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自动清除拐角杂物的防漏电式电缆沟。
背景技术
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常需要长距离敷设,其敷设方式多种多样,根据使用场合不同可分为架空、地下和隧道等几种敷设方式,合理选择电缆的敷设方式对保证线路的传输质量、可靠性和施工维护等十分重要的。
电缆沟是用于敷设电缆的地下结构中的一种,一些电缆沟兼具排水功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电缆线发生漏电时,电流会通过电缆沟内的水流导通,而一些传统的电缆沟缺少相应的防漏电装置,且电缆内的电流电压一般较大,若不能进行及时处理,漏出的电流容易对过往的行人造成电击等伤害,另外,大多传统电缆沟拐角处容易淤积脏物和杂物,成为卫生死角,长时间不进行处理容易影响电缆沟的通风效果,定时进行清理又较为费时费力,使用效果不佳。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能自动清除拐角杂物的防漏电式电缆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一些传统电缆沟的拐角处容易淤积赃物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能自动清除拐角杂物的防漏电式电缆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能自动清除拐角杂物的防漏电式电缆沟,包括电缆沟本体,所述电缆沟本体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盖板,所述电缆沟本体内通过盘簧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侧壁固定连接有多块驱动板,所述电缆沟本体拐角靠近内侧壁处设有竖直设置的转筒,所述转筒与电缆沟本体内底面转动连接,所述转筒通过传动机构与转动轴传动连接,所述转筒内顶面和内底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弹性波纹管,两根所述弹性波纹管的另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通过侧壁上的连接杆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刮板。
在上述的能自动清除拐角杂物的防漏电式电缆沟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筒上端的冠齿轮,所述电缆沟本体内侧壁转动连接有与冠齿轮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所述转动轴外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所述电缆沟本体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齿条,所述齿条的两端分别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在上述的能自动清除拐角杂物的防漏电式电缆沟中,所述刮板倾斜设置。
在上述的能自动清除拐角杂物的防漏电式电缆沟中,两个所述弹性波纹管内均盛有电流变液,两个所述弹性波纹管通过导管相互连通,位于下方所述弹性波纹管的下端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下端延伸至电缆沟本体侧壁内设置并固定连接有下电容板。
在上述的能自动清除拐角杂物的防漏电式电缆沟中,所述盖板内固定嵌设有上电容板,所述盖板上端安装有警示器,所述警示器串联在上电容板和下电容板所构成的电路上。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能自动清除拐角杂物的防漏电式电缆沟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设置倾斜设置的刮板,刮板的下端在正常情况下与电缆沟的内底面接触,当有水流流过时,向反方向转动的刮板会在水流的冲击下受到向下的作用力,从而使刮板的下侧壁紧贴在电缆沟内底面上,将累积的污垢刮起并随水流流走,能及时清除电缆沟拐角处的污垢。
2、本发明通过设置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当电缆沟内有较大的水流流过时,多块驱动板会通过转动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再通过齿条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通过转筒实现刮板的转动,能利用水流进行自动清理,无需其他外界能源输入,即节省能源又省时省力。
3、本发明通过使弹性波纹管内盛有电流变液,当电缆出现漏电情况并导通到水体内时,电流变液在通电的瞬间会变为固体,在水流作用下受到向下作用力的刮板会带动整个弹性波纹管向下移动,从而启动警示器,能对漏电做出及时的反应,安全性较高。
4、本发明通过设置下电容板和上电容板,整个固态化的弹性波纹管向下移动的同时会克服弹簧的弹性向下推动下电容板,使下电容板与上电容板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则整个电路中会有电流产生,通电的警示器便会发出警报,起到警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自动清除拐角杂物的防漏电式电缆沟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自动清除拐角杂物的防漏电式电缆沟实施例1电缆沟拐角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自动清除拐角杂物的防漏电式电缆沟实施例1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自动清除拐角杂物的防漏电式电缆沟实施例1中转筒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自动清除拐角杂物的防漏电式电缆沟实施例1中转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自动清除拐角杂物的防漏电式电缆沟实施例2中转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自动清除拐角杂物的防漏电式电缆沟实施例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缆沟本体、2盖板、3转动轴、4驱动板、5转筒、6弹性波纹管、7连接块、8刮板、9冠齿轮、10从动齿轮、11主动齿轮、12齿条、13弹簧、14连接条、15下电容板、16上电容板、17警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能自动清除拐角杂物的防漏电式电缆沟,包括电缆沟本体1,电缆沟本体1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盖板2,盖板2为现有技术,电缆沟本体1内通过盘簧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转动轴3,转动轴3侧壁固定连接有多块驱动板4(如图1所示),多块驱动板4均关于转动轴3轴线中心对称设置。
电缆沟本体1拐角靠近内侧壁处设有竖直设置的转筒5(如图2所示),转筒5与电缆沟本体1内底面转动连接。
转筒5通过传动机构与转动轴3传动连接,具体的,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筒5上端的冠齿轮9,电缆沟本体1内侧壁转动连接有与冠齿轮9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10,转动轴3外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11,电缆沟本体1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齿条12,齿条12的两端分别与主动齿轮11和从动齿轮10啮合连接(如图3所示)。
转筒5内顶面和内底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弹性波纹管6,两根弹性波纹管6的另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连接块7通过侧壁上的连接杆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刮板8,值得一提的是,刮板8倾斜设置,当有水流流过时,倾斜设置的刮板8会在水流的冲击下受到向下的作用力,从而使刮板8的下侧壁紧贴在电缆沟内底面上,将累积的污垢刮起并随水流流走,能及时清除电缆沟拐角处的污垢。
本发明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
本发明使用时,当电缆沟内有较大的水流流过时,多块驱动板4会在水流的冲击下带动转动轴3转动,转动轴3会带动主动齿轮11转动,主动齿轮11再通过齿条12带动从动齿轮10转动,从动齿轮10会带动与之啮合连接的冠齿轮9转动,从而带动转筒5转动。
转动的转筒5会带动刮板8向水流的反方向转动,水流方向如图3中箭头所示,会给刮板8形成向下的作用力,从而使刮板8的下侧壁紧贴在电缆沟内底面上,将累积的污垢刮起并随水流流走,能及时清除电缆沟拐角处的污垢。
当水流较小或没有水流时,转动轴3又会在盘簧的弹性作用下反向转动,从而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刮板8复位。
实施例2
如图6-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两个弹性波纹管6内均盛有电流变液,电流变液通过导电丝与水体耦合连接,两个弹性波纹管6通过导管相互连通,位于下方弹性波纹管6的下端通过弹簧13固定连接有连接条14,弹簧13的弹性系数大于弹性波纹管6的弹性系数,当电流变液为液态时,随刮条8向下移动的连接块7不会通过弹性波纹管6压缩弹簧13。
连接条14的下端延伸至电缆沟本体1侧壁内设置并固定连接有下电容板15,需要说明的是,盖板2内固定嵌设有上电容板16,上电容板16和下电容板15正对设置并构成一个完整的电容器,盖板2上端安装有警示器17,警示器17串联在上电容板16和下电容板15所构成的电路上,电路中串联有电源和功放大模块。
本实施例中,当电缆出现漏电情况并导通到水体内时,电流变液在通电的瞬间会变为固体,在水流作用下受到向下作用力的刮板8会带动整个弹性波纹管6向下移动,整个固态化的弹性波纹管6向下移动的同时会克服弹簧13的弹性向下推动下电容板15,使下电容板15与上电容板16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则整个电路中会有电流产生,通电的警示器17便会发出警报,起到警示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