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光照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影响之下物联化的体现。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柜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光照调节功能是一个十分重要且使用的功能,所以人们对光照调节装置加入智能家居的前景十分看好。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现有的光照调节装置通常都需要人为控制,不但浪费时间而且麻烦,无法根据阳光的强度进行自我调节,适用性差;并且现有的光照调节装置的安装拆卸通常较为困难,无法根据使用需要安装在不同的地点,通常需要购置多个相同的装置,耗费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光照调节装置,具备无需人为控制、智能化程度较高、使用方便、安装拆卸简单、适用性较强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光照调节装置通常都需要人为控制,不但浪费时间而且麻烦,无法根据阳光的强度进行自我调节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光照调节装置,包括安装机构、控制机构与光照控量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底端设有安装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右上侧设有光照控量机构;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顶壁左侧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设有电机室,所述电机室内底壁右侧设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左侧传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传动轮底端同轴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底端贯穿控制箱顶壁与控制箱内的底壁相连接,所述丝杆包括上丝杆与下丝杆,所述上丝杆外表面的螺纹从左至右呈向上倾斜状,所述下丝杆外表面的螺纹从左至右呈向下倾斜状,所述上丝杆与下丝杆外侧均套设有的滑块,所述丝杆的右侧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内设有滑动槽,两个所述滑块的右端均贯穿滑动槽并与滑动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动块内竖直设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与控制箱内的顶壁与底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均铰链连接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的末端均与立柱的上下两部一侧铰链连接,所述立柱上部的另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末端贯穿控制箱前壁并与转动板铰链连接,所述转动板的末端铰链连接有调光板,所述调光板的中部一侧铰链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末端与控制箱顶壁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光照控量装置包括控量板,所述转动板内部为空心结构且内部水平设有四组控量板,四组所述控量板的中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四个所述转动的末端均贯穿转动板的一侧侧壁并分别与一号轮、二号轮、三号轮、四号轮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轮与二号轮外侧套设有第一同步带,所述二号轮与三号轮外侧套设有第二同步带,所述三号轮与四号轮外侧套设有第三同步带,所述四号轮的右侧设有第二主动轮且四号轮与主动轮的外侧套设有第四同步带,所述第二主动轮底端同轴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末端与第二电动机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安装在转动板的右侧壁上,所述控制箱的左侧壁上部设有光照传感器,所述控制箱左侧壁下部设有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光照传感器通过无线信号接收器与人工智能终端相连接。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控制机构底端设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L形安装杆且L形安装杆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控制箱底壁上,所述控制线底壁右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动柱,滑动柱的底端伸出滑槽并延伸至控制箱外侧,所述滑动柱右侧壁中部设有固定轴承,所述固定轴承内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右端贯穿固定块并与转柄固定连接。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主动轮与从动轮外侧套设有第五同步带,所述第五同步带内侧表面上设有多个与第一主动轮、从动轮啮合的轮齿。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立柱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与控制箱内的顶壁与底壁相抵。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两个所述滑块内均设有与丝杆外表面相匹配的螺纹。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四个所述控量板的两端均呈圆弧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有的控制箱、第一电动机、第一主动轮、丝杆使得立柱可以在控制箱内左右移动,从而转动板可以转动,以达到随着太阳的运动而遮挡阳光的目的,并且通过设置有第二电动机、控量板、一号轮、二号轮、三号轮、四号轮使得随着控量板的转动可以起到控制阳光通过率的作用,并且通过设置有光照传感器、人工智能终端、无线信号接收器使得该装置既可以依靠人工智能终端自动运转,也可以通过向无线信号接收器发送指令人为操控,使用方便,适宜推广;
2、通过设置有的L形安装杆、固定螺栓、螺杆、滑动柱使得该装置可以便捷的安装拆卸,并且可以安装在需要安装的地方,适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光照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光照调节装置的控制箱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光照调节装置的转动板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光照调节装置的转动板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光照调节装置的滑动槽的示意图。
图中:1-控制箱、2-电机室、3-第一电动机、4-上丝杆、5-下丝杆、6-滑块、7-隔板、8-滑动槽、9-滑动块、10-竖杆、11-转动杆、12-立柱、13-调光板、14-连杆、15-控量板、16-转轴、17-一号轮、18-二号轮、19-三号轮、20-四号轮、21-第一同步带、22-第二同步带、23-第三同步带、24-第四同步带、25-旋转轴、26-第二电动机、27-光照传感器、28-无线信号接收器、29-L形安装杆、30-滑动柱、31-螺杆、32-固定块、33-第五同步带、34-转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5,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光照调节装置,包括安装机构、控制机构与光照控量机构,控制机构底端设有安装机构,控制机构右上侧设有光照控量机构;
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箱1,控制箱1顶壁左侧设有固定架,固定架内设有电机室2,电机室2内底壁右侧设有第一电动机3,第一电动机3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有第一主动轮,第一主动轮左侧传动连接有从动轮,从动轮底端同轴连接有丝杆,丝杆的底端贯穿控制箱1顶壁与控制箱1内的底壁相连接,丝杆包括上丝杆4与下丝杆5,上丝杆4外表面的螺纹从左至右呈向上倾斜状,下丝杆5外表面的螺纹从左至右呈向下倾斜状,上丝杆4与下丝杆5外侧均套设有的滑块6,丝杆的右侧设有隔板7,隔板7内设有滑动槽8,两个滑块6的右端均贯穿滑动槽8并与滑动块9固定连接,两个滑动块9内竖直设有竖杆10,竖杆10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与控制箱1内的顶壁与底壁固定连接,两个滑动块9的一侧均铰链连接有转动杆11,两个转动杆11的末端均与立柱12的上下两部一侧铰链连接,立柱12上部的另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末端贯穿控制箱1前壁并与转动板34铰链连接,转动板34的末端铰链连接有调光板13,调光板13的中部一侧铰链连接有连杆14,连杆14的末端与控制箱1顶壁右端固定连接;
光照控量机构包括控量板15,转动板34内部为空心结构且内部水平设有四组控量板15,四组控量板15的中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16,四个转轴16的末端均贯穿转动板34的一侧侧壁并分别与一号轮17、二号轮18、三号轮19、四号轮20固定连接,一号轮17与二号轮18外侧套设有第一同步带21,二号轮18与三号轮19外侧套设有第二同步带22,三号轮19与四号轮20外侧套设有第三同步带23,四号轮20的右侧设有第二主动轮且四号轮20与第二主动轮的外侧套设有第四同步带24,第二主动轮底端同轴连接有旋转轴25,旋转轴25的末端与第二电动机26的输出端同轴连接,第二电动机26安装在转动板34的右侧壁上,控制箱1的左侧壁上部设有光照传感器27,控制箱1左侧壁下部设有无线信号接收器28,光照传感器27通过无线信号接收器28与人工智能终端相连接,通过设置有的控制箱1、第一电动机3、第一主动轮、丝杆使得立柱12可以在控制箱1内左右移动,从而转动板34可以转动,以达到随着太阳的运动而遮挡阳光的目的,并且通过设置有第二电动机26、控量板15、一号轮17、二号轮18、三号轮19、四号轮20使得随着控量板15的转动可以起到控制阳光通过率的作用,并且通过设置有光照传感器27、人工智能终端、无线信号接收器28使得该装置既可以依靠人工智能终端自动运转,也可以通过向无线信号接收器28发送指令人为操控,使用方便,适宜推广。
控制机构底端设有安装机构,安装机构包括L形安装杆29且L形安装杆29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控制箱底壁上,控制箱1底壁右侧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动柱30,滑动柱30的底端伸出滑槽并延伸至控制箱1外侧,滑动柱30右侧壁中部设有固定轴承,固定轴承内设有螺杆31,螺杆31的右端贯穿固定块32并与转柄固定连接,第一主动轮与从动轮外侧套设有第五同步带33,第五同步带33内侧表面上设有多个与第一主动轮、从动轮啮合的轮齿,立柱12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与控制箱1内的顶壁与底壁相抵,两个滑块6内均设有与丝杆外表面相匹配的螺纹,四个控量板15的两端均呈圆弧状,通过设置有的L形安装杆29、固定螺栓、螺杆31、滑动柱30使得该装置可以便捷的安装拆卸,并且可以安装在需要安装的地方,适用性较强。
使用时,光照传感器27对外界的光照强度进行检测,并随时将检测结果输送至人工智能终端,然后人工智能终端分析后控制内部各用电器进行工作,当转动板34需要转动时,打开第一电动机3,第一电动机3带动第一主动轮转动,第一主动轮带动第五同步带33转动,第五同步带33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丝杆转动,从而滑块6向两侧移动,滑动块9向两侧移动,转动杆11转动,使得立柱12左右移动,从而转动板34转动,转动板34转动带动调光板13转动,当透光率需要调节时,打开第二电动机26,第二电动机26带动第二主动轮转动,第二主动轮带动第一同步带21、第二同步带22、第三同步带23、第四同步带24转动,从而一号轮17、二号轮18、三号轮19、四号轮20转动,控量板15转动,透光率得到调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