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乙烯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乙烯产品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PE薄膜,即聚乙烯薄膜,是指用PE薄膜生产的薄膜。PE膜具有防潮性,透湿性小的优点,进而被广泛的应用于保护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受污染,腐蚀,划伤,保护原有的光洁亮泽的表面。但传统工艺制备得到的PE薄膜透光性、光稳定性较差,难以满足工业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透光性强的聚乙烯产品及其加工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聚乙烯产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聚乙烯树脂100份,碳酸钙20-25份,聚酯纤维10-15份,增透剂5-8份,抗静电母粒5-8份,增塑剂2-3份,光稳定剂1-2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聚乙烯产品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乙烯树脂,碳酸钙,聚酯纤维,增透剂,抗静电母粒,增塑剂,光稳定剂通过混合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
(2)将原料A投入至搅拌机,搅拌机升温至80-85℃,搅拌10-20min;
(3)采用塑化机将物料塑化混合;
(4)采用电晕装置对聚乙烯膜胚料进行电晕处理,制得聚乙烯膜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之前需采用四棍压延机对物料进行压延,制得聚乙烯膜胚料。
进一步的,所述压延操作前需要进行过滤除杂操作,物料依次经过20目滤网、60-80目滤网和100-150目滤网进行除杂。
进一步的,所述电晕装置包括上机架、下机架、设于上、下机架之间的电晕部件及可转动地设于上机架上的展料件;所述展料件包括与所述上机架相配合的支撑件、可转动地设于支撑件外的活动件及设于所述支撑件与活动件之间用于对物料进行浮动整平的缓冲结构。本发明中通过缓冲结构的设置,使得活动件能够相对支撑件产生一定的浮动,进而当传送物料而物料两侧的张紧力不同时,活动件即可通过缓冲结构产生浮动进而适应物料的受力,从而有效避免了物料出现褶皱的情况,保证物料在送入电晕装置进行处理时始终保持在平整状态上,进而在经过电晕处理后的物料平整度高,性能优良;电晕装置可在通电时发出电晕或电弧从而对聚乙烯膜进行熨平处理,从而保证了聚乙烯膜良好的平整度,不仅有效解决了在聚乙烯膜加工过程中出现褶皱的情况,还可以完全熨平聚乙烯膜在成料期间的不平整的地方,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聚乙烯膜的平整度,使得聚乙烯膜在后期使用时性能更为优异;且当聚乙烯膜需要粘覆透明贴膜或纸张等时,聚乙烯膜表面涂覆胶水能够更为均匀,从而与透明贴膜或纸张的粘接也能更为牢固,提高产品合格率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与所述活动件相配合的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支撑件相配合的第二连接件及设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弹性件;通过弹性件的设置即可实现良好的弹性浮动,进而实现对物料进行平整加工的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活动件的内壁相配合,所述活动件内壁上设有与该第一连接件相配合的定位结构;通过定位结构对第一连接件的位置进行定位,避免第一连接件在弹性件发生伸缩的过程中第一连接件与活动件脱开,增强设备的稳定性,降低故障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支撑件的外壁相配合,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配合的限位结构;通过限位结构对第二连接件的位置进行定位,避免第二连接件在弹性件发生伸缩的过程中第二连接件与支撑件脱开,增强设备的稳定性,降低故障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增透剂的加入有效提升PE薄膜的透光性和透明度;其次,通过光稳定剂的加入,有效提高了PE薄膜的光稳定性,不易老化,使用寿命长;聚酯纤维的加入有效提高了PE薄膜的韧性和强度,进一步提升PE薄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图3位本发明中展料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位图3中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聚乙烯产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聚乙烯树脂100份,碳酸钙20份,聚酯纤维10份,增透剂5份,抗静电母粒5份,增塑剂2份,光稳定剂1份;所述增透剂、增塑剂、光稳定剂均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其中聚乙烯产品指的是聚乙烯膜。
一种聚乙烯产品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乙烯树脂,碳酸钙,聚酯纤维,增透剂,抗静电母粒,增塑剂,光稳定剂按照重量份比称取之后,投入至混合机内,通过混合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2)之后将原料A投入至搅拌机内,并将搅拌机升温至80℃,搅拌10min;(3)之后将搅拌物投入至塑化机内,采用塑化机将物料塑化混合;(4)得到塑化物后进行过滤除杂操作,具体为将物料依次经过20目滤网、60目滤网和100目滤网进行除杂;之后将物料采用四棍压延机压延,制得聚乙烯膜胚料,之后采用电晕装置对聚乙烯膜胚料进行电晕处理,具体原理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制得聚乙烯膜成品;上述提及的混合机、搅拌机、塑化机、四棍压延机均为现有技术可以实现。
如图1-4所示,所述电晕装置包括上机架1、下机架2、设于上、下机架之间的用于产生电晕以平整物料的电晕部件3以及可转动地设于上机架上的展料件4;所述下机架2上设有与所述展料件4配合送料的送料件7,所述展料件4包括与所述上机架相配合的支撑件41、可转动地设于支撑件外的活动件42及设于所述支撑件41与活动件42之间用于对物料进行浮动整平的缓冲结构;所述支撑件41由金属制成的柱形杆,优选为不锈钢,支撑件41的两端固定的穿设在上支架上;所述活动件42由塑料制成,活动件42为一套筒,该活动件42内壁与支撑件外壁之间具有间隙以用于安装缓冲结构;通过缓冲结构的设置,使得活动件能够相对支撑件产生一定的浮动,进而当传送物料而物料两侧的张紧力不同时,活动件即可通过缓冲结构产生浮动进而适应物料的受力,从而有效避免了物料出现褶皱的情况,保证物料在送入电晕装置进行处理时始终保持在平整状态上,进而在经过电晕处理后的物料平整度高,性能优良。
具体的,所述缓冲结构设置为两组,分别设于支撑件的左右两端上,每组缓冲结构均包括与所述活动件相配合的第一连接件51、与所述支撑件相配合的第二连接件52及设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弹性件53;所述第一连接件51和第二连接件52均由塑料制成,且均为环形结构设置;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性件一端与第一连接件固连,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固连;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件51与所述活动件42的内壁相配合,所述活动件42内壁上设有与该第一连接件51相配合的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活动件内壁的定位槽421和由定位槽一侧向外延伸延形成的阻挡部422,所述定位槽421的大小与第一连接件的大小设置为相等,所述阻挡部422设置为定位槽长度的1/3;进而当所述第一连接件51置于所述定位槽421内时,将会有1/3的部分与所述阻挡部422抵触,进而有效防止第一连接件由定位槽中掉出。
当然,要实现第一连接件不会由定位槽中掉出,还需要实现对第二连接件52的定位;该第二连接件52与所述支撑件41的外壁相配合,所述支撑件4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52相配合的限位结构;具体的,该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支撑件上的限位部411、设于支撑件内的定位件412、圆形的开口413、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与该定位件相配合的定位口521及用于驱动该定位件由开口处伸出的驱动部件;所述限位部411为由所述支撑件外表面上直接向外延伸形成的一圈凸起;所述定位件为不锈钢弹片,该不锈钢弹片的厚度为1cm,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实现限位;所述开口413设于所述支撑件外表面上,定位件可通过该开口413穿出至支撑件外表面;所述定位口521为设于在第二连接件上的U形槽,当定位件伸出至支撑件外表面时,可插入至该定位口内,实现对第二连接件的位置定位,从而第二连接件将无法相对限位部发生移动,进而也实现了对第一连接件位置的定位,保证第一连接件不会从定位槽中掉出;从而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无需通过螺钉等进行连接,在拆装时只需要解除定位件与定位口的配合即可,安装、拆装均非常简便。
具体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定位件上的拱起部61、塑料推件62、滑槽63以及锁紧件64,所述拱起部61可由所述定位件直接弯折形成;所述推件62为L字形设置,推杆可左右移动的设于支撑件上,且一端由部分是穿出在支撑件的外表面上的;所述推件62的另一端与所述拱起部61相抵;所述滑槽63设于支撑件上,所述推件可沿着该滑槽进行左右移动;所述锁紧件64为锁扣,活动部分设置在推杆穿出支撑件的一端上,固定部分焊接在支撑件外表面上;当推动推件时,推件将挤压拱起部,使得定位件发生形变,从而定位件的上端将伸出至开口,进而卡入至定位口内,之后通过锁扣对推件的位置进行锁定,定位件将无法缩回至支撑件内;由于推件是在支撑件外部,且并未被活动件遮挡,从而操作简便;作为优选,所述拱起部上设有一弹簧,该弹簧将驱动拱起部复位至原始状态。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电晕部件3包括由铝材制成的上电晕板31和下电晕板32;所述上、下电晕板均为铝板,上电晕板31通过螺旋状的陶瓷座与上机架固连,下电晕板32通过螺旋状的陶瓷座33与下机架固连;上电晕板31和下电晕板32均通过电线与电源柜相连,进而可在工作时进行放电操作,对物料进行整平处理,具体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电晕装置可在通电时发出电晕或电弧从而对聚乙烯膜进行熨平处理,从而保证了聚乙烯膜良好的平整度,不仅有效解决了在聚乙烯膜加工过程中出现褶皱的情况,还可以完全熨平聚乙烯膜在成料期间的不平整的地方,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聚乙烯膜的平整度,使得聚乙烯膜在后期使用时性能更为优异;且当聚乙烯膜需要粘覆透明贴膜或纸张等时,聚乙烯膜表面涂覆胶水能够更为均匀,从而与透明贴膜或纸张的粘接也能更为牢固,提高产品合格率和使用寿命;上下两电晕板设置,从而可在电晕的过程中同时对物料的上下表面进行电晕处理,从而使得聚乙烯膜上下表面均能够被熨烫平整,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且电晕板直接与电源柜相连,从而产生的电弧为高压电弧,对聚乙烯膜的熨烫效果更好,效率高。
进一步的,本设备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上、下机架之间的间距的位置调节装置;该位置调节装置包括设于固设于所述下机架2其中一侧上的气缸22和设于所述上机架1一侧上的连接座11,该连接座11由金属制成,且通过焊接固连在上机架的侧壁上;所述气缸的气缸轴与连接座11焊接固连在一起;由于上下机架之间的距离可调,从而在初始放料阶段时,可将上下机架之间的间距调整至便于物料穿过的大小,待物料分别穿过第一送料件、第一展料件、第二展料件、第二送料件后,再将上下机架之间的间距调整为正常状态;且通过气缸的推动即可实现上机架的上移,操作简便,便于实现,工作速度快,效率高。
作为优选,所述上机架1沿长度方向上间隔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圆形开口,该圆形开口内壁向上延伸形成延伸部13,所述上机架上还设有一排气件14,该排气件为PVC制成的管道,该管道上沿长度方向上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连接套141,该连接套141与管道为一体成型制成,当排气件14置于上机架上时,连接套141与所述延伸部13相连,进而产生电晕时所产生的刺鼻的气体可被排气件收集,通过管道排放至外界;作为优选的,所述延伸部13上设有环形的凹槽,该凹槽内设有密封圈132,通过该密封圈实现延伸部与连接套141之间的密封配合。
实施例2
一种聚乙烯产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聚乙烯树脂100份,碳酸钙25份,聚酯纤维15份,增透剂8份,抗静电母粒8份,增塑剂3份,光稳定剂2份;所述增透剂、增塑剂、光稳定剂均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
一种聚乙烯产品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乙烯树脂,碳酸钙,聚酯纤维,增透剂,抗静电母粒,增塑剂,光稳定剂按照重量份比称取之后,投入至混合机内,通过混合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2)之后将原料A投入至搅拌机内,并将搅拌机升温至85℃,搅拌20min;(3)之后将搅拌物投入至塑化机内,采用塑化机将物料塑化混合;(4)得到塑化物后进行过滤除杂操作,具体为将物料依次经过20目滤网、80目滤网和150目滤网进行除杂;之后将物料采用四棍压延机压延,制得聚乙烯膜胚料,之后采用电晕装置对聚乙烯膜胚料进行电晕处理,具体原理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制得聚乙烯膜成品;上述提及的混合机、搅拌机、塑化机、四棍压延机均为现有技术可以实现。
本实施例的电晕装置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相同。
实施例3
一种聚乙烯产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聚乙烯树脂100份,碳酸钙25份,聚酯纤维15份,增透剂8份,抗静电母粒5份,增塑剂2份,光稳定剂2份;所述增透剂、增塑剂、光稳定剂均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
一种聚乙烯产品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乙烯树脂,碳酸钙,聚酯纤维,增透剂,抗静电母粒,增塑剂,光稳定剂按照重量份比称取之后,投入至混合机内,通过混合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2)之后将原料A投入至搅拌机内,并将搅拌机升温至80℃,搅拌20min;(3)之后将搅拌物投入至塑化机内,采用塑化机将物料塑化混合;(4)得到塑化物后进行过滤除杂操作,具体为将物料依次经过20目滤网、60目滤网和100目滤网进行除杂;之后将物料采用四棍压延机压延,制得聚乙烯膜胚料,之后采用电晕装置对聚乙烯膜胚料进行电晕处理,具体原理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制得聚乙烯膜成品;上述提及的混合机、搅拌机、塑化机、四棍压延机均为现有技术可以实现。
本实施例的电晕装置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相同。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