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电容器制备设备,特别的,是一种电解电容侧向端点翻转灌胶制备设备。
背景技术
电解电容是电路储能的一种原件,制作过程中将两个电极分别为两个金属极板相连,两组氧化膜中间为电解质,为了避免其内部的电解液快速蒸发,以及震动导致内部容量发生改变需要对其浇灌环氧树脂进行保护,但是在加工中需要进行改进:
灌胶的过程中通过从中点进行灌胶,液体环氧树脂通过带有的流动性从边缘散开,此时边缘胶体与铝壳接触的表面密封性较弱,因此电容的工作的时候就容易受潮湿以及多粉尘的环境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解电容侧向端点翻转灌胶制备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解电容侧向端点翻转灌胶制备设备,其结构包括:机体、传动带、控制伺服、混胶箱、搅拌器、配胶横轴、控制面板,所述机体内部的传动齿轮与传动带相连接,所述控制伺服输出轴柱嵌套固定在配胶横轴的左侧,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卡扣嵌套在机体顶端的凹槽内,所述搅拌器水平固定在混胶箱的顶部,所述控制伺服通过螺栓固定在机体的左侧顶面,所述配胶横轴其内部结构包括:匀液横轴、底座、夹持动带、输液管、分液阀,所述匀液横轴固定在底座的顶部且与底部的夹持动带相平行,所述输液管设有两个以上,且嵌套固定在分液阀的底部,所述输液管通过管道与匀液横轴内部相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匀液横轴由端侧涌流臂、线圈、推槽、定位凸杆、缓冲垫组成,所述端侧涌流臂安设在线圈的顶部,所述定位凸杆紧密契合在推槽内槽顶部,所述缓冲垫固定在推槽壳体顶部的凹槽内,并与端侧涌流臂的横臂相贴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动带由夹带、输送带、锥轮组、平轮组、定位侧槽组成,所述夹带通过胶连接固定在输送带的表面,所述输送带内壁与锥轮组表面紧密贴合,且中部的卡槽相互嵌套,所述锥轮组安设在平轮组的顶部且二者相互平行,所述定位侧槽安设在锥轮组与平轮组轴心的两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侧涌流臂由同步横轴、弹性内轴、液阀、道压内板、嵌板组成,所述同步横轴安设在弹性内轴的右侧,所述液阀底部的端头与道压内板通过焊接形成一体结构,所述嵌板与液阀顶部的凹槽紧密贴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锥轮组与平轮组中部设有等距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凸杆左侧凸杆位于中部,右侧凸杆位于上下两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液管设为卷圈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带靠近锥轮组处为两侧弯折状,夹带为张开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带间距与电容的间距一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道压内板呈倾斜状,出口朝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针对环氧胶在灌胶的过程中侧压不够容易造成电容防潮性能降低的问题进行改进,通过配胶横轴的匀液横轴从两侧往中部加压的方式进行加注,提高与铝壳接触的压力使其附着性能更强。
综上所述,本发明改进后将通过匀液横轴快速与夹持动带快速对电容器进行批量定位,相对传统的机械手定位更加的稳定,且产生的机械振动更小,通过侧边缝入液的方式更利于对电容器边缝弯折处的添液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解电容侧向端点翻转灌胶制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配胶横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匀液横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夹持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端侧涌流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夹持动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锥轮组与平轮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端侧涌流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端侧涌流臂的双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体-1、传动带-2、控制伺服-3、混胶箱-4、搅拌器-5、配胶横轴-6、控制面板-7、匀液横轴-61、底座-62、夹持动带-63、输液管-64、分液阀-65、端侧涌流臂-611、线圈-612、推槽-613、定位凸杆-614、缓冲垫-615、夹带-631、输送带-632、锥轮组-633、平轮组-634、定位侧槽-635、同步横轴-6111、弹性内轴-6112、液阀-6113、道压内板-6114、嵌板-61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图1~图9示意性的显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配胶横轴的结构,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解电容侧向端点翻转灌胶制备设备,其结构包括:机体1、传动带2、控制伺服3、混胶箱4、搅拌器5、配胶横轴6、控制面板7,所述机体1内部的传动齿轮与传动带2相连接,所述控制伺服3输出轴柱嵌套固定在配胶横轴6的左侧,所述控制面板7通过卡扣嵌套在机体1顶端的凹槽内,所述搅拌器5水平固定在混胶箱4的顶部,所述控制伺服3通过螺栓固定在机体1的左侧顶面,所述配胶横轴6其内部结构包括:匀液横轴61、底座62、夹持动带63、输液管64、分液阀65,所述匀液横轴61固定在底座62的顶部且与底部的夹持动带63相平行,所述输液管64设有两个以上,且嵌套固定在分液阀65的底部,所述输液管64通过管道与匀液横轴61内部相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匀液横轴61由端侧涌流臂611、线圈612、推槽613、定位凸杆614、缓冲垫615组成,所述端侧涌流臂611安设在线圈612的顶部,所述定位凸杆614紧密契合在推槽613内槽顶部,所述缓冲垫615固定在推槽613壳体顶部的凹槽内,并与端侧涌流臂611的横臂相贴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动带63由夹带631、输送带632、锥轮组633、平轮组634、定位侧槽635组成,所述夹带631通过胶连接固定在输送带632的表面,所述输送带632内壁与锥轮组633表面紧密贴合,且中部的卡槽相互嵌套,所述锥轮组633安设在平轮组634的顶部且二者相互平行,所述定位侧槽635安设在锥轮组633与平轮组634轴心的两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侧涌流臂611由同步横轴6111、弹性内轴6112、液阀6113、道压内板6114、嵌板6115组成,所述同步横轴6111安设在弹性内轴6112的右侧,所述液阀6113底部的端头与道压内板6114通过焊接形成一体结构,所述嵌板6115与液阀6113顶部的凹槽紧密贴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锥轮组633与平轮组634中部设有等距凹槽,使输送带632固定的时候不会出现跑位的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凸杆614左侧凸杆位于中部,右侧凸杆位于上下两侧,通过三段固定的使电容器对位更加的快速稳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液管64设为卷圈状,动作的时候能避免管道出现对折卡位的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带632靠近锥轮组633处为两侧弯折状,夹带631为张开状态,通过错位的关系使夹带631与电容相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带631间距与电容的间距一致,通过夹带631使电容更加整齐的排列起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道压内板6114呈倾斜状,出口朝内,通过一定的斜度使侧边的胶液有较高的液位,同时胶液一开始接触边缘的话也能够避免边缘出现过多的气泡。
工作原理:
工作中机体1中部的传动带2与外部竖直送料机相连接,同时混胶箱4内部定量加入灌封胶体,通过搅拌器5进行均匀的搅拌并进行除泡,以便于胶体进入配胶横轴6不会出现气泡影响灌封情况。
控制伺服3受到控制面板7的控制信号使匀液横轴61的端侧涌流臂611进行动作,中部通过长轴贯穿的同步横轴6111,带动弹性内轴6112控制的液阀6113翻转进行对电容边缘进行填充胶液,弹性内轴6112为可活动式边缘两侧液阀6113翻转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啮合,内部的道压内板6114呈倾斜状从外侧往内进行灌液使边缘胶液的填充能够更加的密集稳定,提高电容器的密封性保证在复杂的环境下能够稳定运行。
其中底部的夹持动带63设有锥轮组633与平轮组634,顶部的锥轮组633两侧为倾斜状顶部固的夹带631经过锥轮组633的时候为微张状态,电容器引脚朝上,底端经过贴近输送带632,一旦至平面位置夹带631移动至没有锥轮组633侧边斜度的位置时夹带631回位将电容器紧密契合移动至灌胶的位置,避免由于加快生产速度的时候快速移动,导致电容器因为惯性原因出现散乱难以定位的情况。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