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摘果背篓结构、农业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农业生产摘果中的背篓装置。
背景技术
在湖南湘西"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大山区,道路崎岖狭窄多险,挑担不方便,人们便于背篓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交流,背篓文化也逐步进入北方地区,例如山东部分地区由于山体复杂,水果采摘时也会利用背篓从山上运输下来。
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6766658U公开了一种农产品采摘背篓,包括背篓盖转轴和横向背带,所述背篓盖转轴末端连接有背篓盖,且背篓盖转轴下端固定有背篓壁,所述背篓盖下端连接有背篓内腔,且背篓内腔内部安放有挡板,所述背篓壁内表面固定有挂钩,且背篓壁内表面固定有挡板转轴,所述挡板转轴末端连接有挡板,且挡板转轴下端固定有限转卡块,所述挡板末端连接有铁丝圈,所述背篓壁外表面固定有背带,且背篓壁外表面安装有横向背带,所述横向背带末端设置有卡扣,所述背篓壁外表面连接有进料管。
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摘果式背篓发现,上述所说明的摘果式背篓的篓口结构单一,多为水平式篓口结构,水果装满下山时,容易出现掉果现象,并且背篓与人体后背接触方式为硬性接触,舒适性较差,且摘果后向篓内放取之前,需要用杂草垫一下篓腔内壁及篓底,以起到防伤果的效果,这种操作方式较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农业生产摘果中的背篓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摘果式背篓的篓口结构单一,多为水平式篓口结构,水果装满下山时,容易出现掉果现象,并且背篓与人体后背接触方式为硬性接触,舒适性较差,且摘果后向篓内放取之前,需要用杂草垫一下篓腔内壁及篓底,以起到防伤果的效果,这种操作方式较麻烦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应用于农业生产摘果中的背篓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应用于农业生产摘果中的背篓装置,包括塑料采摘桶,桶外壁,桶内贴壁,预留安装槽,背带,垫板,安装轴,防掉挡片,小头,大头,穿拉槽,背衬板,挂拉板,内衬环,底垫,弹簧座,转座,转杆和拉带;所述塑料采摘桶为上端大下端小的桶腔结构,且其由左右两侧桶外壁和桶内贴壁两部分构成;所述桶内贴壁为水平面结构,而桶外壁为弧形壁结构,其中在桶内贴壁的端面上安装有两处带条状结构的背带,并且在两处背带之间通过转座和转杆的转动连接方式配合有一处垫板;所述桶外壁的顶面为桶腔的大口,且在大口外沿边上开设有多处U形槽结构的预留安装槽,并且在这些预留安装槽的槽腔中均通过安装轴安装有一处防掉挡片;所述背衬板为两端稍弯曲的直板结构,且其外端面通过镶嵌铆钉的方式安装有两处L形结构的挂拉板,并且背衬板是桶内贴壁顶面桶口沿的沿伸连接件,通过熔粘的方式连接在桶内贴壁的顶面上的。
进一步的,所述垫板为弧形橡胶板结构,其内侧面通过两处弹簧座弹性支撑在桶内贴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垫板不但为弧形板结构,且其外端面弧形走向采用波纹纹理结构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防掉挡片为上宽下窄的楔状板结构,它们向上旋转后相临之间间距为两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防掉挡片上均贯穿开设有一处长方孔结构的穿拉槽,且通过它们的这些穿拉槽穿接有一根两端带有挂环结构的拉带。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采摘桶的内腔壁上自上向下镶嵌有多圈填内衬环。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采摘桶的内腔底面粘合有一处底垫,且底垫为锥形垫,其与塑料采摘桶的内腔底面形成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垫板距离桶内贴壁的距离大于挂拉板与背衬板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背篓,是在现有的摘果背篓结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上的添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位置上,首先将摘果篓的内腔底面与内壁上均安装有具有缓冲性作用的橡胶内衬环和底垫,以代替现有的“摘果后向篓内放取之前,需要用杂草垫一下篓腔内壁及篓底”的操作方式。其次背篓与人体后背接触的端面安装有弹性性能的弧形接触板,使背篓与人体后背接触时,具有更好的舒适性。再次在背篓的顶部入料口位置安装有一圈防掉挡片,这些挡片利用拉带连接在一起,背篓内放满水果后,可将挡片利用拉带拉起,对满篓的水果阻挡,防止掉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垫板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A剖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塑料采摘桶-1,桶外壁-101,桶内贴壁-102,预留安装槽-103,背带-2,垫板-3,安装轴-4,防掉挡片-5,小头-501,大头-502,穿拉槽-503,背衬板-6,挂拉板-7,内衬环-8,底垫-9,弹簧座-10,转座-11,转杆-12,拉带-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农业生产摘果中的背篓装置,包括有:塑料采摘桶1,桶外壁101,桶内贴壁102,预留安装槽103,背带2,垫板3,安装轴4,防掉挡片5,小头501,大头502,穿拉槽503,背衬板6,挂拉板7,内衬环8,底垫9,弹簧座10,转座11,转杆12和拉带13;所述塑料采摘桶1为上端大下端小的桶腔结构,且其由左右两侧桶外壁101和桶内贴壁102两部分构成;所述桶内贴壁102为水平面结构,而桶外壁101为弧形壁结构,其中在桶内贴壁102的端面上安装有两处带条状结构的背带2,并且在两处背带2之间通过转座11和转杆12的转动连接方式配合有一处垫板3;所述桶外壁101的顶面为桶腔的大口,且在大口外沿边上开设有多处U形槽结构的预留安装槽103,并且在这些预留安装槽103的槽腔中均通过安装轴4安装有一处防掉挡片5;所述背衬板6为两端稍弯曲的直板结构,且其外端面通过镶嵌铆钉的方式安装有两处L形结构的挂拉板7,并且背衬板6是桶内贴壁102顶面桶口沿的沿伸连接件,通过熔粘的方式连接在桶内贴壁102的顶面上的。
其中,垫板3为弧形橡胶板结构,其内侧面通过两处弹簧座10弹性支撑在桶内贴壁102上,由此可以看出,将背篓装置背起后,人体后背可与垫板3接触,使腰背位置舒适度得到提高。
其中,为进一步提高舒适性,符合人体学结构,垫板3不但为弧形板结构,且其外端面弧形走向采用波纹纹理结构处理,利用波纹纹理形成多段缓冲段。
其中,防掉挡片5为上宽下窄的楔状板结构,它们向上旋转后相临之间间距为两厘米,使拉起后的挡片5组向上拉起,呈收口接触样式后,利用顶部较宽结构,更好的防止水果掉落,进一步提高结构合理性。
其中,防掉挡片5上均贯穿开设有一处长方孔结构的穿拉槽503,且通过它们的这些穿拉槽503穿接有一根两端带有挂环结构的拉带,拉动拉带13时,防掉挡片5由原来的外倾耷拉状态,变成向上收口状态,便于阻挡水果的实施完成。
其中,塑料采摘桶1的内腔壁上自上向下镶嵌有多圈填内衬环8,使得摘入背篓腔内的水果,得到防护,以免除与腔壁发生硬性碰撞。
其中,为防止水果与篓底发生硬性碰撞,塑料采摘桶1的内腔底面粘合有一处底垫9,且底垫9为锥形垫,为提高桶底的缓冲性底垫9与塑料采摘桶1的内腔底面形成间隙,由本结构与上一条结构,可以看出,这两个结构以代替现有的“摘果后向篓内放取之前,需要用杂草垫一下篓腔内壁及篓底”的操作方式。
其中,为进一步提高结构合理性,防止人体后背与垫板3接触时,背部上段位置与挂拉板7发生碰撞,垫板3距离桶内贴壁102的距离大于挂拉板7与背衬板6的距离。
使用时:利用背带2将装置背起前,通过手拉拉带13挂在挂拉板7上,使防掉挡片5组立起来,呈现出如图1所示的状态,使装在塑料采摘桶1内的水果顶层被相对压紧防掉落,防掉挡片5为上宽下窄的楔状板结构,它们向上旋转后相临之间间距为两厘米,使拉起后的挡片5组向上拉起,呈收口接触样式后,利用顶部较宽结构,更好的防止水果掉落,结构合理,并且整个装置背起后,由于后端采用弹性安装的弧形垫板3与人体后背腰椎位置形成缓冲接触,因此舒适性得到了提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