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棚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风大棚支架。
背景技术
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
现有的大棚支架一般都是一根简单的拱形竹条或钢条,安装后结构固定,在大风天气由于其结构固定不可变动,大风的作用力完全施加在大棚上,大棚完全采用‘硬碰硬’的方式抵抗大风,大棚极易被吹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抗风大棚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风大棚支架,包括两根平行且水平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活塞管,所述第一活塞管两端密封,两根所述第一活塞管的端部之间通过连杆连接并围成方框形,所述第一活塞管中部垂直且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管,所述第二活塞管与第一活塞管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管内活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活塞,且两个第一活塞对称分布在第二活塞管的两侧,所述第二活塞管内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与两个第一活塞形成的空间内填充有液压油,所述第一活塞远离液压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贯穿至第一活塞管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活塞杆位于第一活塞管内的部分外侧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管的端面连接,所述安装板上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两根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之间转动连接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中部贯穿且滑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下端贯穿至第二活塞管内并与第二活塞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杆的上侧水平设有压板,所述竖杆上端贯穿压板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压板底部与弧形杆上端相抵,且竖杆上端连接有翼板,所述翼板凸起面位于其下端。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内设有空腔,且空腔内部安装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上绕卷有密封膜,所述密封膜的自由端贯穿空腔侧壁上的条形孔并与连杆及第一活塞管的端面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弧形杆采用弹性钢条。
优选地,所述竖杆上端与翼板转动。
优选地,位于大棚支架同侧且相邻的两根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杆,相邻的两根弧形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杆。
本发明中,在大风天气中,大棚外的空气流动速度非常快,由于翼板的凸起面位于其下端,快速流动的空气使翼板产生向下的压力,进而抵压竖杆向下移动,进而抵压第二活塞管内的液压油,由于第二活塞管与第一活塞管连通,进而通过液压油抵压活塞杆向两侧移动,进而使支撑杆转动至倾斜状态,进而减小大棚侧面的迎风面,降低大风对大棚的作用力,防止大棚被吹倒,起大风时,大棚外侧的空气流动较快,导致大棚外侧的气压较低,支撑杆转动倾斜时,支撑杆与第一活塞管之间会产生缝隙,大棚内的空气可从缝隙导出,进而降低大棚内的气压,使得大棚内外两侧的气压平衡,防止大棚被掀翻,且支撑杆转动的同时,会带动弧形板下降,进而降低大棚的整体高度,降低大棚对风的阻挡,使风能很好的被导流走,进而可有效防止大风对大棚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风大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风大棚支架的抗大风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风大棚支架的实施例二的抗大风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风大棚支架的实施例二的安装板6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活塞管、2第二活塞管、3第一活塞、4第二活塞、5活塞杆、6安装板、7支撑杆、8弧形杆、9竖杆、10压板、11翼板、12弹簧、13收卷辊、14密封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2,一种抗风大棚支架,包括两根平行且水平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活塞管1,第一活塞管1两端密封,两根第一活塞管1的端部之间通过连杆(图未示)连接并围成方框形,第一活塞管1中部垂直且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管2,第二活塞管2与第一活塞管1连通,第一活塞管1内活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活塞3,且两个第一活塞3对称分布在第二活塞管2的两侧,第二活塞管2内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塞4,第二活塞4与两个第一活塞3形成的空间内填充有液压油,第一活塞3远离液压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5,活塞杆5的另一端贯穿至第一活塞管1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活塞杆5位于第一活塞管1内的部分外侧套有弹簧12,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活塞3和第一活塞管1的端面连接,安装板6上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7,两根支撑杆7的上端之间转动连接有弧形杆8,弧形杆8的中部贯穿且滑动连接有竖杆9,竖杆9下端贯穿至第二活塞管2内并与第二活塞4固定连接,弧形杆8的上侧水平设有压板10,竖杆9上端贯穿压板10并与其固定连接,压板10底部与弧形杆8上端相抵,且竖杆9上端连接有翼板11,翼板11凸起面位于其下端,在大风天气中,大棚外的空气流动速度非常快,由于翼板11的凸起面位于其下端,快速流动的空气使翼板11产生向下的压力,进而抵压竖杆9向下移动,进而抵压第二活塞管2内的液压油,由于第二活塞管2与第一活塞管1连通,进而通过液压油抵压活塞杆5向两侧移动,进而使支撑杆7转动至倾斜状态,进而减小大棚侧面的迎风面,同时大棚的侧面倾斜后,配合其弧形顶面,可将作用于大棚表面内的强气流导走,降低大风对大棚的作用力,防止大棚被吹倒。
本实施中,起大风时,大棚外侧的空气流动较快,导致大棚外侧的气压较低,支撑杆7转动倾斜时,支撑杆7与第一活塞管1之间会产生缝隙,大棚内的空气可从缝隙导出,进而降低大棚内的气压,使得大棚内外两侧的气压差缩小,防止大棚被掀翻,且支撑杆7转动的同时,会带动弧形板8曲率增大,进而降低大棚的整体高度,降低大棚对风的阻挡,使风能很好的被导流走,进而可有效防止大风对大棚的损害。
本发明中,弧形杆8采用弹性钢条,在竖杆9下移时可通过压板10抵压弹性钢条使其形变,减小其弧度,降低因其弧形结构引起的大棚内外压强差,进而有效避免大棚被掀翻,提高抗风能力,同时弹性钢条在大风停止后,可恢复原来形状,保持大棚有较高的穹顶。
进一步的,竖杆9上端与翼板11转动,当风从不同方向吹来时,翼板11可自由转动去迎风,充分利用到风力,进而提高翼板11产生的下压力,降低大棚高度有效抗风。
进一步的,位于大棚支架同侧且相邻的两根支撑杆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杆(图未示),相邻的两根弧形杆8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杆(图未示),提高大棚的强度,且在安装多个该大棚支架时,大棚支架可相互联动,提高大棚的整体抗风性能。
实施例二
参照图3-4,安装板6内设有空腔,且空腔内部安装有收卷辊13,收卷辊上绕卷有密封膜14,密封膜14的自由端贯穿空腔侧壁上的条形孔并与连杆及第一活塞管1的端面密封连接。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安装板6内设有空腔,且空腔内部安装有收卷辊13,收卷辊上绕卷有密封膜14,密封膜14的自由端贯穿空腔侧壁上的条形孔并与连杆及第一活塞管1的端面密封连接,当大棚内种植的植物,其生长需要密闭空间保持温度和湿度时,由于在大风天气时不可将大棚内的气体导出,防止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发生改变,可通过自由拉伸的密封膜14,保持大棚在大风天气时其内的密封性,更体现通过降低大棚高度进行抗风的重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