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登山旅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登山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很多人假期必备的项目之一;
尤其是登山,但是每年因为登山所产生的安全事故不断的增加,尤其在爬山的时候,容易鞋容易打滑,从而导致膝盖和地面接触造成伤害,在下山走路的时候由于重心前移容易刹不住从而跌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在爬山的时候,容易鞋容易打滑,从而导致膝盖和地面接触造成伤害,在下山走路的时候由于重心前移容易刹不住从而跌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登山辅助工具,包括第一辅助板和第二辅助板,所述第一辅助板和第二辅助板之间还设有第一活动装置和第二活动装置,所述第一辅助板和第二辅助板之间通过卡轴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卡轴上,所述第一支撑杆背离卡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管,所述第一弧形管通过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杆,所述第一辅助板上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气腔,所述第一气腔上通过第一卡槽卡接有密封橡胶板,所述第二弧形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气腔上,所述第一弧形管的一端与第一气腔连通,所述第一弧形管靠近第一气腔的一端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主磁石,所述第一主磁石内开设有连通孔,所述卡轴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背离卡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杆,所述第一弧形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辅磁石,所述第一主磁石和第一辅磁石相对的一侧磁极相同,所述第一弧形管靠近第一辅磁石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一弧形杆滑动连接在第一弧形管内,所述第二辅助板上设有和第一气腔位置对称的第二气腔,所述第二气腔上还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弧形杆背离第一弧形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气腔,所述第二辅助板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内设有缓冲装置。
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套一端的侧壁上,所述安装套的另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磁性板,所述磁性板的一侧吸附有永磁体,所述安装套和第二气腔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装置和第二活动装置结构以及连接关系相同,所述第二活动装置包括第二弧形管和第二弧形杆,所述第二弧形管的一端连通第二气腔,所述第二弧形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气腔上,所述第二弧形杆滑动连接在第二弧形套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当爬山者的脚打滑的时候,膝盖会和地面接触,此时已经膨胀后的缓冲气囊会起到保护膝盖的作用,在缓冲气囊膨胀的时候,第一辅磁石慢慢的靠近第一主磁石的一侧,之间会产生排斥力,当膝盖弯曲的时候该排斥力会起到支撑身体重量的作用,从而减少对膝盖称重的负担,当身体向上移动的时候排斥力会产生向上的支撑力,同时可以对膝盖起到减负的作用;
2、当下山膝盖弯曲的时候,第二弧形管中的气流会通过安装套和第二气腔之间的连通处喷射,从而使得永磁块在安装套内移动,并使得永磁体慢慢的压缩弹簧,在永磁体向前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动量守恒可以减缓人向下移动的速度,这样增加人下山的稳定性,这样增加了爬山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登山辅助工具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登山辅助工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登山辅助工具爬山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登山辅助工具下山时前脚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登山辅助工具下山时前脚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辅助板、2第一气腔、3第一主磁石、4第一连接板、5第一弧形管、6第一连通口、7第一辅磁石、8第一弧形杆、9永磁块、10磁性板、11弹簧、12矩形腔、13安装套、14卡轴、15缓冲气囊、16第一支撑杆、17密封橡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5,一种登山辅助工具,包括第一辅助板1和第二辅助板,第一辅助板1和第二辅助板之间还设有第一活动装置和第二活动装置,第一辅助板1和第二辅助板之间通过卡轴14和13转动连接,第一活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16,第一支撑杆16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卡轴14上,第一支撑杆16背离卡轴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管5,第一弧形管5通过第一连接板4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杆,第一辅助板1上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气腔2,第一气腔2上通过第一卡槽卡接有密封橡胶板17,第二弧形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气腔2上,第一弧形管5的一端与第一气腔2连通,第一弧形管5靠近第一气腔2的一端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主磁石3,第一主磁石3内开设有连通孔,卡轴14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背离卡轴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杆8,第一弧形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辅磁石7,第一主磁石3和第一辅磁石7相对的一侧磁极相同,第一弧形管5靠近第一辅磁石7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连通口6,第一弧形杆8滑动连接在第一弧形管5内。
第一活动装置和第二活动装置结构以及连接关系相同,第二活动装置包括第二弧形管和第二弧形杆,第二弧形管的一端连通第二气腔,第二弧形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气腔2上,第二弧形杆滑动连接在第二弧形套内,第二辅助板上设有和第一气腔2位置对称的第二气腔,第二气腔上还设有第二卡槽,第一弧形杆8背离第一弧形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气腔,第二辅助板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安装套13。
安装套13内设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弹簧11,弹簧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套13一端的侧壁上,安装套13的另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磁性板10,磁性板10的一侧吸附有永磁体9,安装套13和第二气腔相互连通。
本发明中,将第一辅助板1和第二辅助板绑在腿的外侧,第一辅助板1位于大腿外侧,第二辅助板位于小腿外侧,此时缓冲气囊15会包裹在膝盖上;
爬山的时候将密封橡胶板17卡在第二卡槽内,从而使得第二气腔和安装套13相互之间是不流通,当膝盖弯曲的时候,会带动第一辅助板1和第二辅助板之间会产生一定的角度,此时第一弧形杆8在第一弧形管5内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弧形管5内部的空气通过第一气腔2进入缓冲气囊15,缓冲气囊15慢慢的膨胀并鼓起,然后包裹在膝盖上,当爬山者的脚打滑的时候,膝盖会和地面接触,此时已经膨胀后的缓冲气囊15会起到保护膝盖的作用,在缓冲气囊15膨胀的时候,第一辅磁石7慢慢的靠近第一主磁石3的一侧,之间会产生排斥力,当膝盖弯曲的时候该排斥力会起到支撑身体重量的作用,从而减少对膝盖称重的负担,当身体向上移动的时候排斥力会产生向上的支撑力,同时可以对膝盖起到减负的作用;
当爬山者向下走动的时候将密封橡胶板17卡在第一卡槽内,此时第一气腔2和缓冲气囊15不流通,下山的时候由于是下坡路,所以人在走动的时候重心会向前移动,容易使得人不稳,当下山膝盖弯曲的时候,第二弧形管中的气流会通过安装套13和第二气腔之间的连通处喷射,从而使得永磁块9在安装套13内移动,并使得永磁体9慢慢的压缩弹簧11,在永磁体9向前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动量守恒可以减缓人向下移动的速度,这样增加人下山的稳定性,这样增加了爬山者的安全,然后弹簧11产生弹力将永磁体9回弹被磁性板10吸附,从而实现循环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