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吸尘功能的农业机械用加工工作台。
背景技术
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农业机械包括农用动力机械。
农业机械在加工时通常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打磨抛光或去边次处理,加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粉尘漂浮,粉尘会给工作人员的身体带来危害,而且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视野,传统的加工工作台多为简单的框架结构,无法很好对加工产生的废尘进行收集处理,无法很好满足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吸尘功能的农业机械用加工工作台,解决了加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粉尘漂浮,粉尘会给工作人员的身体带来危害,而且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视野,传统的加工工作台多为简单的框架结构,无法很好对加工产生的废尘进行收集处理,无法很好满足使用需要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吸尘功能的农业机械用加工工作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右侧面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外螺纹连接有螺纹帽,所述螺纹柱的左端与第二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第一侧板的右侧面。
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驱动装置的外表面啮合,所述驱动装置的左侧面与凹槽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凹槽开设在第二侧板的右侧面,所述螺纹帽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顶板下表面开设的滑槽内,所述螺纹帽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吸尘斗,所述吸尘斗位于底座的正上方,所述吸尘斗的背面通过吸尘管与风机的抽风口相连通,所述吸尘管绕过顶板的后侧并延伸至顶板的上方,所述风机的下表面与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且四个支撑腿分别与底座下表面的四角处。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源,所述第二侧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开关,所述第一侧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开关。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电机机身的左侧面与凹槽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第一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机的型号为Y80M1-2,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风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形状为圆柱形,且凹槽的尺寸与电机的尺寸相匹配。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具有吸尘功能的农业机械用加工工作台,通过设置风机、螺纹柱、吸尘管、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驱动装置,风机工作通过吸尘管从吸尘斗内抽风,吸尘斗将加工产生的粉尘吸入后通过吸尘管进入风机通过风机的排尘管道排向外部通风管路,电机输出轴正转带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第一转轴和螺纹柱转动,螺纹柱转动带动螺纹连接的螺纹帽向左移动,螺纹帽带动吸尘斗向左移动,从而使得当加工时,吸尘斗能够调整到底座上表面加工的位置对加工产生的粉尘进行吸除,降低了粉尘给工作人员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避免了粉尘遮挡工作人员的视野。
2、该具有吸尘功能的农业机械用加工工作台,通过设置滑槽和滑块,螺纹帽移动带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从而避免了螺纹柱转动时带动螺纹帽发生转动,保证了吸尘斗移动的稳定性。
3、该具有吸尘功能的农业机械用加工工作台,通过设置第二转轴和第二轴承,从而使得螺纹柱带动第二转轴在第二轴承内的转动更加稳定,避免了螺纹柱左端在转动时发生偏移晃动,提高了螺纹柱转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吸尘斗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腿、3第一侧板、4顶板、5第二开关、6第二侧板、7第一轴承、8第一转轴、9从动齿轮、10驱动装置、101主动齿轮、102电机、11凹槽、12螺纹柱、13第二转轴、14第二轴承、15螺纹帽、16吸尘斗、17滑块、18滑槽、19风机、20吸尘管、21电源、22第一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吸尘功能的农业机械用加工工作台,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2,且四个支撑腿2分别与底座1下表面的四角处,通过设置底座1和支撑腿2,从而使得底座1通过支撑腿2的固定更加稳定,避免了底座1上进行打磨加工时发生晃动,提高了加工时底座1的稳定性,底座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6与顶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顶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源21,第二侧板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开关22,第一侧板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开关5,通过设置第一开关22和第二开关5,且第一开关22和第二开关5的型号均为Lw5d-16,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电机102和风机19进行操作,方便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第二侧板6的右侧面卡接有第一轴承7,第一轴承7内套接有第一转轴8,第一转轴8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12,螺纹柱12外螺纹连接有螺纹帽15,螺纹柱12的左端与第二转轴13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二转轴13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14,通过设置第二转轴13和第二轴承14,从而使得螺纹柱12带动第二转轴13在第二轴承14内的转动更加稳定,避免了螺纹柱12左端在转动时发生偏移晃动,提高了螺纹柱12转动的稳定性,第二轴承14卡接在第一侧板3的右侧面。
第一转轴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9,从动齿轮9与驱动装置10的外表面啮合,驱动装置10的左侧面与凹槽11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凹槽11,从而使得电机102在凹槽11内的固定更加稳定,避免了电机102工作时自身机身发生转动,提高了电机102工作时的稳定性,驱动装置10包括电机102,电机10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01,主动齿轮101与从动齿轮9啮合,电机102机身的左侧面与凹槽11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电机10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开关2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电源21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机102的型号为Y80M1-2,第二开关5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风机19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设置驱动装置10,从而使得电机102能够带动螺纹柱12转动,从而使得螺纹帽15能够带动吸尘斗16根据需要调整位置,方便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凹槽11开设在第二侧板6的右侧面,凹槽11的形状为圆柱形,且凹槽11的尺寸与电机102的尺寸相匹配,螺纹帽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17,滑块17滑动连接在顶板4下表面开设的滑槽18内,通过设置滑槽18和滑块17,螺纹帽15移动带动滑块17在滑槽18内移动,从而避免了螺纹柱12转动时带动螺纹帽15发生转动,保证了吸尘斗16移动的稳定性,螺纹帽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吸尘斗16,吸尘斗16位于底座1的正上方,吸尘斗16的背面通过吸尘管20与风机19的抽风口相连通,吸尘管20绕过顶板4的后侧并延伸至顶板4的上方,通过设置吸尘管20,且吸尘管20为硅胶软管,从而避免了吸尘斗16移动时拉动吸尘管20而导致吸尘管20破裂磨损,且吸尘管20的长度大于螺纹帽15在螺纹柱12外移动的距离,风机19的下表面与顶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为:
S1、将需要打磨的机械件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通过操作第一开关22使得电机102工作,电机102输出轴正转带动主动齿轮101和从动齿轮9转动,从动齿轮9带动第一转轴8和螺纹柱12转动,螺纹柱12转动带动螺纹连接的螺纹帽15向左移动,螺纹帽15带动吸尘斗16向左移动,移动到机械件上方后,通过操作第一开关22使得第一电机102停止工作;
S2、通过操作第二开关5使得风机19工作,风机19工作通过吸尘管20从吸尘斗16内抽风,吸尘斗16将加工产生的粉尘吸入后通过吸尘管20进入风机19通过风机19的排尘管道排向外部通风管路;
S3、打磨完成后,通过操作第二开关5使得风机19停止工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