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烷氧基硅烷单体的合成领域,涉及一种铂催化剂,尤其是涉及一种烯烃 硅氢加成铂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烯烃硅氢加成反应在合成有机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合成有机硅偶 联剂和功能有机硅化合物及有机硅高分子聚合物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烯烃硅氢加成通常直接 使用氯铂酸作为催化剂。Speier催化剂(氯铂酸异丙醇溶液)和Karstedt催化剂 ([(ViMe2Si)2O]PtCl2)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已经在有机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铂催 化体系虽具有较高活性,但反应往往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且反应结束后,催化剂难以回 收,催化剂成本较高。
负载型催化剂催化活性虽然不如均相催化剂,但是负载型催化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解决催化剂腐蚀设备,与产物分离困难,无法回收,不能循环利用的问题。无机载体(如 C、SiO2、Al2O3、分子筛等)负载铂的多相催化剂则存在易失活等缺点。李凤仪等利用 SiO2、C、Al2O3和4-A分子筛负载聚乙二醇络合铂催化剂用于苯乙烯与甲基二氯氢硅烷不 对称硅氢化反应,取得了较好的催化效果。催化烯烃与三乙氧基硅烷反应,也具有较高的活 性,但是该类催化剂的活性虽好,但是选择性不高。另外,还有一些高分子化合物作为载体 负载络合铂催化剂也都能取得较好的催化效果,但是这些催化剂制备工艺较为复杂,不易重 复。公开号为CN101322946A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催化剂,该催化剂是铂和含羧酸基 团的氨基化合物的混合物,但是该催化剂不可回收再利用,大大增加了催化产品的生产成 本。针对目前烯烃硅氢加成反应使用催化剂的研究情况,制备新型、高效的、可回收的催化 剂用于烯烃硅氢加成反应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烯烃硅氢加成铂催化 剂,该催化剂使用方便,安全有效,与产物分离方便,可回收再利用。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烯烃硅氢加成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烯烃硅氢加成铂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用酸酐改性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单甲醚得到含羧 基或含羧基和烯键的高分子载体,再将该高分子载体与氯铂酸络合得到所述的烯烃硅氢加成 铂催化剂,其中所述的烯烃硅氢加成铂催化剂中铂的负载量为0.002wt%~5wt%;所述的聚 乙二醇分子量为1000~20000,聚乙二醇单甲醚分子量为1000~15000;所述的聚乙二醇或 聚乙二醇单甲醚与酸酐的摩尔比为0.25~2∶1。催化剂用量较少,相对底物而言最少用量为5 ×10-6;利用常温下聚乙二醇(分子量大于1000时)以固态形式存在的特点,反应结束后 催化剂可方便地与产物分离而循环使用。
本发明所述的烯烃硅氢加成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用酸酐改性聚乙二醇或聚乙 二醇单甲醚得到含羧基或含羧基和烯键的高分子载体,该高分子载体再与氯铂酸负载络合得 到所述的烯烃硅氢加成铂催化剂。该方法使酸酐改性的聚乙二醇作为催化剂载体负载络合 铂,得到的催化剂适用于烯烃与氢硅烷硅氢加成反应。
作为优选,酸酐为丁二酸酐、顺丁烯二酸酐或邻苯二甲酸酐;所述的聚乙二醇分子 量为1000~20000,聚乙二醇单甲醚分子量为1000~15000。酸酐优选顺丁烯二酸酐;所述 的聚乙二醇可选择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 醇10000,优选聚乙二醇2000;所述的聚乙二醇单甲醚可选择聚乙二醇单甲醚1900。
所述酸酐改性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单甲醚的方法为: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单甲醚与 酸酐混合后在60~140℃下搅拌至完全熔化,反应2~12h,加入溶剂并不断搅拌30min,在 0~30℃下静置2~12h,生成固体,过滤,洗涤,将得到的固体溶于二氯甲烷中,用醚溶剂 重沉淀,过滤,洗涤,在20~60℃下真空干燥,得到含羧基或含羧基和烯键的高分子载 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单甲醚与酸酐的摩尔比为0.25~2∶1;所述的 溶剂为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正癸烷;醚溶剂为乙醚、丁醚。溶剂优选正己 烷;醚溶剂优选乙醚。
所述的高分子载体与氯铂酸络合的方法为:以四氢呋喃为溶剂,用氯铂酸和四氢呋喃 络合高分子载体,除去溶剂后得到所述的烯烃硅氢加成铂催化剂。作为优选,所述的高分子 载体与四氢呋喃的质量比为1∶10~50,氯铂酸与高分子载体的质量比为1∶20~50000,反应温 度为20~80℃,反应时间为8~24h。
本发明还提供烯烃硅氢加成铂催化剂的应用,在烯烃与含氢硅烷的硅氢加成反应中 加入有效量的烯烃硅氢加成铂催化剂使其催化该硅氢加成反应。作为优选,所述的烯烃为戊 烯、己烯、庚烯、辛烯、葵烯、十一烯、十二烯、十四烯、十六烯、十八烯、苯乙烯、对甲 基苯乙烯、对氯苯乙烯或对氯甲基苯乙烯;所述的含氢硅烷为三乙氧基氢硅烷、三甲氧基氢 硅烷、甲基二氯氢硅烷、二甲基氯氢硅烷或二甲基苯基氢硅烷。
与现有的催化剂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是负载络合型催化剂,具有高效催化(催化剂使用量可以达到 ppm级)、反应后催化剂容易从产物中分离、可回收、循环使用等特点,同时也为用于有机 硅单体合成的催化剂增加了一个新品种。
2、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针对烯烃的硅氢加成反应具有很好的催化效果,活性高、产 物选择性好,可以催化烯烃与多种含氢硅烷的加成反应。
3、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控制,重现性好,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 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的催化剂的核磁图谱。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4制得的催化剂的核磁图谱。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6制得的催化剂的核磁图谱。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7制得的催化剂的核磁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催化剂制备过程包括酸酐改性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单甲醚和氯铂酸负载络 合两大步骤。所述酸酐改性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单甲醚的方法为: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单甲 醚与酸酐混合后控制温度在60~140℃范围内搅拌至完全熔化,反应2~12h,加入溶剂并不 断搅拌30min,控制温度在0~30℃范围内静置2~12h,生成固体,过滤,洗涤,将得到的 固体溶于二氯甲烷中,用醚溶剂重沉淀,过滤,洗涤,在20~60℃范围内真空干燥,得到 含羧基或含烯键和羧基的高分子载体。采用顺丁烯二酸酐改性得到含烯键和羧基的高分子载 体;采用其它酸酐得到仅含羧基的高分子载体。所述的高分子载体与氯铂酸络合的方法为: 以四氢呋喃为溶剂,用氯铂酸和四氢呋喃络合高分子载体,除去溶剂后得到所述的烯烃硅氢 加成铂催化剂。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聚乙二醇2000改性(一端改性)负载络合铂催化剂
称取10.0g(0.005mol)聚乙二醇2000,顺丁烯二酸酐0.54g(0.0055mol)放入带有磁力搅拌子 的烧瓶中,加热升温至80℃,搅拌使其完全熔化,继续搅拌5h,加入正己烷,搅拌 30min,室温下放置6h,生成固体,移出正己烷,加入20ml二氯甲烷搅拌至完全溶解,在 400ml乙醚中沉降,抽滤,洗涤,收集到的沉淀放于真空干燥箱内,40℃干燥24h,得到改 性聚乙二醇。
取1.0g上述改性聚乙二醇,加入10.0ml四氢呋喃,加入氯铂酸0.00026g,40℃搅拌 反应24h,去除溶剂,得到负载型铂催化剂,检测催化剂中的铂质量含量为0.01%。
称取本实施例制备的负载型铂催化剂0.5g,9.6g(0.1mol)苯乙烯和18.0g(0.11mol)三 乙氧基氢硅烷置于100毫升的单口烧瓶中,60℃硅油浴中反应2h,冷却、沉降、分离得产 物,产物经GC-MS检测,苯乙烯转化率为100%,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9.2%。
实施例2:聚乙二醇2000改性(双端改性)负载络合铂催化剂
称取10.0g(0.005mol)聚乙二醇2000,顺丁烯二酸酐1.08g(0.011mol)放入带有磁力搅拌子的 烧瓶中,加热升温至80℃,搅拌使其完全熔化,继续搅拌5h,加入正己烷,搅拌30min, 室温下放置6h,生成固体,移出正己烷,加入20ml二氯甲烷搅拌至完全溶解,在400ml乙 醚中沉降,抽滤,洗涤,收集到的沉淀放于真空干燥箱内,40℃干燥24h,得到改性聚乙二 醇。改性聚乙二醇的核磁图谱见图1,从该图中可以看出,核磁数据描述为:1H NMR (CDCl3,400MHz),δ:6.43-6.39(d,2H;J=16,CHCHCOO),6.24-6.21(d,2H,J=12; CHCHCOO),3.83-3.46ppm(br,192H;-CH2CH2O-)。
取1.0g上述改性聚乙二醇,加入10.0ml四氢呋喃,加入0.00026g氯铂酸,40℃搅拌 反应24h,去除溶剂,得到负载型铂催化剂,检测催化剂中的铂质量含量为0.01%。
称取本实施例制备的负载型铂催化剂0.5g,9.6g(0.1mol)苯乙烯和18.0g(0.11mol)三 乙氧基氢硅烷,置于100毫升的单口烧瓶中,60℃硅油浴中反应2h,冷却、沉降、分离得 产物,产物经GC-MS检测,苯乙烯转化率为100%,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8.9%。
实施例3:聚乙二醇4000改性(一端改性)负载络合铂催化剂
称取20.0g(0.005mol)聚乙二醇4000,顺丁烯二酸酐0.54g(0.0055mol)放入带有磁力搅拌子 的烧瓶中,加热升温至80℃,搅拌使其完全熔化,继续搅拌4h,加入正己烷,搅拌 30min,室温下放置6h,生成固体,移出正己烷,加入20ml二氯甲烷搅拌至完全溶解,在 500ml乙醚中沉降,抽滤,洗涤,收集到的沉淀放于真空干燥箱内,40℃干燥24h,得到改 性聚乙二醇。
取1.0g上述改性聚乙二醇,加入10.0ml四氢呋喃,加入氯铂酸0.00026g,40℃搅拌 反应24h,去除溶剂,得到负载型铂催化剂,检测催化剂中的铂质量含量为0.01%。
称取本实施例制备的负载型铂催化剂0.5g,9.6g(0.1mol)苯乙烯和18.0g(0.11mol)三 乙氧基氢硅烷置于100毫升的单口烧瓶中,60℃硅油浴中反应2h,冷却、沉降、分离得产 物,产物经GC-MS检测,苯乙烯转化率为97.3%,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8.6%。
实施例4:聚乙二醇4000改性(双端改性)负载络合铂催化剂
称取20.0g(0.005mol)聚乙二醇4000,顺丁烯二酸酐1.08g(0.011mol)放入带有磁力搅拌子的 烧瓶中,加热升温至80℃,搅拌使其完全熔化,继续搅拌4h,加入正己烷,搅拌30min, 室温下放置6h,生成固体,移出正己烷,加入20ml二氯甲烷搅拌至完全溶解,在500ml乙 醚中沉降,抽滤,洗涤,收集到的沉淀放于真空干燥箱内,40℃干燥24h,得到改性聚乙二 醇,改性聚乙二醇的核磁图谱见图2,从该图中可以看出,核磁数据描述为:1H NMR (CDCl3,400MHz),δ:6.42-6.39(d,2H;J=16,CHCHCOO),6.25-6.22,(d,2H,J=12; CHCHCOO),3.74-3.65ppm(br,356H;-CH2CH2O-)。
取1.0g上述改性聚乙二醇,加入10.0ml四氢呋喃,加入氯铂酸0.00026g,40℃搅拌 反应24h,去除溶剂,得到负载型铂催化剂,检测催化剂中的铂质量含量为0.01%。
称取本实施例制备的负载型铂催化剂0.5g,9.6g(0.1mol)苯乙烯和18.0g(0.11mol)三 乙氧基氢硅烷置于100毫升的单口烧瓶中,60℃硅油浴中反应2h,冷却、沉降、分离得产 物,产物经GC-MS检测,苯乙烯转化率为97.7%,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7.9%。
实施例5:聚乙二醇6000改性(一端改性)负载络合铂催化剂
称取20.0g(0.0033mol)聚乙二醇6000,顺丁烯二酸酐0.36g(0.0037mol)放入带有磁力搅拌子 的烧瓶中,加热升温至80℃,搅拌使其完全熔化,继续搅拌4h,加入正己烷,搅拌 30min,室温下放置6h,生成固体,移出正己烷,加入20ml二氯甲烷搅拌至完全溶解,在 500ml乙醚中沉降,抽滤,洗涤,收集到的沉淀放于真空干燥箱内,40℃干燥24h。
取1.0g上述改性聚乙二醇,加入10.0ml四氢呋喃,加入氯铂酸0.00026g,40℃搅拌 反应24h,去除溶剂,得到负载型铂催化剂,检测催化剂中的铂质量含量为0.01%。
称取本实施例制备的负载型铂催化剂0.5g,9.6g(0.1mol)苯乙烯和18.0g(0.11mol)三 乙氧基氢硅烷置于100毫升的单口烧瓶中,60℃硅油浴中反应2h,冷却、沉降、分离得产 物,产物经GC-MS检测,苯乙烯转化率为95.7%,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7.5%。
实施例6:聚乙二醇6000改性(双端改性)负载络合铂催化剂
称取20.0g(0.0033mol)聚乙二醇6000,顺丁烯二酸酐0.72g(0.0073mol)放入带有磁力搅拌子 的烧瓶中,加热升温至80℃,搅拌使其完全熔化,继续搅拌4h,加入正己烷,搅拌 30min,室温下放置6h,生成固体,移出正己烷,加入20ml二氯甲烷搅拌至完全溶解,在 500ml乙醚中沉降,抽滤,洗涤,收集到的沉淀放于真空干燥箱内,40℃干燥24h,得到改 性聚乙二醇,改性聚乙二醇的核磁图谱见图3,从该图中可以看出,核磁数据描述为:1H NMR(CDCl3,400MHz),δ:6.41-6.38(d,2H;J=12,CHCHCOO),6.23-6.20,(d,2H,J=12; CHCHCOO),3.83-3.64ppm(br,498H;-CH2CH2O-)。
取1.0g上述改性聚乙二醇,加入10.0ml四氢呋喃,加入氯铂酸0.00026g,40℃搅拌 反应24h,去除溶剂,得到负载型铂催化剂,检测催化剂中的铂质量含量为0.01%。
称取本实施例制备的负载型铂催化剂0.5g,9.6g(0.1mol)苯乙烯和18.0g(0.11mol)三 乙氧基氢硅烷置于100毫升的单口烧瓶中,60℃硅油浴中反应2h,冷却、沉降、分离得产 物,产物经GC-MS检测,苯乙烯转化率为96.3%,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7.4%。
实施例7:聚乙二醇10000改性(双端改性)负载络合铂催化剂
称取10.0g(0.001mol)聚乙二醇10000,顺丁烯二酸酐0.22g(0.0022mol)放入带有磁力搅拌子 的烧瓶中,加热升温至80℃,搅拌使其完全熔化,继续搅拌4h,加入正己烷,搅拌 30min,室温下放置6h,生成固体,移出正己烷,加入20ml二氯甲烷搅拌至完全溶解,在 500ml乙醚中沉降,抽滤,洗涤,收集到的沉淀放于真空干燥箱内,40℃干燥24h,得到改 性聚乙二醇,改性聚乙二醇的核磁图谱见图4,从该图中可以看出,核磁数据描述为:1H NMR(CDCl3,400MHz),δ:6.42-6.38(d,2H;J=16,CHCHCOO),6.24-6.21,(d,2H,J=12; CHCHCOO),3.71-3.61ppm(br,890H;-CH2CH2O-)。
取1.0g上述改性聚乙二醇,加入10.0ml四氢呋喃,加入氯铂酸0.00026g,40℃搅拌 反应24h,去除溶剂,得到负载型铂催化剂,检测催化剂中的铂质量含量为0.01%。
称取本实施例制备的负载型铂催化剂0.5g,9.6g(0.1mol)苯乙烯和18.0g(0.11mol)三 乙氧基氢硅烷置于100毫升的单口烧瓶中,60℃硅油浴中反应2h,冷却、沉降、分离得产 物,产物经GC-MS检测,苯乙烯转化率为91.9%,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7.9%。
实施例8:聚乙二醇单甲醚1900改性负载络合铂催化剂
称取9.5g(0.005mol)聚乙二醇单甲醚1900,顺丁烯二酸酐0.54g(00055mol)放入带有磁力搅 拌子的烧瓶中,加热升温至80℃,搅拌使其完全熔化,继续搅拌4h,加入正己烷,搅拌 30min,室温下放置8h,生成固体,移出正己烷,加入20ml二氯甲烷搅拌至完全溶解,在 500ml乙醚中沉降,抽滤,洗涤,收集到的沉淀放于真空干燥箱内,60℃干燥24h。 [0044]取1.0g上述改性聚乙二醇,加入10.0ml四氢呋喃,加入氯铂酸0.00026g,40℃搅拌 反应24h,去除溶剂,得到负载型铂催化剂,检测催化剂中的铂质量含量为0.01%。
称取本实施例制备的负载型铂催化剂0.5g,9.6g(0.1mol)苯乙烯和18.0g(0.11mol)三 乙氧基氢硅烷置于100毫升的单口烧瓶中,60℃硅油浴中反应2h,冷却、沉降、分离得产 物,产物经GC-MS检测,苯乙烯转化率为99.9%,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8.9%。
实施例9:聚乙二醇2000丁二酸酐改性负载络合铂催化剂
称取10.0g(0.005mol)聚乙二醇2000,丁二酸酐0.55g(0.0055mol)放入带有磁力搅拌子的烧 瓶中,加热升温至80℃,搅拌使其完全熔化,继续搅拌5h,加入正己烷,搅拌30min,室 温下放置6h,生成固体,移出正己烷,加入20ml二氯甲烷搅拌至完全溶解,在400ml乙醚 中沉降,抽滤,洗涤,收集到的沉淀放于真空干燥箱内,40℃干燥24h。
取1.0g上述改性聚乙二醇,加入10.0ml四氢呋喃,加入氯铂酸0.00026g,40℃搅拌 反应24h,去除溶剂,得到负载型铂催化剂,检测催化剂中的铂质量含量为0.01%。
称取本实施例制备的负载型铂催化剂0.5g,9.6g(0.1mol)苯乙烯和18.0g(0.11mol)三 乙氧基氢硅烷置于100毫升的单口烧瓶中,60℃硅油浴中反应2h,冷却、沉降、分离得产 物,产物经GC-MS检测,苯乙烯转化率为98.8%,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7.2%。
实施例10:聚乙二醇2000邻苯二甲酸酐改性负载络合铂催化剂
称取10.0g(0.005mol)聚乙二醇2000,邻苯二甲酸酐0.74g(0.0055mol)放入带有磁力搅拌子 的烧瓶中,加热升温至80℃,搅拌使其完全熔化,继续搅拌5h,加入正己烷,搅拌 30min,室温下放置6h,生成固体,移出正己烷,加入20ml二氯甲烷搅拌至完全溶解,在 400ml乙醚中沉降,抽滤,洗涤,收集到的沉淀放于真空干燥箱内,40℃干燥24h。
取1.0g上述改性聚乙二醇,加入10.0ml四氢呋喃,加入氯铂酸0.00026g,40℃搅拌 反应24h,去除溶剂,得到负载型铂催化剂,检测催化剂中的铂质量含量为0.01%。
称取本实施例制备的负载型铂催化剂0.5g,9.6g(0.1mol)苯乙烯和18.0g(0.11mol)三 乙氧基氢硅烷置于100毫升的单口烧瓶中,60℃硅油浴中反应2h,冷却、沉降、分离得产 物,产物经GC-MS检测,苯乙烯转化率为97.8%,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9.2%。
实施例11:催化剂重复使用实验1
将实施例1中的反应产物移除,催化剂留于反应器中,加入9.6g(0.1mol)苯乙烯和18.0g (0.11mol)三乙氧基氢硅烷,60℃硅油浴中反应2h,冷却、沉降、分离得产物,产物经GC- MS检测,苯乙烯转化率为99.6%,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8.9%。
实施例12:催化剂重复使用实验2
将实施例11中的反应产物移除,催化剂留于反应器中,加入9.6g(0.1mol)苯乙烯和18.0g (0.11mol)三乙氧基氢硅烷,60℃硅油浴中反应2h,冷却、沉降、分离得产物,产物经GC- MS检测,苯乙烯转化率为99.8%,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8.7%。
实施例13:催化剂重复使用实验3
将实施例12中的反应产物移除,催化剂留于反应器中,加入9.6g(0.1mol)苯乙烯和18.0g (0.11mol)三乙氧基氢硅烷,60℃硅油浴中反应2h,冷却、沉降、分离得产物,产物经GC- MS检测,苯乙烯转化率为99.3%,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8.8%。
实施例14:催化剂重复使用实验4
将实施例13中的反应产物移除,催化剂留于反应器中,加入9.6g(0.1mol)苯乙烯和18.0g (0.11mol)三乙氧基氢硅烷,60℃硅油浴中反应2h,冷却、沉降、分离得产物,产物经GC- MS检测,苯乙烯转化率为98.9%,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8.7%。
实施例14:催化不同烯烃与硅烷的加成反应
称取实施例2催化剂0.5g,11.2g(0.1mol)辛烯和18.0g(0.11mol)三乙氧基氢硅烷置于100毫 升的单口烧瓶中,60℃硅油浴中反应2h,冷却,产物经GC-MS检测,辛烯转化率为100 %,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9.5%。
称取实施例2催化剂0.5g,16.8g(0.1mol)十二烯和18.0g(0.11mol)三乙氧基氢硅烷置 于100毫升的单口烧瓶中,70℃硅油浴中反应2h,冷却,产物经GC-MS检测,十二烯转 化率为99.8%,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9.3%。
称取实施例2催化剂0.5g,19.6g(0.1mol)十四烯和18.0g(0.11mol)三乙氧基氢硅烷置 于100毫升的单口烧瓶中,70℃硅油浴中反应3h,冷却,产物经GC-MS检测,十四烯转 化率为98.7%,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9.1%。
称取实施例2催化剂0.5g,25.2g(0.1mol)十八烯和18.0g(0.11mol)三乙氧基氢硅烷置 于100毫升的单口烧瓶中,90℃硅油浴中反应3h,冷却,产物经GC-MS检测,十八烯转 化率为92.6%,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8.0%。
称取实施例2催化剂0.5g,11.2g(0.1mol)辛烯和12.6g(0.11mol)甲基二氯氢硅烷置于 100毫升的单口烧瓶中,40℃硅油浴中反应2h,冷却,产物经GC-MS检测,辛烯转化率 为100%,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9.4%。
称取实施例2催化剂0.5g,16.8g(0.1mol)十二烯和12.6g(0.11mol)甲基二氯氢硅烷置 于100毫升的单口烧瓶中,40℃硅油浴中反应2h,冷却,产物经GC-MS检测,十二烯转 化率为99.8%,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9.0%。
称取实施例2催化剂0.5g,19.6g(0.1mol)十四烯和12.6g(0.11mol)甲基二氯氢硅烷置 于100毫升的单口烧瓶中,40℃硅油浴中反应3h,冷却,产物经GC-MS检测,十四烯转 化率为98.5%,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8.2%。
称取实施例2催化剂0.5g,25.2g(0.1mol)十八烯和12.6g(0.11mol)甲基二氯氢硅烷置 于100毫升的单口烧瓶中,40℃硅油浴中反应3h,冷却,产物经GC-MS检测,十八烯转 化率为93.6%,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6.5%。
称取实施例2催化剂0.5g,11.2g(0.1mol)辛烯和14.9g(0.11mol)二甲基苯基氢硅烷置 于100毫升的单口烧瓶中,60℃硅油浴中反应3h,冷却,产物经GC-MS检测,辛烯转化 率为100%,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9.5%。
称取实施例2催化剂0.5g,16.8g(0.1mol)十二烯和14.9g(0.11mol)二甲基苯基氢硅烷 置于100毫升的单口烧瓶中,60℃硅油浴中反应3h,冷却,产物经GC-MS检测,十二烯 转化率为98.8%,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9.2%。
称取实施例2催化剂0.5g,19.6g(0.1mol)十四烯和14.9g(0.11mol)二甲基苯基氢硅烷 置于100毫升的单口烧瓶中,90℃硅油浴中反应4h,冷却,产物经GC-MS检测,十四烯转 化率为93.5%,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8.2%。
称取实施例2催化剂0.5g,25.2g(0.1mol)十八烯和14.9g(0.11mol)二甲基苯基氢硅烷 置于100毫升的单口烧瓶中,90℃硅油浴中反应4h,冷却,产物经GC-MS检测,十八烯 转化率为87.6%,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95.5%。
本发明的催化剂在烯烃与含氢硅烷的硅氢加成反应中作为催化剂来使用,烯烃可以 为戊烯、己烯、庚烯、辛烯、葵烯、十一烯、十二烯、十四烯、十六烯、十八烯、苯乙烯、 对甲基苯乙烯、对氯苯乙烯或对氯甲基苯乙烯;含氢硅烷可以为三乙氧基氢硅烷、三甲氧基 氢硅烷、甲基二氯氢硅烷、二甲基氯氢硅烷或二甲基苯基氢硅烷。
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 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 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