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稻鳅共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够避免饲料粘接的稻鳅共养用放料装置。
背景技术
投喂饲料是水产养殖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饲料的投喂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手工直接投喂,这种方式使得操作人员扰动强度大且投料效率低,还有一种是采用投料机进行投料。
但现有的水产养殖放料装置,造成了饲料抛撒不均匀的问题,以至于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还有饲料粘连在一起,不易于泥鳅吃食,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够避免饲料粘接的稻鳅共养用放料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饲料粘接的稻鳅共养用放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目前现有的水产养殖放料装置,造成了饲料抛撒不均匀的问题,以至于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还有饲料粘连在一起,不易于泥鳅吃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避免饲料粘接的稻鳅共养用放料装置,包括物料箱、底盘和转盘,所述物料箱的顶部安装有盖板,且物料箱的底部纵向设置有辊轴,所述辊轴的外侧连接有凸起牙,且辊轴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轴杆架,所述辊轴的后侧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下方设置有电机架,所述辊轴的下方安装有挡板,且挡板的后侧设置有伸缩杆,所述挡板的下方设置有弹射箱,且弹射箱的内部横向安装有弹射风叶,所述弹射风叶的左端设置有第二电机,且弹射风叶的前侧设置有导套,并且弹射风叶的下方设置有等料盒,所述底盘位于弹射箱的下方,且底盘与底架固定连接,并且底盘的右侧设置有伺服系统,所述转盘为与底盘的上方,且转盘的后方设置有齿轮,并且齿轮的中间通过连杆与辊轴的底端连接,所述物料箱和弹射箱位于底架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辊轴与凸起牙焊接连接,且辊轴与第一电机构成传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为双向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的外侧设置有螺纹结构。
优选的,所述挡板通过伸缩杆与电机架固定连接,且电机架与挡板构成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弹射箱与转盘为一体化结构,且转盘、连杆和第一电机构成传动结构,并且底盘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90°。
优选的,所述底盘的上方设置有槽状结构,且底盘的顶部贯穿转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能够避免饲料粘接的稻鳅共养用放料装置,能够自动投放食料,且食料落在水中不会粘连,而且能够调整一定的角度,解决洒食不均的问题;
1.设置有物料箱,便于盛放食料,且有盖板保护,防止露水打湿,老鼠、鸟类偷盗,不用人工每次喂食投料,节省劳动付出,并且物料箱底部的滚轴,使得物料箱在投食时不会积料;
2.设置有弹射箱,弹射箱有利于物料箱中落下的食料均匀弹出,不会出现食料粘连在一起的问题,且在弹射箱的底部设置了等料盒,便于等落未弹走的食料,便于节约;
3.设置有转盘,转盘便于该装置调整角度,解决投食不均的问题,且转盘与通过连杆与第一电机连接,且第一电机为双向电机,便于该装置来回投料,有利于泥鳅吃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物料箱;2、盖板;3、辊轴;4、凸起牙;5、第一电机;6、电机架;7、挡板;8、伸缩杆;9、弹射箱;10、弹射风叶;11、第二电机;12、底盘;13、转盘;14、导套;15、连杆;16、齿轮;17、伺服系统;18、轴杆架;19、底架;20、等料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能够避免饲料粘接的稻鳅共养用放料装置,包括物料箱1、盖板2、辊轴3、凸起牙4、第一电机5、电机架6、挡板7、伸缩杆8、弹射箱9、弹射风叶10、第二电机11、底盘12、转盘13、导套14、连杆15、齿轮16、伺服系统17、轴杆架18、底架19和等料盒20,物料箱1的顶部安装有盖板2,且物料箱1的底部纵向设置有辊轴3,辊轴3的外侧连接有凸起牙4,且辊轴3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轴杆架18,辊轴3的后侧安装有第一电机5,且第一电机5的下方设置有电机架6,辊轴3的下方安装有挡板7,且挡板7的后侧设置有伸缩杆8,挡板7的下方设置有弹射箱9,且弹射箱9的内部横向安装有弹射风叶10,弹射风叶10的左端设置有第二电机11,且弹射风叶10的前侧设置有导套14,并且弹射风叶10的下方设置有等料盒20,底盘12位于弹射箱9的下方,且底盘12与底架19固定连接,并且底盘12的右侧设置有伺服系统17,转盘13为与底盘12的上方,且转盘13的后方设置有齿轮16,并且齿轮16的中间通过连杆15与辊轴3的底端连接,物料箱1和弹射箱9位于底架19的上方。
如图1、2和3中辊轴3与凸起牙4焊接连接,且辊轴3与第一电机5构成传动结构,便于物料箱1中下料,第一电机5为双向电机,且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的外侧设置有螺纹结构,便于与连杆15连接转动,挡板7通过伸缩杆8与电机架6固定连接,且电机架6与挡板7构成伸缩结构,便于开启和控制出料量。
如图1、2和4中弹射箱9与转盘13为一体化结构,且转盘13、连杆15和第一电机5构成传动结构,并且底盘12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90°,便于投料均匀,底盘12的上方设置有槽状结构,且底盘12的顶部贯穿转盘13,便于转盘13转动,方便投料。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能够避免饲料粘接的稻鳅共养用放料装置时,首先将该装置运送到工作地点,底架19固定在地面上,打开盖板2向物料箱1中加入足量的食料,接通电源,启动该装置,伺服系统17控制型号为IHSS57-36-20的第一电机5转动,同时控制伸缩杆8收缩,从而带动挡板7打开,第一电机5下方的电机架6便于固定支撑第一电机5,同时还为伸缩杆8提供支撑点,与此同时型号为Y90S-2的第二电机11也开始转动,物料箱1底部的轴杆架18为辊轴3起到支撑作用,第一电机5带动辊轴3转动,物料箱1中的食料经辊轴3和凸起牙4的搅拌下落,落到弹射箱9中的弹射风叶10处时,被弹射风叶10转动击飞,弹射箱9前侧的导套14为击出的食料校正方向,而极少数没有被击飞的食料落在等料盒20内,等待回收,底盘12与底架19固定连接为转盘13提供支撑力,便于该装置的旋转,在第一电机5转动时同时连杆15的转动,连杆15在带动齿轮16转动,从而实现转盘13的转动,转盘13转动便于弹射箱9调整角度,便于投食料均匀,这就是该能够避免饲料粘接的稻鳅共养用放料装置的整个工作过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