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卷绕机

出售状态:已下证
专 利 号 :已交易,保密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分类:机械行业
出售价格:
直 接 购 买 联 系 客 服

详细介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电芯卷绕机,属于卷绕机领域。

背景技术

电芯指单个含有正、负极的电化学电芯,一般不直接使用,是通过专用机械进行运行形成一定的卷装结构。

现有技术无法自行实现对主要部件的局部润油,无法自行整机润油,整机润油时需人工对部件依次维护,费时费力人工成本高;芯线在输送时松落容易导致设备运行故障;卷绕的厚度和宽度无法灵活调节,导致造成误差无法进行包装或导致后期使用不方便,同时卷绕的宽度与厚度过宽或过厚也会导致设备运行困难或故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芯卷绕机,以解决无法自行实现对主要部件的局部润油,无法自行整机润油,整机润油时需人工对部件依次维护,费时费力人工成本高;芯线在输送时松落容易导致设备运行故障;卷绕的厚度和宽度无法灵活调节,导致造成误差无法进行包装或导致后期使用不方便,同时卷绕的宽度与厚度过宽或过厚也会导致设备运行困难或故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芯卷绕机,其结构包括卷绕机机框、活动门、入线盒、脚踏器、框座、控制板、储仓、卷绕机构,所述卷绕机机框前侧安装有活动门,二者组成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卷绕机机框位于框座上方,二者固定连接,所述脚踏器上端贯穿入线盒,二者接触,所述脚踏器与卷绕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入线盒安装在活动门的侧面,所述入线盒位于活动门远离储仓的一侧,所述框座设有控制板、储仓,所述控制板、储仓分别位于框座前侧面,二者相邻,所述卷绕机构安装在卷绕机机框内部,所述卷绕机构由宽度调节装置、绕线器、厚度调节装置、一位润油器、二位润油器、定线器、高度调节器、进线器、输送结构组成,所述宽度调节装置靠近绕线器的一端与绕线器的环面接触,所述宽度调节装置远离绕线器的一端与脚踏器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一位润油器分别与宽度调节装置、绕线器、厚度调节装置接触,所述绕线器位于厚度调节装置下方,二者处于同一轴线水平位,所述厚度调节装置与高度调节器通过拉动杆连接,所述拉动杆位于卷绕机机框的后方中心处,所述绕线器与一位润油器转动连接,所述一位润油器远离宽度调节装置的一端啮合在二位润油器上,所述二位润油器与一位润油器相邻,所述二位润油器位于定线器上方,所述定线器与进线器通过输送结构连接,所述高度调节器位于定线器与脚踏器的中间,所述进线器与输送结构相对,二者通过高温连接,所述一位润油器由辅助升降支板、储油盒、挤压器、辅助润油支架、转动杆、转动架、一位润油绕线环、润油线组成,所述辅助升降支板上端连接在储油盒后侧面底部,所述辅助升降支板底端安装在转动架上端,所述储油盒与辅助润油支架通过挤压器弹性连接,所述辅助润油支架远离挤压器的一端固定在转动架上端,并位于辅助升降支板与转动架的中间,所述转动杆与绕线器中心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远离绕线器的一端与转动架底部轴连接,所述润油线环绕一位润油绕线环,所述润油线的一端胶接在辅助润油支架上,另一端贯穿二位润油器,所述二位润油器由穿线器、出油管、绕线盘、储油筒、压油器、设线杆组成,所述穿线器啮合在出油管远离定线器的侧面,二者相互贯通,所述压油器设在储油筒内部,所述出油管与储油筒垂直连接,二者相互贯通,所述绕线盘设在储油筒下方,并与出油管相邻,所述绕线盘设有设线杆,二者组成为形机构,所述定线器由定线器联动板、一位啮齿、二位啮齿、三位啮齿、四位啮齿、外螺纹旋杆、弹簧、内螺纹旋环、翻转合页、咬合器组成,所述定线器联动板上端连接在绕线盘中心,所述定线器联动板底端与一位啮齿中心活动连接,所述一位啮齿与二位啮齿反向啮合,所述三位啮齿分别与二位啮齿、四位啮齿平行啮合,三者组成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四位啮齿与外螺纹旋杆垂直连接,所述内螺纹旋环设有一对,所述外螺纹旋杆贯穿内螺纹旋环,二者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旋环与咬合器通过位于上端的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四位啮齿、内螺纹旋环通过位于底端的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内螺纹旋环与翻转合页活动连接,所述翻转合页位于内螺纹旋环的中部,所述咬合器啮合有四位啮齿,所述高度调节器由固定底座、调节安装框、调节条层、卡杆组成,所述调节安装框底部与固定底座上方通过高温连接,所述调节安装框中部的凹槽设有调节条层,所述调节条层与卡杆配合,所述进线器由双位输线管、固定环轴、一部啮环、二部啮环、输送环轴、弹簧上顶器、固定嵌装座、嵌装安装滑动架、弧形转动器、推动转轴、紧线器组成,所述固定环轴胶接有双位输线管,所述一部啮环与二部啮环啮合,所述二部啮环与输送环轴活动连接,所述二部啮环与弹簧上顶器上端面接触,所述弹簧上顶器底端与固定嵌装座侧面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嵌装座与嵌装安装滑动架接触,所述嵌装安装滑动架与弧形转动器弹性连接,所述推动转轴与紧线器通过脚踏器接触,所述宽度调节装置贯穿卷绕机机框远离入线盒的一端与脚踏器上端连接,所述卡杆与设有手动推杆的控制板固定连接,所述卡杆位于控制板的右端后方。

进一步地,所述宽度调节装置包括支架、调节安装箱、调节输送架安装板、调节输送架、宽度调节架器本体、限位板、椎形转盘、杆架、转杆、推器,所述支架左侧焊接在卷绕机机框远离入线盒的内侧面,所述支架上端面与调节安装箱通过高温连接,所述调节输送架安装板与限位板远离绕线器的一端安装在调节安装箱内腔上,所述调节输送架安装板设有调节输送架,所述限位板位于椎形转盘的下方,二者分别与宽度调节架器本体接触,所述宽度调节架器本体滑动连接在调节输送架上,所述转杆贯穿杆架,所述限位板与杆架固定连接,所述转杆远离椎形转盘的一端与推器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厚度调节装置包括锁定安装板、滑动器、升降器,所述锁定安装板下表面与滑动器上端锁定,所述滑动器外侧面与升降器内侧面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器包括脚踏、压杆、加长压杆,所述脚踏侧面与压杆固定连接,所述压杆与加长压杆活动连接,所述脚踏、压杆相邻,所述脚踏、压杆分别位于加长压杆下端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结构设有一号绕线环、二号绕线环、三号绕线环、四号绕线环、五号绕线环、六号绕线环,所述一号绕线环、二号绕线环、三号绕线环、四号绕线环、五号绕线环、六号绕线环设有三个以上,所述一号绕线环、二号绕线环、三号绕线环、四号绕线环、五号绕线环、六号绕线环分别相邻。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电芯卷绕机,使用前在控制板上手动调节厚度调节装置的高度,在储油盒上加入适量的机油,完成后启动电源,电机进行运作带动绕线器和一部啮环的转动;绕线器在转动时,带动了转动杆的上下摆动,上摆时推动了辅助润油支架,通过辅助润油支架的上推挤压了挤压器实现了储放在储油盒上的机油滴漏到润油线上,即实现了对宽度调节装置、绕线器、厚度调节装置、一位润油器、二位润油器的间断性润油;同时,设备可实现整机润油或者在对设备定时维护期间进行对整机润油维护;实现整机润油时将润油线拉动,拉动后带动压油器的下压,将机油从储油筒底部挤出,然后将定线器的润油线拔出塞进线器内,让设备运转带动润油线的输送即实现整机润油;同时拉动润油线时绕线盘进行转动带动了一位啮齿、二位啮齿、三位啮齿、四位啮齿的配合转动,从而带动了外螺纹旋杆的旋转,通过外螺纹旋杆的旋转使内螺纹旋环进行移动,内螺纹旋环的移动带动了咬合器对润油线的夹紧或松开,即完成整机润油后将润油线从入线盒上拉出,拉出后通过定线器的运行自行回位;

进行卷绕芯线时,将两条芯线从入线盒穿入紧线器,当线穿过输送环轴时踩压脚踏带动压杆的下压实现加长压杆向推动转轴的方向移动,通过加长压杆的移动使脱离固定的推动转轴进行转动,转动时推动了紧线器,通过紧线器的移动缩小芯线的输送管口的宽度,是芯线在输送时不易松落;加长压杆移动的同时使脱离固定的弧形转动器进行转动,弧形转动器转动时使原本拉伸的弹簧上顶器上移,通过弹簧上顶器的上移推动了二部啮环实现了二部啮环与转动的一部啮环啮合,接着通过一部啮环带动卡杆的转动使芯线在双位输线管上继续输送,然后持续在输送结构上输送,直至输送至线器上进行卷绕;在踩压脚踏时加长压杆压动了推器带动转杆旋转,通过转杆的旋转带动椎形转盘对宽度调节架器本体的移动实现卷绕线的宽度调节,即踩压脚踏器实现对卷绕线的宽度调节,踩压的高度越高则卷绕的宽度就越窄,踩压越深则宽度越宽,完成后工人将卷好的芯线取下即可。

本发明通过设备运行带动对主要部件的局部润油,通过设备内部的润油机构能够实现整机润油,整机润油时无需人工对部件依次维护,省时省力人工成本低且自动化程度高;通过将输送芯线的管口错位变窄使芯线在输送时不会因为松落导致设备故障;通过手动调节和踩压调节进行对卷绕的厚度和宽度灵活调节,调节简单方便同时降低了误差,在进行包装或后期使用时更加方便,同时降低了卷绕芯线宽度与厚度过宽或过厚的问题,使设备运行顺畅、效率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芯卷绕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卷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卷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A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卷绕机机框-1、活动门-2、入线盒-3、脚踏器-4、框座-5、控制板-6、储仓-7、卷绕机构-8、宽度调节装置-80、绕线器-81、厚度调节装置-82、一位润油器-83、二位润油器-84、定线器-85、高度调节器-86、进线器-87、输送结构-88、辅助升降支板-830、储油盒-831、挤压器-832、辅助润油支架-833、转动杆-834、转动架-835、一位润油绕线环-836、润油线-837、穿线器-840、出油管-841、绕线盘-842、储油筒-843、压油器-844、设线杆-845、定线器联动板-850、一位啮齿-851、二位啮齿-852、三位啮齿-853、四位啮齿-854、外螺纹旋杆-855、弹簧-856、内螺纹旋环-857、翻转合页-858、咬合器-859、固定底座-860、调节安装框-861、调节条层-862、卡杆-863、双位输线管-870、固定环轴-871、一部啮环-872、二部啮环-873、输送环轴-874、弹簧上顶器-875、固定嵌装座-876、嵌装安装滑动架-877、弧形转动器-878、推动转轴-879、紧线器-8790、支架-800、调节安装箱-801、调节输送架安装板-802、调节输送架-803、宽度调节架器本体-804、限位板-805、椎形转盘-806、杆架-807、转杆-808、推器-809、锁定安装板-820、滑动器-821、升降器-822、脚踏-40、压杆-41、加长压杆-42、一号绕线环-881、二号绕线环-882、三号绕线环-883、四号绕线环-884、五号绕线环-885、六号绕线环-88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芯卷绕机:其结构包括卷绕机机框1、活动门2、入线盒3、脚踏器4、框座5、控制板6、储仓7、卷绕机构8,所述卷绕机机框1前侧安装有活动门2,二者组成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卷绕机机框1位于框座5上方,二者固定连接,所述脚踏器4上端贯穿入线盒3,二者接触,所述脚踏器4与卷绕机构8活动连接,所述入线盒3安装在活动门2的侧面,所述入线盒3位于活动门2远离储仓7的一侧,所述框座5设有控制板6、储仓7,所述控制板6、储仓7分别位于框座5前侧面,二者相邻,所述卷绕机构8安装在卷绕机机框1内部,所述卷绕机构8由宽度调节装置80、绕线器81、厚度调节装置82、一位润油器83、二位润油器84、定线器85、高度调节器86、进线器87、输送结构88组成,所述宽度调节装置80靠近绕线器81的一端与绕线器81的环面接触,所述宽度调节装置80远离绕线器81的一端与脚踏器4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一位润油器83分别与宽度调节装置80、绕线器81、厚度调节装置82接触,所述绕线器81位于厚度调节装置82下方,二者处于同一轴线水平位,所述厚度调节装置82与高度调节器86通过拉动杆连接,所述拉动杆位于卷绕机机框1的后方中心处,所述绕线器81与一位润油器83转动连接,所述一位润油器83远离宽度调节装置80的一端啮合在二位润油器84上,所述二位润油器84与一位润油器83相邻,所述二位润油器84位于定线器85上方,所述定线器85与进线器87通过输送结构88连接,所述高度调节器86位于定线器85与脚踏器4的中间,所述进线器87与输送结构88相对,二者通过高温连接,所述一位润油器83由辅助升降支板830、储油盒831、挤压器832、辅助润油支架833、转动杆834、转动架835、一位润油绕线环836、润油线837组成,所述辅助升降支板830上端连接在储油盒831后侧面底部,所述辅助升降支板830底端安装在转动架835上端,所述储油盒831与辅助润油支架833通过挤压器832弹性连接,所述辅助润油支架833远离挤压器832的一端固定在转动架835上端,并位于辅助升降支板830与转动架835的中间,所述转动杆834与绕线器81中心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834远离绕线器81的一端与转动架835底部轴连接,所述润油线837环绕一位润油绕线环836,所述润油线837的一端胶接在辅助润油支架833上,另一端贯穿二位润油器84,所述二位润油器84由穿线器840、出油管841、绕线盘842、储油筒843、压油器844、设线杆845组成,所述穿线器840啮合在出油管841远离定线器85的侧面,二者相互贯通,所述压油器844设在储油筒843内部,所述出油管841与储油筒843垂直连接,二者相互贯通,所述绕线盘842设在储油筒843下方,并与出油管841相邻,所述绕线盘842设有设线杆845,二者组成为9形机构,所述定线器85由定线器联动板850、一位啮齿851、二位啮齿852、三位啮齿853、四位啮齿854、外螺纹旋杆855、弹簧856、内螺纹旋环857、翻转合页858、咬合器859组成,所述定线器联动板850上端连接在绕线盘842中心,所述定线器联动板850底端与一位啮齿851中心活动连接,所述一位啮齿851与二位啮齿852反向啮合,所述三位啮齿853分别与二位啮齿852、四位啮齿854平行啮合,三者组成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四位啮齿854与外螺纹旋杆855垂直连接,所述内螺纹旋环857设有一对,所述外螺纹旋杆855贯穿内螺纹旋环857,二者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旋环857与咬合器859通过位于上端的弹簧856弹性连接,所述四位啮齿854、内螺纹旋环857通过位于底端的弹簧856弹性连接,所述内螺纹旋环857与翻转合页858活动连接,所述翻转合页858位于内螺纹旋环857的中部,所述咬合器859啮合有四位啮齿854,所述高度调节器86由固定底座860、调节安装框861、调节条层862、卡杆863组成,所述调节安装框861底部与固定底座860上方通过高温连接,所述调节安装框861中部的凹槽设有调节条层862,所述调节条层862与卡杆863配合,所述进线器87由双位输线管870、固定环轴871、一部啮环872、二部啮环873、输送环轴874、弹簧上顶器875、固定嵌装座876、嵌装安装滑动架877、弧形转动器878、推动转轴879、紧线器8790组成,所述固定环轴871胶接有双位输线管870,所述一部啮环872与二部啮环873啮合,所述二部啮环873与输送环轴874活动连接,所述二部啮环873与弹簧上顶器875上端面接触,所述弹簧上顶器875底端与固定嵌装座876侧面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嵌装座876与嵌装安装滑动架877接触,所述嵌装安装滑动架877与弧形转动器878弹性连接,所述推动转轴879与紧线器8790通过脚踏器4接触,所述宽度调节装置80贯穿卷绕机机框1远离入线盒3的一端与脚踏器4上端连接,所述卡杆863与设有手动推杆的控制板6固定连接,所述卡杆863位于控制板6的右端后方,所述宽度调节装置80包括支架800、调节安装箱801、调节输送架安装板802、调节输送架803、宽度调节架器本体804、限位板805、椎形转盘806、杆架807、转杆808、推器809,所述支架800左侧焊接在卷绕机机框1远离入线盒3的内侧面,所述支架800上端面与调节安装箱801通过高温连接,所述调节输送架安装板802与限位板805远离绕线器81的一端安装在调节安装箱801内腔上,所述调节输送架安装板802设有调节输送架803,所述限位板805位于椎形转盘806的下方,二者分别与宽度调节架器本体804接触,所述宽度调节架器本体804滑动连接在调节输送架803上,所述转杆808贯穿杆架807,所述限位板805与杆架807固定连接,所述转杆808远离椎形转盘806的一端与推器809转动连接,通过踩压实现宽度自动调节,使用方便灵活,所述厚度调节装置82包括锁定安装板820、滑动器821、升降器822,所述锁定安装板820下表面与滑动器821上端锁定,所述滑动器821外侧面与升降器822内侧面滑动连接,能够准确调节卷绕的厚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所述脚踏器4包括脚踏40、压杆41、加长压杆42,所述脚踏40侧面与压杆41固定连接,所述压杆41与加长压杆42活动连接,所述脚踏40、压杆41相邻,所述脚踏40、压杆41分别位于加长压杆42下端内侧,通过踩压可实现对芯线的输送加固和对芯线卷绕的宽度调节,使用灵活利用率高,所述输送结构88设有一号绕线环881、二号绕线环882、三号绕线环883、四号绕线环884、五号绕线环885、六号绕线环886,所述一号绕线环881、二号绕线环882、三号绕线环883、四号绕线环884、五号绕线环885、六号绕线环886设有三个以上,所述一号绕线环881、二号绕线环882、三号绕线环883、四号绕线环884、五号绕线环885、六号绕线环886分别相邻,实现了双线输送,输送有序且效率提高。

本专利所说的脚踏器4是一种通过踩压实现压杆推动物件的器具,设计有扣层可实现对踩压深度选择。

使用前在控制板6上手动调节厚度调节装置82的高度,在储油盒831上加入适量的机油,完成后启动电源,电机进行运作带动绕线器81和一部啮环872的转动;绕线器81在转动时,带动了转动杆834的上下摆动,上摆时推动了辅助润油支架833,通过辅助润油支架833的上推挤压了挤压器832实现了储放在储油盒831上的机油滴漏到润油线837上,即实现了对宽度调节装置80、绕线器81、厚度调节装置82、一位润油器83、二位润油器84的间断性润油;同时,设备可实现整机润油或者在对设备定时维护期间进行对整机润油维护;实现整机润油时将润油线拉动,拉动后带动压油器844的下压,将机油从储油筒843底部挤出,然后将定线器85的润油线拔出塞进线器8790内,让设备运转带动润油线的输送即实现整机润油;同时拉动润油线时绕线盘842进行转动带动了一位啮齿851、二位啮齿852、三位啮齿853、四位啮齿854的配合转动,从而带动了外螺纹旋杆855的旋转,通过外螺纹旋杆855的旋转使内螺纹旋环857进行移动,内螺纹旋环857的移动带动了咬合器859对润油线的夹紧或松开,即完成整机润油后将润油线从入线盒3上拉出,拉出后通过定线器85的运行自行回位;

进行卷绕芯线时,将两条芯线从入线盒3穿入紧线器8790,当线穿过输送环轴874时踩压脚踏40带动压杆41的下压实现加长压杆42向推动转轴879的方向移动,通过加长压杆42的移动使脱离固定的推动转轴879进行转动,转动时推动了紧线器8790,通过紧线器8790的移动缩小芯线的输送管口的宽度,是芯线在输送时不易松落;加长压杆42移动的同时使脱离固定的弧形转动器878进行转动,弧形转动器878转动时使原本拉伸的弹簧上顶器875上移,通过弹簧上顶器875的上移推动了二部啮环873实现了二部啮环873与转动的一部啮环872啮合,接着通过一部啮环872带动卡杆863的转动使芯线在双位输线管870上继续输送,然后持续在输送结构88上输送,直至输送至线器81上进行卷绕;在踩压脚踏40时加长压杆42压动了推器809带动转杆808旋转,通过转杆808的旋转带动椎形转盘806对宽度调节架器本体804的移动实现卷绕线的宽度调节,即踩压脚踏器4实现对卷绕线的宽度调节,踩压的高度越高则卷绕的宽度就越窄,踩压越深则宽度越宽,完成后工人将卷好的芯线取下即可。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无法自行实现对主要部件的局部润油,无法自行整机润油,整机润油时需人工对部件依次维护,费时费力人工成本高;芯线在输送时松落容易导致设备运行故障;卷绕的厚度和宽度无法灵活调节,导致造成误差无法进行包装或导致后期使用不方便,同时卷绕的宽度与厚度过宽或过厚也会导致设备运行困难或故障,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以达到通过设备运行带动对主要部件的局部润油,通过设备内部的润油机构能够实现整机润油,整机润油时无需人工对部件依次维护,省时省力人工成本低且自动化程度高;通过将输送芯线的管口错位变窄使芯线在输送时不会因为松落导致设备故障;通过手动调节和踩压调节进行对卷绕的厚度和宽度灵活调节,调节简单方便同时降低了误差,在进行包装或后期使用时更加方便,同时降低了卷绕芯线宽度与厚度过宽或过厚的问题,使设备运行顺畅、效率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专 / 利 / 交 / 易 / 流 / 程

安 / 全 / 保 / 障

  • 确保每个项目方信息真实有效;
  • 提供全程贴身服务,专业客服人员全程跟进对接环节;
  • 提供专业的技术交易咨询服务,协助完成签约交易;
  • 提供资金担保服务,确保买方资金安全;
  • 提供交易订单存证数据,协助处理技术交易纠纷。

专 / 利 / 交 / 易 / 常 / 见 / 问 / 题

1、在赋翼网没有找到自己需要的专利怎么办?

答:如果在网站没有找到须要的专利,可联系客服提交自己的需求,工作人员会在十分钟内检索全网专利库,给满意的答复。

2、在赋翼网购买专利安全吗?

答:赋翼网所出售专利均经专利权人本人核实,专利真实有效,请放心购买。

3、购买专利是一次性收费吗? 还有其他的费用吗?

答:在赋翼网购买专利,均为一次性收费(办理期间客户另提其他要求除外)。

4、购买后多久能收到专利证书?

答:跟赋翼网签订合作合同后,工作人员会立刻办理进行手续办理,买专利最快7天下证(根据办理速度不同,具体下证时间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实际为准)。

5、购买后变更失败怎么办?

答:如遇到付款后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变更专利权人(含合同约定任何一项没有做到),经核实后赋翼网将在2个工作日内全额退款。

—— 购买专利 ——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推 荐 专 利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