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高压线除雪除水防冻装置,属于防冻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冬季高压线路大面积覆冰,导致高压线路不堪重负而断线,使电力设施遭到严重破坏,这种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给中华大地输电线路带来了极大破坏,高压线除冰问题因此受到重视,常用的人工除冰法,就是操作工人手持长杆对高压线上的冰块进行敲打,这种办法效率低,环境对操作的限制极大,而且操作工人的安全也难以保证。
目前技术公用的人工除冰法对高压线的防冻无持续性的作用,从而使防冻除冰后还会再次冻结高压线,达不到机械鼓动热风持续降解雪水的效果,对气压的检测欠缺,捕捉融化点的操作效率低,除冰费时费力,且容易使冻结冰面开裂,造成未防冻先损坏高压线的后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线除雪除水防冻装置,以解决人工除冰法对高压线的防冻无持续性的作用,从而使防冻除冰后还会再次冻结高压线,达不到机械鼓动热风持续降解雪水的效果,对气压的检测欠缺,捕捉融化点的操作效率低,除冰费时费力,且容易使冻结冰面开裂,造成未防冻先损坏高压线的后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压线除雪除水防冻装置,其结构包括:轴动电机、配电方块、鼓风回转筒、检测压力表、握柄把手杆、工作观察窗、热风筒槽、增压热风机、集成电控箱、工控主板,所述热风筒槽焊接在增压热风机的左侧,所述增压热风机的底面紧贴于集成电控箱的顶面上,所述工控主板通过导线与集成电控箱的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工控主板纵向紧贴于集成电控箱的前侧,所述工作观察窗嵌套于增压热风机的内部,所述检测压力表通过框环与增压热风机扣合在一起,所述握柄把手杆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安装于增压热风机的左右上角,所述轴动电机与配电方块为一体结构,所述轴动电机通过转轴与鼓风回转筒机械连接并且轴心共线,所述鼓风回转筒焊接在增压热风机的右侧并且相互贯通,所述配电方块通过电缆与集成电控箱电连接,所述增压热风机设有水箱浮球装置、连杆曳引机构、棘轮回转装置、支架顶推机构、滚轮摩擦装置、风扇轴转机构、齿轮压降装置、涡轮增压机构,所述水箱浮球装置的浮球通过连杆曳引机构与棘轮回转装置的旋转杆机械连接,所述棘轮回转装置与水箱浮球装置分别安装于连杆曳引机构的上下两端,所述棘轮回转装置通过支架顶推机构与滚轮摩擦装置活动连接,所述滚轮摩擦装置与棘轮回转装置安设在支架顶推机构的左右两端,所述风扇轴转机构通过齿轮压降装置与涡轮增压机构机械连接,所述齿轮压降装置与涡轮增压机构右端的齿块相啮合,所述齿轮压降装置安设在支架顶推机构的正下方,所述滚轮摩擦装置与涡轮增压机构分别安装于风扇轴转机构的上下两侧,所述风扇轴转机构的转轴与涡轮增压机构的转轴相互平行,所述风扇轴转机构安装于热风筒槽的右侧。
可选地,所述水箱浮球装置由按钮顶推座、活塞杆、火花塞、水箱壳体、水轮体、双槽反绳轮、牵拉滑轮、钢丝拉索、气囊浮球组成,所述按钮顶推座通过活塞杆与火花塞机械连接并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活塞杆与火花塞均插嵌在水箱壳体的底部,所述活塞杆通过水轮体与双槽反绳轮活动连接,所述双槽反绳轮通过钢丝拉索与牵拉滑轮机械连接,所述水轮体与分别双槽反绳轮均安设在牵拉滑轮的右下角,所述钢丝拉索的右端焊接在气囊浮球的左上角,所述气囊浮球通过钢丝拉索与双槽反绳轮活动连接,所述气囊浮球安装于棘轮回转装置的正下方,所述水箱壳体安设在滚轮摩擦装置的右下角。
可选地,所述连杆曳引机构由折叠连杆、卡扣夹块、T字支座、对重块缸体、弹簧管组成,所述折叠连杆的外表面与卡扣夹块的凹槽扣合在一起,所述卡扣夹块焊接在弹簧管的右端,所述T字支座插嵌在对重块缸体的左下角,所述弹簧管安设在对重块缸体的右端,所述对重块缸体通过弹簧管与卡扣夹块活动连接,所述折叠连杆、卡扣夹块、T字支座、对重块缸体、弹簧管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对重块缸体安设在风扇轴转机构的右侧。
可选地,所述棘轮回转装置由球杆支柱、曳引杆、方形滑块、方框轨道架、橡胶框环、棘轮体、钩爪耳板组成,所述球杆支柱的顶端与曳引杆的底端嵌套成一体,所述曳引杆通过方形滑块与方框轨道架机械连接,所述曳引杆的顶端插嵌在方形滑块的内部,所述棘轮体与钩爪耳板的底端相啮合,所述钩爪耳板安设在棘轮体与橡胶框环的顶部,所述棘轮体纵向紧贴于橡胶框环顶部的前侧,所述棘轮体与齿轮压降装置的齿轮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可选地,所述支架顶推机构由柱筒吊架、双球帽推杆、弹簧丝、斜拉联动杆、杆件三脚架组成,所述双球帽推杆横向贯穿柱筒吊架的内部,所述柱筒吊架的内槽面与双球帽推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斜拉联动杆的底端呈四十五度角倾斜插嵌在双球帽推杆的左上角,所述斜拉联动杆与杆件三脚架为一体结构,所述弹簧丝的左端焊接在杆件三脚架的右端,所述杆件三脚架与双球帽推杆相互平行,所述杆件三脚架与滚轮摩擦装置的弹簧机械连接。
可选地,所述滚轮摩擦装置由顶压块、复位弹簧、橡胶柱杆、耳板支座、内燃缸体、三角滑轮架、滚轮体组成,所述顶压块通过复位弹簧与橡胶柱杆机械连接,所述滚轮体设有两个并且均焊接在橡胶柱杆左侧的上下两端,所述三角滑轮架安设在橡胶柱杆的右下角,所述耳板支座设有两个并且均通过纽扣与内燃缸体的顶部扣合在一起,所述橡胶柱杆通过三角滑轮架、滚轮体与内燃缸体活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通过顶压块与杆件三脚架机械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安装于水箱壳体的左上角。
可选地,所述风扇轴转机构由轴承柱筒、风扇叶轮、滚子轴承、螺纹转轴杆、锥齿轮体、轮体滑架杆、辊轮体、轴承座、机械开关座组成,所述滚子轴承嵌套于轴承柱筒内部的右侧,所述轴承柱筒贯穿风扇叶轮的轴心并且焊接成一体,所述滚子轴承与锥齿轮体分别安装于螺纹转轴杆的左右两侧,所述轮体滑架杆与辊轮体活动连接,所述螺纹转轴杆插嵌在轴承座的左侧,所述轮体滑架杆与辊轮体均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安设在轴承座左侧的上下两端,所述轴承座的右面紧贴于机械开关座的左侧,所述螺纹转轴杆通过皮带与齿轮压降装置的齿轴杆机械连接,所述风扇叶轮与涡轮增压机构的螺旋桨相互平行。
可选地,所述齿轮压降装置由伸缩弹簧管、齿槽板块、齿块轴杆、齿轮圆盘、橡胶传送带、旋转齿条块、弯钩压降板组成,所述伸缩弹簧管呈四十五度角倾斜插嵌在齿槽板块的左下角,所述齿槽板块与齿块轴杆相啮合,所述齿槽板块与齿轮圆盘分别安装于齿块轴杆的左右两侧,所述齿块轴杆与齿轮圆盘相啮合,所述齿轮圆盘安设在橡胶传送带的左下角,所述齿轮圆盘与旋转齿条块相啮合,所述弯钩压降板嵌套于旋转齿条块的左端,所述齿块轴杆、齿轮圆盘、棘轮体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齿块轴杆通过皮带与螺纹转轴杆机械连接。
可选地,所述涡轮增压机构由球帽转轴杆、弹簧柱筒架、辊筒柱块、传输皮带、涡轮螺旋桨、光轴电机、开关板组成,所述球帽转轴杆贯穿弹簧柱筒架的内部并且插嵌在轴心涡轮螺旋桨的左侧,所述涡轮螺旋桨安装于弹簧柱筒架的右侧,所述球帽转轴杆通过传输皮带与辊筒柱块机械连接,所述辊筒柱块嵌套于光轴电机的左端,所述开关板插嵌在光轴电机的右侧,所述球帽转轴杆与涡轮螺旋桨轴心共线。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高压线除雪除水防冻装置,工作人员通过启动轴动电机,促使配电方块供电给集成电控箱,同时操作工控主板启动增压热风机,通过鼓风回转筒对接增压热风机与轴动电机,也形成外流鼓风来促进内流吹风的效果,检测压力表实时监测高压线周围大气压,同时检测内部机械传动的水箱沸点,从而准确捕捉雪水的融化点,从热风筒槽鼓出热风,持续吹融雪水,防止高压线冻结断裂,握柄把手杆便捷搬运手提,工作观察窗实时观察内部传动和机械衔接,零件损坏方便更换,主体通过增压热风机的水箱浮球装置来捕捉水的沸点与启动热风传输,向左推压按钮顶推座,压缩活塞杆顶住火花塞往复运动,内燃增压水箱壳体内的水流沸腾,使水轮体不断滚动,推动双槽反绳轮与牵拉滑轮卷绕钢丝拉索,从而拉动气囊浮球上升,顶推连杆曳引机构的折叠连杆折叠舒张,运用气囊浮球的浮力去推动检测压力表后座机械传动引动指针旋转指示数据,从而有效捕捉融化点也就是水的沸点,也牵动卡扣夹块收缩弹簧管,通过导线T字支座与对重块缸体辅助支撑棘轮回转装置的球杆支柱,折叠连杆折叠舒张牵引曳引杆带动方形滑块顺着方框轨道架滑动,同时旋转卷绕棘轮体,使钩爪耳板间歇性带动检测压力表的指针传动,橡胶框环紧固防水,带动整体表盘的旋转传动,同时方框轨道架摆动顶推支架顶推机构的柱筒吊架中的双球帽推杆,使斜拉联动杆与杆件三脚架拉动弹簧丝舒张,向左顶推,同步撞击滚轮摩擦装置的顶压块和风扇轴转机构的机械开关座,从而启动轴承座牵引螺纹转轴杆与锥齿轮体旋转,辊轮体顺着轮体滑架杆左右滑动,牵引滚子轴承带动轴承柱筒与风扇叶轮旋转鼓风,鼓风的作用即是卷绕内部热气输出,也推动复位弹簧压缩顶推橡胶柱杆,使耳板支座吊挂的内燃缸体内部摩擦,在三角滑轮架与滚轮体的滚动摩擦下,内燃热气输出,增加融化雪水的温度,通过螺纹转轴杆旋转卷绕轴承的皮带,从而牵拉齿轮压降装置的齿块轴杆旋转,同步啮合伸缩弹簧管的齿槽板块下降,和齿轮圆盘旋转卷绕橡胶传送带,通过齿轮圆盘旋转啮合旋转齿条块,压降弯钩压降板开启涡轮增压机构的开关板,从而启动光轴电机带动辊筒柱块卷绕传输皮带,拉动球帽转轴杆在弹簧柱筒架内旋转,也牵引涡轮螺旋桨增压内流风旋转,通过双向风配合混流,增大鼓风压力,推动更大热气流输出,从而快速消融雪水,也持续保护高压线周围气压温度。
本发明增压热风机设有水箱浮球装置、连杆曳引机构、棘轮回转装置、支架顶推机构、滚轮摩擦装置、风扇轴转机构、齿轮压降装置、涡轮增压机构,实现了高压线除雪除水防冻装置持续热风融解雪水的效果,对高压线周围气压测量,同时高效捕捉融化点,从而降解雪水,增压热风也比普通热风更快速消融雪水,从而高效防冻,且在不影响高压线损耗的同时保护高压线的结构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高压线除雪除水防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增压热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增压热风机详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增压热风机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增压热风机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轴动电机-1、配电方块-2、鼓风回转筒-3、检测压力表-4、握柄把手杆-5、工作观察窗-6、热风筒槽-7、增压热风机-8、集成电控箱-9、工控主板-10、水箱浮球装置8-1、连杆曳引机构8-2、棘轮回转装置8-3、支架顶推机构8-4、滚轮摩擦装置8-5、风扇轴转机构8-6、齿轮压降装置8-7、涡轮增压机构8-8、按钮顶推座8-11、活塞杆8-12、火花塞8-13、水箱壳体8-14、水轮体8-15、双槽反绳轮8-16、牵拉滑轮8-17、钢丝拉索8-18、气囊浮球8-19、折叠连杆8-21、卡扣夹块8-22、T字支座8-23、对重块缸体8-24、弹簧管8-25、球杆支柱8-31、曳引杆8-32、方形滑块8-33、方框轨道架8-34、橡胶框环8-35、棘轮体8-36、钩爪耳板8-37、柱筒吊架8-41、双球帽推杆8-42、弹簧丝8-43、斜拉联动杆8-44、杆件三脚架8-45、顶压块8-51、复位弹簧8-52、橡胶柱杆8-53、耳板支座8-54、内燃缸体8-55、三角滑轮架8-56、滚轮体8-57、轴承柱筒8-61、风扇叶轮8-62、滚子轴承8-63、螺纹转轴杆8-64、锥齿轮体8-65、轮体滑架杆8-66、辊轮体8-67、轴承座8-68、机械开关座8-69、伸缩弹簧管8-71、齿槽板块8-72、齿块轴杆8-73、齿轮圆盘8-74、橡胶传送带8-75、旋转齿条块8-76、弯钩压降板8-77、球帽转轴杆8-81、弹簧柱筒架8-82、辊筒柱块8-83、传输皮带8-84、涡轮螺旋桨8-85、光轴电机8-86、开关板8-8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线除雪除水防冻装置:其结构包括:轴动电机1、配电方块2、鼓风回转筒3、检测压力表4、握柄把手杆5、工作观察窗6、热风筒槽7、增压热风机8、集成电控箱9、工控主板10,所述热风筒槽7焊接在增压热风机8的左侧,所述增压热风机8的底面紧贴于集成电控箱9的顶面上,所述工控主板10通过导线与集成电控箱9的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工控主板10纵向紧贴于集成电控箱9的前侧,所述工作观察窗6嵌套于增压热风机8的内部,所述检测压力表4通过框环与增压热风机8扣合在一起,所述握柄把手杆5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安装于增压热风机8的左右上角,所述轴动电机1与配电方块2为一体结构,所述轴动电机1通过转轴与鼓风回转筒3机械连接并且轴心共线,所述鼓风回转筒3焊接在增压热风机8的右侧并且相互贯通,所述配电方块2通过电缆与集成电控箱9电连接,所述增压热风机8设有水箱浮球装置8-1、连杆曳引机构8-2、棘轮回转装置8-3、支架顶推机构8-4、滚轮摩擦装置8-5、风扇轴转机构8-6、齿轮压降装置8-7、涡轮增压机构8-8,所述水箱浮球装置8-1的浮球通过连杆曳引机构8-2与棘轮回转装置8-3的旋转杆机械连接,所述棘轮回转装置8-3与水箱浮球装置8-1分别安装于连杆曳引机构8-2的上下两端,所述棘轮回转装置8-3通过支架顶推机构8-4与滚轮摩擦装置8-5活动连接,所述滚轮摩擦装置8-5与棘轮回转装置8-3安设在支架顶推机构8-4的左右两端,所述风扇轴转机构8-6通过齿轮压降装置8-7与涡轮增压机构8-8机械连接,所述齿轮压降装置8-7与涡轮增压机构8-8右端的齿块相啮合,所述齿轮压降装置8-7安设在支架顶推机构8-4的正下方,所述滚轮摩擦装置8-5与涡轮增压机构8-8分别安装于风扇轴转机构8-6的上下两侧,所述风扇轴转机构8-6的转轴与涡轮增压机构8-8的转轴相互平行,所述风扇轴转机构8-6安装于热风筒槽7的右侧,所述水箱浮球装置8-1由按钮顶推座8-11、活塞杆8-12、火花塞8-13、水箱壳体8-14、水轮体8-15、双槽反绳轮8-16、牵拉滑轮8-17、钢丝拉索8-18、气囊浮球8-19组成,所述按钮顶推座8-11通过活塞杆8-12与火花塞8-13机械连接并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活塞杆8-12与火花塞8-13均插嵌在水箱壳体8-14的底部,所述活塞杆8-12通过水轮体8-15与双槽反绳轮8-16活动连接,所述双槽反绳轮8-16通过钢丝拉索8-18与牵拉滑轮8-17机械连接,所述水轮体8-15与分别双槽反绳轮8-16均安设在牵拉滑轮8-17的右下角,所述钢丝拉索8-18的右端焊接在气囊浮球8-19的左上角,所述气囊浮球8-19通过钢丝拉索8-18与双槽反绳轮8-16活动连接,所述气囊浮球8-19安装于棘轮回转装置8-3的正下方,所述水箱壳体8-14安设在滚轮摩擦装置8-5的右下角,所述连杆曳引机构8-2由折叠连杆8-21、卡扣夹块8-22、T字支座8-23、对重块缸体8-24、弹簧管8-25组成,所述折叠连杆8-21的外表面与卡扣夹块8-22的凹槽扣合在一起,所述卡扣夹块8-22焊接在弹簧管8-25的右端,所述T字支座8-23插嵌在对重块缸体8-24的左下角,所述弹簧管8-25安设在对重块缸体8-24的右端,所述对重块缸体8-24通过弹簧管8-25与卡扣夹块8-22活动连接,所述折叠连杆8-21、卡扣夹块8-22、T字支座8-23、对重块缸体8-24、弹簧管8-25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对重块缸体8-24安设在风扇轴转机构8-6的右侧,所述棘轮回转装置8-3由球杆支柱8-31、曳引杆8-32、方形滑块8-33、方框轨道架8-34、橡胶框环8-35、棘轮体8-36、钩爪耳板8-37组成,所述球杆支柱8-31的顶端与曳引杆8-32的底端嵌套成一体,所述曳引杆8-32通过方形滑块8-33与方框轨道架8-34机械连接,所述曳引杆8-32的顶端插嵌在方形滑块8-33的内部,所述棘轮体8-36与钩爪耳板8-37的底端相啮合,所述钩爪耳板8-37安设在棘轮体8-36与橡胶框环8-35的顶部,所述棘轮体8-36纵向紧贴于橡胶框环8-35顶部的前侧,所述棘轮体8-36与齿轮压降装置8-7的齿轮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支架顶推机构8-4由柱筒吊架8-41、双球帽推杆8-42、弹簧丝8-43、斜拉联动杆8-44、杆件三脚架8-45组成,所述双球帽推杆8-42横向贯穿柱筒吊架8-41的内部,所述柱筒吊架8-41的内槽面与双球帽推杆8-4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斜拉联动杆8-44的底端呈四十五度角倾斜插嵌在双球帽推杆8-42的左上角,所述斜拉联动杆8-44与杆件三脚架8-45为一体结构,所述弹簧丝8-43的左端焊接在杆件三脚架8-45的右端,所述杆件三脚架8-45与双球帽推杆8-42相互平行,所述杆件三脚架8-45与滚轮摩擦装置8-5的弹簧机械连接,所述滚轮摩擦装置8-5由顶压块8-51、复位弹簧8-52、橡胶柱杆8-53、耳板支座8-54、内燃缸体8-55、三角滑轮架8-56、滚轮体8-57组成,所述顶压块8-51通过复位弹簧8-52与橡胶柱杆8-53机械连接,所述滚轮体8-57设有两个并且均焊接在橡胶柱杆8-53左侧的上下两端,所述三角滑轮架8-56安设在橡胶柱杆8-53的右下角,所述耳板支座8-54设有两个并且均通过纽扣与内燃缸体8-55的顶部扣合在一起,所述橡胶柱杆8-53通过三角滑轮架8-56、滚轮体8-57与内燃缸体8-55活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8-52通过顶压块8-51与杆件三脚架8-45机械连接,所述复位弹簧8-52安装于水箱壳体8-14的左上角,所述风扇轴转机构8-6由轴承柱筒8-61、风扇叶轮8-62、滚子轴承8-63、螺纹转轴杆8-64、锥齿轮体8-65、轮体滑架杆8-66、辊轮体8-67、轴承座8-68、机械开关座8-69组成,所述滚子轴承8-63嵌套于轴承柱筒8-61内部的右侧,所述轴承柱筒8-61贯穿风扇叶轮8-62的轴心并且焊接成一体,所述滚子轴承8-63与锥齿轮体8-65分别安装于螺纹转轴杆8-64的左右两侧,所述轮体滑架杆8-66与辊轮体8-67活动连接,所述螺纹转轴杆8-64插嵌在轴承座8-68的左侧,所述轮体滑架杆8-66与辊轮体8-67均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安设在轴承座8-68左侧的上下两端,所述轴承座8-68的右面紧贴于机械开关座8-69的左侧,所述螺纹转轴杆8-64通过皮带与齿轮压降装置8-7的齿轴杆机械连接,所述风扇叶轮8-62与涡轮增压机构8-8的螺旋桨相互平行,所述齿轮压降装置8-7由伸缩弹簧管8-71、齿槽板块8-72、齿块轴杆8-73、齿轮圆盘8-74、橡胶传送带8-75、旋转齿条块8-76、弯钩压降板8-77组成,所述伸缩弹簧管8-71呈四十五度角倾斜插嵌在齿槽板块8-72的左下角,所述齿槽板块8-72与齿块轴杆8-73相啮合,所述齿槽板块8-72与齿轮圆盘8-74分别安装于齿块轴杆8-73的左右两侧,所述齿块轴杆8-73与齿轮圆盘8-74相啮合,所述齿轮圆盘8-74安设在橡胶传送带8-75的左下角,所述齿轮圆盘8-74与旋转齿条块8-76相啮合,所述弯钩压降板8-77嵌套于旋转齿条块8-76的左端,所述齿块轴杆8-73、齿轮圆盘8-74、棘轮体8-36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齿块轴杆8-73通过皮带与螺纹转轴杆8-64机械连接,所述涡轮增压机构8-8由球帽转轴杆8-81、弹簧柱筒架8-82、辊筒柱块8-83、传输皮带8-84、涡轮螺旋桨8-85、光轴电机8-86、开关板8-87组成,所述球帽转轴杆8-81贯穿弹簧柱筒架8-82的内部并且插嵌在轴心涡轮螺旋桨8-85的左侧,所述涡轮螺旋桨8-85安装于弹簧柱筒架8-82的右侧,所述球帽转轴杆8-81通过传输皮带8-84与辊筒柱块8-83机械连接,所述辊筒柱块8-83嵌套于光轴电机8-86的左端,所述开关板8-87插嵌在光轴电机8-86的右侧,所述球帽转轴杆8-81与涡轮螺旋桨8-85轴心共线。
高压线除雪除水防冻装置的操作过程:工作人员通过启动轴动电机1,促使配电方块2供电给集成电控箱9,同时操作工控主板10启动增压热风机8,通过鼓风回转筒3对接增压热风机8与轴动电机1,也形成外流鼓风来促进内流吹风的效果,检测压力表4实时监测高压线周围大气压,同时检测内部机械传动的水箱沸点,从而准确捕捉雪水的融化点,从热风筒槽7鼓出热风,持续吹融雪水,防止高压线冻结断裂,握柄把手杆5便捷搬运手提,工作观察窗6实时观察内部传动和机械衔接,零件损坏方便更换,主体通过增压热风机8的水箱浮球装置8-1来捕捉水的沸点与启动热风传输,向左推压按钮顶推座8-11,压缩活塞杆8-12顶住火花塞8-13往复运动,内燃增压水箱壳体8-14内的水流沸腾,使水轮体8-15不断滚动,推动双槽反绳轮8-16与牵拉滑轮8-17卷绕钢丝拉索8-18,从而拉动气囊浮球8-19上升,顶推连杆曳引机构8-2的折叠连杆8-21折叠舒张,运用气囊浮球8-19的浮力去推动检测压力表4后座机械传动引动指针旋转指示数据,从而有效捕捉融化点也就是水的沸点,也牵动卡扣夹块8-22收缩弹簧管8-25,通过导线T字支座8-23与对重块缸体8-24辅助支撑棘轮回转装置8-3的球杆支柱8-31,折叠连杆8-21折叠舒张牵引曳引杆8-32带动方形滑块8-33顺着方框轨道架8-34滑动,同时旋转卷绕棘轮体8-36,使钩爪耳板8-37间歇性带动检测压力表4的指针传动,橡胶框环8-35紧固防水,带动整体表盘的旋转传动,同时方框轨道架8-34摆动顶推支架顶推机构8-4的柱筒吊架8-41中的双球帽推杆8-42,使斜拉联动杆8-44与杆件三脚架8-45拉动弹簧丝8-43舒张,向左顶推,同步撞击滚轮摩擦装置8-5的顶压块8-51和风扇轴转机构8-6的机械开关座8-69,从而启动轴承座8-68牵引螺纹转轴杆8-64与锥齿轮体8-65旋转,辊轮体8-67顺着轮体滑架杆8-66左右滑动,牵引滚子轴承8-63带动轴承柱筒8-61与风扇叶轮8-62旋转鼓风,鼓风的作用即是卷绕内部热气输出,也推动复位弹簧8-52压缩顶推橡胶柱杆8-53,使耳板支座8-54吊挂的内燃缸体8-55内部摩擦,在三角滑轮架8-56与滚轮体8-57的滚动摩擦下,内燃热气输出,增加融化雪水的温度,通过螺纹转轴杆8-64旋转卷绕轴承的皮带,从而牵拉齿轮压降装置8-7的齿块轴杆8-73旋转,同步啮合伸缩弹簧管8-71的齿槽板块8-72下降,和齿轮圆盘8-74旋转卷绕橡胶传送带8-75,通过齿轮圆盘8-74旋转啮合旋转齿条块8-76,压降弯钩压降板8-77开启涡轮增压机构8-8的开关板8-87,从而启动光轴电机8-86带动辊筒柱块8-83卷绕传输皮带8-84,拉动球帽转轴杆8-81在弹簧柱筒架8-82内旋转,也牵引涡轮螺旋桨8-85增压内流风旋转,通过双向风配合混流,增大鼓风压力,推动更大热气流输出,从而快速消融雪水,也持续保护高压线周围气压温度,通过增压热风机8达到高压线除雪除水防冻装置持续热风融解雪水的效果,对高压线周围气压测量,同时高效捕捉融化点,从而降解雪水,增压热风也比普通热风更快速消融雪水。
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达到高压线除雪除水防冻装置持续热风融解雪水的效果,对高压线周围气压测量,同时高效捕捉融化点,从而降解雪水,增压热风也比普通热风更快速消融雪水,从而高效防冻,且在不影响高压线损耗的同时保护高压线的结构性能,以此来解决人工除冰法对高压线的防冻无持续性的作用,从而使防冻除冰后还会再次冻结高压线,达不到机械鼓动热风持续降解雪水的效果,对气压的检测欠缺,捕捉融化点的操作效率低,除冰费时费力,且容易使冻结冰面开裂,造成未防冻先损坏高压线的后果。
本发明所述的气动压力表4是指以弹性元件为敏感元件,测量并指示高于环境压力的仪表,应用极为普遍,它几乎遍及所有的工业流程和科研领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