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单根高压线上的除冰机构,属于单根高压线上的除冰机构领域。
背景技术
当出现大雪或者天气寒冷的时候,大多数室外的电缆上容易结冰,如果这样的恶劣天气时间较长,则电缆上的冰层会逐渐加厚且坚硬,严重时冰层的厚度将超过电缆直径的4、5倍甚至不止,极大地增加了电缆的承重,如果伴有雨水天气时,电缆上会挂上一层厚厚的冰棱,这会进一步加重电缆的承受负担。如果重量超过了电缆的承重范围,会将电缆和线塔拉跨,影响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的用电,严重时还会造成事故。
现有的技术一般冰冻雨雪的恶劣天气中电缆易结冰,如不及时清除,会使电缆、电杆及塔不勘重负而损毁,造成巨大损失和给民众生活带来影响和不便,所以可进一步完善该产品的除冰机构,更有效实施除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单根高压线上的除冰机构,以一般冰冻雨雪的恶劣天气中电缆易结冰,如不及时清除,会使电缆、电杆及塔不勘重负而损毁,造成巨大损失和给民众生活带来影响和不便,所以可进一步完善该产品的除冰机构,更有效实施除冰解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单根高压线上的除冰机构,其结构包括移动上箱体、除冰机构、低温传感器、支撑架、吸附充电座、高压线槽、连接块、除冰槽、移动下箱体;
所述移动上箱体为长方体结构并下部设有移动下箱体,所述除冰机构安装于移动上箱体、移动下箱体之间并活动连接,所述低温传感器装设于移动上箱体顶部与移动下箱体底部且与吸附充电座传感连接,所述支撑架固定于移动上箱体、移动下箱体外部并与电线相连接,所述吸附充电座固定于移动上箱体左上方与移动下箱体右下方并与外部电连接,所述高压线槽嵌设于连接块中部并套设于高压线外部,所述连接块分别设于移动上箱体、移动下箱体两端并伸缩连接,所述除冰槽嵌设于移动上箱体、移动下箱体上并固定连接形成一体化结构,所述移动下箱体等距分布于移动上箱体下方;
所述除冰机构包括动力源装置、第一齿轮传动机构、移动辅助装置、中转机构、除冰装置、调节装置、第二齿轮除冰机构、锤冰装置,所述动力源装置安装于移动上箱体左上方并等距分布于移动下箱体右下方且与吸附充电座按压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传动机构连接动力源装置于右侧并与移动辅助装置活动连接,所述移动辅助装置安装于移动上箱体顶部与移动下箱体底部且通过第一齿轮传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中转机构设于第一齿轮传动机构右下方并与第二齿轮除冰机构皮带连接,所述除冰装置设于移动上箱体底部与移动下箱体顶部并与第二齿轮除冰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调节装置设于连接块内部并与移动上箱体、移动下箱体伸缩连接,所述第二齿轮除冰机构设于锤冰装置右下方和除冰装置上方并传动连接,所述锤冰装置装设于中转机构右侧并拉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源装置包括电机固定架、电机、电机开关、电机充电口、电机转轴、动力齿轮、动力内轮、传动皮带,所述电机固定架固定于移动上箱体左上方和移动下箱体右下方并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架安装于吸附充电座前端并电连接,所述电机开关装设于电机后部并与吸附充电座按压连接,所述电机充电口嵌设于电机后部与吸附充电座插口连接,所述电机转轴与电机转动连接并设于右侧且与动力齿轮齿轮连接,所述动力齿轮通过轴固定于移动上箱体、移动下箱体内壁上并通过电机转轴齿轮连接,所述动力内轮设于动力齿轮外侧并同步活动且与传动皮带相连接,所述传动皮带与动力内轮、中转机构、第二齿轮除冰机构皮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传动机构包括齿轮连接杆、活动杆、限位框、V型连接杆、齿排,所述齿轮连接杆连接动力齿轮与活动杆并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设于限位框中部并通过齿轮连接杆与V型连接杆拉动连接,所述限位框为中空结构并内侧焊接于移动上箱体、移动下箱体内壁上,所述V型连接杆设于移动辅助装置底部且与活动杆拉动连接,所述齿排焊接于V型连接杆两侧与移动辅助装置底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辅助装置包括第一转动轴、固定架、第一固定扣、第一锥齿、第二锥齿、架槽、扇叶、转动连接杆,所述第一转动轴通过第一固定扣固定于固定架内部并与齿排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设于移动上箱体、移动下箱体外部并固定连接形成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扣套设于第一转动轴外部并转动连接且固定于固定架内部,所述第一锥齿固定于第一转动轴顶端并同步活动,所述第二锥齿设于第一锥齿右侧并齿轮转动连接,所述架槽嵌设于固定架右侧并与转动连接杆螺纹连接,所述扇叶连接转动连接杆于前端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接杆贯穿架槽并设于第二锥齿与扇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中转机构包括弧形杆、弧形连接杆、皮带连接轮、转动轮、矩形连接块,所述弧形杆与弧形连接杆固定连接于外侧并与锤冰装置拉动连接,所述弧形连接杆等距分布于矩形连接块两端并与弧形杆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连接轮通过传动皮带与转动轮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轮通过轴安装于移动上箱体、移动下箱体内壁上且设于锤冰装置右侧,所述矩形连接块设于皮带连接轮外侧并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除冰装置包括第二齿轮连接杆、焊接杆、固定座、拉伸板、铰链杆、挤压弹簧、铰链座、移动套块、铲冰刀片,所述第二齿轮连接杆通过第二齿轮除冰机构与焊接杆拉动连接,所述焊接杆固定于固定座内部并底部连接于拉伸板,所述固定座套设于焊接杆外部并固定连接于拉伸板顶部,所述拉伸板与焊接杆、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铰链杆设于铰链座、移动套块之间并与铰链座铰链连接,所述挤压弹簧设于铰链杆内侧并弹簧连接,所述铰链座固定于拉伸板底部与铰链杆铰链连接,所述移动套块焊接于铰链杆底部并通过铰链杆与外部移动连接,所述铲冰刀片与移动套块相互平行并焊接于移动套块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上调节杆、调节扣、下调节杆、伸缩弹簧,所述上调节杆顶部与移动上箱体底部相连接并通过调节扣与下调节杆调节连接,所述调节扣设于上调节杆、下调节杆、之间并限位连接,所述下调节杆固定于移动下箱体顶部并套设于上调节杆外部并通过调节扣伸缩连接,所述伸缩弹簧焊接于移动上箱体与移动下箱体之间并弹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齿轮除冰机构包括第三锥齿、传动齿轮、第二皮带轮、第二固定扣、第二转动轴、第四锥齿、第五锥齿、碎冰螺纹杆、第三转动轴、第六锥齿、第三固定扣、第四转动轴、第七锥齿,所述第三锥齿与传动齿轮齿轮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第二皮带轮同步活动并设于内侧,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传动齿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扣套设于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外部并固定于移动上箱体、移动下箱体内壁上,所述第二转动轴设于第二固定扣内部并与第三锥齿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锥齿设于第二转动轴底部并与碎冰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五锥齿装设于第四锥齿右侧并齿轮连接,所述碎冰螺纹杆等距分布于移动套块左右两侧并与移动上箱体、移动下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与第五锥齿固定连接于右侧并转动连接,所述第六锥齿焊接于第三转动轴右侧与第七锥齿齿轮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扣套设第四转动轴于外部并设于弧形杆下方,所述第四转动轴设于第三固定扣内部且与第七锥齿同步活动,所述第七锥齿设于第六锥齿右侧并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锤冰装置包括U型槽、连接矩形块、限位活动框、活动弹簧、移动杆、摆动连接杆、摆动杆、锤冰块、尖角,所述U型槽嵌设于连接矩形块右侧并与弧形杆相吻合并拉动连接,所述连接矩形块固定于移动杆右端,所述限位活动框后部焊接于移动上箱体、移动下箱体内壁上并套设于移动杆外部,所述活动弹簧设于限位活动框内部并与移动杆弹簧连接,所述移动杆贯穿限位活动框并左侧连接有摆动杆,所述摆动连接杆设于摆动杆与传动齿轮之间并活动连接,所述摆动杆通过移动杆、传动齿轮摆动连接,所述锤冰块焊接于摆动杆底部并固定连接形成一体胡结构,所述尖角镶嵌于锤冰块底部。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单根高压线上的除冰机构,移动上箱体通过连接块对称分布于移动下箱体上方,吸附充电座安装于移动上箱体左上方和移动下箱体的右下方且在内侧端的吸附充电座与外部电连接,当低温传感器感应到较低温度时,将信号传输给吸附充电座,吸附充电座与外部固定座分离并将向右按压电机使启动并转动,启动的电机起到向外推进力,电机转轴与电机同步转动并带动动力齿轮转动,动力齿轮通过皮带连接皮带连接轮、第二皮带轮并皮带连接,当动力齿轮转动时连接于上部的齿轮连接杆拉动活动杆活动连接,活动杆通过上下拉动改变V型连接杆形状并使V型连接杆带动齿排转动连接并与第一转动轴活动连接,第一转动轴通过齿排转动并带动第一锥齿与第二锥齿齿轮连接,转动连接杆与第二锥齿同步活动并带动扇叶转动连接对移动起到辅助前进的动力,皮带连接轮通过与传动皮带传动连接并带动转动轮同步转动,固定于皮带连接轮上表面的矩形连接块旋转活动并焊接于两端的弧形连接杆带动弧形杆转动且与左侧的U型槽相吻合并向右拉动使移动杆连接摆动杆向右扯动使摆动杆带动锤冰块抬起,尖角焊接于锤冰块底部当下垂时可将大块冰凿碎为后续除冰降低困难,第二皮带轮固定于限位活动框下部并通过传动皮带齿轮转动,当转动时固定于表面的摆动连接杆、第二齿轮连接杆与第二皮带轮同步转动并与摆动杆活动连接,第二皮带轮带动第二齿轮连接杆活动连接并与第三锥齿转动连接,第四锥齿通过第二转动轴与第三锥齿同步转动并与碎冰螺纹杆螺纹转动连接,由于碎冰螺纹杆安装于移动套块两端,当第五锥齿与第四锥齿同步转动并带动第六锥齿与第七锥齿齿轮连接,第七锥齿与右侧碎冰螺纹杆螺纹转动,使两边同时碎冰,由于焊接杆带动拉伸板升降活动使铰链杆与铰链座铰链连接并使移动套块左右移动,由于铲冰刀片固定于移动套块两侧当移动行走的同时可深层铲冰,降低损失并提高铲冰效率。
本发明一种单根高压线上的除冰机构,该产品体积小方便在高压线上移动通过低温传动器感应启动电机作为动力在高压线上左右移动进行除冰,可通过尖角锤冰、螺纹碎冰、刀片铲冰等多个步骤来进行除冰,可在温度较低情况下自行工作,可提前除冰防止大雪累积,降低除冰困难和提高效率,防止损失,达到正常供电的作用,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单根高压线上的除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除冰机构平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除冰机构部件解析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除冰机构部件解析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移动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除冰机构动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移动上箱体-1、除冰机构-2、低温传感器-3、支撑架-4、吸附充电座-5、高压线槽-6、连接块-7、除冰槽-8、移动下箱体-9、动力源装置-20、第一齿轮传动机构-21、移动辅助装置-22、中转机构-23、除冰装置-24、调节装置-25、第二齿轮除冰机构-26、锤冰装置-27、电机固定架-2001、电机-2002、电机开关-2003、电机充电口-2004、电机转轴-2005、动力齿轮-2006、动力内轮-2007、传动皮带-2008、齿轮连接杆-2101、活动杆-2102、限位框-2103、V型连接杆-2104、齿排-2105、第一转动轴-2201、固定架-2202、第一固定扣-2203、第一锥齿-2204、第二锥齿-2205、架槽-2206、扇叶-2207、转动连接杆-2208、弧形杆-2301、弧形连接杆-2302、皮带连接轮-2303、转动轮-2304、矩形连接块-2305、第二齿轮连接杆-2401、焊接杆-2402、固定座-2403、拉伸板-2404、铰链杆-2405、挤压弹簧-2406、铰链座-2407、移动套块-2408、铲冰刀片-2409、上调节杆-2501、调节扣-2502、下调节杆-2503、伸缩弹簧-2504、第三锥齿-2601、传动齿轮-2602、第二皮带轮-2603、第二固定扣-2604、第二转动轴-2605、第四锥齿-2606、第五锥齿-2607、碎冰螺纹杆-2608、第三转动轴-2609、第六锥齿-2610、第三固定扣-2611、第四转动轴-2612、第七锥齿-2613、U型槽-2701、连接矩形块-2702、限位活动框-2703、活动弹簧-2704、移动杆-2705、摆动连接杆-2706、摆动杆-2707、锤冰块-2708、尖角-270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单根高压线上的除冰机构:其结构包括移动上箱体1、除冰机构2、低温传感器3、支撑架4、吸附充电座5、高压线槽6、连接块7、除冰槽8、移动下箱体9;
所述移动上箱体1为长方体结构并下部设有移动下箱体9,所述除冰机构2安装于移动上箱体1、移动下箱体9之间并活动连接,所述低温传感器3装设于移动上箱体1顶部与移动下箱体9底部且与吸附充电座5传感连接,所述支撑架4固定于移动上箱体1、移动下箱体9外部并与电线相连接,所述吸附充电座5固定于移动上箱体1左上方与移动下箱体9右下方并与外部电连接,所述高压线槽6嵌设于连接块7中部并套设于高压线外部,所述连接块7分别设于移动上箱体1、移动下箱体9两端并伸缩连接,所述除冰槽8嵌设于移动上箱体1、移动下箱体9上并固定连接形成一体化结构,所述移动下箱体9等距分布于移动上箱体1下方;
所述除冰机构2包括动力源装置20、第一齿轮传动机构21、移动辅助装置22、中转机构23、除冰装置24、调节装置25、第二齿轮除冰机构26、锤冰装置27,所述动力源装置20安装于移动上箱体1左上方并等距分布于移动下箱体9右下方且与吸附充电座5按压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传动机构21连接动力源装置20于右侧并与移动辅助装置22活动连接,所述移动辅助装置22安装于移动上箱体1顶部与移动下箱体9底部且通过第一齿轮传动机构21转动连接,所述中转机构23设于第一齿轮传动机构21右下方并与第二齿轮除冰机构26皮带连接,所述除冰装置24设于移动上箱体1底部与移动下箱体9顶部并与第二齿轮除冰机构26传动连接,所述调节装置25设于连接块7内部并与移动上箱体1、移动下箱体9伸缩连接,所述第二齿轮除冰机构26设于锤冰装置27右下方和除冰装置24上方并传动连接,所述锤冰装置27装设于中转机构23右侧并拉动连接,所述动力源装置20包括电机固定架2001、电机2002、电机开关2003、电机充电口2004、电机转轴2005、动力齿轮2006、动力内轮2007、传动皮带2008,所述电机固定架2001固定于移动上箱体1左上方和移动下箱体9右下方并与电机200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002通过电机固定架2001安装于吸附充电座5前端并电连接,所述电机开关2003装设于电机2002后部并与吸附充电座5按压连接,所述电机充电口2004嵌设于电机2002后部与吸附充电座5插口连接,所述电机转轴2005与电机2002转动连接并设于右侧且与动力齿轮2006齿轮连接,所述动力齿轮2006通过轴固定于移动上箱体1、移动下箱体9内壁上并通过电机转轴2005齿轮连接,所述动力内轮2007设于动力齿轮2006外侧并同步活动且与传动皮带2008相连接,所述传动皮带2008与动力内轮2007、中转机构23、第二齿轮除冰机构26皮带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传动机构21包括齿轮连接杆2101、活动杆2102、限位框2103、V型连接杆2104、齿排2105,所述齿轮连接杆2101连接动力齿轮2006与活动杆2102并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2102设于限位框2103中部并通过齿轮连接杆2101与V型连接杆2104拉动连接,所述限位框2103为中空结构并内侧焊接于移动上箱体1、移动下箱体9内壁上,所述V型连接杆2104设于移动辅助装置22底部且与活动杆2102拉动连接,所述齿排2105焊接于V型连接杆2104两侧与移动辅助装置22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移动辅助装置22包括第一转动轴2201、固定架2202、第一固定扣2203、第一锥齿2204、第二锥齿2205、架槽2206、扇叶2207、转动连接杆2208,所述第一转动轴2201通过第一固定扣2203固定于固定架2202内部并与齿排2105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2202设于移动上箱体1、移动下箱体9外部并固定连接形成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扣2203套设于第一转动轴2201外部并转动连接且固定于固定架2202内部,所述第一锥齿2204固定于第一转动轴2201顶端并同步活动,所述第二锥齿2205设于第一锥齿2204右侧并齿轮转动连接,所述架槽2206嵌设于固定架2202右侧并与转动连接杆2208螺纹连接,所述扇叶2207连接转动连接杆2208于前端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接杆2208贯穿架槽2206并设于第二锥齿2205与扇叶2207之间,所述中转机构23包括弧形杆2301、弧形连接杆2302、皮带连接轮2303、转动轮2304、矩形连接块2305,所述弧形杆2301与弧形连接杆2302固定连接于外侧并与锤冰装置27拉动连接,所述弧形连接杆2302等距分布于矩形连接块2305两端并与弧形杆2301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连接轮2303通过传动皮带2008与转动轮2304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轮2304通过轴安装于移动上箱体1、移动下箱体9内壁上且设于锤冰装置27右侧,所述矩形连接块2305设于皮带连接轮2303外侧并同步转动,所述除冰装置24包括第二齿轮连接杆2401、焊接杆2402、固定座2403、拉伸板2404、铰链杆2405、挤压弹簧2406、铰链座2407、移动套块2408、铲冰刀片2409,所述第二齿轮连接杆2401通过第二齿轮除冰机构26与焊接杆2402拉动连接,所述焊接杆2402固定于固定座2403内部并底部连接于拉伸板2404,所述固定座2403套设于焊接杆2402外部并固定连接于拉伸板2404顶部,所述拉伸板2404与焊接杆2402、固定座2403固定连接,所述铰链杆2405设于铰链座2407、移动套块2408之间并与铰链座2407铰链连接,所述挤压弹簧2406设于铰链杆2405内侧并弹簧连接,所述铰链座2407固定于拉伸板2404底部与铰链杆2405铰链连接,所述移动套块2408焊接于铰链杆2405底部并通过铰链杆2405与外部移动连接,所述铲冰刀片2409与移动套块2408相互平行并焊接于移动套块2408两侧,所述调节装置25包括上调节杆2501、调节扣2502、下调节杆2503、伸缩弹簧2504,所述上调节杆2501顶部与移动上箱体1底部相连接并通过调节扣2502与下调节杆2503调节连接,所述调节扣2502设于上调节杆2501、下调节杆2503、之间并限位连接,所述下调节杆2503固定于移动下箱体9顶部并套设于上调节杆2501外部并通过调节扣2502伸缩连接,所述伸缩弹簧2504焊接于移动上箱体1与移动下箱体9之间并弹簧连接,所述第二齿轮除冰机构26包括第三锥齿2601、传动齿轮2602、第二皮带轮2603、第二固定扣2604、第二转动轴2605、第四锥齿2606、第五锥齿2607、碎冰螺纹杆2608、第三转动轴2609、第六锥齿2610、第三固定扣2611、第四转动轴2612、第七锥齿2613,所述第三锥齿2601与传动齿轮2602齿轮连接,所述传动齿轮2602与第二皮带轮2603同步活动并设于内侧,所述第二皮带轮2603通过传动皮带2008与传动齿轮260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扣2604套设于第二转动轴2605、第三转动轴2609外部并固定于移动上箱体1、移动下箱体9内壁上,所述第二转动轴2605设于第二固定扣2604内部并与第三锥齿2601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锥齿2606设于第二转动轴2605底部并与碎冰螺纹杆2608螺纹连接,所述第五锥齿2607装设于第四锥齿2606右侧并齿轮连接,所述碎冰螺纹杆2608等距分布于移动套块2408左右两侧并与移动上箱体1、移动下箱体9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2609与第五锥齿2607固定连接于右侧并转动连接,所述第六锥齿2610焊接于第三转动轴2609右侧与第七锥齿2613齿轮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扣2611套设第四转动轴2612于外部并设于弧形杆2301下方,所述第四转动轴2612设于第三固定扣2611内部且与第七锥齿2613同步活动,所述第七锥齿2613设于第六锥齿2610右侧并转动连接,所述锤冰装置27包括U型槽2701、连接矩形块2702、限位活动框2703、活动弹簧2704、移动杆2705、摆动连接杆2706、摆动杆2707、锤冰块2708、尖角2709,所述U型槽2701嵌设于连接矩形块2702右侧并与弧形杆2301相吻合并拉动连接,所述连接矩形块2702固定于移动杆2705右端,所述限位活动框2703后部焊接于移动上箱体1、移动下箱体9内壁上并套设于移动杆2705外部,所述活动弹簧2704设于限位活动框2703内部并与移动杆2705弹簧连接,所述移动杆2705贯穿限位活动框2703并左侧连接有摆动杆2707,所述摆动连接杆2706设于摆动杆2707与传动齿轮2602之间并活动连接,所述摆动杆2707通过移动杆2705、传动齿轮2602摆动连接,所述锤冰块2708焊接于摆动杆2707底部并固定连接形成一体胡结构,所述尖角2709镶嵌于锤冰块2708底部。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根高压线上的除冰机构,其工作原理为:移动上箱体1通过连接块7对称分布于移动下箱体9上方,吸附充电座5安装于移动上箱体1左上方和移动下箱体9的右下方且在内侧端的吸附充电座5与外部电连接,当低温传感器3感应到较低温度时,将信号传输给吸附充电座5,吸附充电座5与外部固定座分离并将向右按压电机2002使启动并转动,启动的电机2002起到向外推进力,电机转轴2005与电机2002同步转动并带动动力齿轮2006转动,动力齿轮2006通过皮带连接皮带连接轮2303、第二皮带轮2603并皮带连接,当动力齿轮2006转动时连接于上部的齿轮连接杆2101拉动活动杆2102活动连接,活动杆2102通过上下拉动改变V型连接杆2104形状并使V型连接杆2104带动齿排2105转动连接并与第一转动轴2201活动连接,第一转动轴2201通过齿排2105转动并带动第一锥齿2204与第二锥齿2205齿轮连接,转动连接杆2208与第二锥齿2205同步活动并带动扇叶2207转动连接对移动起到辅助前进的动力,皮带连接轮2303通过与传动皮带2008传动连接并带动转动轮2304同步转动,固定于皮带连接轮2303上表面的矩形连接块2305旋转活动并焊接于两端的弧形连接杆2302带动弧形杆2301转动且与左侧的U型槽2701相吻合并向右拉动使移动杆2705连接摆动杆2707向右扯动使摆动杆2707带动锤冰块2708抬起,尖角2709焊接于锤冰块2708底部当下垂时可将大块冰凿碎为后续除冰降低困难,第二皮带轮2603固定于限位活动框2703下部并通过传动皮带2008齿轮转动,当转动时固定于表面的摆动连接杆2706、第二齿轮连接杆2401与第二皮带轮2603同步转动并与摆动杆2707活动连接,第二皮带轮2603带动第二齿轮连接杆2401活动连接并与第三锥齿2601转动连接,第四锥齿2606通过第二转动轴2605与第三锥齿2601同步转动并与碎冰螺纹杆2608螺纹转动连接,由于碎冰螺纹杆2608安装于移动套块2408两端,当第五锥齿2607与第四锥齿2606同步转动并带动第六锥齿2610与第七锥齿2613齿轮连接,第七锥齿2613与右侧碎冰螺纹杆2608螺纹转动,使两边同时碎冰,由于焊接杆2402带动拉伸板2404升降活动使铰链杆2405与铰链座2407铰链连接并使移动套块2408左右移动,由于铲冰刀片2409固定于移动套块2408两侧当移动行走的同时可深层铲冰,降低损失并提高铲冰效率。
本发明所述的V型连接杆2104为两根杆组成中间设有活动圆销可变形活动,可呈直线和V型结构,一般被广泛使用。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一般冰冻雨雪的恶劣天气中电缆易结冰,如不及时清除,会使电缆、电杆及塔不勘重负而损毁,造成巨大损失和给民众生活带来影响和不便,所以可进一步完善该产品的除冰机构,更有效实施除冰,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该产品体积小方便在高压线上移动通过低温传动器感应启动电机作为动力在高压线上左右移动进行除冰,可通过尖角锤冰、螺纹碎冰、刀片铲冰等多个步骤来进行除冰,可在温度较低情况下自行工作,可提前除冰防止大雪累积,降低除冰困难和提高效率,防止损失,达到正常供电的作用,方便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