚动清洁,提升标志牌本体2的清洁效果,当滑动套31滑动至顶部后,可以继续通过拉手32进行装置的搬运,若将拉手32转动至与盖板41上设置的凸块34卡合后,可以对盖板41进行进一步的固定,使得装置的收纳效果更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