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纺织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PM2.5颗粒吸附方法。
背景技术
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PM2.5,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基于此,本发明专利给出一种可以对PM2.5细颗粒进行吸附的高密织物,并给出相应的吸附方法。通过该种织物设计,一方面可实现对PM2.5中细颗粒的有效吸附,从而净化空气,另一方面通过该高密织物在对细颗粒有效吸附的同时,可保持较好的透光性,从而不影响室内的光照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给出一种PM2.5颗粒吸附方法,通过采用一种可以对PM2.5细颗粒进行吸附的高密织物,并给出相应的吸附方法,一方面可实现对PM2.5中细颗粒的有效吸附,从而净化空气,另一方面通过该高密织物在对细颗粒有效吸附的同时,可保持较好的透光性,从而不影响室内的光照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PM2.5颗粒吸附方法,包括高密织物,所述高密织物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当PM2.5颗粒以一定速度通过高密织物时,在高密织物的周围产生静电场,从而对PM2.5颗粒产生吸附作用,继而起到阻挡PM2.5颗粒的作用,当静电场消失时,PM2.5颗粒随即沿高密织物的外部表面落下,继而起到自动清理作用。
高密织物周围产生静电场的方法包括两种途径。一是高密织物的经纱和纬纱为化学短纤维纯纺纱,或化学长丝纤维纱,所述化学纤维为玻璃纤维或尼龙纤维或涤纶纤维或聚丙烯,此时当PM2.5颗粒以一定速度通过高密织物时,PM2.5颗粒与高密织物的经纱和纬纱之间产生摩擦效应,继而使得经纱和纬纱产生静电,在高密织物的表面产生静电场,从而对PM2.5颗粒产生吸附作用,当PM2.5颗粒被吸附后,PM2.5颗粒与高密织物的经纱和纬纱之间的摩擦效应消失,静电场随之消失,使得PM2.5颗粒随即沿高密织物的外部表面落下,实现自动的清理作用;二是高密织物的经纱和纬纱为包含导电纤维成分的短纤纯纺或混纺纱,或包含导电纤维成分的长丝纱,所述短纤混纺纱为导电纤维长丝为芯丝的包芯纱或导电纤维短纤混纺纱,所述导电纤维为不锈钢纤维或腈纶铜络合纤维,此时高密织物与直流电源相连,或通过变压器与交流电源相连,从而在高密织物的表面产生安全电压范围内的静电场,从而对PM2.5颗粒产生吸附作用,当断开电源时,静电场随之消失,使得PM2.5颗粒随即沿高密织物的外部表面落下,实现可调节式的清理作用。
生产时,首先根据需要纺制所需的经纱和纬纱,而后将经纱和纬纱采用高密度进行交织,得到所需的高密织物。
本发明专利给出一种可以对PM2.5细颗粒进行吸附的高密织物,并给出相应的吸附方法,通过该种织物设计,一方面可实现对PM2.5中细颗粒的有效吸附,从而净化空气,另一方面通过该高密织物在对细颗粒有效吸附的同时,可保持较好的透光性,从而不影响室内的光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高密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一种PM2.5颗粒吸附方法,包括高密织物,高密织物由经纱1和纬纱2交织而成。经纱1和纬纱2为化学短纤维纯纺纱,或化学长丝纤维纱,化学纤维为玻璃纤维或尼龙纤维或涤纶纤维或聚丙烯,此时当PM2.5颗粒以一定速度通过高密织物时,PM2.5颗粒与高密织物的经纱和纬纱之间产生摩擦效应,继而使得经纱和纬纱产生静电,在高密织物的表面产生静电场,从而对PM2.5颗粒产生吸附作用,当PM2.5颗粒被吸附后,PM2.5颗粒与高密织物的经纱和纬纱之间的摩擦效应消失,静电场随之消失,使得PM2.5颗粒随即沿高密织物的外部表面落下,实现自动的清理作用;或者高密织物的经纱1和纬纱2为包含导电纤维成分的短纤纯纺或混纺纱,或包含导电纤维成分的长丝纱,短纤混纺纱为导电纤维长丝为芯丝的包芯纱或导电纤维短纤混纺纱,导电纤维为不锈钢纤维或腈纶铜络合纤维,此时高密织物与直流电源相连,或通过变压器与交流电源相连,从而在高密织物的表面产生安全电压范围内的静电场,从而对PM2.5颗粒产生吸附作用,当断开电源时,静电场随之消失,使得PM2.5颗粒随即沿高密织物的外部表面落下,实现可调节式的清理作用。
生产时,首先根据需要纺制所需的经纱1和纬纱2,而后将经纱和纬纱采用高密度进行交织,得到所需的高密织物。