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用途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途传送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传输装置的传输功能比较单一,如公开号为CN202807616U的公开文件中公开了一种V型传送装置,其包括支架、V型传输板,滚轮支架,安装在所述滚轮支架上的滚轮。V型传输板为分体式的,对称排列在所述支架上。V型传输板为多个,且沿支架的中心线对称分布。V型传输板靠近支架的一端的高度比与该端相对称的另一端高,两对称V型传输板呈V型。滚轮安装在所述两相邻V型传输板之间。待传送的材料放置在两沿支架中心线对称的滚轮之间。这种传送装置得的技术方案仅仅是为了在铜加工作业过程中,需要将铜材比如铜条或者铜丝是卷在卷轴上的,能够卷成一个直径达2米的圆柱形状在工作台上进行传输而设计的。
而且现在全自动化的传输设备体积较大,成本较高,如CN2625350Y的公开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物流传输装置。其主要特点是由两根平行的型材支架构成的双轨皮带同步传输轨道,该轨道一端安装有由一个驱动电机同步驱动的分别安装在两根型材支架上的两个皮带传动轮,另一端相应安装有该两个皮带传动轮的皮带从动轮。这种传送装置很明显体积太大。
在物流行业内,物流件的装货或者卸货还是需要靠人力搬运到传送装置上,遇到大重量物件还需要几个人抬到传送装置上,这种几个人抬得动的物流件如果采用起重机就会导致成本太大。
在搬家行业内,还是采用人力装卸家具,有些时候几个人抬着家具就无法通过某些路段,或者有些家具抬上后无法换手而使得搬家人员送入货车的时候十分难受,甚至会损坏家具而需要赔偿业主,导致搬家人员得不偿失。
老年人因需要把大件物件挪动的时候,可能他能搬动该物件但是却不能坚持很长时间的移动。
还有在传输设备领域内,有的大型传输设备需要分流,重新设置分流结构就会导致成本太大,并且结构添加不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搬运和传输的辅助传送箱。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用途传送箱,具有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具有底架,所述底架的两个长度侧边具有覆盖边,所述底架与所述覆盖边配合形成一段槽道,所述槽道具有前开口端、后开口端和顶开口端;
所述前开口端具有第一传送结构,所述第一传送结构具有固定在所述覆盖边之间的第一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轴上的第一转动传送件,所述第一传送结构启闭所述前开口端;
所述后开口端具有第二传送结构,所述第二传送结构具有固定在所述覆盖边之间的第二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轴上的第二转动传送件,所述第二传送结构启闭所述后开口端;
所述顶开口端具有第三传送结构,所述第三传送结构包括第三轴组,所述第三轴组配合有第三转动传送件,所述第三传送结构启闭所述顶开口端;
所述第一传送结构、所述第二传送结构和所述第三传送结构独立启闭传送或相互配合启闭传送。
底架的长度在1m左右,宽度在0.6m左右,覆盖边的高度在0.8m左右,箱体的体积处在一个易于搬运的范围之内。箱体的初始状态为一个密闭的矩形体,第一转动传送件在第一轴上向矩形体外转动和复位,第二转动传送件在第二轴上向矩形柱外转动和复位,第三转动传送件通过手动可以自由的伸出箱体和复位,所以第一转动传送件、第二转动传送件和第三转动传送件作为搬运或者传输时候的主要辅助件,但是第三转动传送件伸出箱体还能作为传送和搬运的次要辅助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转动传送件还具有与其配合的第三动力装置;所述第三动力装置前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架与所述第三转动传送件接触,且后端通过第三转动连接座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动力装置收纳在所述槽道内。确保第三转动传送件能伸出箱体外。在第三转动传送件伸出箱体外作为次要辅助件的时候,第三动力装置安置在箱体内;在第三转动传送件作为主要传送辅助件和搬运辅助件的时候,支撑架支撑第三转动传送件控制并通过第三动力装置来调节第三转动传送件的角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动传送件还具有与其配合的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前端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传送件,且后端通过第一转动连接座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作用在所述第一转动传送件上沿着所述第一轴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转动传送件还具有与其配合的第二动力装置组;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组前端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传送件,且后端通过第二转动连接座组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组作用在所述第二转动传送件上沿着所述第二轴转动。
第一传动传送件和第二转动传送件只能在相应配合的转轴上转动,因为箱体可以用作传输的主要辅助件,所以第一转动传送件、第二转动传送件和第三转动传送件配合形成一个斜面,斜面的顶部部分为第二转动传送件,所以第二转动传送件需要第二动力装置组来对其支撑,第二动力装置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动力装置,确保其支撑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轴组包括主轴和副轴,所述主轴和所述副轴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主轴固定在所述覆盖边之间,所述副轴活动设置在所述覆盖边之间或者所述第三转动传送件内。
作为优选,所述主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轴附近,所述副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轴附近;所述主轴设置在所述第三转动传送件内或者所述第三转动传送件外,所述副轴设置在所述第三转动传送件内。
首先要确保连杆伸在箱体外的活动角度最大,越靠近顶开口端,连杆在第一轴上转动的角度就越接近180°;其次要确保连杆的长度最长,只有主轴靠近第一轴,副轴靠近第二轴,连杆的长度无限接近底架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轴设置在所述前开口端上部,且距离所述顶开口端具有一个所述第三转动传送件厚度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轴设置在所述后开口端上部,且距离所述顶开口端具有一个所述第三转动传送件厚度的距离。
确保起始状态的箱体是密闭的矩形体。确保覆盖边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送结构、所述第二传送结构和所述第三传送结构上表面铺置有送料球。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传送结构具有主动传送结构,所述主动传送结构包括嵌设在所述第三传送结构内的电机和配合所述电机的主动轴以及辅动轴;
所述主动轴和所述辅动轴通过轴承设置在第三传送结构内,所述第三传送结构开设有若干容纳腔,所述主动轴和所述辅动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轮盘,所述轮盘上设置有摩擦传送带。主动传送结构的设置实现了第三传送结构能在箱体之外单独作为次要辅助传输件,还能为作为主要辅助传输件的时候提供动力,减少劳动者的压力。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传输或者搬运件的成本较大,比如叉车,自动化传输设备等,而且又无法在实际生活中提供普遍的帮助,比如在搬家,小型集散中心装卸货物时等都无法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搬运传输件。本申请提供一种方便存放的搬运传输辅助件,比如在搬家公司在装卸实木床的时候,采用叉车显然不合适,人力直接装卸就会导致实木床的擦伤,用本申请的搬运传输辅助件就使得实木床快速无损坏的滑下,并且节省了搬运工人的体能。还能应用在其他装卸货物时的辅助件。
而且第三转动传送件还能伸出箱体作为独立传送辅助件,比如在传输道集合中,其中一条传输道需要关闭维修,在分隔附近安置本申请的传输箱,抽出第三转动传送件放置在分隔处,启动主动传送结构,传输道集合中的物件被第三转动传送件分隔不会进入维修传输道。第三转动传送件还可以作为转弯挡板使用,就是将传输箱放置在传输道端部附近,然后将第三转动传送件放置在合适处,当物品被输送道传输道端部与第三转动传送件接触的时候,在主动传送结构的作用下进入下一个需要的传输道。
整个结构的体积轻巧,成本低,方便的辅助一些物件搬运一个高度。还可以无缝衔接各种传输道,实现传输道德截流和转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三个传送结构起始状态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底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转动传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转动传送件转动位置示意图;
图6是第一转动传送件独立工作时的示意图;
图7是第二转动传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二转动传送件转动一位置示意图;
图9是第二转动传送件独立工作时的一位置示意图;
图10是第二转动传送件转动二位置示意图;
图11是第二转动传送件独立工作时的二位置示意图;
图12是第三转动传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第三转动传送件转动一位置示意图;
图14是第三转动传送件独立工作时的一位置示意图;
图15是第三转动传送件转动二位置示意图;
图16是第三转动传送件独立工作时的二位置示意图;
图17是第一转动传送件和第二转动传送件和第三转动传送件相互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具有主动传送结构的第三转动传送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上述各图中各项分别为:1-箱体,2-前开口端,3-后开口端,4-顶开口端,5-第一传送结构,6-第二传送结构,7-第三传送结构,11-底架,12-覆盖边,51-第一轴,52-第一转动传送件,61-第二轴,62-第二转动传送件,71-第三轴组,72-第三转动传送件,73-主动传送结构,74-主动轴,75-辅动轴,76-摩擦传送带,77-容纳腔,78-轮盘,521-第一动力装置,522-第一转动连接座,621-第二动力装置组,622-第二转动连接座组,711-主轴,712-副轴,721-第三动力装置,722-第三转动连接座,723-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多用途传送箱,具有如图3所示的箱体1,箱体1具有底架11,底架11的两个长度侧边具有覆盖边12,底架11与覆盖边12配合形成一段槽道,槽道具有前开口端2、后开口端3和顶开口端4,底架11与覆盖边12为一体成型。
前开口端2具有如图4所示的第一传送结构5,第一传送结构5具有固定在覆盖边12之间的第一轴51,设置在第一轴51上的第一转动传送件52,第一传送结构5启闭前开口端2;在左侧覆盖边12上开设有转轴孔,第一轴51从该转轴孔内伸入,伸入端固定在右侧覆盖边12上,然后将转轴孔内的第一轴51固定;在伸入的过程中贯穿第一转动传送件52。
第一轴51设置在前开口端2上部,且距离顶开口端4具有一个距离。第一转动传送件52还具有与其配合的第一动力装置521;第一动力装置521前端转动连接第一转动传送件52,且后端通过第一转动连接座522与底架11固定连接;第一动力装置521作用在第一转动传送件52上沿着第一轴51转动。第一转动连接座522与底架11固定焊接在一起。第一转动连接座522包括底座架和设置在底座架上的转动轴,第一动力装置521为气缸,气缸的底部设置在转动轴上,能沿着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传送件52外表面上铺设有送料球。
后开口端3具有如图7所示的第二传送结构6,第二传送结构6具有固定在覆盖边12之间的第二轴61,设置在第二轴61上的第二转动传送件62,第二传送结构6启闭后开口端3;在左侧覆盖边12上开设有第二转轴孔,第二轴61从该第二转轴孔内伸入,伸入端固定在右侧覆盖边12上,然后将第二转轴孔内的第二轴61固定;在伸入的过程中贯穿第二转动传送件62。
第二轴61设置在后开口端3上部,且距离顶开口端4具有一个距离。第二转动传送件62还具有与其配合的第二动力装置组621;第二动力装置组621前端转动连接第二转动传送件62,且后端通过第二转动连接座组622与底架11固定连接;第二动力装置组621作用在第二转动传送件62上沿着第二轴61转动。第二动力装置组621包括两个跟第一动力装置521一样的气缸;第二转动连接座组622具有两个第一转动连接座522,气缸的底部设置在转动轴上,能沿着转动轴转动。第二转动传送件62外表面上铺设有送料球。
顶开口端4具有如图12所示的第三传送结构7,第三传送结构7包括第三轴组71,第三轴组71配合有第三转动传送件72,第三传送结构7启闭顶开口端4。第三轴组71包括主轴711和副轴712,主轴711和副轴712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杆,主轴711固定在覆盖边12之间,副轴712活动设置在覆盖边12之间。主轴711的设置方法与第一轴51和第二轴61的方法一样,副轴12设置在第三转动传送件72内;或者副轴12设置在第三转动传送件72内且贯穿第三转动传送件72处在覆盖边12之间。副轴712为活动端,主轴711为固定端,活动端在第三转动传送件72移动的时候离开箱体1,连杆在固定端上仅仅是转动并不会离开箱体1。第三转动传送件72外表面上铺设有送料球。
主轴711设置在第一轴51附近,是指主轴711上的连杆在工作的时候需要转动角度尽可能的大,最优的方案是连杆能转动180°,当连杆转动180°的时候主轴711设置在第三转动传送件72内,当连杆转动的角度在90°-180°之间的时候,主轴711设置在第三转动传送件72外,且比第一轴51更加远离前开口端2和顶开口端4。副轴712设置在第二轴61附近,是指尽量满足连杆的长度足够长,使得第三转动传送件72的活动范围较大,如果连杆的转动角度为180°的时候,副轴712位于在第三转动传送件72靠近后开口端3的端部;连杆转动的角度越小,副轴712离后开口端3越远,且一直比第二轴61更加靠近顶开口端4。
第三转动传送件72还具有与其配合的第三动力装置721;第三动力装置721前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架724与第三转动传送件72接触,且后端通过第三转动连接座722与底架11固定连接;第三动力装置721收纳在槽道内。第三动力装置721为一个跟第一动力装置521一样的气缸,第三转动连接座722与底架11固定焊接在一起,第三转动连接座722结构跟第一转动连接座522一样,第三动力装置721的气缸底部设置在转动轴上,能沿着转动轴转动。
第三传送结构7具有如图18所示的主动传送结构73,主动传送结构73包括嵌设在第三传送结构7内的电机和配合电机的主动轴74以及辅动轴75;主动轴74和辅动轴75通过轴承设置在第三传送结构7内,第三传送结构7开设有两个容纳腔77,主动轴74和辅动轴75上固设有位于容纳腔77内的轮盘78,轮盘78上设置有摩擦传送带76。
前述的第一轴51距离顶开口端4具有一个距离和第二轴61距离顶开口端4具有一个距离中的一个距离为第三转动传送件72厚度。
传送箱的工作方式具有,第一种是如图5和图6所示的第一传送结构5独立工作,如图2所示的传送箱的起始状态为矩形体,通过控制第一动力装置521使得第一转动传送件52沿着第一轴51转动和复位,第一转动传送件52转动的角度在0°-90°之间。第一传送结构5独立工作是为了满足搬运传输时的高度差较小,而且物件的重力不是特别大,还不需要启动机械辅助运输。
第二种是如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的第二传送结构6独立工作,如图2所示的传送箱的起始状态为矩形体,通过控制第二动力装置组621使得第二转动传送件62沿着第二轴61转动和复位,第二转动传送件62转动的角度在0°-180°之间。第二转动传送件62独立工作室为了满足搬运传输时的高度差较大,物件重力跟第一种工作过方式时搬运传输的物件重力一样。
第三种是如图13、图14、图15和图16所示的第三传送结构7独立工作,如图2所示的传送箱的起始状态为矩形体,手动控制第三转动传送件72伸出和复位,在第三转动传送件72在外面转动的时候,第三动力装置721收纳在槽道内;第三转动传送件72单独作用是针对传输带需要分流和转弯。在第三转动传送件72以第一轴51为支点转动的时候,支撑架724与第三转动传送件72接触通过控制第三动力装置721来控制第三转动传送件72的转动角度这种是针对搬运件的重力较大,搬运的高度较小的情况。
第一传送结构5和第三传送结构7相互结合工作、第二传送结构6和第三传送结构7相互结合工作或者如图17所示的第一传送结构5和第二传送结构6和第三传送结构7相互结合工作,都是为了针对搬运件重力较大,搬运高度较高的情况。
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