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行业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检测力度可调节式轮胎耐磨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一种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车辆,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几大类,在新能源汽车中轮胎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部件,汽车轮胎本身质量的好坏对汽车的性能以及安全性汽车决定性的过程作用,因此在进行汽车轮胎生产时通常都需要对其进行耐磨检测,为了有效的提高检测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大多都会用耐磨性检测装置进行辅助工作。
然而现有的耐磨性检测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耐磨性检测装置整体的检测效果较差,不便于模拟对轮胎进行粗糙路面、高温路面以及低温路面的多环境情况下的检测,从而导致轮胎只能在单一环境下测试,进而极大的降低了整体对轮胎耐磨性能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2.例如公开号为CN201711312785.6的一种轮胎耐磨性与轮毂耐撞击性测试装置,其中在对汽车轮胎性能检测过程中,利用十字支架上撞击磨擦装置、倾斜磨擦装置、凹坑磨擦装置和平地摩擦装置四个装置的切换与旋转的汽车轮胎之间的接触从而来对摩擦性能进行检测,然而撞击磨擦装置、倾斜磨擦装置、凹坑磨擦装置和平地摩擦装置四个装置之间的摩擦力为滚动摩擦,这种摩擦对轮胎的磨损较小,从而极大的增加了整体的检测时间,不便于根据实际需要对轮胎的检测力度进行调节。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检测力度可调节式轮胎耐磨性检测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检测力度可调节式轮胎耐磨性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耐磨性检测装置整体的检测效果较差,不便于模拟对轮胎进行粗糙路面、高温路面以及低温路面的多环境情况下的检测,从而导致轮胎只能在单一环境下测试,进而极大的降低了整体对轮胎耐磨性能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同时不便于根据实际情况对轮胎的检测力度大小进行调节,从而极大的增加了整体的检测时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检测力度可调节式轮胎耐磨性检测装置,包括底座、伺服电机、轮胎本体和驱动电机,所述底座的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边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传动杆,且传动杆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外侧连接在联动杆上,且联动杆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联动杆的中部安装有驱动杆,且驱动杆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的边侧安装有从动锥齿轮,且从动锥齿轮的中部安装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外端安装有夹持块,且夹持块安装在轮胎本体的内侧,所述底座的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下端安装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上安装有第二皮带轮,且第二皮带轮的边侧安装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上安装有残缺齿轮,且残缺齿轮的边侧安装有圆形齿轮,所述圆形齿轮的中部安装有立杆,且立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顶部导向块,所述顶部导向块的边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外端安装在防护块的内侧,所述防护块的内侧安装有横向杆,且横向杆上安装有高温滚筒,所述高温滚筒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电加热网,且电加热网的下端安装有风扇,所述顶部导向块的边侧安装有低温滚筒,且低温滚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制冷水箱,所述制冷水箱的边侧安装有引风机,且引风机的边侧连接有输送管,所述引风机的左端安装有导流管,且导流管贯穿安装在制冷水箱的中部,所述顶部导向块的前侧安装有粗糙滚筒,且顶部导向块的后侧安装有凹坑滚筒,所述防护块的内侧安装有活动螺杆,且活动螺杆的下端安装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边侧安装有推动杆,且推动杆和防护块之间通过复位弹簧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从动锥齿轮关于主动锥齿轮的竖向中轴线对称设置,且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之间为啮合连接,并且从动锥齿轮和调节螺杆之间为键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杆和夹持块之间为螺纹连接,且夹持块的内侧和联动杆的外壁之间构成滑动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中心杆的左右边侧均安装有衔接杆,且中心杆和衔接杆之间通过第二皮带轮相互连接,并且对称分布的衔接杆上端均安装有残缺齿轮,而且残缺齿轮和圆形齿轮之间为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块在顶部导向块的外侧均匀分布,且均匀分布的防护块内侧分别安装有高温滚筒、低温滚筒、粗糙滚筒和凹坑滚筒,并且高温滚筒、低温滚筒、粗糙滚筒和凹坑滚筒均与横向杆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贯穿安装于制冷水箱的内部,且导流管设置为连续的“S”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活动螺杆和挤压块的上端之间为螺纹连接,且挤压块的边侧和防护块之间构成滑动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挤压块的内侧和推动杆的端部之间相互贴合,且挤压块和推动杆之间的贴合面设置为斜边,并且推动杆和防护块的内侧之间为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新能源汽车用的检测力度可调节式轮胎耐磨性检测装置,能够在检测过程中对汽车轮胎进行多环境下的同步检测,提高对轮胎耐磨性能整体的检测效果,同时在检测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其检测力度大小进行调节;
1.设置有残缺齿轮,残缺齿轮的转动能够使得圆形齿轮进行间歇式转动,通过间歇式转动的圆形齿轮从而能够使得顶部导向块外侧的高温滚筒、低温滚筒、粗糙滚筒和凹坑滚筒进行间歇式的切换,进而以此来模拟检测不同种情况下轮胎本体的耐磨性能;
2.设置有调节螺杆,主动锥齿轮的转动能够在啮合连接的从动锥齿轮作用下使得调节螺杆进行转动,通过调节螺杆的转动能够使得夹持块向外侧进行运动,利用运动的夹持块进而能够将轮胎本体内侧撑起,由此来确保检测过程中轮胎本体的稳定性;
3.设置有挤压块,活动螺杆的转动能够使得挤压块进行运动,挤压块的运动能够在斜边的作用下挤压推动杆进行同步运动,此时推动杆的内端和高温滚筒、低温滚筒、粗糙滚筒和凹坑滚筒的边侧之间相互接触,由此来利用推动杆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高温滚筒、低温滚筒、粗糙滚筒和凹坑滚筒的摩擦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传动杆和联动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残缺齿轮和圆形齿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立杆和顶部导向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高温滚筒和电加热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制冷水箱和导流管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挤压块和推动杆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板;3、伺服电机;4、传动杆;5、第一皮带轮;6、联动杆;7、固定板;8、驱动杆;9、主动锥齿轮;10、从动锥齿轮;11、调节螺杆;12、夹持块;13、轮胎本体;14、驱动电机;15、中心杆;16、第二皮带轮;17、衔接杆;18、残缺齿轮;19、圆形齿轮;20、立杆;21、顶部导向块;22、电动伸缩杆;23、防护块;24、横向杆;25、高温滚筒;26、电加热网;27、风扇;28、低温滚筒;29、制冷水箱;30、引风机;31、输送管;32、导流管;33、粗糙滚筒;34、凹坑滚筒;35、活动螺杆;36、挤压块;37、推动杆;38、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检测力度可调节式轮胎耐磨性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板2、伺服电机3、传动杆4、第一皮带轮5、联动杆6、固定板7、驱动杆8、主动锥齿轮9、从动锥齿轮10、调节螺杆11、夹持块12、轮胎本体13、驱动电机14、中心杆15、第二皮带轮16、衔接杆17、残缺齿轮18、圆形齿轮19、立杆20、顶部导向块21、电动伸缩杆22、防护块23、横向杆24、高温滚筒25、电加热网26、风扇27、低温滚筒28、制冷水箱29、引风机30、输送管31、导流管32、粗糙滚筒33、凹坑滚筒34、活动螺杆35、挤压块36、推动杆37和复位弹簧38,底座1的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且支撑板2的边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传动杆4,且传动杆4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5,第一皮带轮5的外侧连接在联动杆6上,且联动杆6安装在固定板7上,联动杆6的中部安装有驱动杆8,且驱动杆8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锥齿轮9,主动锥齿轮9的边侧安装有从动锥齿轮10,且从动锥齿轮10的中部安装有调节螺杆11,调节螺杆11的外端安装有夹持块12,且夹持块12安装在轮胎本体13的内侧,底座1的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4,且驱动电机14的下端安装有中心杆15,中心杆15上安装有第二皮带轮16,且第二皮带轮16的边侧安装有衔接杆17,衔接杆17上安装有残缺齿轮18,且残缺齿轮18的边侧安装有圆形齿轮19,圆形齿轮19的中部安装有立杆20,且立杆20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顶部导向块21,顶部导向块21的边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22,且电动伸缩杆22的外端安装在防护块23的内侧,防护块23的内侧安装有横向杆24,且横向杆24上安装有高温滚筒25,高温滚筒2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电加热网26,且电加热网26的下端安装有风扇27,顶部导向块21的边侧安装有低温滚筒28,且低温滚筒2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制冷水箱29,制冷水箱29的边侧安装有引风机30,且引风机30的边侧连接有输送管31,引风机30的左端安装有导流管32,且导流管32贯穿安装在制冷水箱29的中部,顶部导向块21的前侧安装有粗糙滚筒33,且顶部导向块21的后侧安装有凹坑滚筒34,防护块23的内侧安装有活动螺杆35,且活动螺杆35的下端安装有挤压块36,挤压块36的边侧安装有推动杆37,且推动杆37和防护块23之间通过复位弹簧38相互连接。
从动锥齿轮10关于主动锥齿轮9的竖向中轴线对称设置,且从动锥齿轮10和主动锥齿轮9之间为啮合连接,并且从动锥齿轮10和调节螺杆11之间为键连接,主动锥齿轮9的转动能够在啮合连接的从动锥齿轮10作用下使得调节螺杆11进行同步转动。
调节螺杆11和夹持块12之间为螺纹连接,且夹持块12的内侧和联动杆6的外壁之间构成滑动连接结构,夹持块12和联动杆6之间的滑动连接,从而能够避免夹持块12跟随调节螺杆11进行同步转动。
中心杆15的左右边侧均安装有衔接杆17,且中心杆15和衔接杆17之间通过第二皮带轮16相互连接,并且对称分布的衔接杆17上端均安装有残缺齿轮18,而且残缺齿轮18和圆形齿轮19之间为啮合连接,中心杆15的转动的能够在第二皮带轮16的作用下使得衔接杆17进行同步转动,同时残缺齿轮18的转动能够使得啮合连接的圆形齿轮19进行间歇式的转动。
防护块23在顶部导向块21的外侧均匀分布,且均匀分布的防护块23内侧分别安装有高温滚筒25、低温滚筒28、粗糙滚筒33和凹坑滚筒34,并且高温滚筒25、低温滚筒28、粗糙滚筒33和凹坑滚筒34均与横向杆24之间为固定连接,通过均匀分布的防护块23内侧的高温滚筒25、低温滚筒28、粗糙滚筒33和凹坑滚筒34从而能够方便对轮胎本体13进行多环境模拟同步检测。
导流管32贯穿安装于制冷水箱29的内部,且导流管32设置为连续的“S”形结构,通过连续的“S”形结构的导流管32从而能够增加导流管32内部输送空气在制冷水箱29内部流动的时间。
活动螺杆35和挤压块36的上端之间为螺纹连接,且挤压块36的边侧和防护块23之间构成滑动连接结构,活动螺杆35的转动能够使得挤压块36进行同步运动。
挤压块36的内侧和推动杆37的端部之间相互贴合,且挤压块36和推动杆37之间的贴合面设置为斜边,并且推动杆37和防护块23的内侧之间为滑动连接,挤压块36的运动能够在斜边的作用下使得推动杆37进行同步运动。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新能源汽车用的检测力度可调节式轮胎耐磨性检测装置时,首先根据图1-8所示,将轮胎本体13的内圈放置到夹持块12的内侧,此时转动驱动杆8,驱动杆8的转动能够带动主动锥齿轮9进行同步转动,通过主动锥齿轮9的转动能够在啮合连接的从动锥齿轮10作用下使得调节螺杆11进行转动,通过调节螺杆11的转动能够在螺纹连接的作用下使得夹持块12向外侧进行运动,利用向外侧运动的夹持块12进而能够将轮胎本体13撑起固定,提高检测过程中轮胎本体13的稳定性;
如图1、图2、图5和图7所示,开启引风机30,引风机30的开启能够在输送管31的作用下将空气输送到导流管32中,因导流管32贯穿安装在制冷水箱29的内部,从而在制冷水箱29的作用下将输送的空气制冷,制冷后的空气在导流管32的作用下对低温滚筒28整体进行降温,同时开启电加热网26和风扇27,利用开启的风扇27和电加热网26从而对高温滚筒25进行加热,接着开启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开启能够在传动杆4和第一皮带轮5的作用下使得联动杆6进行同步转动,通过联动杆6的转动能够带动轮胎本体13进行同步转动,通过轮胎本体13与高温滚筒25、低温滚筒28、粗糙滚筒33和凹坑滚筒34的接触从而来模拟进行多种环境下轮胎本体13的耐磨性检测,同时开启驱动电机14,驱动电机14的开启能够使得中心杆15进行转动,中心杆15的转动能够在第二皮带轮16的作用下使得衔接杆17进行转动,如图1、图4和图5所示,通过衔接杆17的转动能够利用残缺齿轮18使得圆形齿轮19带动立杆20进行间歇式的转动,由此利用间歇式转动的立杆20从而来方便对高温滚筒25、低温滚筒28、粗糙滚筒33和凹坑滚筒34进行间歇式的切换;
如图5和图8所示,当需要对检测力度进行调节时,转动活动螺杆35,活动螺杆35的转动能够使得螺纹连接的挤压块36向下运动,通过向下运动的挤压块36能够在斜边的作用下使得推动杆37在防护块23的内侧进行滑动,此时推动杆37的内端分别与高温滚筒25、低温滚筒28、粗糙滚筒33和凹坑滚筒34之间接触,利用推动杆37分别与高温滚筒25、低温滚筒28、粗糙滚筒33和凹坑滚筒34之间的接触从而能够增加高温滚筒25、低温滚筒28、粗糙滚筒33和凹坑滚筒34的转动阻力,使得轮胎本体13与其之间的摩擦变大,由此实现根据实际需要对其检测力度的调节,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