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绵城市基础建设,具体涉及一种凸轮顶撞开闭的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现阶段,雨水从天而降会直接进入下水道进入河流;但是以现有的海绵城市的理来讲,希望雨水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就地消纳和利用;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技术方案来进行雨水的收集。如果在路面上埋设许多雨水收集装置,并且这些收集装置的上端面与路面平行,那么这样既可以收集雨水,又不会影响路面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凸轮顶撞开闭的雨水收集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凸轮顶撞开闭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底座、闭合装置和抽离管路;底座镶嵌在路面上并且底座的上端面与路面平齐;底座为内置空腔的长方体;底座的侧壁上成型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面上固定有上集水槽;上集水槽包括上部方形漏斗和下部的矩形框状的落水槽组成;上集水槽通过落水槽固定在支撑板上;上集水槽通过落水槽与支撑板和底座围成的下集水槽连通;下集水槽的侧壁上连接有若干抽离管路;抽离管路上固定有电控阀;底座的上侧壁中心处开设有圆柱孔状的引流槽;引流槽内上下滑行设置有引流块;底座的上侧壁位于引流槽的四周均匀开设有若干圆环弧状的进水口;遮挡单元上下滑动设置在进水口的下方;闭合装置包括驱动引流块的第一凸轮、驱动遮挡单元上下滑动的第二凸轮和闭合上集水槽出水口的下平移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上集水槽的侧壁与底座的侧壁之间形成一对左右对称的安装槽;上集水槽与底座上侧壁之间形成运行腔;运行腔的左右侧壁上枢接有中心轴;左侧的安装槽的支撑板的上端面上竖直向上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锥齿轮;中心轴左端固定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中心轴的中部固定有第一凸轮;中心轴位于第一凸轮的两侧固定有一对左右对称的第二凸轮;一对左右对称的第二凸轮与驱动遮挡单元的底面抵触;第一凸轮与引流块的底面抵触;中心轴的右端固定有第一齿轮;右侧的安装槽的前后侧壁之间固定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底座的右侧壁之间枢接有第二中心轴;第二中心轴的中心固定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中心轴的左部成型有螺纹;右侧的安装槽位于支撑板的上方水平开设有下平移槽;下平移块水平滑行在下平移槽内并且左端穿过落水槽的右侧壁插入落水槽的左侧壁;下平移块包括下部水平板和垂直固定在水平板上的连接板;下平移块通过连接板螺纹连接在第二中心轴的左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遮挡单元包括下部的圆环柱体状的滑行柱体和上部的若干均匀圆周分布的遮挡板;遮挡单元的遮挡板与底座的进水口相对;底座的前后侧壁上开设有一对前后对称的矩形导向槽;矩形导向槽的上下侧壁之间竖直固定有导柱;引流块包括圆柱形的中央引流板;中央引流板的外圆柱面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对连接板;一对连接板与进水口两侧间隙板相对;连接板的外端固定有与矩形导向槽相对的导向板;导向板中心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导向孔;导向板上下滑动在矩形导向槽内并且套设在导柱上;底座的上侧壁位于进水口的下方开设有遮挡滑行槽;遮挡滑行槽的左右两侧壁开设有一对左右对称的圆环弧状的遮挡导向槽;遮挡导向槽的上下侧壁之间竖直固定有遮挡导向柱;遮挡单元的滑行柱体的外圆柱面上固定有一对与遮挡导向槽相对的遮挡导向块;遮挡导向块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遮挡导向孔;遮挡导向块上下滑行设置在遮挡导向槽内并且套设在遮挡导向柱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引流块的上端面边线成型为倒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导柱套设有拉簧;拉簧上端固定在引流块的导向板的下端面上、下端固定在矩形导向槽的底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遮挡导向柱套设有压簧;压簧上端固定在遮挡导向槽的下侧壁上、下端固定在遮挡导向块的上端面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未下雨时,引流块与路面平齐并且进水口被遮挡单元关闭,不影响路面的使用;收集雨水时,引流块凸起、进水口打开,引导雨水经过上集水槽进入下集水槽内,这样提升了雨水收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1中A-A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引流块24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右侧的遮挡单元25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左侧的收集雨水时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底座;100、下集水槽;101、安装槽;102、引流槽;103、进水口;104、下平移槽;105、遮挡导向槽;106、遮挡导向柱;1061、压簧;107、矩形导向槽;108、导柱;11、上集水槽;110、方形漏斗;111、落水槽;12、支撑板;13、第二支撑板;20、闭合装置;21、驱动电机;210、第一锥齿轮;22、中心轴;221、第一凸轮;222、第二凸轮;223、第一齿轮;23、第二锥齿轮;24、引流块;241、中央引流板;242、连接板;243、导向板;2430、导向孔;25、遮挡单元;251、遮挡板;252、遮挡导向块;2520、遮挡导向孔;26、第二中心轴;261、第二齿轮;27、下平移块;30、抽离管路;31、电控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6所示,一种凸轮顶撞开闭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底座10、闭合装置20和抽离管路30;底座10镶嵌在路面上并且底座10的上端面与路面平齐;底座20为内置空腔的长方体;底座10的侧壁上成型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的上端面上固定有上集水槽11;上集水槽11包括上部方形漏斗110和下部的矩形框状的落水槽111组成;上集水槽11通过落水槽111固定在支撑板12上;上集水槽11通过落水槽111与支撑板12和底座20围成的下集水槽100连通;下集水槽100的侧壁上连接有若干抽离管路30;抽离管路30上固定有电控阀31;底座10的上侧壁中心处开设有圆柱孔状的引流槽102;引流槽102内上下滑行设置有引流块24;底座10的上侧壁位于引流槽102的四周均匀开设有若干圆环弧状的进水口103;遮挡单元25上下滑动设置在进水口103的下方;闭合装置20包括驱动引流块24的第一凸轮221、驱动遮挡单元25上下滑动的第二凸轮222和闭合上集水槽11出水口的下平移块27。
如图1、图2所示,上集水槽11的侧壁与底座10的侧壁之间形成一对左右对称的安装槽101;上集水槽11与底座10上侧壁之间形成运行腔;运行腔的左右侧壁上枢接有中心轴22;左侧的安装槽101的支撑板12的上端面上竖直向上固定有驱动电机21;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锥齿轮210;中心轴22左端固定有第二锥齿轮23;第二锥齿轮23与第一锥齿轮210啮合;中心轴22的中部固定有第一凸轮221;中心轴22位于第一凸轮221的两侧固定有一对左右对称的第二凸轮222;一对左右对称的第二凸轮222与驱动遮挡单元25的底面抵触;第一凸轮221与引流块24的底面抵触;中心轴22的右端固定有第一齿轮223;右侧的安装槽101的前后侧壁之间固定有第二支撑板13;第二支撑板13与底座10的右侧壁之间枢接有第二中心轴26;第二中心轴26的中心固定有第二齿轮261;第二齿轮261与第一齿轮223啮合;第二中心轴26的左部成型有螺纹;右侧的安装槽101位于支撑板12的上方水平开设有下平移槽104;下平移块27水平滑行在下平移槽104内并且左端穿过落水槽111的右侧壁插入落水槽111的左侧壁;下平移块27包括下部水平板和垂直固定在水平板上的连接板;下平移块27通过连接板螺纹连接在第二中心轴26的左部。
如图1~图6所示,遮挡单元25包括下部的圆环柱体状的滑行柱体和上部的若干均匀圆周分布的遮挡板251;遮挡单元25的遮挡板251与底座10的进水口103相对;底座10的前后侧壁上开设有一对前后对称的矩形导向槽107;矩形导向槽107的上下侧壁之间竖直固定有导柱108;引流块24包括圆柱形的中央引流板241;中央引流板241的外圆柱面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对连接板242;一对连接板242与进水口103两侧间隙板相对;连接板211的外端固定有与矩形导向槽107相对的导向板243;导向板243中心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导向孔2430;导向板243上下滑动在矩形导向槽107内并且套设在导柱108上;底座10的上侧壁位于进水口103的下方开设有遮挡滑行槽;遮挡滑行槽的左右两侧壁开设有一对左右对称的圆环弧状的遮挡导向槽105;遮挡导向槽105的上下侧壁之间竖直固定有遮挡导向柱106;遮挡单元25的滑行柱体的外圆柱面上固定有一对与遮挡导向槽105相对的遮挡导向块252;遮挡导向块252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遮挡导向孔2520;遮挡导向块252上下滑行设置在遮挡导向槽105内并且套设在遮挡导向柱106上。
如图1、图6所示,引流块24的上端面边线成型为倒角。
如图3所示,导柱108套设有拉簧(未画出);拉簧(未画出)上端固定在引流块24的导向板243的下端面上、下端固定在矩形导向槽107的底面上。
如图3、图5、图6所示,遮挡导向柱106套设有压簧1061;压簧1061上端固定在遮挡导向槽105的下侧壁上、下端固定在遮挡导向块252的上端面上。
收集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初始状态:引流块24位于最下方并且上端面与路面平齐,遮挡单元25处于最上方把进水口103遮蔽住;
当下雨时,驱动电机21带动第一锥齿轮210旋转;第一锥齿轮210通过第二锥齿轮23带动中心轴22旋转;中心轴22带动第一凸轮221、一对第二凸轮222和第一齿轮223旋转;启动随着第一凸轮221的旋转,引流块24向上滑行,同时随着一对第二凸轮222的旋转,遮挡单元25向下滑动,这样引流块24凸出,进水口103打开;第一齿轮223通过第二齿轮261带动第二中心轴26旋转,第二中心轴26带动下平移块27向右平移打开上集水槽11的出水口,雨水经过进水口103和上集水槽11进入下集水槽100内;
如果需要抽取下集水槽100的雨水,打开电控阀31,借助外部的抽水装置把雨水沿着抽离管路30抽离。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