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娱乐风洞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娱乐风洞具有安全防护性能的防护垫。
背景技术
娱乐风洞是一种空中悬浮装置,这是一个集高科技与惊险、刺激的娱乐相结合的项目,也就是通过人工制造和控制气流,把游客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吹起来,让人不仅可以体验太空飘忽的感觉,同时还可以直观的了解空气动力学知识和风洞实验技术。
娱乐风洞的娱乐主体通常为直径4.4米、高6.5米的透明圆柱形空间,娱乐主体的底面通常放置呈圆环状的基座和防护网,而风力装置放置于圆环基座的内圈防护网的下方,防护网一般只是防止游客掉入风力装置内部,当游客在娱乐主体的内部漂浮的时候通常戴有护具,而该设备底面的防护装置也仅限于防护网,尽管娱乐风洞的电力都是专线供给,但也排除会有故障情况的发生,当电力发生故障游客会从高空中坠落,此时由于重力加速度的作用有可能导致游客落下的瞬间使防护网破裂,游客掉入风力装置内部导致悲剧的发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娱乐风洞具有安全防护性能的防护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娱乐风洞具有安全防护性能的防护垫,它具有缓冲效果好,有效的保护游客避免意外的优点,解决了一种娱乐风洞设备娱乐主体底部防护性能差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娱乐风洞具有安全防护性能的防护垫,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缓冲机构,所述基座的上方放置有呈圆环状的踏板机构,且每个第一缓冲机构的顶端均与踏板机构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踏板机构的内部放置有第二缓冲机构。
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缓冲箱、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限位板、第一活动杆、第一销钉、支撑杆、滚轮、活动块、减震箱、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
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块、活动箱、第二限位板、第三弹簧、第二活动杆、第二销钉、支撑块、第一防护板、第一通风孔、第二支撑块和第三销钉。
所述踏板机构包括第二防护板、防护垫、第二通风孔、第三通风孔和防护网。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缓冲箱,每个所述缓冲箱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滑槽,每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均卡接有与第一滑槽相适配的第一滑块,所述缓冲箱的内部放置有呈倾斜状的活动块,且两个活动块呈对称状,每个所述活动块的上表面和底面均与相靠近的第一滑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活动块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二弹簧,每个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活动块的一端均与缓冲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箱内底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减震箱,且减震箱位于两个活动块之间,所述减震箱的内部放置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顶端依次贯穿减震箱和缓冲箱并延伸至缓冲箱的上方。
所述减震箱的内部放置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底端与缓冲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箱的内部放置有第一限位板,且第一限位板位于第一弹簧与第一活动杆之间,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底面与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且第一限位板上表面的中部与第一活动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杆,且支撑杆位于缓冲箱的内部,两个所述支撑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通过第一销钉固定铰接有滚轮,且两个滚轮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活动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第一活动杆伸缩,从而可使第二防护板具备缓冲效果,有效的避免高空坠落的游客直接撞击无缓冲装置的底面而伤势惨重。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箱内侧壁的中部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滑槽,每个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均卡接有与第二滑槽相适配的第二滑块,且两个第二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第一限位板的两侧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有效的避免第一活动杆在升降时旋转,导致其不能有效的对第二防护板进行缓冲,从而致使下坠的游客直接撞击第二防护板的上方使游客伤势加重。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上方放置有呈圆环状的第二防护板,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上表面分别与第二防护板底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护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防护板相适配的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防护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通风孔,且第三通风孔与第二通风孔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对下坠的游客进行必要的缓冲,避免游客直接撞击硬物造成伤亡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垫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且防护网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与防护垫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有效的避免游客进入该装置的内部,造成游客与该装置内部风力装置相接触而伤及游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护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二防护板的内圈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活动箱,两个所述活动箱相互远离的一端均通过第三销钉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块相互靠近的一端相铰接,每个所述活动箱的内部均放置有第二活动杆,两个所述第二活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活动箱并延伸至活动箱的外部,每个所述活动箱的内部均放置有第二限位板,且两个第二限位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二活动杆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外侧面均套设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位于活动箱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三弹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限位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活动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基座的上方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左右两侧面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通过第二销钉分别与两个第二活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相铰接,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一通风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第一防护板具备缓冲功能,有效的对因断电而下坠的游客进行必要的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护板的水平长度值小于第二防护板内圈的直径值,且第一防护板位于防护网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第一防护板在第二防护板的内部顺利的上下运动,避免第一防护板卡接于第二防护板的内部,导致第一防护板不能起到缓冲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垫为弹性软质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防护网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防护垫和防护网均具备防护功能,能有效的实施第一道缓冲减震。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基于娱乐风洞具有安全防护性能的防护垫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活动杆,在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活动块的共同作用下,能使第一活动杆伸缩,从而可使第二防护板具备缓冲效果,有效的避免高空坠落的游客直接撞击无缓冲装置的底面而伤势惨重。
2、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防护板,在第三弹簧和活动箱的作用下,能使第一防护板具备缓冲功能,有效的对因断电而下坠的游客进行必要的保护。
3、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护垫,能对下坠的游客进行必要的缓冲,避免游客直接撞击硬物造成伤亡事故的发生,通过设置防护网,能有效的避免游客进入该装置的内部,造成游客与该装置内部风力装置相接触而伤及游客。
4、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二滑槽,在第二滑块的作用下,能有效的避免第一活动杆在升降时旋转,导致其不能有效的对第二防护板进行缓冲,从而致使下坠的游客直接撞击第二防护板的上方使游客伤势加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二防护板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缓冲箱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活动箱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防护板正视图。
图中:1-基座,2-第一缓冲机构,201-缓冲箱,202-第一滑槽,203-第一滑块,204-第一弹簧,205-第二弹簧,206-第一限位板,207-第一活动杆,208-第一销钉,209-支撑杆,210-滚轮,211-活动块,212-减震箱,213-第二滑槽,214-第二滑块,3-第二缓冲机构,301-第一支撑块,302-活动箱,303-第二限位板,304-第三弹簧,305-第二活动杆,306-第二销钉,307-挡块,308-第一防护板,309-第一通风孔,310-第二支撑块,311-第三销钉,4-踏板机构,41-第二防护板,42-防护块,43-第二通风孔,44-第三通风孔,45-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娱乐风洞具有安全防护性能的防护垫,包括基座1,基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缓冲机构2,基座1的上方放置有呈圆环状的踏板机构4,且每个第一缓冲机构2的顶端均与踏板机构4的底面固定连接,踏板机构4的内部放置有第二缓冲机构3。
第一缓冲机构2包括缓冲箱201、第一滑槽202、第一滑块203、第一弹簧204、第二弹簧205、第一限位板206、第一活动杆207、第一销钉208、支撑杆209、滚轮210、活动块211、减震箱212、第二滑槽213和第二滑块214。
第二缓冲机构3包括第一支撑块301、活动箱302、第二限位板303、第三弹簧304、第二活动杆305、第二销钉306、挡块307、第一防护板308、第一通风孔309、第二支撑块310和第三销钉311。
踏板机构4包括第二防护板41、防护块42、第二通风孔43、第三通风孔44和防护网45。
进一步的,基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缓冲箱201,每个缓冲箱201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滑槽202,每个第一滑槽202的内部均卡接有与第一滑槽202相适配的第一滑块203,缓冲箱201的内部放置有呈倾斜状的活动块211,且两个活动块211呈对称状,每个活动块211的上表面和底面均与相靠近的第一滑块203固定连接,两个活动块211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二弹簧205,每个第二弹簧205远离活动块211的一端均与缓冲箱20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缓冲箱201内底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减震箱212,且减震箱212位于两个活动块211之间,减震箱212的内部放置有第一活动杆207,第一活动杆207的顶端依次贯穿减震箱212和缓冲箱201并延伸至缓冲箱201的上方。
减震箱212的内部放置有第一弹簧204,且第一弹簧204的底端与缓冲箱20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减震箱212的内部放置有第一限位板206,且第一限位板206位于第一弹簧204与第一活动杆207之间,第一限位板206的底面与第一弹簧204的顶端固定连接,且第一限位板206上表面的中部与第一活动杆207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活动杆207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杆209,且支撑杆209位于缓冲箱201的内部,两个支撑杆209相互远离的一端均通过第一销钉208固定铰接有滚轮210,且两个滚轮210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活动块21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第一活动杆207伸缩,从而可使第二防护板41具备缓冲效果,有效的避免高空坠落的游客直接撞击无缓冲装置的底面而伤势惨重。
进一步的,减震箱212内侧壁的中部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滑槽213,每个第二滑槽213的内部均卡接有与第二滑槽213相适配的第二滑块214,且两个第二滑块214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第一限位板206的两侧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有效的避免第一活动杆207在升降时旋转,导致其不能有效的对第二防护板41进行缓冲,从而致使下坠的游客直接撞击第二防护板41的上方使游客伤势加重。
进一步的,基座1的上方放置有呈圆环状的第二防护板41,两个第一活动杆207的上表面分别与第二防护板41底面的两侧固定连接,第二防护板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防护板41相适配的防护块42,防护块4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通风孔43,第二防护板4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通风孔44,且第三通风孔44与第二通风孔43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对下坠的游客进行必要的缓冲,避免游客直接撞击硬物造成伤亡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的,防护块4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45,且防护网45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与防护块42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有效的避免游客进入该装置的内部,造成游客与该装置内部风力装置相接触而伤及游客。
进一步的,第二防护板4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支撑块301,第二防护板41的内圈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活动箱302,两个活动箱30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通过第三销钉311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块301相互靠近的一端相铰接,每个活动箱302的内部均放置有第二活动杆305,两个第二活动杆305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活动箱302并延伸至活动箱302的外部,每个活动箱302的内部均放置有第二限位板303,且两个第二限位板303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二活动杆305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每个第二活动杆305的外侧面均套设有第三弹簧304,且第三弹簧304位于活动箱302的内部,两个第三弹簧304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限位板303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三弹簧304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活动箱30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基座1的上方放置有挡块307,挡块307左右两侧面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310,两个第二支撑块310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通过第二销钉306分别与两个第二活动杆305相互靠近的一端相铰接,挡块30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308,第一防护板308的上表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一通风孔3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第一防护板308具备缓冲功能,有效的对因断电而下坠的游客进行必要的保护。
进一步的,第一防护板308的水平长度值小于第二防护板41内圈的直径值,且第一防护板308位于防护网45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第一防护板308在第二防护板41的内部顺利的上下运动,避免第一防护板308卡接于第二防护板41的内部,导致第一防护板308不能起到缓冲作用。
进一步的,防护块42为弹性软质材料制作而成,防护网45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防护块42和防护网45均具备防护功能,能有效的实施第一道缓冲减震。
工作原理:将该装置放入娱乐主体底面的上部,当娱乐主体底部通风时,该风力能从第一通风孔309、第二通风孔43和第三通风孔44内透过不影响该装置整体的性能,若该装置突然断电,在该娱乐主体内部漂浮的游客会因重力作用下高速向下落,当游客落至防护块42上时,防护块42通过自身的弹性作用对游客进行第一次缓冲保护,同时该向下的作用力会通过防护块42和第二防护板41传导至第一活动杆207上,此时第一活动杆207向下运动迫使第一弹簧204受压,与此同时两个支撑杆209带动两个滚轮210向下运动迫使活动块211向两侧运动,此时第二弹簧205受压,通过第一弹簧204和第二弹簧205的伸缩作用,能对防护块42和第二防护板41进行缓冲,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游客直接撞击无缓冲力的内底壁而伤势严重,若顾客落至防护网45上,该防护网45通过自身的弹力作用对顾客进行有效的第一次缓冲,且该作用力继续向下会迫使第一防护板308向下运动,此时该作用力通过挡块307迫使两个第二活动杆305向下运动,此时第三弹簧304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能对第一防护板308进行有效的缓冲,从而有效的避免游客直接撞破防护网45掉落至风力设备内部,当顾客掉落至防护网45与防护块42之间时,此时第一缓冲机构2和第二缓冲机构3同时作用,对游客进行充分的保护,能够实现对游客的充分的缓冲保护,避免游客高空坠落时直接撞击坚硬的底面而发生伤亡事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引用结构”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