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量分配器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利用离心除杂防磨损的齿轮流量分配器。
背景技术
在社会资源日益缺乏现象的影响下,对于资源的合理分配显得尤为重要,使得齿轮流量分配器在润滑油脂中的使用量不断增加,而齿轮流量分配器是通过多组啮合的齿轮共同进行抽吸润滑油脂,分别对多种不同位置提供润滑油脂,现有传统技术考虑不全面,具有以下弊端:
由于不同位置的润滑时间的控制点不一样,而齿轮流量分配器在分配时是多组齿轮同时进行啮合抽吸润滑油脂,而后控制所需润滑支路的导通,实现润滑油脂的输送,而其余支路的润滑油脂则是通过溢流阀进行内循环,而润滑油脂不停的受到齿轮抽吸摩擦、升温,使得润滑油脂产生杂质清洁度下降影响润滑效果,并且杂质容易加剧齿轮啮合磨损,形成恶性循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离心除杂防磨损的齿轮流量分配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由于不同位置的润滑时间的控制点不一样,而齿轮流量分配器在分配时是多组齿轮同时进行啮合抽吸润滑油脂,而后控制所需润滑支路的导通,实现润滑油脂的输送,而其余支路的润滑油脂则是通过溢流阀进行内循环,而润滑油脂不停的受到齿轮抽吸摩擦、升温,使得润滑油脂产生杂质清洁度下降影响润滑效果,并且杂质容易加剧齿轮啮合磨损,形成恶性循环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利用离心除杂防磨损的齿轮流量分配器,其结构包括侧进油管、防磨装置、泄油口、出油管、主体、安装架,所述侧进油管嵌入安装于主体的外表面,所述主体的内部嵌有防磨装置,所述泄油口安装于主体的正表面并且通过嵌套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出油管嵌入安装于防磨装置的正表面,所述泄油口设于出油管的右侧,所述安装架安装于主体的外表面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防磨装置包括外罩壳、主油道、抽吸齿轮、控制阀、出油口、除渣装置、导油管、阻挡件,所述外罩壳的内壁设有主油道,所述主油道通过控制阀与出油口相导通,所述阻挡件的内部嵌有抽吸齿轮,所述抽吸齿轮设于控制阀的上方,所述控制阀与除渣装置相连接,所述导油管嵌入安装于阻挡件的内部并且与除渣装置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除渣装置设有溢流口、溢流腔、清渣机构、过滤网、储渣机构、导油槽、套环、排油口,所述溢流口与溢流腔相导通,所述溢流腔的内部嵌有清渣机构并且通过转动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清渣机构与过滤网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过滤网嵌入安装于储渣机构的内部,所述储渣机构与清渣机构并且通过贴合的方式转动连接,所述导油槽设于套环与过滤网之间,所述套环的外侧嵌有排油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清渣机构设有滚珠轴承、安装轴、转柱、清洗刷,所述滚珠轴承与安装轴通过嵌套的方式转动连接,所述安装轴的外侧安装有转柱并且通过黏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清洗刷嵌入安装于转柱的外表面,所述安装轴与套环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储渣机构设有进渣口、储渣槽、隔板、疏水网、固定板所述进渣口嵌入安装于隔板的内部并且与储渣槽相导通,所述储渣槽的右侧设有疏水网并且与隔板通过黏合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有储渣槽,所述固定板的内壁与疏水网相贴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除渣装置设有两个,对称分布于控制阀的两侧,并且控制阀的阀门和除渣装置的阀门为互锁关系。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出油管设有四个,两两等距,对称分布于泄油口的两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侧进油管设有两个,分别设于两个相近的出油口中部的位置并且对称分布于泄油口的两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转柱为空心的呈螺旋状的桨叶,设有三片桨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储渣槽为长方体结构,内表面光滑无缝。
发明有益效果
相对比较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从侧进油管通高压润滑油脂进入主油道,同时经过两个抽吸齿轮的转动,使得润滑油脂到达控制阀,若该支路需要润滑则控制阀的阀门打开,除渣装置的阀门关闭,润滑油脂从出油口流经出油管,若该支路暂时还未到润滑时间,则控制阀的阀门关闭,除渣装置的阀门打开,润滑油脂穿过溢流口进入溢流腔,由于转柱空心的螺旋桨叶结构,使得流入的润滑油脂推动转柱位于清滚珠轴承的内侧带动安装轴与清洗刷共同旋转,而清洗刷转动时清理刮下由于润滑油脂透过过滤网而粘附于过滤网表面的杂质,防止杂质堵塞过滤网,而后刮下的杂质通过清洗刷从进渣口推入储渣槽进行堆积存储,防止杂质四处漂浮造成二次污染,多余的润滑油脂则通过疏水网回流到溢流腔,而穿过过滤网的润滑油脂进入导油槽由套环表面上的排油口进入导油管回流到主油道进内循环。
相比较于传统的齿轮流量分配器,该齿轮流量分配器通过控制阀的阀门与除渣装置的阀门之间的互锁,当若该支路暂时还未到润滑时间时,控制阀的阀门关闭,除渣装置的阀门打开,润滑油脂进入溢流腔推动空心螺旋桨叶结构的转柱转动,使得转柱外侧的清洗刷旋转、刮下由于润滑油脂透过过滤网而粘附于过滤网表面的杂质,防止杂质堵塞过滤网,降低清理效果,而后推入储渣槽进行集聚存储,防止杂质四处飘散,造成二次污染,多余的润滑油脂则通过疏水网回流到溢流腔,清洁过后的润滑油脂从排油口排出,进行内循环,防止润滑油脂含有的杂质对抽吸齿轮造成磨损形成恶性循环。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利用离心除杂防磨损的齿轮流量分配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防磨装置俯视结构平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防磨装置中的除渣装置侧视的部件解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防磨装置中的除渣装置主视的部件解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除渣装置中的清渣机构的部件解析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除渣装置中的储渣机构的部件解析示意图。
图中:侧进油管-1、防磨装置-2、泄油口-3、出油管-4、主体-5、安装架-6、外罩壳-21、主油道-22、抽吸齿轮-23、控制阀-24、出油口-25、除渣装置-26、导油管-27、阻挡件-28、溢流口-261、溢流腔-262、清渣机构-263、过滤网-264、储渣机构-265、导油槽-266、套环-267、排油口-268、滚珠轴承-2631、安装轴-2632、转柱-2633、清洗刷-2634、进渣口-2651、储渣槽-2652、隔板-2653、疏水网-2654、固定板-265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6图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离心除杂防磨损的齿轮流量分配器的技术方案:
如图1-2所示,一种利用离心除杂防磨损的齿轮流量分配器,其结构包括侧进油管1、防磨装置2、泄油口3、出油管4、主体5、安装架6,所述侧进油管1嵌入安装于主体5的外表面,所述主体5的内部嵌有防磨装置2,所述泄油口3安装于主体5的正表面并且通过嵌套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出油管4嵌入安装于防磨装置2的正表面,所述泄油口3设于出油管4的右侧,所述安装架6安装于主体5的外表面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防磨装置2包括外罩壳21、主油道22、抽吸齿轮23、控制阀24、出油口25、除渣装置26、导油管27、阻挡件28,所述外罩壳21的内壁设有主油道22,所述主油道22通过控制阀24与出油口25相导通,所述阻挡件28的内部嵌有抽吸齿轮23,所述抽吸齿轮23设于控制阀24的上方,所述控制阀24与除渣装置26相连接,所述导油管27嵌入安装于阻挡件28的内部并且与除渣装置26相连接。
如图3-4所示,所述除渣装置26设有溢流口261、溢流腔262、清渣机构263、过滤网264、储渣机构265、导油槽266、套环267、排油口268,所述溢流口261与溢流腔262相导通,所述溢流腔262的内部嵌有清渣机构263并且通过转动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清渣机构263与过滤网264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过滤网264嵌入安装于储渣机构265的内部,所述储渣机构265与清渣机构263并且通过贴合的方式转动连接,所述导油槽266设于套环267与过滤网264之间,所述套环267的外侧嵌有排油口268,通过储渣机构265、过滤网264与清渣机构263进行除渣。
如图5所示,所述清渣机构263设有滚珠轴承2631、安装轴2632、转柱2633、清洗刷2634,所述滚珠轴承2631与安装轴2632通过嵌套的方式转动连接,所述安装轴2632的外侧安装有转柱2633并且通过黏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清洗刷2634嵌入安装于转柱2633的外表面,所述安装轴2632与套环267相连接,利用润滑油脂推动转柱2633转动,带动清洗刷2634清洗粘附于过滤网264表面的杂质,防止杂质堵塞过滤网264影响过滤清洁效果。
如图6所示,所述储渣机构265设有进渣口2651、储渣槽2652、隔板2653、疏水网2654、固定板2655所述进渣口2651嵌入安装于隔板2653的内部并且与储渣槽2652相导通,所述储渣槽2652的右侧设有疏水网2654并且与隔板2653通过黏合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655的内部设有储渣槽2652,所述固定板2655的内壁与疏水网2654相贴合,通过转动的清洗刷2634把杂质刮下,从进渣口2651推入储渣槽2652,而多余的润滑油脂则通过疏水网2654回流。
如图1所示,所述除渣装置26设有两个,对称分布于控制阀24的两侧,并且控制阀24的阀门和除渣装置26的阀门为互锁关系。
如图1所示,所述出油管4设有四个,两两等距,对称分布于泄油口3的两侧。
其具体实现原理如下:从侧进油管1通高压润滑油脂进入主油道22,同时经过两个抽吸齿轮23的转动,使得润滑油脂到达控制阀24,若该支路需要润滑则控制阀24的阀门打开,除渣装置26的阀门关闭,润滑油脂从出油口25流经出油管4,若该支路暂时还未到润滑时间,则控制阀24的阀门关闭,除渣装置26的阀门打开,润滑油脂穿过溢流口261进入溢流腔262,由于转柱2633空心的螺旋桨叶结构,使得流入的润滑油脂推动转柱2633位于清滚珠轴承2631的内侧带动安装轴2632与清洗刷2634共同旋转,而清洗刷2634转动时清理刮下由于润滑油脂透过过滤网264而粘附于过滤网264表面的杂质,,防止杂质堵塞过滤网264,而后刮下的杂质通过清洗刷2634从进渣口2651推入储渣槽2652进行堆积存储,防止杂质四处漂浮造成二次污染,多余的润滑油脂则通过疏水网2654回流到溢流腔262,而穿过过滤网264的润滑油脂进入导油槽266由套环267表面上的排油口268进入导油管27回流到主油道22进内循环。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由于不同位置的润滑时间的控制点不一样,而齿轮流量分配器在分配时是多组齿轮同时进行啮合抽吸润滑油脂,而后控制所需润滑支路的导通,实现润滑油脂的输送,而其余支路的润滑油脂则是通过溢流阀进行内循环,而润滑油脂不停的受到齿轮抽吸摩擦、升温,使得润滑油脂产生杂质清洁度下降影响润滑效果,并且杂质容易加剧齿轮啮合磨损,形成恶性循环,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控制阀24的阀门与除渣装置26的阀门之间的互锁,当若该支路暂时还未到润滑时间时,控制阀24的阀门关闭,除渣装置26的阀门打开,润滑油脂进入溢流腔262推动空心螺旋桨叶结构的转柱2633转动,使得转柱2633外侧的清洗刷2634旋转、刮下由于润滑油脂透过过滤网264而粘附于过滤网264表面的杂质,防止杂质堵塞过滤网264,降低清理效果,而后推入储渣槽2652进行集聚存储,防止杂质四处飘散,造成二次污染,多余的润滑油脂则通过疏水网2654回流到溢流腔262,清洁过后的润滑油脂从排油口268排出,进行内循环,防止润滑油脂含有的杂质对抽吸齿轮23造成磨损形成恶性循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