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为摩托车后扶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摩托车一般设计为双人乘坐,为了安全起见往往在摩托车后座位两侧分别安装有后扶手,便于行使过程中后坐人员抓扶。
后扶手的两个支点安装在车架上,因此对其安装孔的定位必须准确,另外为使抓扶者在使用过程中感觉舒适,对扶手几何形状也有限定。
现有技术中摩托车后扶手的检测一般采用通用量具,其检测结果较为片面,无法对摩托车后扶手的安装孔位置以及空间尺寸进行检测。而且如果在检测批量产品时使用通用量具,其效率也及其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摩托车后扶手检测装置,以实现对摩托车后扶手安装孔位置及空间尺寸进行检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摩托车后扶手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检测台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柱一侧滑动设置有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柱和第一定位柱之间连接有弹性带,检测台一端竖直设置有顶杆,检测台下方设置有透明的储水筒,储水筒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活塞与顶杆连接,活塞与储水筒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顶杆上设置有固定块,顶杆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杆,第一定位杆一端与固定块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一定位杆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铁,顶杆另一侧设置有套筒,套筒与固定块连接,套筒内滑动设置有第二定位杆,第二定位杆上设置有第二磁铁,套筒与储水筒之间通过软管连通。
本发明的原理为:
检测台用于放置工件,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用于固定工件,使其稳定的放置在检测台上,避免工件移动影响检测结果。顶杆用于检测工件的高度,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用于检测工件弯曲部的位置。实际运用时,将工件放置在检测台上,使第一定位柱穿过工件两侧的一个安装孔内,移动第二定位柱,使其穿过工件两侧的另一个安装孔中,从而将工件固定在检测台上。通过测量第二定位柱移动的距离,并与标准工件检测出来的数据进行对比,即可完成工件安装孔位置的检测。
工件放置在检测台上时,顶杆能够在保持始终与工件顶部相抵的情况下,根据工件的高度向下滑动,通过测量顶杆向下滑动的距离,并与标准工件检测出的数据相比即可完成对工件高度的检测。
通过第一磁铁吸附在工件一个弯曲部上,以固定第一固定杆。顶杆下滑时能够带动第二顶杆向下滑动,同时顶杆能够带动活塞将储水筒中的水挤压至套筒内,通过液压将第二顶杆从套筒中向外推出,以实现第二顶杆长度的调节。利用第二磁铁吸附在工件另一个弯曲部上,从而固定第二定位杆。通过测量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之间的夹角,并与标准工件的检测结果相比即可完成稿件弯曲部位置的检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利用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固定工件,通过调节第二定位柱的位置实现对工件安装孔位置的检测,操作方便。
2、通过测量顶杆滑动的距离可以测量工件的高度,操作方便,结构简单。
3、通过测量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之间的夹角可以测量工件两个弯曲部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对工件弯曲部位置的检测。
4、本发明无需电机等动力资源,结构简单,造价低且环保。
进一步,检测台两侧侧壁以及储水筒侧壁上均设有刻度。利用刻度即可直观的测量出第二定位柱及顶杆移动的距离,无需另外使用工具对其进行测量,操作简单,节约了工序。
进一步,顶杆一侧设置有量角器,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所在的平面与量角器平行。利用量角器即可准确直观的测量出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之间的角度,无需另外使用其他工具进行测量。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所在的平面与量角器平行,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进一步,顶杆顶部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能够增大顶杆与工件顶部的接触面积,以使工件能够更加稳定的放置在检测台上。
进一步,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均呈与摩托车后扶手弯曲部匹配的弧形。如此能够增加第一磁铁、第二磁铁与工件弯曲部的匹配度,使得工件能够放置的更加稳定。
进一步,支撑块远离顶杆的一端呈与摩托车后扶手顶部匹配的弧形。如此能够增加支撑块与工件顶部的匹配度。
进一步,弹性带为弹簧带。弹簧带不仅能够给第二定位柱提供调节空间,还能拉紧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使得工件固定的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检测台1、工件11、第二定位柱12、弹簧带13、第一定位柱14、支撑块2、顶杆21、活塞22、第一弹簧23、第二磁铁3、第二定位杆31、套筒32、软管33、储水筒34、第一磁铁4、第一定位杆41、第二弹簧42、量角器43。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摩托车后扶手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1,检测台1两侧侧壁上均刻有刻度,检测台1两侧均焊接有第一定位柱14,第一定位柱14一侧滑动安装有第二定位柱12,第二定位柱12和第一定位柱14之间连接有弹簧带13,以给第二定位柱12提供调节空间,同时弹簧带13还能够拉紧第一定位柱14和第二定位柱12。
如图1所示,检测台1一端竖直安装有顶杆21,顶杆21顶部安装有支撑块2,支撑块2上表面呈与工件11顶部匹配的弧形,以增加其与工件11的匹配度,增加工件11安装的稳定性。检测台1下方安装有透明的储水筒34,储水筒34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储水筒34内滑动安装有活塞22,顶杆21穿过检测台1,顶杆21底部与活塞22连接,活塞22底部与储水筒34底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3。顶杆21中部安装有固定块,顶杆21左侧安装有第一定位杆41,第一定位杆41倾斜设置,其低端与固定块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42,第一定位杆41顶端安装有第一磁铁4,第一磁铁4呈与工件11左侧弯曲部匹配的弧形。顶杆21右侧倾斜安装有套筒32,套筒32与固定块固定连接,套筒32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定位杆31,第二定位杆31顶端安装有第二磁铁3,第二磁铁3呈与工件11右侧弯曲部匹配的弧形。套筒32与储水筒34之间通过软管33连通,顶杆21后侧安装有量角器43,量角器43与检测台1垂直,且与第一定位杆41和第二定位杆31所在的平面平行。
使用本发明时,将工件11放置在检测台1上,使第一定位柱14穿过工件11的一个安装孔,移动第二定位柱12,使其对准工件11的另一个安装孔并从中穿过,从而将工件11固定在检测台1上。通过观察检测台1侧壁上的刻度能够测量出第二定位柱12移动的距离,将其与标准工件11检测的数据进行对比,即可完成工件11安装孔位置的检测。
放置工件11时,使得支撑块2与工件11顶部的最高点相抵,初始时,顶杆21伸出检测台1的长度大于工件11的高度,工件11放置时,顶杆21随工件11向下滑动。工件11放置稳定后,通过储水筒34侧壁上的刻度测量出顶杆21滑动的距离,将其与标准工件11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即可完成工件11高度的检测。
工件11放置时,调节第一定位杆41的位置,使第一磁铁4吸附在工件11左侧的弯曲部上,第一磁铁4与工件11的吸附面呈与工件11匹配的弧形,能够吸附的更加牢固。顶杆21向下移动时能够带动套筒32和第二定位杆31一起向下移动,同时顶杆21推动活塞22在储水筒34中下滑,第一弹簧23压缩,储水筒34中空间变小,压强变大,其中的水通过软管33被挤压至套筒32内,套筒32内的水将第二定位杆31向套筒32外推动,由此完成了第二定位杆31长度的调节。将第二磁铁3吸附在工件11右侧的弯曲部上,以完成第二定位杆31的固定。通过量角器43能够测量出第一定位杆41和第二定位杆31之间的夹角,从而计算出工件11两个弯曲部之间的距离,由此完成了工件11弯曲部位置的检测。
检测完成后,将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3从工件上取下,第二弹簧42将第一定位杆41拉回至初始位置。取下工件11,顶杆21失去工件11对其的压力,第一弹簧23将顶杆21向上推动,使其回到初始位置。活塞22随顶杆21向上滑动,储水筒34内的空间增大,压强变小,套筒32内的水受重力顺着软管33流回到储水筒34中。第二定位杆31失去水的支撑力在重力作用下滑回套筒32内,由此完成了装置的复位。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