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建筑桥领域的智能自动渠排水系统,属于排水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排水系统是指排水的收集、输送、水质的处理和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用以除涝、防渍、防盐的各级排水沟道及建筑物的总称,它主要由田间排水调节网、各级排水沟、蓄涝湖泊、排水闸、抽排泵站和排水容泄区等组成,排水区的多余水量首先汇入田间排水调节网,然后经各级排水沟或经湖泊滞蓄后再由排水闸或抽排站排至容泄区。
但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传统的用于建筑桥领域的智能自动渠排水系统在使用时底部的下接导水管安装都需要借助螺丝刀等工具才能安装,且安装时间长,无法直接进行安装,装置实用性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桥领域的智能自动渠排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传统的用于建筑桥领域的智能自动渠排水系统在使用时底部的下接导水管安装都需要借助螺丝刀等工具才能安装,且安装时间长,无法直接进行安装,装置实用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建筑桥领域的智能自动渠排水系统,其结构包括密封盖加强筋、排水管密封盖主体、排水管体、锥形预埋管、下接导水管、水管快速接头、排水过滤孔、固定螺栓安装孔,所述密封盖加强筋焊接于排水管密封盖主体上表面中间且与排水管密封盖主体相互平行,所述固定螺栓安装孔贯穿连接于排水管密封盖主体上表面左右两端且相互平行,所述排水管密封盖主体置放于排水管体上方且与排水管体为同心圆结构,所述排水过滤孔等距均匀分布于排水管体侧面,所述排水管体垂直安装于锥形预埋管顶部中间并与于锥形预埋管为同心圆结构,所述水管快速接头顶端与锥形预埋管底部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下接导水管安装于水管快速接头下方并与水管快速接头相互平行,所述水管快速接头由预埋管固定夹、接头保护壳、夹紧控制把手、排污密封门、排污过滤装置、导水管连接头、排污齿轮组、排污控制按钮、夹紧传动结构组成,所述预埋管固定夹安装于接头保护壳内顶部,所述夹紧控制把手机械连接于接头保护壳左侧从上往下三分之二处,所述夹紧传动结构一端与夹紧控制把手相互啮合,另一端与预埋管固定夹底部嵌套在一起,所述排污密封门机械连接于接头保护壳左侧夹紧控制把手的下方并与接头保护壳相互平行,所述排污控制按钮嵌套于接头保护壳右侧从上往下四分之三处,所述排污齿轮组一端与排污控制按钮相互啮合,所述排污齿轮组另一端与排污过滤装置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排污过滤装置安装于接头保护壳内从下往上七分之一处并与接头保护壳相互平行,所述导水管连接头位于接头保护壳底部且与接头保护壳为同心圆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预埋管固定夹由固定夹主体、弹簧固定环、固定夹驱动臂、第一定滑轮、驱动臂控制块、螺旋弹簧、预埋管密封套组成,所述驱动臂控制块安装于接头保护壳内中间,所述固定夹驱动臂位于驱动臂控制块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定滑轮机械连接于固定夹驱动臂底部并与驱动臂控制块左右两侧表面紧贴在一起,所述固定夹主体安装于固定夹驱动臂上方,所述弹簧固定环螺纹连接于固定夹驱动臂内侧,所述螺旋弹簧嵌套于弹簧固定环之间,所述预埋管密封套嵌套于固定夹主体内侧且与固定夹主体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控制把手由把手固定套、螺旋连动杆、控制把手主体、第一传动齿轮组成,所述把手固定套焊接于接头保护壳内左侧,所述螺旋连动杆贯穿连接于把手固定套中间,所述控制把手主体机械连接于螺旋连动杆左侧,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位于螺旋连动杆右侧下方且与螺旋连动杆相互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排污过滤装置由排污杆、污泥过滤网、过滤网固定架组成,所述过滤网固定架安装于接头保护壳内左下角,所述污泥过滤网嵌套于过滤网固定架上表面中间,所述排污杆位于过滤网固定架上方并与过滤网固定架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排污齿轮组由扇形齿轮盘、齿轮盘固定架、齿轮盘立柱、第二传动齿轮、齿轮连动杆、第三传动齿轮组成,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位于排污控制按钮上方,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位于第三传动齿轮左下角并与第三传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齿轮连动杆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正面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齿轮盘立柱垂直焊接于第二传动齿轮正面,所述齿轮盘固定架嵌套于第二传动齿轮正面齿轮盘立柱的外侧并与齿轮盘立柱间隙配合,所述扇形齿轮盘安装于齿轮盘固定架下方并与排污杆相互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排污控制按钮由按钮连动杆、第一弹簧固定座、自复位弹簧、防水密封圈、第二弹簧固定座、控制按钮主体组成,所述控制按钮主体嵌套于接头保护壳右侧从上往下四分之三处,所述第二弹簧固定座紧靠于控制按钮主体左侧,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座紧贴于接头保护壳右侧,所述按钮连动杆螺纹连接于控制按钮主体左侧,所述自复位弹簧安装于第一弹簧固定座与第二弹簧固定座之间,所述防水密封圈嵌套于按钮连动杆与接头保护壳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传动结构由连接架固定盘、驱动连接架、环形齿轮盘、第四传动齿轮、滑动块、滑块运动轨道、滑块联动杆组成,所述环形齿轮盘位于夹紧控制把手上方且与第一传动齿轮机械连接,所述连接架固定盘焊接于环形齿轮盘右上角,所述驱动连接架嵌套于连接架固定盘正面中间,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安装于驱动连接架底部并与环形齿轮盘相互啮合,所述滑块运动轨道焊接于驱动连接架右侧并与驱动连接架相互平行,所述滑动块嵌套于滑块运动轨道中间并与滑块运动轨道间隙配合,所述滑块联动杆安装于滑动块上方且顶部与驱动臂控制块底部嵌套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按钮连动杆与接头保护壳连接处安装有防水密封圈,有效的避免灰尘或者水珠流入水管快速接头内部,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用于建筑桥领域的智能自动渠排水系统,将控制把手主体向左弯折,然后将接头保护壳顶部插入锥形预埋管底部,旋转控制把手主体,控制把手主体带动右侧的螺旋连动杆同步转动,螺旋连动杆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转动,第一传动齿轮通过传动皮带带动上方的环形齿轮盘同步转动,第四传动齿轮位于环形齿轮盘右侧并与环形齿轮盘啮合,因此环形齿轮盘带动第四传动齿轮转动,第四传动齿轮带动连接架固定盘右侧的驱动连接架逆时针旋转,驱动连接架右侧的滑块运动轨道向上提升并带动滑动块主动,滑动块带动上方的滑块联动杆向上提升,滑块联动杆带动上方的驱动臂控制块通过第一定滑轮将固定夹驱动臂向两侧挤压,固定夹驱动臂带动固定夹主体将锥形预埋管夹紧固定,预埋管密封套与锥形预埋管紧贴在一起,污泥过滤网可以有效的对排水系统进行过滤,当污泥过多时,按压控制按钮主体,控制按钮主体带动按钮连动杆向左移动,按钮连动杆带动上方的第三传动齿轮转动,第三传动齿轮通过齿轮连动杆带动第二传动齿轮旋转,第二传动齿轮正面的齿轮盘立柱带动齿轮盘固定架向左摆动,齿轮盘固定架底部的扇形齿轮盘同时向左摆动并带动下方的排污杆将污泥过滤网上的污泥排出,本发明实现了用于建筑桥领域的智能自动渠排水系统通过安装有水管快速接头,用于建筑桥领域的智能自动渠排水系统在使用时底部的下接导水管安装时无需借助螺丝刀等工具就能安装且有效的缩短安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装置实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建筑桥领域的智能自动渠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水管快速接头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水管快速接头的内部结构详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水管快速接头的工作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水管快速接头的工作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图4中A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密封盖加强筋-1、排水管密封盖主体-2、排水管体-3、锥形预埋管-4、下接导水管-5、水管快速接头-6、排水过滤孔-7、固定螺栓安装孔-8、预埋管固定夹-601、接头保护壳-602、夹紧控制把手-603、排污密封门-604、排污过滤装置-605、导水管连接头-606、排污齿轮组-607、排污控制按钮-608、夹紧传动结构-609、固定夹主体-60101、弹簧固定环-60102、固定夹驱动臂-60103、第一定滑轮-60104、驱动臂控制块-60105、螺旋弹簧-60106、预埋管密封套-60107、把手固定套-60301、螺旋连动杆-60302、控制把手主体-60303、第一传动齿轮-60304、排污杆-60501、污泥过滤网-60502、过滤网固定架-60503、扇形齿轮盘-60701、齿轮盘固定架-60702、齿轮盘立柱-60703、第二传动齿轮-60704、齿轮连动杆-60705、第三传动齿轮-60706、按钮连动杆-60801、第一弹簧固定座-60802、自复位弹簧-60803、防水密封圈-60804、第二弹簧固定座-60805、控制按钮主体-60806、连接架固定盘-60901、驱动连接架-60902、环形齿轮盘-60903、第四传动齿轮-60904、滑动块-60905、滑块运动轨道-60906、滑块联动杆-6090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桥领域的智能自动渠排水系统,其结构包括密封盖加强筋1、排水管密封盖主体2、排水管体3、锥形预埋管4、下接导水管5、水管快速接头6、排水过滤孔7、固定螺栓安装孔8,所述密封盖加强筋1焊接于排水管密封盖主体2上表面中间且与排水管密封盖主体2相互平行,所述固定螺栓安装孔8贯穿连接于排水管密封盖主体2上表面左右两端且相互平行,所述排水管密封盖主体2置放于排水管体3上方且与排水管体3为同心圆结构,所述排水过滤孔7等距均匀分布于排水管体3侧面,所述排水管体3垂直安装于锥形预埋管4顶部中间并与于锥形预埋管4为同心圆结构,所述水管快速接头6顶端与锥形预埋管4底部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下接导水管5安装于水管快速接头6下方并与水管快速接头6相互平行,所述水管快速接头6由预埋管固定夹601、接头保护壳602、夹紧控制把手603、排污密封门604、排污过滤装置605、导水管连接头606、排污齿轮组607、排污控制按钮608、夹紧传动结构609组成,所述预埋管固定夹601安装于接头保护壳602内顶部,所述夹紧控制把手603机械连接于接头保护壳602左侧从上往下三分之二处,所述夹紧传动结构609一端与夹紧控制把手603相互啮合,另一端与预埋管固定夹601底部嵌套在一起,所述排污密封门604机械连接于接头保护壳602左侧夹紧控制把手603的下方并与接头保护壳602相互平行,所述排污控制按钮608嵌套于接头保护壳602右侧从上往下四分之三处,所述排污齿轮组607一端与排污控制按钮608相互啮合,所述排污齿轮组607另一端与排污过滤装置605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排污过滤装置605安装于接头保护壳602内从下往上七分之一处并与接头保护壳602相互平行,所述导水管连接头606位于接头保护壳602底部且与接头保护壳602为同心圆结构,所述预埋管固定夹601由固定夹主体60101、弹簧固定环60102、固定夹驱动臂60103、第一定滑轮60104、驱动臂控制块60105、螺旋弹簧60106、预埋管密封套60107组成,所述驱动臂控制块60105安装于接头保护壳602内中间,所述固定夹驱动臂60103位于驱动臂控制块60105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定滑轮60104机械连接于固定夹驱动臂60103底部并与驱动臂控制块60105左右两侧表面紧贴在一起,所述固定夹主体60101安装于固定夹驱动臂60103上方,所述弹簧固定环60102螺纹连接于固定夹驱动臂60103内侧,所述螺旋弹簧60106嵌套于弹簧固定环60102之间,所述预埋管密封套60107嵌套于固定夹主体60101内侧且与固定夹主体60101相互平行,所述夹紧控制把手603由把手固定套60301、螺旋连动杆60302、控制把手主体60303、第一传动齿轮60304组成,所述把手固定套60301焊接于接头保护壳602内左侧,所述螺旋连动杆60302贯穿连接于把手固定套60301中间,所述控制把手主体60303机械连接于螺旋连动杆60302左侧,所述第一传动齿轮60304位于螺旋连动杆60302右侧下方且与螺旋连动杆60302相互啮合,所述排污过滤装置605由排污杆60501、污泥过滤网60502、过滤网固定架60503组成,所述过滤网固定架60503安装于接头保护壳602内左下角,所述污泥过滤网60502嵌套于过滤网固定架60503上表面中间,所述排污杆60501位于过滤网固定架60503上方并与过滤网固定架60503相互平行,所述排污齿轮组607由扇形齿轮盘60701、齿轮盘固定架60702、齿轮盘立柱60703、第二传动齿轮60704、齿轮连动杆60705、第三传动齿轮60706组成,所述第三传动齿轮60706位于排污控制按钮608上方,所述第二传动齿轮60704位于第三传动齿轮60706左下角并与第三传动齿轮60706相互啮合,所述齿轮连动杆60705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传动齿轮60704、第三传动齿轮60706正面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齿轮盘立柱60703垂直焊接于第二传动齿轮60704正面,所述齿轮盘固定架60702嵌套于第二传动齿轮60704正面齿轮盘立柱60703的外侧并与齿轮盘立柱60703间隙配合,所述扇形齿轮盘60701安装于齿轮盘固定架60702下方并与排污杆60501相互啮合,所述排污控制按钮608由按钮连动杆60801、第一弹簧固定座60802、自复位弹簧60803、防水密封圈60804、第二弹簧固定座60805、控制按钮主体60806组成,所述控制按钮主体60806嵌套于接头保护壳602右侧从上往下四分之三处,所述第二弹簧固定座60805紧靠于控制按钮主体60806左侧,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座60802紧贴于接头保护壳602右侧,所述按钮连动杆60801螺纹连接于控制按钮主体60806左侧,所述自复位弹簧60803安装于第一弹簧固定座60802与第二弹簧固定座60805之间,所述防水密封圈60804嵌套于按钮连动杆60801与接头保护壳602连接处,所述夹紧传动结构609由连接架固定盘60901、驱动连接架60902、环形齿轮盘60903、第四传动齿轮60904、滑动块60905、滑块运动轨道60906、滑块联动杆60907组成,所述环形齿轮盘60903位于夹紧控制把手603上方且与第一传动齿轮60304机械连接,所述连接架固定盘60901焊接于环形齿轮盘60903右上角,所述驱动连接架60902嵌套于连接架固定盘60901正面中间,所述第四传动齿轮60904安装于驱动连接架60902底部并与环形齿轮盘60903相互啮合,所述滑块运动轨道60906焊接于驱动连接架60902右侧并与驱动连接架60902相互平行,所述滑动块60905嵌套于滑块运动轨道60906中间并与滑块运动轨道60906间隙配合,所述滑块联动杆60907安装于滑动块60905上方且顶部与驱动臂控制块60105底部嵌套在一起,所述按钮连动杆60801与接头保护壳602连接处安装有防水密封圈60804,有效的避免灰尘或者水珠流入水管快速接头6内部,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本发明所述的第一定滑轮60104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由可绕中心轴转动有沟槽的圆盘和跨过圆盘的柔索所组成的可以绕着中心轴旋转的简单机械叫做滑轮,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在进行使用时,将控制把手主体60303向左弯折,然后将接头保护壳602顶部插入锥形预埋管4底部,旋转控制把手主体60303,控制把手主体60303带动右侧的螺旋连动杆60302同步转动,螺旋连动杆60302带动第一传动齿轮60304转动,第一传动齿轮60304通过传动皮带带动上方的环形齿轮盘60903同步转动,第四传动齿轮60904位于环形齿轮盘60903右侧并与环形齿轮盘60903啮合,因此环形齿轮盘60903带动第四传动齿轮60904转动,第四传动齿轮60904带动连接架固定盘60901右侧的驱动连接架60902逆时针旋转,驱动连接架60902右侧的滑块运动轨道60906向上提升并带动滑动块60905主动,滑动块60905带动上方的滑块联动杆60907向上提升,滑块联动杆60907带动上方的驱动臂控制块60105通过第一定滑轮60104将固定夹驱动臂60103向两侧挤压,固定夹驱动臂60103带动固定夹主体60101将锥形预埋管4夹紧固定,预埋管密封套60107与锥形预埋管4紧贴在一起,污泥过滤网60502可以有效的对排水系统进行过滤,当污泥过多时,按压控制按钮主体60806,控制按钮主体60806带动按钮连动杆60801向左移动,按钮连动杆60801带动上方的第三传动齿轮60706转动,第三传动齿轮60706通过齿轮连动杆60705带动第二传动齿轮60704旋转,第二传动齿轮60704正面的齿轮盘立柱60703带动齿轮盘固定架60702向左摆动,齿轮盘固定架60702底部的扇形齿轮盘60701同时向左摆动并带动下方的排污杆60501将污泥过滤网60502上的污泥排出。
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传统的用于建筑桥领域的智能自动渠排水系统在使用时底部的下接导水管安装都需要借助螺丝刀等工具才能安装,且安装时间长,无法直接进行安装,装置实用性差,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发明实现了用于建筑桥领域的智能自动渠排水系统通过安装有水管快速接头,用于建筑桥领域的智能自动渠排水系统在使用时底部的下接导水管安装时无需借助螺丝刀等工具就能安装且有效的缩短安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装置实用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