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对连接线进行规划的计算机显示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计算机显示器接口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计算机显示器接口直接设置在显示器的背面壳体上,与显示器相互垂直,裸露的空气中,防尘防雨的效果较差,其次电源线和数据线连接在接口上,会与显示器相互垂直,占据较大的空间,不易进行线路的铺设,再有接口损坏后,更换维修需要拆卸显示器,十分的麻烦。
专利编号为CN2018208482260公开了一种内置式计算机显示器接口端,该装置虽能解决上述问题,但未考虑计算机显示屏在需要移动位置的时候,需要将接线从接线口内拆卸下,且该专利中对接线进行拆卸的步骤过多,以及在对接线与接线口进行安装的时候,因接线盒设置在显示器的底部,在进行安装的时候难免带来不便,如会使接线发生折弯,难免会对接线头部造成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对连接线进行规划的计算机显示器,达到不仅方便了显示器接线口与接线进行连接,且还保证了便于对线路进行铺设,也方便使用者对显示器后侧的灰尘进行清理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对连接线进行规划的计算机显示器,包括显示屏、防护装置和分线装置,所述显示屏的后侧外壁与分线装置的正侧外壁连接,所述分线装置的内侧与防护装置的两端连接,所述防护装置由伸缩杆、限位垫一、弹簧、滑块、连接块、限位垫二和支撑块组成,所述弹簧的底部与限位垫一的顶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输出杆与限位垫一的顶部连接,所述限位垫一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连接块相对的面连接,两侧的连接块相背的面与两侧的滑块相对的面连接,所述支撑块的顶部与限位垫二的底部连接。
所述分线装置由连接盒一、连接盒二、限位柱、限位块、驱动块、导轨、螺纹杆、内接螺纹块一和内接螺纹块二组成,所述导轨的正侧外壁与显示屏的后侧外壁连接,所述导轨的内侧与驱动块的外表面连接,所述驱动块的内侧与限位柱的外表面连接,所述限位柱在远离驱动块的一端与限位块的内侧连接,位于上侧的限位块在远离限位柱的一端与连接盒一的侧面连接,位于下侧的限位块在远离限位柱的一端与连接盒二的侧面连接,所述内接螺纹块一的正侧外壁与连接盒一的后侧外壁连接,所述内接螺纹块二的正侧外壁与连接盒二的后侧外壁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分别与内接螺纹块一和内接螺纹块二的内侧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顶部与连接盒一的内侧顶部连接,伸缩杆的底座与连接盒一的内侧顶部连接,伸缩杆位于弹簧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盒一的内壁设置有滑槽,滑槽的内侧与滑块的外表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盒二的内侧底部与支撑块的底部连接,限位垫一与限位垫二相对的面均设置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盒一和连接盒二对称设置,连接盒一和连接盒二相对的面均设置有凹口。
优选的,所述限位垫一位于连接盒一的内侧,限位垫二位于连接盒二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对连接线进行规划的计算机显示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盒一、连接盒二、限位柱、限位块、驱动块、导轨、螺纹杆、内接螺纹块一和内接螺纹块二的设置,首先通过将线路连接在显示器接头上,通过驱动块能够在导轨内滑动,只需使用者手动拉动两侧的连接盒一和连接盒二朝着相对的方向进行运动,使线路分别放置到相对应的凹口内,最后通过螺纹杆转入内接螺纹块一和内接螺纹块二的内侧,使连接盒一与连接盒二处于固定,从而达到显示器能够对线路进行合理的规划,便于对线路进行铺设,方便使用者拆卸进行移动,也方便使用者对显示器后侧的灰尘进行清理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杆、限位垫一、弹簧、滑槽、滑块、连接块、限位垫二和支撑块的设置,通过弹簧、伸缩杆、滑槽、滑块和连接块的配合,使限位垫一内侧开设的卡槽与限位垫二内侧开设的卡槽相连接,避免了限位垫一与限位垫二相接触时,所对应的卡槽位置发生偏移,使线路接头位置处无法放置在卡槽的内侧,因此该装置再对线路接头位置处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线路接头位置处出现折损的状况,造成计算机无法使用,同时也避免了水珠通过接线口处进入到显示器的内部,造成显示器烧毁,对显示器进一步的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显示屏、2防护装置、3分线装置、201伸缩杆、202限位垫一、203弹簧、204滑槽、205滑块、206连接块、207限位垫二、208支撑块、301连接盒一、302连接盒二、303限位柱、304限位块、305驱动块、306导轨、307螺纹杆、308内接螺纹块一、309凹口、310内接螺纹块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对连接线进行规划的计算机显示器,包括显示屏1、防护装置2和分线装置3,显示屏1的后侧外壁与分线装置3的正侧外壁固定连接,分线装置3的内侧与防护装置2的两端固定连接,防护装置2由伸缩杆201、限位垫一202、弹簧203、滑块205、连接块206、限位垫二207和支撑块208组成,弹簧203的底部与限位垫一202的顶部固定连接,伸缩杆201的输出杆与限位垫一202的顶部固定连接,限位垫一202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连接块206相对的面固定连接,两侧的连接块206相背的面与两侧的滑块205相对的面固定连接,支撑块208的顶部与限位垫二207的底部固定连接。
分线装置3由连接盒一301、连接盒二302、限位柱303、限位块304、驱动块305、导轨306、螺纹杆307、内接螺纹块一308和内接螺纹块二310组成,导轨306的正侧外壁与显示屏1的后侧外壁固定连接,导轨306的内侧与驱动块30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驱动块305的内侧与限位柱3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限位柱303在远离驱动块305的一端与限位块304的内侧固定连接,位于上侧的限位块304在远离限位柱303的一端与连接盒一301的侧面固定连接,位于下侧的限位块304在远离限位柱303的一端与连接盒二302的侧面固定连接,内接螺纹块一308的正侧外壁与连接盒一301的后侧外壁固定连接,内接螺纹块二310的正侧外壁与连接盒二302的后侧外壁固定连接,螺纹杆307的外表面分别与内接螺纹块一308和内接螺纹块二310的内侧螺纹连接,弹簧203的顶部与连接盒一301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伸缩杆201的底座与连接盒一301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伸缩杆201位于弹簧203的两侧,连接盒一301的内壁开设有滑槽204,滑槽204的内侧与滑块20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连接盒二302的内侧底部与支撑块208的底部固定连接,限位垫一202与限位垫二207相对的面均开设有卡槽,连接盒一301和连接盒二302对称设置,连接盒一301和连接盒二302相对的面均开设有凹口309,限位垫一202位于连接盒一301的内侧,限位垫二207位于连接盒二302的内侧。
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将线路连接在显示器接头上,通过驱动块305能够在导轨306内滑动,只需使用者手动拉动两侧的连接盒一301和连接盒二302朝着相对的方向进行运动,使线路分别放置到相对应的凹口309内,最后通过螺纹杆307转入内接螺纹块一308和内接螺纹块二310的内侧,使连接盒一301与连接盒二302处于固定,通过弹簧203、伸缩杆201、滑槽204、滑块205和连接块206的配合,使限位垫一202内侧开设的卡槽与限位垫二207内侧开设的卡槽相连接,避免了限位垫一202与限位垫二207相接触时,所对应的卡槽位置发生偏移,使线路接头位置处无法放置在卡槽的内侧。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盒一301、连接盒二302、限位柱303、限位块304、驱动块305、导轨306、螺纹杆307、内接螺纹块一308和内接螺纹块二310的设置,首先通过将线路连接在显示器接头上,通过驱动块305能够在导轨306内滑动,只需使用者手动拉动两侧的连接盒一301和连接盒二302朝着相对的方向进行运动,使线路分别放置到相对应的凹口309内,最后通过螺纹杆307转入内接螺纹块一308和内接螺纹块二310的内侧,使连接盒一301与连接盒二302处于固定,从而达到显示器能够对线路进行合理的规划,便于对线路进行铺设,方便使用者拆卸进行移动,也方便使用者对显示器后侧的灰尘进行清理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杆201、限位垫一202、弹簧203、滑槽204、滑块205、连接块206、限位垫二207和支撑块208的设置,通过弹簧203、伸缩杆201、滑槽204、滑块205和连接块206的配合,使限位垫一202内侧开设的卡槽与限位垫二207内侧开设的卡槽相连接,避免了限位垫一202与限位垫二207相接触时,所对应的卡槽位置发生偏移,使线路接头位置处无法放置在卡槽的内侧,因此该装置能对线路接头位置处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线路接头位置处出现折损,造成计算机无法使用的状况,同时也避免了水珠通过接线口处进入到显示器的内部,造成显示器烧毁,对显示器进一步的起到了保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