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树植物果实的深加工,具体涉及一种白骨壤果实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白骨壤是我国红树林中的先锋树种,广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4省沿海滩涂的低潮至高潮带。对土壤适应性较好,可在河口湾泥滩,也可分布到半泥沙至沙质海滩。白骨壤群落面积约占我国红树林区的30%,白骨壤植株3~5年生即可结果,单株产量3~50kg。在我国白骨壤果实(俗称榄钱果)5~9月成熟,全国产量估计在30万t以上。白骨壤果实营养成分丰富,具有较高的粗淀粉、可溶性总糖、粗纤维含量,而粗蛋白、粗脂肪、果胶含量较低,同时功能成分单宁含量为理想的含量值。不同土壤上生长的白骨壤,果实食用品质迥异,在泥质滩涂上生长的无苦味、质软,在沙质滩涂上生长的则略带苦味、质硬。因而,采摘时偏爱泥质滩涂产的白骨壤果实。白骨壤果实虽然在我国南亚热带以南沿海广泛食用,但在果实的加工及其营养品质方面研究较少。在红树林宜林地扩种白骨壤,将红树林保护与经济利用相结合,对提升红树林的经济价值和全民对红树林的环保意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现有当中,对白骨壤果实的加工技术还不成熟,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主要是去除白骨壤果实的涩味不彻底,影响白骨壤果实的口感,白骨壤果实有涩味主要因素是其含有单宁,单宁存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可溶性单宁,当人们咬破果实时,部分单宁破裂,可溶性单宁流出来,被唾液溶解,使人感到有强烈的涩味;另一种是不溶性单宁,当人们咬破果实时,单宁不为唾液所溶解,所以不会感到有涩味。脱涩就是将可溶性单宁变为不溶性单宁,并不是将单宁除去或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去涩味、苦味效果佳的白骨壤果实的加工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白骨壤果实的加工工艺,包括白骨壤果实的采收和挑选,还包括以下步骤:
1)鲜果软化:将经挑选、洗净后的果实用含盐量为5~10%的盐水浸泡8~24小时,让鲜果的表皮软化;
2)初步脱涩:将软化后的果实用清水清洗去盐后,装人缸内,每100公斤果实放入2~12公斤的山碴,分层混放,放满后加盖密封,存放20~48小时;
3)二次脱涩:将经初步脱涩的果实用清水洗净,放入缸内,每装一层果实,喷洒少量白酒,装满后加盖密封,存放48~72小时;
4)去皮:将二次脱涩后的果实洗净,放入温度为70~90℃的水中浸泡20~60分钟,当温度为20~30℃时,将果实去皮;
5)去苦味:将去皮后的果实放入温度为30~40℃的水中,浸泡30~90分钟后捞出虑干;
6)将去苦味后的果实放入锅中爆炒至熟透,或放入烘干机烘干后,进行杀菌,最后真空包装成为成品。
上述方案优选的,在步骤3)中,喷洒的白酒浓度可以为10~30°,每100公斤果实喷洒0.5~1公斤白酒。
上述方案优选的,在步骤1)中,将经挑选、洗净后的果实用含盐量为8%的盐水浸泡18小时,让鲜果的表皮软化。
上述方案优选的,在步骤2)中,将软化后的果实用清水清洗去盐后,装人缸内,每100公斤果实放入8公斤的山碴,分层混放,放满后加盖密封,存放30小时。
上述方案优选的,在步骤4)中,将二次脱涩后的果实洗净,放入温度为,80℃的水中浸泡40分钟,当温度为25℃时,将果实去皮。
上述方案优选的,在步骤5)中将去皮后的果实放入温度为35℃的水中,浸泡60分钟后捞出虑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盐水软化果实,既可以加快软化的时间,提高效率,有可以对果实进行初步杀菌;
2、进行两次脱涩处理,可以将果实的涩味全部去除,且去涩味的原料都为食用物品,安全可靠,并且二次脱涩中,加入白酒,既可增加果实的香味和脆度,又可以对果实的保存起到防虫的作用;
3、成品果实香脆,无涩味、苦味,口感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1)鲜果软化:将采收回来,经挑选、洗净后的果实用含盐量为5%的盐水浸泡24小时,让鲜果的表皮软化;
2)初步脱涩:将软化后的果实用清水清洗去盐后,装人缸内,每100公斤果实放入2公斤的山碴,分层混放,放满后加盖密封,存放20小时;
3)二次脱涩:将经初步脱涩的果实用清水洗净,放入缸内,每装一层果实,喷洒浓度为10°的白酒,每100公斤果实喷洒1公斤,装满后加盖密封,存放48小时;
4)去皮:将二次脱涩后的果实洗净,放入温度为70℃的水中浸泡60分钟,当温度为20℃时,将果实去皮;
5)去苦味:将去皮后的果实放入温度为30℃的水中,浸泡90分钟后捞出虑干;
6)将去苦味后的果实放入锅中爆炒至熟透,进行杀菌,最后真空包装成为成品。
实施例2
1)鲜果软化:将采收回来,经挑选、洗净后的果实用含盐量为8%的盐水浸泡18小时,让鲜果的表皮软化;
2)初步脱涩:将软化后的果实用清水清洗去盐后,装人缸内,每100公斤果实放入8公斤的山碴,分层混放,放满后加盖密封,存放30小时;
3)二次脱涩:将经初步脱涩的果实用清水洗净,放入缸内,每装一层果实,喷洒浓度为20°的白酒,每100公斤果实喷洒0.8公斤,装满后加盖密封,存放64小时;
4)去皮:将二次脱涩后的果实洗净,放入温度为80℃的水中浸泡40分钟,当温度为25℃时,将果实去皮;
5)去苦味:将去皮后的果实放入温度为35℃的水中,浸泡60分钟后捞出虑干;
6)将去苦味后的果实放入锅中爆炒至熟透,进行杀菌,最后真空包装成为成品。
实施例3
1)鲜果软化:将采收回来,经挑选、洗净后的果实用含盐量为10%的盐水浸泡8小时,让鲜果的表皮软化;
2)初步脱涩:将软化后的果实用清水清洗去盐后,装人缸内,每100公斤果实放入12公斤的山碴,分层混放,放满后加盖密封,存放48小时;
3)二次脱涩:将经初步脱涩的果实用清水洗净,放入缸内,每装一层果实,喷洒浓度为30°的白酒,每100公斤果实喷洒0.5公斤,装满后加盖密封,存放72小时;
4)去皮:将二次脱涩后的果实洗净,放入温度为90℃的水中浸泡20分钟,当温度为30℃时,将果实去皮;
5)去苦味:将去皮后的果实放入温度为40℃的水中,浸泡30分钟后捞出虑干;
6)将去苦味后的果实放入烘干机烘干至果实含水分6%后,进行杀菌,最后真空包装成为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