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电路用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接线端子在使用时由于接线柱需要通过焊接和电线连接,但是接线柱需要从转轴中转出,而接线柱由于采用金属材质外表光滑难以从转轴中拧出,导致接线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电路用接线端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接线柱需要从转轴中转出而接线柱由于采用金属材质外表光滑难以从转轴中拧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电路用接线端子,包括转轴和接线筒,所述接线筒的上端端面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端面连接有接线座,所述接线座的上端端面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端口贯穿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端端面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接线筒包括筒身、防护筒、接线柱和固定层,所述防护筒的上端端口连接有固定层,所述固定层的上端端口连接有筒身,所述筒身的上端端口通过螺栓连接有接线柱。
优选的,所述接线柱包括左转动杆、拧动柱、连电块和右拧动杆,所述拧动柱的左端端面偏上位置处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左转动杆,所述拧动柱的右端端面偏上位置处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右拧动杆,所述拧动柱的上端端面连接有连电块。
优选的,所述转轴包括轴体、活动块、转动圈和限位块,所述轴体的下端端面连接有转动圈,所述转动圈的下端端口贯穿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下端端口连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固定螺母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且和固定杆表面的螺纹相互咬合。
优选的,所述接线柱与固定杆电性连接,所述筒身内部与接线柱接触点设置有螺纹。
优选的,所述拧动柱的表面设置有螺纹且与筒身内部的螺纹相互咬合,所述左转动杆和右拧动杆的大小和构造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转动圈转动向下移动会使活动块的内表面直径变小,所述限位块的下端端口套接有接线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电路用接线端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有筒身、防护筒、接线柱和固定层组成的接线筒,采用接线柱来焊接高压电线能很好的增加连接的紧密性,从而更好的使高压线路的电流能稳定传输,同时左转动杆和右拧动杆能很好的旋转拧动柱,使拧动柱能更加牢固的固定在筒身内。
2.本实用新型有轴体、活动块、转动圈和限位块组成的转轴,采用转动圈能很好的控制活动块的内表面直径从而固定和松开接线筒,使接线筒的固定更加稳定,减少拉扯造成的接触不良。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压电路用接线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接线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接线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螺母;2、接线座;3、转轴;4、固定杆;5、底座;6、接线筒;31、轴体;32、活动块;33、转动圈;34、限位块;61、筒身;62、防护筒;63、接线柱;64、固定层;631、左转动杆;632、拧动柱;633、连电块;634、右拧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电路用接线端子,包括转轴3和接线筒6,接线筒6的上端端面套接有转轴3,转轴3的上端端面连接有接线座2,接线座2的上端端面连接有底座5,底座5的上端端口贯穿连接有固定杆4,固定杆4的上端端面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1,接线筒6包括筒身61、防护筒62、接线柱63和固定层64,防护筒62的上端端口连接有固定层64,固定层64的上端端口连接有筒身61,筒身61的上端端口通过螺栓连接有接线柱63。
一种高压电路用接线端子,接线柱63包括左转动杆631、拧动柱632、连电块633和右拧动杆634,拧动柱632的左端端面偏上位置处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左转动杆631,拧动柱632的右端端面偏上位置处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右拧动杆634,拧动柱632的上端端面连接有连电块633,左转动杆631和右拧动杆634能很好的旋转拧动柱632,使拧动柱632能更加牢固的固定在筒身61内。
一种高压电路用接线端子,转轴3包括轴体31、活动块32、转动圈33和限位块34,轴体31的下端端面连接有转动圈33,转动圈33的下端端口贯穿连接有活动块32,活动块32的下端端口连接有限位块34,转动圈33能很好的控制活动块32的内表面直径从而固定和松开接线筒6,使接线筒6的固定更加稳定,减少拉扯造成的接触不良,固定杆4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固定螺母1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且和固定杆4表面的螺纹相互咬合,螺纹能很好的使固定杆4和固定螺母1相互连接,从而保证固定螺母1能够在固定杆4上上下移动,接线柱63与固定杆4电性连接,筒身61内部与接线柱63接触点设置有螺纹,电性连接能使接线柱63和固定杆4形成通路,从而保证电流的传输,拧动柱632的表面设置有螺纹且与筒身61内部的螺纹相互咬合,左转动杆631和右拧动杆634的大小和构造均相同,螺纹能很好的使拧动柱632和筒身61相互连接,保证拧动柱632的能稳定固定在筒身61中,转动圈33转动向下移动会使活动块32的内表面直径变小,限位块34的下端端口套接有接线筒6,内表面直径变小能很好的固定接线筒,减少拉扯造成的接触不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在需要使用时首先将手放在转动圈33上,随后转动转动圈33,则转动圈33在活动块32上转动并同时向上移动,则此时活动块32的内表面直径恢复,将接线筒6从转轴3中拉出,此时将手放在左转动杆631和右拧动杆634,掰动左转动杆631和右拧动杆634使拧动柱632转动,则拧动柱632表面的螺纹与筒身61内表面的螺纹脱离,当接线柱63完全脱离筒身61后,将外部高压线从防护筒62的下端端口插入,使高压线穿过固定层64和筒身61,将高压线剥好的金属部分焊接在拧动柱632的下端,随后将拧动柱632旋转回筒身61中,将接线筒6重新插入转轴3中,并将接线筒6用力向上推同时旋转转动圈33,则转动圈33转动并向下移动挤压活动块32,则活动块32的内表面直径变小,活动块32挤压固定层64使接线筒6固定在转轴3中,此时旋转固定螺母1即可将外部高压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螺母1和底座5中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