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汽车加工用的V槽端点集中受力承压防裂的翻转机,属于汽车加工设备以及翻转机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汽车顶盖加工过程中,需要模具搭配注塑成型,然后通过翻转机翻转脱模,而且翻转也可以对车顶盖上下端面进行喷漆涂料,使厂房内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流水线,井然有序,目前技术公用的待优化的缺点有:
当汽车铸型的合金厚模具板块塑型成功后,需要模具板块翻转脱模,这时翻转机的V槽开口就是承载物料的平台,水平方块竖直翻转时,会造成棱形下端点集中重力的情况,且接触面积小再通过棱边直角端传递作用力,这样会导致槽口本身的槽棱边造成点对点受力的碰撞冲击效果,两个受力面积小的端点对压会反而增大其他分型端面从节点卸力的情况,从而撑开翻转台槽口边的纹路造成受力不均的开裂现象,对承重的支撑面积平稳度搭建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加工用的V槽端点集中受力承压防裂的翻转机,以解决当汽车铸型的合金厚模具板块塑型成功后,需要模具板块翻转脱模,这时翻转机的V槽开口就是承载物料的平台,水平方块竖直翻转时,会造成棱形下端点集中重力的情况,且接触面积小再通过棱边直角端传递作用力,这样会导致槽口本身的槽棱边造成点对点受力的碰撞冲击效果,两个受力面积小的端点对压会反而增大其他分型端面从节点卸力的情况,从而撑开翻转台槽口边的纹路造成受力不均的开裂现象,对承重的支撑面积平稳度搭建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加工用的V槽端点集中受力承压防裂的翻转机,其结构包括:电机箱、V型压板、凹嵌槽、翻转托台、C字气囊转架、工字辊轮杆、框槽、连杆传动座,所述C字气囊转架安装于翻转托台的内部,所述V型压板的右面竖直焊接在翻转托台的左侧,所述凹嵌槽的底部与翻转托台的左端开口为一体结构,所述电机箱的左面焊接在框槽的右侧,所述框槽的底面紧贴于连杆传动座的顶面上,所述连杆传动座通过工字辊轮杆与翻转托台机械连接,所述工字辊轮杆安装于框槽的内部,所述电机箱的电机轴与连杆传动座机械连接,所述C字气囊转架设有锁扣轮、C字转架板、气囊支架、双槽内热筒,所述锁扣轮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安设在C字转架板的左右上角,所述气囊支架的底端安装于双槽内热筒的内部,所述气囊支架的管路与双槽内热筒的缸口机械连接,所述双槽内热筒的凹嵌口与C字转架板的中部扣合在一起,所述锁扣轮与C字转架板的左右端口扣合成一体,所述C字转架板安装于翻转托台的内部,所述气囊支架与凹嵌槽采用间隙配合。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传动座由传送带、垫块槽座、三段连杆、弹簧柱、双层轮环组成,所述传送带的底面紧贴于垫块槽座内部左下角的垫块上,所述传送带右端的转轮通过三段连杆与双层轮环机械连接,所述三段连杆与弹簧柱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C字转架板由弧面转板、梯台吸盘座、海绵管组成,所述海绵管设有两个并且均插嵌在梯台吸盘座的内部,所述弧面转板的顶面与梯台吸盘座的底框紧贴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囊支架由橡胶气囊壳、凝胶夹板、气动簧管组成,所述凝胶夹板的底端与气动簧管的顶端机械连接,所述凝胶夹板与气动簧管均安装于橡胶气囊壳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凝胶夹板由低衬板、凝胶半球块、开合轮组成,所述低衬板与凝胶半球块胶连接,所述凝胶半球块设有两个以上倾斜并排成一条直线,所述低衬板设有两个并且分别插嵌在开合轮的左右上角,所述低衬板的底端与开合轮的顶端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槽内热筒由筒壳体、活动凹槽、三通缸、双杆活塞架组成,所述筒壳体与活动凹槽为一体结构,所述三通缸的内部与双杆活塞架的柱塞机械连接,所述三通缸安设在活动凹槽的底部下,所述三通缸嵌套于筒壳体内部的底端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杆活塞架由球杆帽、短杆体、T字滑块、活塞方块组成,所述球杆帽与短杆体嵌套成一体,所述T字滑块与短杆体活动连接,所述T字滑块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均安装于短杆体的内部,所述短杆体设有两个并且分别焊接在活塞方块的左右两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短杆体为宽口径的空腔铝质内壁管杆结构,空腔内部呈铝制滑道,方便摩擦滑动效仿火花塞结构促成内热膨胀空气的效果,而在外壳部又是铁制坚硬度有杆件推压配合运动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合轮为顶部带一定仰角开口的转轮结构,仰角中间左右带弹簧板,中部受到顶压可以左右外翻,形成同步开合角度的效果,使轮体有联动左右板块张开支撑的联动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杆活塞架为左右带球杆中间设柱塞块的活塞杆结构,球杆在活塞左右两侧形成对位,端头球囊帽碰撞复位,形成一段时间翻转时的左右自主往复运动,不需要动力源,形成自重的滑贴摩擦效果,压缩空气使其膨胀输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海绵管为带波纹槽缝的厚棉芯柱管结构,波纹槽抽吸空气,形成内真空的吸盘效果,配合本身海绵厚度达到吸贴不足时可以防止碰撞形成缓冲间距的效果。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汽车加工用的V槽端点集中受力承压防裂的翻转机,工作人员将汽车顶盖塑型模具板块放置在翻转托台的凹嵌槽上,通过启动电机箱轴动,联动连杆传动座的双层轮环旋转曳拉三段连杆卷绕垫块槽座内的传送带输送,期间通过弹簧柱上下顶推三段连杆形成一个曳引幅度的限位差效果,然后传送带摩擦框槽内的工字辊轮杆滚动,从而传动摩擦翻转托台翻转模具板,使模具板右下角的棱边角在翻起到竖直状态时承受所有重力的负荷,然后去顶面压贴V型压板实现翻转动作,在翻动过程中,C字气囊转架的锁扣轮实时定位C字转架板的弧面转板,通过梯台吸盘座与海绵管呼吸配合,使弧面转板贴近翻转托台内部配合左右旋转翻动模具板,形成附着传动的配合防护效果,通过锁扣轮顶受模具板面骤降的节点压力,使弧面转板集成传递压力给双槽内热筒的筒壳体,从而顶压活动凹槽和三通缸,促使双杆活塞架的球杆帽对顶短杆体内部推动T字滑块摩擦位移,外部顶压活塞方块在三通缸内增压内环境空气内热膨胀,使空气热胀涌入气囊支架的橡胶气囊壳内,通过气动簧管顶升凝胶夹板的开合轮从而左右打开低衬板舒展凝胶半球块去贴合模具板双边面,再通过橡胶气囊壳发散使柔和包裹下压的棱边顶角,实现将端点冲击力改变成增大受力面积的轻质压力,使缓冲效果极佳,保障汽车部件加工时翻转的设备自我防护性能。
本发明操作后可达到的优点有:
运用C字气囊转架与连杆传动座相配合,通过传送带摩擦工字辊轮杆引动翻转托台与C字转架板同步角转矩旋转,让模具板的压力通过锁扣轮与气囊支架从两个端面托起重力传递的模具棱边端角,且在端角上形成橡胶球囊的缓冲增大摩擦面效果,使受力面积是包裹式的延展开来,避免点对点的星射式受力开裂情况,形成发散式覆盖柔和压力的效果,量化减轻翻转磕碰时的冲击力,提高翻转承重支撑面直角双板的包裹式搭建效果,对模具板的重力形成旋转时的递减转化作用防止撑裂翻转托台,保护设备质量又高效完成翻转动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的附图作详细地介绍,以此让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加工用的V槽端点集中受力承压防裂的翻转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翻转机详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C字气囊转架与连杆传动座工作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C字转架板工作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气囊支架与双槽内热筒收缩状态的剖面内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凝胶夹板与双槽内热筒撑开状态的剖面内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双杆活塞架工作状态的立体透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电机箱-1、V型压板-2、凹嵌槽-3、翻转托台-4、C字气囊转架-5、工字辊轮杆-6、框槽-7、连杆传动座-8、锁扣轮-51、C字转架板-52、气囊支架-53、双槽内热筒-54、弧面转板-521、梯台吸盘座-522、海绵管-523、橡胶气囊壳-531、凝胶夹板-532、气动簧管-533、低衬板-5321、凝胶半球块-5322、开合轮-5323、筒壳体-541、活动凹槽-542、三通缸-543、双杆活塞架-544、球杆帽-5441、短杆体-5442、T字滑块-5443、活塞方块-5444、传送带-81、垫块槽座-82、三段连杆-83、弹簧柱-84、双层轮环-8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加工用的V槽端点集中受力承压防裂的翻转机,其结构包括:电机箱1、V型压板2、凹嵌槽3、翻转托台4、C字气囊转架5、工字辊轮杆6、框槽7、连杆传动座8,所述C字气囊转架5安装于翻转托台4的内部,所述V型压板2的右面竖直焊接在翻转托台4的左侧,所述凹嵌槽3的底部与翻转托台4的左端开口为一体结构,所述电机箱1的左面焊接在框槽7的右侧,所述框槽7的底面紧贴于连杆传动座8的顶面上,所述连杆传动座8通过工字辊轮杆6与翻转托台4机械连接,所述工字辊轮杆6安装于框槽7的内部,所述电机箱1的电机轴与连杆传动座8机械连接,所述C字气囊转架5设有锁扣轮51、C字转架板52、气囊支架53、双槽内热筒54,所述锁扣轮51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安设在C字转架板52的左右上角,所述气囊支架53的底端安装于双槽内热筒54的内部,所述气囊支架53的管路与双槽内热筒54的缸口机械连接,所述双槽内热筒54的凹嵌口与C字转架板52的中部扣合在一起,所述锁扣轮51与C字转架板52的左右端口扣合成一体,所述C字转架板52安装于翻转托台4的内部,所述气囊支架53与凹嵌槽3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连杆传动座8由传送带81、垫块槽座82、三段连杆83、弹簧柱84、双层轮环85组成,所述传送带81的底面紧贴于垫块槽座82内部左下角的垫块上,所述传送带81右端的转轮通过三段连杆83与双层轮环85机械连接,所述三段连杆83与弹簧柱84活动连接。
请参阅图4,所述C字转架板52由弧面转板521、梯台吸盘座522、海绵管523组成,所述海绵管523设有两个并且均插嵌在梯台吸盘座522的内部,所述弧面转板521的顶面与梯台吸盘座522的底框紧贴在一起,所述海绵管523为带波纹槽缝的厚棉芯柱管结构,波纹槽抽吸空气,形成内真空的吸盘效果,配合本身海绵厚度达到吸贴不足时可以防止碰撞形成缓冲间距的效果。
请参阅图5-图6,所述气囊支架53由橡胶气囊壳531、凝胶夹板532、气动簧管533组成,所述凝胶夹板532的底端与气动簧管533的顶端机械连接,所述凝胶夹板532与气动簧管533均安装于橡胶气囊壳531的内部,所述双槽内热筒54由筒壳体541、活动凹槽542、三通缸543、双杆活塞架544组成,所述筒壳体541与活动凹槽542为一体结构,所述三通缸543的内部与双杆活塞架544的柱塞机械连接,所述三通缸543安设在活动凹槽542的底部下,所述三通缸543嵌套于筒壳体541内部的底端下所述双杆活塞架544为左右带球杆中间设柱塞块的活塞杆结构,球杆在活塞左右两侧形成对位,端头球囊帽碰撞复位,形成一段时间翻转时的左右自主往复运动,不需要动力源,形成自重的滑贴摩擦效果,压缩空气使其膨胀输出,通过三通缸543与双杆活塞架544摩擦增压内燃空气膨胀输出给气动簧管533鼓起橡胶气囊壳531,形成一个发散面的柔和包裹力去支撑模具板端角下压情况,达到拱桥式中部受力左右卸力的高效性。
请参阅图6,所述凝胶夹板532由低衬板5321、凝胶半球块5322、开合轮5323组成,所述低衬板5321与凝胶半球块5322胶连接,所述凝胶半球块5322设有两个以上倾斜并排成一条直线,所述低衬板5321设有两个并且分别插嵌在开合轮5323的左右上角,所述低衬板5321的底端与开合轮5323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开合轮5323为顶部带一定仰角开口的转轮结构,仰角中间左右带弹簧板,中部受到顶压可以左右外翻,形成同步开合角度的效果,使轮体有联动左右板块张开支撑的联动效果,通过凝胶半球块5322托住凹嵌槽3配合低衬板5321顶住开合轮5323上升时中部受顶两边外翻的效果,达到开合同步的双支撑面延展效果。
请参阅图7,所述双杆活塞架544由球杆帽5441、短杆体5442、T字滑块5443、活塞方块5444组成,所述球杆帽5441与短杆体5442嵌套成一体,所述T字滑块5443与短杆体5442活动连接,所述T字滑块5443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均安装于短杆体5442的内部,所述短杆体5442设有两个并且分别焊接在活塞方块5444的左右两侧,所述短杆体5442为宽口径的空腔铝质内壁管杆结构,空腔内部呈铝制滑道,方便摩擦滑动效仿火花塞结构促成内热膨胀空气的效果,而在外壳部又是铁制坚硬度有杆件推压配合运动作用,通过T字滑块5443在短杆体5442内形成滑片式左右位移附着摩擦空气也加热杆件,形成配合膨胀空气的辅助操作,使短杆体5442左右顶推活塞方块5444的惯性力也随之增强,达到推进往复运动的效果。
工作流程:工作人员将汽车顶盖塑型模具板块放置在翻转托台4的凹嵌槽3上,通过启动电机箱1轴动,联动连杆传动座8的双层轮环85旋转曳拉三段连杆83卷绕垫块槽座82内的传送带81输送,期间通过弹簧柱84上下顶推三段连杆83形成一个曳引幅度的限位差效果,然后传送带81摩擦框槽7内的工字辊轮杆6滚动,从而传动摩擦翻转托台4翻转模具板,使模具板右下角的棱边角在翻起到竖直状态时承受所有重力的负荷,然后去顶面压贴V型压板2实现翻转动作,在翻动过程中,C字气囊转架5的锁扣轮51实时定位C字转架板52的弧面转板521,通过梯台吸盘座522与海绵管523呼吸配合,使弧面转板521贴近翻转托台4内部配合左右旋转翻动模具板,形成附着传动的配合防护效果,通过锁扣轮51顶受模具板面骤降的节点压力,使弧面转板521集成传递压力给双槽内热筒54的筒壳体541从而顶压活动凹槽542和三通缸543促使双杆活塞架544的球杆帽5441对顶短杆体5442内部推动T字滑块5443摩擦位移,外部顶压活塞方块5444在三通缸543内增压内环境空气内热膨胀,使空气热胀涌入气囊支架53的橡胶气囊壳531内,通过气动簧管533顶升凝胶夹板532的开合轮5323从而左右打开低衬板5321舒展凝胶半球块5322去贴合模具板双边面,再通过橡胶气囊壳531发散使柔和包裹下压的棱边顶角,实现将端点冲击力改变成增大受力面积的轻质压力,使缓冲效果极佳,保障汽车部件加工时翻转的设备自我防护性能。
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达到运用C字气囊转架5与连杆传动座8相配合,通过传送带81摩擦工字辊轮杆6引动翻转托台4与C字转架板52同步角转矩旋转,让模具板的压力通过锁扣轮51与气囊支架53从两个端面托起重力传递的模具棱边端角,且在端角上形成橡胶球囊的缓冲增大摩擦面效果,使受力面积是包裹式的延展开来,避免点对点的星射式受力开裂情况,形成发散式覆盖柔和压力的效果,量化减轻翻转磕碰时的冲击力,提高翻转承重支撑面直角双板的包裹式搭建效果,对模具板的重力形成旋转时的递减转化作用防止撑裂翻转托台4,保护设备质量又高效完成翻转动作,以此来解决当汽车铸型的合金厚模具板块塑型成功后,需要模具板块翻转脱模,这时翻转机的V槽开口就是承载物料的平台,水平方块竖直翻转时,会造成棱形下端点集中重力的情况,且接触面积小再通过棱边直角端传递作用力,这样会导致槽口本身的槽棱边造成点对点受力的碰撞冲击效果,两个受力面积小的端点对压会反而增大其他分型端面从节点卸力的情况,从而撑开翻转台槽口边的纹路造成受力不均的开裂现象,对承重的支撑面积平稳度搭建不足的问题。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