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静态张力的身体肌肉锻炼装置

出售状态:已下证
专 利 号 :已交易,保密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专利分类:体育健身
出售价格:
直 接 购 买 联 系 客 服

详细介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静态张力的身体肌肉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健身,也成为了人们保持健康、锻炼形体的主要选择之一。健身的项目繁多,平板支撑、仰卧起坐等项目由于无需大型器械,而且动作简单易学,越来越受到健身爱好者的欢迎。但是这些锻炼项目都只能锻炼某一核心肌肉群,想要锻炼全身的肌肉群需要多组动作共同完成,事倍功半,针对越来越多的上班族来说,很难有这样多时间进行锻炼,为其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静态张力的身体肌肉锻炼装置,解决了上班族没有时间进行需要多组动作共同完成的全身锻炼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静态张力的身体肌肉锻炼装置,包括支撑锻炼机构、挤压锻炼机构和紧缩锻炼机构,所述支撑锻炼机构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底部的四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四侧的中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承压柱,所述承压柱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支撑台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对称固定连接有臂套,所述臂套顶部的正中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支撑台的一侧面开设有第一内攻螺纹槽。

所述挤压锻炼机构包括移动台,所述移动台底部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移动台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对称开设有嵌足槽,所述嵌足槽内腔的中部设置有抵足板,所述抵足板远离支撑台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负压弹簧,所述嵌足槽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对称开设有移动槽,所述抵足板正面和背面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移动条,所述移动台一侧面的正中开设有第二内攻螺纹槽。

优选的,所述紧缩锻炼机构包括辅助伸缩装置,所述辅助伸缩装置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辅助伸缩装置的中部套接有拉伸弹簧,所述固定板远离辅助伸缩装置一侧面的正中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板一侧面的正中设置有螺纹杆,所述固定板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固定板内壁另一侧面的正中固定连接有电动马达。

优选的,所述辅助伸缩装置包括固定筒和移动筒,所述固定筒一端的正中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固定连接有防偏圈,所述固定筒内壁的顶部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半球柱,所述固定筒内壁一侧面的正中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顶部和底部远离固定筒内壁的一侧对称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部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移动筒顶部和底部的一侧对称开设有压入槽,所述压入槽的槽口处固定连接有半球卡块,所述压入槽内壁两侧的中部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半球卡块靠近压入槽槽底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半球卡块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移动筒一端的正中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中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限位槽的槽口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圈。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和球柱,所述支撑板的中部开设有贯通支撑板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壁的正中开设有环形滑槽。

优选的,所述承压柱的一端弯折向下,所述防滑垫的底部与移动轮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抵足板的顶部贯穿嵌足槽的槽口并延伸至嵌足槽的外部,所述第一内攻螺纹槽与第二内攻螺纹槽相对设置,所述负压弹簧远离抵足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嵌足槽远离支撑台一侧面的内壁上,所述移动条远离抵足板的一端延伸至移动槽的内部并贴合移动槽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侧的固定板上,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内攻螺纹槽与第二内攻螺纹槽的内部并契合第一内攻螺纹槽与第二内攻螺纹槽内部的螺纹,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贯穿固定圈并延伸至固定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一侧的固定板上,所述移动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另一侧的固定板上,所述移动筒的一端贯穿防偏圈并延伸至固定筒的内部,所述半球卡块的顶部贯穿压入槽的槽口并延伸至压入槽的外部,所述半球柱与半球卡块交错设置并契合,所述复位弹簧远离半球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压入槽的槽底上,所述滑块远离半球卡块的一端延伸至滑槽的内部并贴合滑槽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远离固定筒内壁的一端贯穿限位圈并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所述滑轮的一端贯穿滑动槽的槽口并延伸至滑动槽的外部,所述滑轮的一端延伸至滑轨得到内部并契合滑轨上的轨道。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固定板内腔的中部,所述球柱固定连接在螺纹杆顶部和底部的中部,所述螺纹杆贯穿转动槽并延伸至固定板内腔的另一侧与电动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球柱远离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环形滑槽的内部并贴合环形滑槽的内壁。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静态张力的身体肌肉锻炼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静态张力的身体肌肉锻炼装置,通过平行设置在支撑台顶部两侧的臂套,让使用者用大臂支撑身体,为锻炼胸部、肩部和大臂肌肉提供有力的支撑。

(2)、该基于静态张力的身体肌肉锻炼装置,通过设置的支撑柱和承压柱配合工作,形成多点支撑,使支撑台的支撑稳定,防止支撑台受力不均匀发生倾倒,为肌肉锻炼提供有力的支撑。

(3)、该基于静态张力的身体肌肉锻炼装置,通过设置的防滑垫,运用缓冲增强支撑台的承载力,并通过其上的防滑纹防止支撑台使用时发生位移。

(4)、该基于静态张力的身体肌肉锻炼装置,通过设置的嵌足槽、抵足板、负压弹簧、移动槽、移动条的配合工作,通过接触脚底提供回弹力,达到锻炼小腿排肠肌的效果。

(5)、该基于静态张力的身体肌肉锻炼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内攻螺纹槽、第二内攻螺纹槽、固定板、螺纹杆、电动马达的配合工作,使支撑锻炼机构与紧缩锻炼机构、挤压锻炼机构与紧缩锻炼机构的连接稳定。

(6)、该基于静态张力的身体肌肉锻炼装置,通过设置的固定圈、支撑板、球柱、转动槽、环形滑槽的配合工作,使螺纹杆转动顺利地同时支撑稳定,防止螺纹杆脱离固定板,并为螺纹杆分担其所受到的剪应力。

(7)、该基于静态张力的身体肌肉锻炼装置,通过设置的支撑台、移动台、凹槽、移动轮、辅助伸缩装置、复位弹簧的配合工作,为大腿肌肉、腹部肌肉、腰部肌肉的锻炼提供有力的支撑。

(8)、该基于静态张力的身体肌肉锻炼装置,通过设置的掌握柱、肘垫、指槽、缓冲槽的配合工作,为手掌提供稳定的支撑点,为小臂的肌肉锻炼提供有力的支撑。

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工作,运用物理原理达到同步锻炼全身肌肉圈的效果,相同的锻炼时间达到更优的锻炼效果,避免了上班族没有时间锻炼的问题,为其身体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解决了上班族没有时间进行需要多组动作共同完成的全身锻炼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筒和移动筒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支撑锻炼机构、11支撑台、12支撑柱、13承压柱、14防滑垫、15臂套、16放置槽、17第一内攻螺纹槽、2挤压锻炼机构、21移动台、22凹槽、23移动轮、24嵌足槽、25抵足板、26负压弹簧、27移动槽、28移动条、29第二内攻螺纹槽、3紧缩锻炼机构、31辅助伸缩装置、311固定筒、312移动筒、313防偏圈、314半球柱、315限位杆、316滑轮、317压入槽、318半球卡块、319滑槽、3110复位弹簧、3111滑块、3112限位槽、3113滑轨、3114限位圈、32固定板、33拉伸弹簧、34固定圈、35螺纹杆、36支撑装置、361支撑板、362球柱、363转动槽、364环形滑槽、37电动马达、4静握锻炼机构、41掌握柱、42肘垫、43指槽、44缓冲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所用材料,方法和仪器,未经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材料,方法和仪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均可通过商业渠道获得。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基于静态张力的身体肌肉锻炼装置,包括支撑锻炼机构1、挤压锻炼机构2和紧缩锻炼机构3,支撑锻炼机构1包括支撑台11,支撑台11底部的四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2,支撑柱12四侧的中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承压柱13,承压柱13远离支撑柱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4,支撑台11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对称固定连接有臂套15,臂套15的数量为两个,臂套15在支撑台11顶部均匀分布,臂套15顶部的正中开设有放置槽16,通过平行设置在支撑台顶部两侧的臂套15,让使用者用大臂支撑身体,为锻炼胸部、肩部和大臂肌肉提供有力的支撑,支撑台11的一侧面开设有第一内攻螺纹槽17。

挤压锻炼机构2包括移动台21,移动台21底部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凹槽22,凹槽22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移动轮23,移动台21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对称开设有嵌足槽24,嵌足槽24内腔的中部设置有抵足板25,抵足板25远离支撑台1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负压弹簧26,负压弹簧26的数量不少于十二个,负压弹簧26在抵足板25的一侧面均匀分布,嵌足槽24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对称开设有移动槽27,抵足板25正面和背面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移动条28,移动槽27的数量不少于八个,移动槽27在嵌足槽24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匀分布,移动条28的数量与移动槽27的数量相适配,移动台21一侧面的正中开设有第二内攻螺纹槽29。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紧缩锻炼机构3包括辅助伸缩装置31,辅助伸缩装置31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2,辅助伸缩装置31的中部套接有拉伸弹簧33,固定板32远离辅助伸缩装置31一侧面的正中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圈34,固定板32一侧面的正中设置有螺纹杆35,固定板32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36,固定板32内壁另一侧面的正中固定连接有电动马达37。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辅助伸缩装置31包括固定筒311和移动筒312,固定筒311一端的正中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固定连接有防偏圈313,固定筒311内壁的顶部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半球柱314,固定筒311内壁一侧面的正中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15,限位杆315顶部和底部远离固定筒311内壁的一侧对称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部转动连接有滑轮316,移动筒312顶部和底部的一侧对称开设有压入槽317,压入槽317的槽口处固定连接有半球卡块318,压入槽317内壁两侧的中部对称开设有滑槽319,半球卡块318靠近压入槽317槽底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110,半球卡块318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3111,移动筒312一端的正中开设有限位槽3112,限位槽3112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中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滑轨3113,限位槽3112的槽口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圈3114。

实施例4:

如图3-4所示,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支撑装置36包括支撑板361和球柱362,支撑板361的中部开设有贯通支撑板361的转动槽363,转动槽363内壁的正中开设有环形滑槽364。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承压柱13的一端弯折向下,通过设置的支撑柱12和承压柱13配合工作,形成多点支撑,使支撑台11的支撑稳定,防止支撑台11受力不均匀发生倾倒,为肌肉锻炼提供有力的支撑,防滑垫14的底部与移动轮23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通过设置的防滑垫14,运用缓冲增强支撑台11的承载力,并通过其上的防滑纹防止支撑台11使用时发生位移,抵足板25的顶部贯穿嵌足槽24的槽口并延伸至嵌足槽24的外部,第一内攻螺纹槽17与第二内攻螺纹槽29相对设置,负压弹簧26远离抵足板2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嵌足槽24远离支撑台11一侧面的内壁上,移动条28远离抵足板25的一端延伸至移动槽27的内部并贴合移动槽27的内壁,移动条28配合移动槽27为抵足板25的移动提供轨道,使抵足板25的移动顺利,通过设置的嵌足槽24、抵足板25、负压弹簧26、移动槽27、移动条28的配合工作,通过接触脚底提供回弹力,达到锻炼小腿排肠肌的效果。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拉伸弹簧3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侧的固定板32上,螺纹杆35的一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内攻螺纹槽17与第二内攻螺纹槽29的内部并契合第一内攻螺纹槽17与第二内攻螺纹槽29内部的螺纹,螺纹杆35的另一端贯穿固定圈34并延伸至固定板32的内部,通过设置的支撑台11、移动台21、凹槽22、移动轮23、辅助伸缩装置31、复位弹簧33的配合工作,为大腿肌肉、腹部肌肉、腰部肌肉的锻炼提供有力的支撑。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2、3的基础上,固定筒3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一侧的固定板32上,移动筒3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另一侧的固定板32上,移动筒312的一端贯穿防偏圈313并延伸至固定筒311的内部,半球卡块318的顶部贯穿压入槽317的槽口并延伸至压入槽317的外部,半球柱314与半球卡块318交错设置并契合,防偏圈313配合球柱314、半球卡块318使移动筒312移出固定筒311顺利,复位弹簧3110远离半球卡块31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压入槽317的槽底上,滑块3111远离半球卡块318的一端延伸至滑槽319的内部并贴合滑槽319的内壁,滑块3111配合滑槽319为半球卡块318的移动提供轨道,使半球卡块318的移动顺利。

实施例8:

在实施例1、2、3的基础上,限位杆315远离固定筒311内壁的一端贯穿限位圈3114并延伸至限位槽3112的内部,滑轮316的一端贯穿滑动槽的槽口并延伸至滑动槽的外部,滑轮316的一端延伸至滑轨3113得到内部并契合滑轨3113上的轨道。

实施例9:

在实施例1、2、3、4的基础上,支撑板361固定连接在固定板32内腔的中部,球柱362固定连接在螺纹杆35顶部和底部的中部,螺纹杆35贯穿转动槽363并延伸至固定板32内腔的另一侧与电动马达3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球柱362远离螺纹杆35的一端延伸至环形滑槽364的内部并贴合环形滑槽364的内壁,通过设置的第一内攻螺纹槽17、第二内攻螺纹槽29、固定板32、螺纹杆35、电动马达37的配合工作,使支撑锻炼机构1与紧缩锻炼机构3、挤压锻炼机构2与紧缩锻炼机构3的连接稳定,通过设置的固定圈34、支撑板361、球柱362、转动槽363、环形滑槽364的配合工作,使螺纹杆35转动顺利地同时支撑稳定,防止螺纹杆35脱离固定板32,并为螺纹杆35分担其所受到的剪应力。

实施例10:

如图1-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放置槽16的内部设置有静握锻炼机构4,静握锻炼机构4包括掌握柱41和肘垫42,掌握柱41固定连接在放置槽16槽底远离移动台21的一侧,肘垫42固定连接在放置槽16槽底的另一侧,掌握柱41远离肘垫42的一侧面开设有契合手指的指槽43,方便使用者抓握和发力,肘垫42典故的正中开设有长条状契合肘部的缓冲槽44,适用于不同手臂长度的使用者,为使用者的肘部提供保护,通过设置的掌握柱41、肘垫42、指槽43、缓冲槽44的配合工作,为手掌提供稳定的支撑点,为小臂的肌肉锻炼提供有力的支撑。

该基于静态张力的身体肌肉锻炼装置使用时,使用者俯下身,将手掌放置在掌握柱41上握紧,使手指进入指槽43,将肘部防止在肘垫42的缓冲槽44内,将脚尖放入嵌足槽24内,脚底接触抵足板25,腰部、腹部、腿部发力,移动轮23带动移动台21移动,拉动移动筒312移出固定筒311,拉伸弹簧33发生形变,半球卡块318与半球柱314交错,半球卡块318受力进入压入槽317,复位弹簧3110发生形变,复位弹簧3110恢复形变推动半球卡块318移出压入槽317与半球柱314持续交错,滑轮316在滑轨3113上滚动,限位杆315移出限位槽3112,完成撑开,使用者保持水平状态,多方肌肉受力完成锻炼。

综上所述,该基于静态张力的身体肌肉锻炼装置,运用物理原理达到同步锻炼全身肌肉圈的效果,相同的锻炼时间达到更优的锻炼效果,避免了上班族没有时间锻炼的问题,为其身体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解决了上班族没有时间进行需要多组动作共同完成的全身锻炼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专 / 利 / 交 / 易 / 流 / 程

安 / 全 / 保 / 障

  • 确保每个项目方信息真实有效;
  • 提供全程贴身服务,专业客服人员全程跟进对接环节;
  • 提供专业的技术交易咨询服务,协助完成签约交易;
  • 提供资金担保服务,确保买方资金安全;
  • 提供交易订单存证数据,协助处理技术交易纠纷。

专 / 利 / 交 / 易 / 常 / 见 / 问 / 题

1、在赋翼网没有找到自己需要的专利怎么办?

答:如果在网站没有找到须要的专利,可联系客服提交自己的需求,工作人员会在十分钟内检索全网专利库,给满意的答复。

2、在赋翼网购买专利安全吗?

答:赋翼网所出售专利均经专利权人本人核实,专利真实有效,请放心购买。

3、购买专利是一次性收费吗? 还有其他的费用吗?

答:在赋翼网购买专利,均为一次性收费(办理期间客户另提其他要求除外)。

4、购买后多久能收到专利证书?

答:跟赋翼网签订合作合同后,工作人员会立刻办理进行手续办理,买专利最快7天下证(根据办理速度不同,具体下证时间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实际为准)。

5、购买后变更失败怎么办?

答:如遇到付款后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变更专利权人(含合同约定任何一项没有做到),经核实后赋翼网将在2个工作日内全额退款。

—— 购买专利 ——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推 荐 专 利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