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绵城市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路面排水井盖清堵装置。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目前在城市道路中,遇到强降雨的天气,路面道路常常出现积水的情况,严重的形成内涝,形成内涝的原因大多是因为路面上的排水井盖堵塞,使积水越涨越高,目前清堵的方式一般需要人为清理,较为麻烦,也无法做到及时的清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路面排水井盖清堵装置,其能够在排水井盖堵塞路面有一定积水时,及时的将堵塞在排水井盖上的杂物顶起,及时清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绵城市路面排水井盖清堵装置,包括路面以及路牙,所述路面接近路牙的一侧设有排水道,所述排水道的道口安装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安装有排水井盖,所述路牙内设有进水腔,所述路牙的上端侧壁设有与进水腔连通的进水口,所述进水腔内设有大活塞,所述大活塞的下端与进水腔的内底部间连接有弹性气囊,所述进水腔的内壁设有与排水道连通的排水管,所述排水道的两侧均设有条形腔,所述条形腔的内底部粘接有竖直设置的折叠气囊,所述折叠气囊与弹性气囊间通过气管连通,所述折叠气囊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抵杆,所述抵杆的上端贯穿条形腔的内顶部并延伸至安装口内,所述抵杆的上端贯穿排水井盖的缝隙并固定连接有挡网,所述挡网平铺在排水井盖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挡网的上表面均布有多个圆形凸起。
优选地,所述进水腔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设有装置腔,所述装置腔的上下内壁间竖直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大活塞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上端延伸至螺纹套筒内并固定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与螺纹套筒的内壁啮合,所述螺纹套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装置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转杆的另一端与排水井盖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排水井盖相对的内壁间设有两组挡杆,每组中多根所述挡杆的两端均与排水井盖相对的内壁滑动连接,每组所述挡杆间通过交叉撑连接,所述排水井盖相对的内壁间转动连接有双头螺纹杆,所述双头螺纹杆的一端与转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双头螺纹杆贯穿多根挡杆,两组最内侧所述的挡杆相对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套,两个所述螺纹套分别与双头螺纹杆的两侧相反的螺纹螺纹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路牙内设有进水腔以及进水口,能够在排水井盖被杂物堵塞时,路面积水达到一定高度时,积水进入进水腔内,瞬间使进水腔内装满积水,大活塞在积水重力的影响下压缩弹性气囊,使折叠气囊充气展开,从而带动挡网升高,挡网将堵塞的杂物升高至水面以上,从而保证排水井盖的经常排水。
2、在大活塞下移的同时,能够通过螺纹块、螺纹套筒、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的传动下带动双头螺纹杆转动,将排水井盖上的多根挡杆向两侧打开,从而使排水井盖在强降雨的情况下张开一个较大的排水口,满足大流量的排水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路面排水井盖清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路面排水井盖清堵装置的挡网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路面排水井盖清堵装置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路面排水井盖清堵装置的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路面排水井盖清堵装置的排水井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路面排水井盖清堵装置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路面、2路牙、3进水口、4进水腔、5排水管、6大活塞、7弹性气囊、8气管、9折叠气囊、10抵杆、11条形腔、12挡网、13圆形凸起、14安装口、15排水井盖、16装置腔、17螺纹块、18固定杆、19双头螺纹杆、20挡杆、21交叉撑、22螺纹套、23转杆、24拉杆、25第二锥齿轮、26第一锥齿轮、27螺纹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3,一种海绵城市路面排水井盖清堵装置,包括路面1以及路牙2,路面1接近路牙2的一侧设有排水道,排水道的道口安装有安装口14,安装口14内安装有排水井盖15,路牙2内设有进水腔4,路牙2的上端侧壁设有与进水腔4连通的进水口3,进水腔4内设有大活塞6,大活塞6的下端与进水腔4的内底部间连接有弹性气囊7,进水腔4的内壁设有与排水道连通的排水管5,排水道的两侧均设有条形腔11,条形腔11的内底部粘接有竖直设置的折叠气囊9,折叠气囊9与弹性气囊7间通过气管8连通,折叠气囊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抵杆10,抵杆10的上端贯穿条形腔11的内顶部并延伸至安装口14内,抵杆10的上端贯穿排水井盖15的缝隙并固定连接有挡网12,挡网12平铺在排水井盖15上表面,挡网12的上表面均布有多个圆形凸起13,圆形凸起13能够将挡网12上的塑料袋等杂物挂住,避免再次落入积水中。
本实施例中,当在强降雨天气,排水井盖15经常会被塑料袋等杂物堵塞,造成排水不畅,从而产生积水,积水涨到一定高度时,通过进水口3进入进水腔4内,由于持续进入进水腔4内的积水量远大于排水管5的排水量,使积水在进水腔4内越涨越多,达到一定重量后,大于弹性气囊7的弹力系数,从而使大活塞6下移,压缩弹性气囊7,将弹性气囊7内的气体通过气管8进入挤入两个折叠气囊9内,折叠气囊9充气向上展开,带动抵杆10上移,抵杆10带动挡网12上移,将堵塞的杂物升高至水面以上,保证排水井盖15的畅通,从而使积水顺利的排走,当路面积水排完后,进水腔4内依然存有一定量的积水,使弹性气囊7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挡网12始终处在升起状态,由于强降雨的天气一般都是在夏季,天气较为炎热,进水腔4内的积水蒸发速度较快,从而挡网12能够在一段时间后自动的降下,另一方面,每天路面的清洁人员可以在清洁路面时,将挡网12上的垃圾取下,再用脚踩下挡网12,使折叠气囊9内的气体被压回弹性气囊7内,进水腔4内的积水通过排水管5排走。
实施例2:
参照图4-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进水腔4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固定杆18,固定杆18内设有装置腔16,装置腔16的上下内壁间竖直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27,大活塞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杆24,拉杆24的上端延伸至螺纹套筒27内并固定连接有螺纹块17,螺纹块17与螺纹套筒27的内壁啮合,螺纹套筒2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6,装置腔16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杆23,转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26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5,转杆23的另一端与排水井盖15的侧壁转动连接,排水井盖15相对的内壁间设有两组挡杆20,每组中多根挡杆20的两端均与排水井盖15相对的内壁滑动连接,每组挡杆20间通过交叉撑21连接,排水井盖15相对的内壁间转动连接有双头螺纹杆19,双头螺纹杆19的一端与转杆23一端固定连接,双头螺纹杆19贯穿多根挡杆20,两组最内侧的挡杆20相对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套22,两个螺纹套22分别与双头螺纹杆19的两侧相反的螺纹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当大活塞6下移时,通过拉杆24带动螺纹块17下移,由于螺纹块17与螺纹套筒27的内壁螺纹连接,从而使螺纹套筒27转动,螺纹套筒27带动第一锥齿轮26转动,第一锥齿轮26带动第二锥齿轮25转动,第二锥齿轮25通过转杆23带动双头螺纹杆19转动,双头螺纹杆19带动两个螺纹套22向两侧移动,从而使两组挡杆20向两侧移动,排水井盖15张开较大的口子,保证在排水量较大的情况下能够及时的排水,也不会再出现被堵塞的情况,当大活塞6上移时,双头螺纹杆19反向转动,使两组挡杆20在交叉撑21的带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