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带防水铺盖功能的钢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有可通房地产业、建筑业、冶金业之间的行业界线,集合成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这就是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的钢结构建筑体系。
钢结构建筑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建筑而言,用钢板或型钢替代了钢筋混凝土,强度更高,抗震性更好。并且由于构件可以工厂化制作,现场安装,因而大大减少工期。由于钢材的可重复利用,可以大大减少建筑垃圾,更加绿色环保,因而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应用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
目前钢结构建筑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上的运用日益成熟,逐渐成为主流的建筑工艺,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
钢结构建筑的顶部通常采用彩钢板平铺的形式形成房顶,其结构强度较差,在遇到强风时,彩钢板会被吹起,造成漏水。
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抗风能力较强的建筑用带防水铺盖功能的钢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抗风能力较强的建筑用带防水铺盖功能的钢结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建筑用带防水铺盖功能的钢结构,包括一安装在建筑物顶部的横梁,在所述横梁的正上方位置处安装有一排水渠,所述排水渠的两端向下弯曲10~15°后形成支撑部,通过该支撑部装配有第一铺装板,所述第一铺装板的上端向内翻折后贴合所述排水渠的内壁,在所述排水渠内安装有多块压板,每块所述第一铺装板至少对应两块所述压板,所述压板的左右侧面处均向上翻折后形成压制部,所述压制部压制在所述第一铺装板位于所述排水渠内壁上的那一部分处,在所述排水渠的内底部焊接有多根螺柱,所述螺柱向上穿过所述压板,所述螺柱穿过所述压板后装配有螺母,所述螺母下旋后向下压制所述压板,此时所述压制部紧贴所述第一铺装板,在所述排水渠的下方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横梁,在所述第一铺装板远离所述排水渠的那一端装配有第二铺装板,所述第二铺装板的局部层叠在所述第一铺装板的下方,层叠部分的宽度大于10cm。
优选地,所述横梁为钢梁,其截面为“口”字形,所述横梁采用Q235普通碳素结构钢,横梁的两端是被焊接在竖梁上,本产品也可应用在砖块结构的建筑时,此时横梁的两端则被浇筑在承重立柱内。
优选地,在所述横梁上开设有穿过所述支撑杆用的孔,在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一弹簧,该弹簧相抵在所述排水渠与所述横梁之间,所述支撑杆向下穿过所述孔后装配有一限位套,该限位套与所述支撑杆之间配合有螺丝;上述结构主要是起到了对排水渠的软性支撑,当冬季来临,雪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弹簧的压缩形变来进行吸能,避免直接造成房顶垮塌的情况。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铺装板和第二铺装板的层叠位置处装配有两根以上的第一支撑杆,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焊接设置有支撑板,该支撑板支撑在所述第二铺装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向上穿过所述第一铺装板后配合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铺装板之间配合有橡胶材质的密封圈,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二铺装板之间装配有第一密封圈,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装配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相抵在所述第二铺装板与所述横梁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杆向下穿过所述横梁后配合有第一限位套,所述第一限位套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配合有第一螺丝;上述结构主要是为了配合排水渠进行向下的形变吸能。
优选地,所述第一铺装板和第二铺装板均为彩钢板。
本产品的优势在于:
在钢结构原有的基础上,又重新增加了横梁,进一步增加了钢结构建筑的结构强度,并且所增加的横梁仅仅是用来对屋面进行承重的,因此给予所铺装的屋面一个较好的支撑,本产品在铺装完成后,第一铺装板是被压板压制住的,因此可以避免被风吹开的情况,增加抗风强度,同时第一铺装板和第二铺装板之间是采用层叠设计的,在第一铺装板结构稳定的情况下,第二铺装板也被牢牢压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的结构较为简单,并且在铺装完成后,具有足够的抗风强度,避免被吹开,同时排水渠的设置可以避免发生漏水,层叠设计的第一铺装板和第二铺装板也可以实现足够的防水,本产品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处放大图;
图3为B处放大图;
图4为横梁在C-C位置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建筑用带防水铺盖功能的钢结构,包括一安装在建筑物顶部的横梁1,在所述横梁1的正上方位置处安装有一排水渠2,所述排水渠2的两端向下弯曲15°后形成支撑部201,通过该支撑部201装配有第一铺装板3,支撑部201的设计目的是增加与第一铺装板3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一铺装板3的安装更加的稳定,所述第一铺装板3的上端向内翻折后贴合所述排水渠2的内壁,在所述排水渠2内安装有多块压板4,每块所述第一铺装板3对应4块所述压板4,所述压板4的左右侧面处均向上翻折后形成压制部401,所述压制部401压制在所述第一铺装板3位于所述排水渠2内壁上的那一部分处,在所述排水渠2的内底部焊接有多根螺柱202,所述螺柱202向上穿过所述压板4,所述螺柱202穿过所述压板4后装配有螺母203,所述螺母203下旋后向下压制所述压板4,此时所述压制部401紧贴所述第一铺装板3,在所述排水渠2的下方焊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连接所述横梁1,在所述第一铺装板3远离所述排水渠2的那一端装配有第二铺装板6,所述第二铺装板6的局部层叠在所述第一铺装板3的下方,层叠部分的宽度大于10cm。
本使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横梁1为钢梁,其截面为“口”字形,所述横梁1采用Q235普通碳素结构钢,横梁1的两端是被焊接在竖梁上,本产品也可应用在砖块结构的建筑时,此时横梁的两端则被浇筑在承重立柱内。
本使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横梁1上开设有穿过所述支撑杆5用的孔(未图示),在所述支撑杆5上套设有一弹簧511,该弹簧511相抵在所述排水渠2与所述横梁1之间,所述支撑杆5向下穿过所述孔后装配有一限位套512,该限位套512与所述支撑杆5之间配合有螺丝513;上述结构主要是起到了对排水渠的软性支撑,当冬季来临,雪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弹簧的压缩形变来进行吸能,避免直接造成房顶垮塌的情况。
本使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铺装板3和第二铺装板6的层叠位置处装配有4根第一支撑杆7,4根第一支撑杆7呈纵向等距设置的,相印的需要通过4根横梁1来对第一支撑杆7进行配合,相邻两根第一支撑杆7之间的间距为160cm~220cm,在所述第一支撑杆7上焊接设置有支撑板701,该支撑板701支撑在所述第二铺装板6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杆701的上端向上穿过所述第一铺装板3后配合有第一螺母702,所述第一螺母702与所述第一铺装板3之间配合有橡胶材质的密封圈711,所述支撑板701与所述第二铺装板6之间装配有第一密封圈712,在所述第一支撑杆7上装配有第一弹簧713,所述第一弹簧713相抵在所述第二铺装板6与所述横梁1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杆7向下穿过所述横梁1后配合有第一限位套714,所述第一限位套714与所述第一支撑杆7之间配合有第一螺丝715;上述结构主要是为了配合排水渠进行向下的形变吸能。
本使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铺装板3和第二铺装板6均为彩钢板。
本产品的优势在于:
在钢结构原有的基础上,又重新增加了横梁,进一步增加了钢结构建筑的结构强度,并且所增加的横梁仅仅是用来对屋面进行承重的,因此给予所铺装的屋面一个较好的支撑,本产品在铺装完成后,第一铺装板是被压板压制住的,因此可以避免被风吹开的情况,增加抗风强度,同时第一铺装板和第二铺装板之间是采用层叠设计的,在第一铺装板结构稳定的情况下,第二铺装板也被牢牢压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的结构较为简单,并且在铺装完成后,具有足够的抗风强度,避免被吹开,同时排水渠的设置可以避免发生漏水,层叠设计的第一铺装板和第二铺装板也可以实现足够的防水,本产品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